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路径探究

2015-03-20张椿育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9期
关键词:价值体系入学新生

张椿育

张椿育/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硕士(广东广州511483)。

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作了简洁明了的概括,中共中央办公厅又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在学术界掀起了探究 “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讨论热潮,特别是针对大学生群体的研究更是数不胜数。大学新生是大学生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对他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显得尤为重要,对在大学范围内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重大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和内涵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及重要意义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科学命题,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现代化建设各方面。”[1]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 《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阐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2],同时,凝练和总结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则和途径。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3]

从十六届六中全会的首次提出,到最近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不成熟走向成熟,从高层领导深入人民群众,从学术研究者扩展到在校大学生,从理论走向实践,从鲜为人知变为家喻户晓,这一发展历程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家建设、社会发展以及个人成长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阐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十八大用了24个字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4],从三个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概括和总结,有利于培育大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在大学新生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可行性分析

对大学新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最佳时机在入学教育阶段。入学教育包括军事理论课的教学、校史党史的教育、专业教育、素质教育、心理教育等方面,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怎样的联系,将社会主义价值观融入其中是否可行呢?

首先,军事理论课以及校史党史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爱国”密切相关。军事理论课教学让学生全面了解国家的军事力量,从国防建设中了解和感受国家的强大,让他们认识到大学生对国家应该承担的责任,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爱国”这个概念。党史教育,让学生明白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让学生全面了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句话的由来;校史教育让学生了解学校的过去,使他们对即将生活和学习的地方产生自豪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应体现为爱校、爱党。

其次,专业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敬业”密切相关。专业教育从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对新生进行全面的教育,让学生对所学专业有深入的了解,喜欢上自己所学的专业,做到“敬业”要先爱自己所学的专业,要爱上所学的专业就要对专业有全面的了解,入学教育中的专业教育能很好地做到这一点,也为大学新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了可能性。

再次,素质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诚信”密切相关。“诚信”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选取大学生活常见的场景,向大学新生讲述“诚信”的重要性,让他们在大学生活一开始就感受到“诚信”在个人成长成才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路径探究

(一)做好爱家爱校爱党教育,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学新生具有开放与传统交替的特点,导致他们对家庭、学校、国家的概念并不十分明确,他们既渴望逃脱父母的束缚,又离不开父母的庇护;他们既渴望走出学校闯荡社会,又离不开学校的教育和培养。在这种摇摆不定的状态下,对大学新生进行爱家爱校爱党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把爱家爱校爱党教育做好,才能为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融入打下良好的基础。首先,充分挖掘每个学生家庭教育中的精华,相互交流学习。学生之间进行家庭教育精华部分的交流,有利于发现父母和长辈身上的闪光点,产生家庭自豪感;其次,进行校史的教育。大学新生对于学校历史的了解仅限于网络等平台提供的信息,难免会有误差,现场为新生们进行校史介绍,让新生全面深入地了解学校,逐渐产生对学校的热爱;最后,进行党史教育。大学新生从中学的学习或者长辈的口中对党的历史有了初步的了解,对新生进行党史教育有助于党性的培养,激发他们对党的感情。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倡导“爱国”,大学新生爱国教育就要从细微之处入手,先让他们学会爱家、爱校、爱党,才能为爱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培养科学的专业观和职业观,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创造良好的条件

新生对专业的选择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并未对专业作全面深入的了解,“敬业”也就无从谈起。所以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之中,必须要培养学生科学的专业观和职业观。第一,进行全面深入的专业介绍。由各个专业的骨干教师对专业进行解读,包括专业的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向和目标、就业情况等。第二,进行相关的性格测试和职业测试。通过一系列的测试,找出学生所属的性格类型以及适合从事的职业类型,让学生在专业学习方面更有针对性;第三,邀请优秀校友现身说法。请专业相关的校友与大学新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用他们的经历与体验使专业教育更加形象生动,更加有说服力;第四,对大学新生进行职业教育,量身定制职业规划。使新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有全面的认识,能够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在专业领域能有一定的建树,找到专业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才能做到热爱自己的专业。

(三)树立良好的纪律意识和做人原则,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提供肥沃的土壤

大学新生具有成熟与不成熟并存的特点,面对外界各种诱惑容易迷失方向。特别是刚从高考的压力中解放出来,因此,希望在大学中能够享受和放松,对待学习的态度不端正,造成他们在考试中出现不诚信的现象。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中,就要让大学新生树立良好的纪律和做人原则。为校园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提供肥沃的土壤。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新生教育中,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环节,大学生在最关键的阶段、最有利的教育时机接受最全面、最系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利于他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新华社,2006-10-18.

[2][4]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EB/OL].人民网,2013-12-24.

[3]习近平.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EB/OL].新华网,2014-02-25.

猜你喜欢

价值体系入学新生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重获新生 庇佑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推广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提倡
《青花瓷艺术品价值体系建构》摘要
入学面试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入学第一天
新生娃萌萌哒
新生改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