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茵栀黄口服液干预早期新生儿黄疸52例临床观察

2015-03-20朱更娣陈雨琴马风桐

河北中医 2015年11期
关键词:口服液蓝光黄疸

朱更娣 陈雨琴 马风桐

(江苏省丹阳市中医院儿科,江苏 丹阳 212300)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病种,常见于出生后28 d内的新生儿,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黏膜及巩膜部位黄染,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1]。前者患儿无明显或仅表现为轻微的食欲不振、疲乏等临床症状,后者除上述症状外,还会出现胆红素脑病,导致患儿出现失能、致残的风险[2]。因此,重视新生儿黄疸的早期治疗对改善病情、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传统的治疗方法以蓝光疗法为主,疗效显著。有报道指出,蓝光疗法辅助药物治疗在改善新生儿黄疸方面效果更佳[3]。2011 -01—2012-12,笔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茵栀黄口服液干预早期新生儿黄疸52例,并与常规治疗48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1.1 诊断标准 参照《儿科学》[4]中新生儿黄疸的诊断标准,所有患儿在院每日应用经皮胆红素检测仪动态检查,再结合其症状、体征,确诊为新生儿黄疸。

1.1.2 纳入标准 患儿不存在其他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先天性疾患;对治疗药物无禁忌证;家属对本研究知悉并签署同意书。

1.1.3 排除标准 因肝功能障碍、阻塞性黄疸及遗传代谢疾病所致黄疸者。

1.2 一般资料 全部100例均为我院产科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2例,男30例,女22例;日龄9 h~10 d,平均(8.3 ±1.1)d;出生体质量(2 903.1 ±214.9)g;病因:围产因素 9 例,感染因素7例,母乳性黄疸10例,头颅血肿4例,新生儿溶血病6例,其他16例。对照组48例,男28例,女20 例;日龄10 h~9 d,平均(7.5 ±0.8)d;出生体质量(2 897.6 ±201.8)g;病因:围产因素8例,感染因素8例,母乳性黄疸9例,头颅血肿3例,新生儿溶血病4例,其他16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予常规治疗。①蓝光疗法。利用LED冷光源(香港高美斯科技有限公司,型号:sn1121)照射,根据患儿黄疸的严重程度调整光照时间,首次照射需持续10~18 h,之后根据患儿病情好转情况,给予每日间歇照射6~8 h。②酶诱导剂。苯巴比妥片(上海金山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1610)5 mg/(kg·d),分早、晚2次口服。③若患儿胆红素波动明显且在短时间内迅速升高,则给予维生素E、白蛋白或血浆治疗。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北京韩美药品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20037)0.3 g,于40℃温开水中溶解,每日3次口服。

1.3.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茵栀黄口服液(北京双鹤高科天然药物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Z11020607)5 mL,每日2次口服。

1.3.3 疗程 2组均以肉眼黄疸消退及血清胆红素<85 μmol/L为治疗停止标准。

1.4 观察指标 ①日均血清胆红素变化值。患儿于确诊当日、治疗3 d后及肉眼黄疸消退当日均由责任护士抽取清晨空腹肘静脉血,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克勒格瓦尼(上海)分析仪器有限公司,型号BH13MD1600]检测血清胆红素水平,并计算日均血清胆红素变化值。②记录2组蓝光照射时间、黄疸消退时间。

1.5 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作为统计学描述,组间比较采取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作为统计描述,采取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日均血清胆红素下降值比较 治疗组52例,治疗前血清胆红素(267.31±2.63)μmol/L,日均血清胆红素下降值(50.36 ±3.18)μmol/L;对照组 48例,治疗前血清胆红素(269.10 ±2.65)μmol/L,日均血清胆红素下降值(33.25±1.37)μmol/L。治疗组日均血清胆红素下降值高于对照组(P<0.05)。

2.2 2组蓝光照射时间、黄疸消退时间比较 治疗组52 例,蓝光照射时间(37.35 ±5.21)d,黄疸消退时间(4.51 ±1.03)d;对照组 48 例,蓝光照射时间(48.03 ±6.12)d,黄疸消退时间(7.07 ±1.46)d。治疗组蓝光照射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黄疸消退时间较对照组提前(P<0.05)。

3 讨论

新生儿黄疸受机体血清胆红素值及环境等多重因素共同影响,所以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即使血清胆红素值低于现行生理性黄疸标准也有诱发胆红素脑病的可能[5]。因为新生儿出生后血脑屏障及胆红素水平属于动态发育及发展阶段,新生儿日龄、胎龄及体质量与胆红素所产生的影响效力息息相关[6],日龄越小、胎龄越低、体质量越轻,则胆红素对机体的影响越明显。此外,新生儿由于自身各脏器发育尚未完善,极易出现难以预料的不良事件,这些均会加重黄疸病情。因此,新生儿黄疸的发病过程极为复杂,随着患儿的胎龄、日龄、体质量及病因变化而改变,临床医生需做好新生儿黄疸的每日监测,掌握好黄疸的早期诊断标准并及时干预。

新生儿黄疸的易发性与新生儿独特的生理状况密切相关。首先,新生儿肠道内不存在任何细菌,这会导致结合胆红素无法有效地还原为尿胆原排出体外[7]。其次,新生儿小肠内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较高,可使结合胆红素迅速被分解为间接胆红素(脂溶性胆红素)而被肠道重吸收。最后,新生儿出生后常因喂养不足导致胃肠道内容物较少,引起肠蠕动功能减弱,不利于排便,使肠肝循环次数增加;同时,再加上窒息、缺氧、酸中毒等多重因素,均会增加间接胆红素水平,加重新生儿黄疸发生。因此,在临床上以促进胆红素排泄,并减少胆红素重吸收作为治疗干预原则。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主要成分为粪链球菌与枯草杆菌,同时还包含多种复合型维生素。患儿服用后,借助2种活菌在肠道展开的菌群调节,能使肠道内环境处于最佳状态,进而有效避免直接胆红素水解成间接胆红素,保证直接胆红素顺利借助粪便及尿液排出体外,进而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茵栀黄口服液治疗,茵栀黄口服液由茵陈、栀子、大黄提炼而成,茵陈清热利湿,退黄;栀子护肝,利胆;大黄清湿热。现代药理研究表明,①大黄具有利尿、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作用,加快胆红素排出体外;②茵陈除具备利胆除湿的效果外,还能减轻机体的溶血反应,降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③栀子能使小儿体内的Y蛋白、Z蛋白含量升高,使肝脏二磷酸脲苷-葡萄糖脱氢酶活性增高,进而利于胆红素排出,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8]。因此,茵栀黄口服液具有利胆除湿、促进肠蠕动及降低肠肝循环的作用。

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日均血清胆红素下降值高于对照组(P<0.05),蓝光照射时间及黄疸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说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茵栀黄口服液干预早期新生儿黄疸,能有效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并减轻黄疸症状,促进病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1] 孔凡玲.口服茵栀黄、妈咪爱佐治新生儿黄疸90例临床观察[J].工企医刊,2013,26(3):200 -201.

[2] 柯晖晖,张宣华.妈咪爱联合茵栀黄佐治新生儿黄疸59例的疗效及护理体会[J].中国药业,2013,22(12):131-132.

[3] 林良勇,林国敬.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160例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05,23(2):113,116.

[4] 沈晓明.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17.

[5] 李红芸.妈咪爱联合蒙脱石散早期预防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及安全性[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9):186.

[6] 胡允.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多维颗粒剂联合茵栀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3,19(10):41 -42.

[7] 南江草,张建梅.妈咪爱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分析[J].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2,10(1):73-74.

[8] 周华.口服黄疸茵陈颗粒和妈咪爱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2,2(23):85-86.

猜你喜欢

口服液蓝光黄疸
鲁晓岚:黄疸
手术后黄疸的病因诊断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
HPLC法同时测定四磨汤口服液中5种成分
新生儿出现母乳性黄疸可以继续喂母乳吗?
HPLC法同时测定固本补肾口服液中3种黄酮
HPLC法同时测定阿胶强骨口服液中4种氨基酸
新生儿黄疸护理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