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还在进化吗》

2015-03-19鲍尔吉·原野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采集器卡车蜂蜜

鲍尔吉·原野

如果把蜜蜂放大100倍,人所看到的蜜蜂根本不是蜜蜂,而是一辆卡车。卡车也不对,是金绒毛坦克。但坦克没有装翅膀,它应该是一架武装直升机,或会飞的卡车,装备六只钳子的坦克。蜜蜂被放大之后,人们看到的是科技产品。它的复眼如LED屏幕,明晃晃的又像100×100只灯。它的嘴——姑且叫嘴,实际是采集器。人嘴如果换成这样一个采集器,道德将明显提升。人的道德下降(或道德有可能下降)与口部采集器的结构有关,其舌的感受怂恿其主人食肉以及杀生。人之唇催生一个产业叫口红业,人与人接吻是相互间的唇的吸引。人嘴又是善言与恶语的产地,也可叫做播放器。人生有多少烦恼是说出或听到语言造成的?人生可以节食、节酒、节欲,有多少人学会了节语?但有多少人掌握了缄默的功夫而享受到平静?但人跟蜜蜂没有传承关系,人只跟蜂蜜有关系。好多人说,人跟蜂蜜也没太多关系了。一方面,由于农药的使用,蜜蜂数量大量减少;另一方面,不管蜜蜂的数量减不减少,人在制造假蜂蜜,比如用白糖熬制假蜂蜜。制假蜜也不是体恤蜜蜂,造假蜜只为盈利。

人说人从动物进化而来,比如从猴类改良过来。如果真的如此,进化可能一直进行中,不会无由地停下来。这就像打开一个名叫“进化”的开关,却没人能关上它一样。而且我们谁都不知道这个开关在哪里,不知怎么去关,只好随波逐流。如果人继续进化,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如果人真是从猴进化来的,那么所谓进化只是“去猴化”,越不像猴越成功。我上大街观望,有时觉得人已经完全不像猴了,尤其是冬天,穿貂皮的既不像貂,也不像猴,不穿貂皮的只是一些身穿各式服装的移动者,与猴无关。夏天,人好像开始像猴了,但脑袋比猴头好看,无毛,直立行走。如果人开口说话,没一个人像猴。没有任何一种动物可与人比脑子,与人的身份、品格、思想相配的称号只有——人。人现在也出现一些小问题。我说的不是思想,而是结构。一些人出现颈椎和腰椎的问题,这就是结构的问题。他们的骨骼偏离了进化的框架,离猴的源头愈发遥远。从这个意义说,人越来越不像猴。在四川的山上我见过猴捡烟头吧嗒,它爪子拿烟的姿势,口鼻喷烟的样子让我感到很亲切,再一次相信达尔文说的可能是对的——人是猴变的。但另一些人的变化让达尔文的猜测差不多要落空了,即人越来越胖。胖,不光是吃的,还有内在的机制规定。羊怎么吃也吃不成牛那么胖。蛐蛐再吃也吃不成蝈蝈。人的胖,好像不是从猴变的,是啥变的,我也不敢乱说。头几天,报纸上说一个德国科学家通过基因对比,说所谓人类是猴和猪杂交而成的新物种。对这个推测,我听了很气愤。我觉得这个来源还不如单纯以猴当祖宗更光彩。但我到了澡堂子,会立刻想起这个假说。洗澡的人们大肚子、短脖子,细胳膊细腿,怎么能是猴变的呢?是有点像猪。但如果有人领小孩进入澡堂子,感觉小孩还是像猴子。或者说,人的童年像猴,成年就不像了。然而,一些热爱体育锻炼的人仍然保持着童年的体态,仍然具有猴的灵巧、敏捷,而另外的胖人则彻底完成了“去猴化”进程。有人从科学上分析,说人体器官(比如说肝),血管构成以及血脂的成分与猪有许多相近性,更相近的就是无节制地进食以及发胖。

然而,人从哪儿来似乎不太重要,重要的是人以后会变成什么,这件事人人都关心。

(原载2014年9月17日《新民晚报》)

[感悟]《人还在进化吗》短短一千来字,亦庄亦谐,处处将人与动物进行比对,指出了人在进化过程中的得与失。人,自诩为“万物之灵长,宇宙之精华”,但事实上我们除了拥有一个富有思想的大脑(我不清楚人类的大脑是否真的就比其他动物高端)之外,我们实在找不到足以与其他动物相抗衡的器官。比如我们的嘴巴、我们的眼睛甚至还比不了一只昆虫——蜜蜂。即便我们拥有着足以“傲视群兽”的大脑,可惜这大脑偏偏并非都在指挥着我们沿着健康的轨道前行。君不见那些因为某些罪恶的念头的引导而一步步坠入深渊的万劫不复者,他们的大脑实在是促使他们走上不归路的推进器。动物的本能驱使着它们趋利避害,可人类的大脑却常常在导演着自我戕害的悲剧——包括精神上的、品德上的和肉体上的。你说,人类到底是在进化还是在退化?人类实在没有必要自诩为“万物之灵长”了,还是虚心一点,好好向其他动物学习吧,我们瞧不上眼的飞禽走兽,没准儿比我们进化得更科学,更充分。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亭湖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采集器卡车蜂蜜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爱是一捧浓浓的蜂蜜
蜂蜜,你真的了解吗
忙碌的卡车
“蜂蜜”CP
蜂蜜哪里去了
IIHS强调:卡车侧防钻撞保护很有必要
基于ZigBee的大型公共建筑能耗采集器设计
基于LabVIEW的多数据采集器自动监控软件设计与开发
忙碌的卡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