APP下载

农家器具引入幼儿园体育游戏的实践研究——以新洲区直机关幼儿园为例

2015-03-20徐俊君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9期
关键词:器具农家幼儿园

徐俊君

一、引言

新世纪以来,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展的“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活动,世界各国掀起了申请、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热潮。我国的民族文化保护和发展也做了大量工作,国家还提出民俗文化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强调民俗教材应该进入中小学及幼儿园。早在2001 年9 月试行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就曾明确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下基础。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新洲区直幼儿园地处城乡交界处,具有浓郁民族文化的农家器具家家具备,农村的孩子对它们有着特殊的情感,他们用它劳作、闲暇之余与它们做游戏,无不感受着生活的快乐。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许多有着传统文化的农家器具正逐步退出人们的生活,如土制织布机、纺线车、碾米机、脱谷机等。新洲区直幼儿园在利用农家器具开展体育游戏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遵循幼儿教育改革发展趋势,认真学习《纲要》和《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结合实际,巧用乡土农家资源,形成了富有农味游戏的园本特色,构建了一套健康领域园本课程体系,旨在锻炼孩子健康体质的同时培养孩子继承和发展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胸怀和能力。

近几年,我国少数幼儿园进行了有关利用农村乡土资源开展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研究,探索了如何充分挖掘农村乡土资源进行幼儿教学(姚文艳,2011;袁阳,2011;孙颖,2012;陆彩燕,2012;王小兰,2013)。这些研究从不同角度挖掘了农村自然资源丰富户外体育活动,将制作器具运用到户外体育活动中。本课题与上述研究共同点都是利用自然资源和物产资源对幼儿进行教育活动,区别在于新洲区直幼儿园开展的研究活动是充分发挥农家器具这个本地特色资源优势,把它作为载体,对它进行筛选、移植、改制出具有农村特色的体育活动器具。这些农家用品既经济实惠又简单方便,既弥补运动器材的缺乏又填补园经费的紧缺,既易于面向全体幼儿又便于幼儿在体育活动中通过走、跑、跳、钻、爬、投掷、平衡、攀登等活动提高动作协调性、灵活性与耐力,并乐意在自然环境中进行锻炼,增强幼儿体质。丰富现有的农村幼儿园园本课程内容,形成具有农村特色的富有生命力的教育渠道。

二、农家器具引入幼儿园体育游戏的必要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幼儿园工作规程》也规定了:“幼儿园应具备足够数量的活动器具。”

然而,通过对新洲区直幼儿园以往体育活动的分析,我们发现了许多问题:一是游戏内容形式单一,活动组织零散,活动过程中忽视幼儿的主体性,二是技能技巧的练习往往是重复机械的,压抑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三是体育器械基本以购买为主,并且这些器械大同小异,大型的体育器具有滑滑梯、荡椅、攀爬架等;中小型的体育活动材料则以球、绳、圈为主,幼儿对器材兴趣不高,不能主动地投入到活动中。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因地制宜地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幼儿熟悉的农家生活用品开展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不仅能调动幼儿积极性,激发幼儿兴趣,还能充实幼儿园的教具、玩具,丰富体育活动内容。本文的研究目的也旨在通过研究活动利用自然资源对幼儿进行教育,让幼儿在体育活动中去感受、领略、体验农家孩子的快乐,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幼儿体质,促进幼儿动作发展。

三、农家器具引入幼儿园体育游戏的特点与理论依据

(一)利用农家器具开展幼儿园体育游戏活动的特点

1.农家器具体育游戏是真实的。创设真实生活场景的模拟或再现,教育的内容就是来自于幼儿身边的真实生活,在活动中投入自然的、真实的情感,通过探索与发现形成真实的问题,培养真实的人。

2.农家器具体育游戏具有参与性。教师、幼儿、家长都是课程发展的建设者和合作者,这意味着参与的主体是多元的。参与主体围绕真实问题展开活动,保证了参与过程的有效性。参与过程是多感官、多通道的。幼儿参与农家器具体育游戏应调动多种感官进行活动,即可通过行动积极参与,又可通过语言表达、倾听、观察等方式参与。

3.农家器具体育游戏是现场的。农家器具体育游戏活动的教与学是在现场中的教与学,这个现场是有特定任务的、感性的、开放的、可拓展的、动态的。在这样的一个隐含着可供学习和发现的现场中,能促进幼儿进行有效学习。

(二)农家器具引入幼儿园体育游戏研究的理论依据

1.《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改革应注重开发蕴涵本土文化的课程, 应对幼儿进行本土的启蒙教育”;“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幼儿园应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自制教具、玩具”。

2.陈鹤琴“活教育”理论。(1)“直接拿儿童熟悉的事物来作为教材、教具被认为更有利于促进儿童对生活的理解,从而提高对学习的兴趣和效率。”(2)“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3)“玩是孩子的天性,你没有东西给他做,他就要破坏,就要捣乱。所以我们要他做,要他建设,要他创造。”

3.蒙台梭利教育法。蒙特梭利认为学校的课堂应该是一个“有准备的环境”。所谓有准备的环境,就是一个符合儿童需要的真实环境,是一个提供儿童身心发展所需的活动练习的环境,是一个充满爱、营养、快乐和便利的环境,儿童唯有通过这样的环境才能达到工作能力,形成真正的“自我建构”。

四、农家器具引入幼儿园体育游戏的实践研究

本项实践研究分三个阶段, 计划历时两年半完成。其中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2012 年11 月至2013年4 月),第二阶段为实施阶段(2013 年5 月至2014年12 月),第三阶段为总结阶段(2015 年1 月至2015年6 月),实践研究的目标、对象、方法与内容如下:

实践目标:1.充分发挥农家生活资源的教育功能,丰富幼儿园课程内容,继承发展传统民俗文化。2.创设适宜的环境,满足幼儿“回归自然”的喜好,让孩子在自由、自主、开放的活动中萌发体育游戏兴趣、体验游戏乐趣,提高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促进竞争、合作、交往等能力的发展。

实践对象:新洲区直机关幼儿园的全体幼儿、全体教师以及部分家长。

实践方法:主要利用观察法和行动研究法深入了解研究对象,不断充实和修正、完善研究方案。具体来说有如下几种方法:1.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家长座谈、资料文献等,收集适宜幼儿开展体育游戏活动的农家器;2.案例研究法,追踪记录在研究过程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个体纵向的原始资料,形成个案。积累活动的过程性资料,形成典型的活动案例;3.行动研究法,在教学活动中以《纲要》精神为指导,边行动边研究,发现问题及时诊断,及时调整计划和策略,与幼儿组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在实践中自我评价、自我调整,将研究落到实处;4.观察法,观察记录幼儿对投入材料的反应兴趣度及玩法;5.文献资料研究法,收集实验的信息、资料、设计、经验总结,为研究开展提供可能。

实践内容:1.玩法研讨。收集、筛选、改造适宜幼儿园开展体育游戏活动的农家器具,根据材质的不同进行分类,具体包括编织类、木制类、竹制类。对各类农具按照“一物多玩、多物组合”进行玩法研讨,编撰《农具体育游戏案例集》《农具体育游戏玩法集》,形成研究成果。2.园本课程构建。教师通过形成的《游戏案例集》《玩法集》开展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各类体育游戏教研活动,积累典型的教学活动和案例,形成园本教材,构建园本课程。3.建构利用农家器具开展户外体育游戏活动的评价标准。

五、实践研究的效果分析

(一)农家器具体育游戏活动对幼儿健康发展的效果

1.增强体质。将一些常见的农家器具,如筛子、大凳、木笙等投放到户外,将小型便于携带的农具作为幼儿早操器械,充分利用晨间锻炼、户外活动、体育游戏时间带领幼儿开展特色体育活动。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与能力自主选择游戏器具进行活动。我们还利用亲子运动会、家长开放日、家长会平台尝试开展农家器具亲子活动。自从幼儿园引入农家器具开展体育活动后,孩子们不仅饭吃得香、觉睡得好,而且出勤率高、思维活跃,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都较之前有了明显提高。

2.促进动作发展。经过将近两年的练习,100%大班幼儿、50%中班幼儿掌握了器具的玩法,体验到了游戏给他们带来的农家生活快乐。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的身体平衡能力,走、跑、攀、钻、爬、平衡、跳跃等动作发展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力量与耐力都较之前有了明显提高。

3.培养健康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分区投放农家器具到户外活动场地,以满足不同年龄、活动能力幼儿体育活动需要,幼儿根据兴趣和能力自主选择游戏器具,自由进入活动区域。经观察,孩子们的兴趣有明显的区别,70%幼儿选择了筛子、簸箕、筲箕、渔网、草帽等中小型农具进行体育锻炼,30%幼儿则选择了皮球、跳绳等轻便惯用的体育器械,培养了幼儿健康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

(二)农家器具体育游戏活动对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效果

1.学会了关注。从关注身边开始学会关注世界,教师不仅关注幼儿的兴趣需要,还关注幼儿的问题困难,更要关注幼儿的体质发展状况,教师通过对幼儿的观察、记录、分析和理解,进而实施有效的指导,促进幼儿在最近发展区上不断发展。

2.学会了合作。合作是一种能力,这里的合作对象是多元的。教师在与幼儿的合作中认识理解幼儿;在与同事的合作中实现思想的碰撞、观念的交流;在与家长、社会人员的合作中了解多元价值取向和独特视角;在与专家的合作中不断用实践检验理论,发现新的实践生长点,这些合作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

3.学会了学习。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大家翻阅大量的学前教育理论名著,了解湖北农家器具的渊源,学习农具移植与改造,研讨与研究教学活动,不断学习,提升自己,引发新思考,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4.学会了反思。反思是学习成长的过程,审视幼儿的学和自己的教,不断反思、调整、实践、再反思,通过反思主动建构教育经验,改善自己的教学教研能力,使专业素养不断提高。

(三)农家器具体育游戏活动对促进家园合作方面的效果

1.增进了教师和家长间情感。农家器具体育游戏活动为家长提供了经常参与活动的机会,家长通过亲子活动、家园活动参与到幼儿游戏活动中来,成为活动的实施者,与教师共同支持幼儿的学习,从而增进了家长与教师间的理解和沟通。

2.实现家长、幼儿、教师的多向互动。多主体参与决定了多向互动,即教师和幼儿间、幼儿间、家长和幼儿间、教师和家长间积极交流、互动。

3.形成家园共育合力。教师以专业知识影响家长,家长则用已有育儿经验影响教师,双方积极互动、合作,最大限度地达成一致,形成教育合力,从而为幼儿创造最佳的教育环境,促进幼儿主动持续健康发展。

六、结论与展望

利用农家器具开展幼儿园体育游戏活动具有真实、参与、现场的特点,各类资源的有效利用使农家器具引入幼儿园体育游戏由构想变成现实。选择符合幼儿兴趣发展、能激发幼儿感受体验农家生活的器具,贯穿到幼儿户外、游戏活动环节中,对幼儿的身心健康、生活态度、行为习惯等各方面产生了积极健康的影响,使教师更进一步学会关注、学习、合作、反思,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也丰富了家园合作的内涵。

乡土资源相对于城乡结合的幼儿园来说有距离近、幼儿更熟悉的特点,因此,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地域资源是我们后续研究的方向。除了现有的农家器具外,我们武汉市新洲区有“建筑之乡”“蘑菇之乡”的美誉,有儒家文化圣地——新洲问津书院,我们还要把这些地域资源和文化扩展传承开来,让农村幼儿园乡土资源利用涵盖的内容更丰富、更广泛,更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

[1]袁阳.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开展幼儿户外体育活动[J].幼儿教学研究,2011(11).

[2]姚文艳.利用乡土资源开展特色体育活动[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42).

[3]孙颖.浅议利用农村资源开展幼儿户外活动的方法[J].新课程学习(下),2012(1).

[4]陆彩燕.打造具有农村特色的幼儿户外体育活动——刍议农作物资源在户外体育活动中的运用[J].幼教新视野,2012(2).

[5]王小兰.挖掘农村自然资源,丰富幼儿户外活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3).

猜你喜欢

器具农家幼儿园
农家笑
看咱农家这丰收节
农家笑
我爱幼儿园
春回农家
欢乐的幼儿园
室庐几榻器具间 浅谈明清绘画中的器座
试析山东地区所出金银饮食器具
融资租赁在汽车零部件包装器具领域的应用探索
爱“上”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