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内服外洗联合盐酸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过敏性紫癜50例临床观察

2015-03-20

河北中医 2015年11期
关键词:肿痛川芎嗪紫癜

张 欣

(湖北省黄石市中心医院血液内科,湖北 黄石 435000)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小儿常见的出疹性疾病,其病理基础是全身微血管出血性病变。本病的发生与患者和过敏原的接触频率和程度有关,且症状常与过敏性疾病相似,故称为过敏性紫癜[1]。其过敏原可能是食物、药物或花粉等常见的植物性过敏原。过敏性紫癜主要发生于2~11岁儿童,可表现为腹痛、呕吐、下肢水肿、阴囊水肿,最突出的症状就是皮疹[2]。过敏性紫癜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也有极少数患者发展为慢性过敏性紫癜或严重肾损害[3]。2013-08—2014-01,笔者应用中药内服外洗联合盐酸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过敏性紫癜50例,并与单纯盐酸川芎嗪注射液治疗5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100例均为我院儿科住院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男32例,女18例;年龄最大15岁,最小3岁,平均(7.8±1.2)岁;病程1周~1个月,平均(3.4±0.7)周;临床表现:腹痛28例,蛋白尿、血尿7例,皮疹、关节肿痛15例。对照组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最大13岁,最小3岁,平均(8.3±1.5)岁;病程1周~1个月,平均(3.2±0.5)周;临床表现:腹痛26例,蛋白尿、血尿8例,皮疹、关节肿痛16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

1.2.1 诊断标准 参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4]中过敏性紫癜的诊断标准,①明显的紫癜皮疹;②发病年龄≤20岁;③出现肠绞痛;④活检显示有血管壁的组织学病理变化为动脉或静脉壁上中性粒细胞浸润。满足以上标准2条或2条以上即可诊断。

1.2.2 纳入标准 满足上述诊断标准的患儿;无其他系统重大疾病患儿;患儿及其家属对本试验知情同意。

1.2.3 排除标准 不满足诊断标准的患儿;患有其他系统重大疾病患儿;不能配合治疗的患儿;患儿家属不同意参加本次试验。

1.3 治疗方法 2组均予常规治疗,包括补充维生素C、钙剂,复方芦丁片等。患者有严重消化道症状适量给予西咪替丁片治疗,严重肾损害给予适量醋酸泼尼松片治疗。

1.3.1 对照组 盐酸川芎嗪注射液(山东潍坊制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2508)4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每日2次静脉滴注。

1.3.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内服外洗。内服中药药物组成:桑叶60 g,黑芝麻60 g,牡丹皮30 g,大枣15枚。日1剂,水煎2次取汁400 mL,分早、晚2次服。外洗中药药物组成:鲜芦根15 g,鲜茅根15 g,鸡血藤15 g,金银花15 g,牛膝9 g,茯苓皮9 g,牡丹皮9 g,白鲜皮9 g,赤芍药9 g,丹参9 g,赤小豆15 g。日1剂,水煎取汁500 mL,晾至水温适宜,泡洗紫癜皮疹处的皮肤及关节,每日2次。

1.3.3 疗程 2组均治疗2周。

1.4 观察指标 ①观察2组相关症状消退时间变化,包括皮疹消退时间、关节肿痛消退时间、消化道症状消退时间及肾脏损害恢复时间。②观察2组不良反应、紫癜复发及发展为肾损害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相关症状消退时间比较 治疗组50例,皮疹消退时间(6.09±1.29)d,关节肿痛消退时间(3.23±1.12)d,消化道症状消退时间(3.12±0.23)d,肾脏损害恢复时间(27.43±16.45)d。对照组50例,皮疹消退时间(8.34±1.56)d,关节肿痛消退时间(4.54±1.97)d,消化道症状消退时间(4.56±0.76)d,肾脏损害恢复时间(35.45±20.78)d。治疗组皮疹消退时间、关节肿痛消退时间、消化道症状消退时间及肾脏损害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提前(P<0.05)。

2.2 2组治疗后不良反应、紫癜复发及发展为肾损害情况比较 治疗组50例,轻微头痛4例(8.0%),紫癜复发4例(8.0%),发展为肾损害6例(12.0%)。对照组 50例,轻微头痛 3例(6.0%),紫癜复发13例(26.0%),发展为肾损害17例(34.0%)。治疗组紫癜复发率、发展为肾损害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过敏性紫癜属中医学紫癜、血证范畴,紫癜也称紫斑,以血液溢于皮肤、黏膜下,出现瘀点瘀斑,压之不退色为临床特征,是小儿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之一。常伴鼻衄、齿衄,甚则呕血、便血、尿血。中医古籍中所记载的“葡萄疫”、“肌衄”、“斑毒”等病证,与本病有相似之处。因为过敏引发的紫癜称为过敏性紫癜,由于小儿身体未发育成熟,气血未充,卫外不固,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六淫皆易化火,风热之邪与气血相搏于肌肉之间,热伤血络,迫血妄行,溢于脉外,渗于皮下,发为紫癜。邪重者,还可伤其阴络,出现便血、尿血等。若血热妄行,瘀积肠络,可致剧烈腹痛。夹湿留注关节,则可见局部肿痛,屈伸不利。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以清热凉血为主。本研究中,我们应用中药内服外洗联合盐酸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过敏性紫癜。盐酸川芎嗪注射液活血化瘀,是治疗过敏性紫癜的常用药,其主要作用为抗血小板聚集,扩张小动脉,改善微循环[5]。内服中药方中桑叶辛凉,解表发散;黑芝麻补肝肾,润五脏,益气力;牡丹皮清热凉血;大枣补气。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桑叶、牡丹皮均具有抗炎作用[6];黑芝麻降脂,加速新陈代谢[7];大枣有较强的免疫抑制作用[8]。诸药相互协同,共同抑制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复合物,减少免疫复合物沉积,从而降低疾病对机体的损伤[9]。外用中药方中鲜芦根清肺胃热,鲜茅根清下焦热,且能治疗血淋,牡丹皮清热凉血,共为君药;金银花清热,赤芍药活血,共为臣药;牛膝引血下行,白鲜皮清热止痒,茯苓皮利水消肿,丹参活血化瘀,赤小豆清热利湿,共为佐使。诸药合用,清热解毒,凉血止血,舒筋活络。中药外洗使药物直接透皮吸收,更好地发挥作用,促进局部小血管炎症吸收,缩短治疗时间。

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患者皮疹消退时间、关节肿痛消退时间、消化道症状消退时间及肾脏损害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提前(P<0.05),且治疗组紫癜复发率及发展为肾损害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中药内服外洗联合盐酸川芎嗪注射液促进相关症状消退,降低紫癜复发率及发展为肾损害率,治疗效果优于单用盐酸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蒋燕萍,王江涛,余德厚,等.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0,24(10):929-930.

[2] 曹爱琴.孟鲁司特佐治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效果观察[J].海峡药学,2012,24(8):213-214.

[3] 段志娟.氨苯砜对过敏性紫癜患儿疗效及血清中IL-6和IL-8影响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疗前沿,2010,5(16):55-56.

[4]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88-690.

[5] 秦克力,李明子,曹雪丹,等.中西药联用治疗过敏性紫癜46例临床研究[J].江苏中医药,2012,44(3):23-24.

[6] 花蕾,张文清,赵显峰.桑叶水提浸膏的抑菌作用研究[J].上海生物医学工程,2007,28(1):16-18.

[7] 王凤杰.黑芝麻、火麻仁、亚麻子辨异[J].河南中医,2007,27(5):76.

[8] 郭琳,苗明三.大枣现代研究分析[J].中医学报,2014,29(4):543-545

[9] 王琼瑾,张融.感染在儿童过敏性紫癜中的作用[J].当代医学,2010,16(25):78-79.

猜你喜欢

肿痛川芎嗪紫癜
儿童过敏性紫癜IL-17、HPV-B19检测的临床意义
川芎嗪治疗脓毒症的机制研究进展综述
家用小方治疗咽喉肿痛
小方子治疗咽喉肿痛
自拟吉杰呐博“粗茎秦艽”散外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肿痛40例
蒙药治疗干燥综合征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血栓的可行性探究
激素在过敏性紫癜的应用
28例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致不良反应应急处理措施及经验
复明胶囊疑致手部肿痛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