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言二拍”中寺庙道观的世俗化特征

2015-03-19闫艳敏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5年2期
关键词:世俗化

闫艳敏

内容摘要:在“三言二拍”中,有大量关于佛道题材的描写,其中对于佛道两教的宗教场所寺庙道观,也相应有很多显现。而小说中的寺庙道观,也已逐渐由传统的精神寄托的有崇高感的场所,变为了信徒与众生相交相与,进行日常生活各种活动和僧尼道士们进行满足自身欲望的场所。

关键词:三言二拍 寺庙道观 世俗化

寺庙道观就是宗教的活动场所,是寺庙道观中起引导作用的僧道们生活起居的主要场所,他们吃斋念佛,阅读经书……,用来传播宗教思想,祭祀,行施礼仪,不仅如此外教人士也是可以经允许进入的。在中国封建社会里,由于广大的普通民众所受教育水平的限制, 所以他们的宗教信仰也只是为了自己的实际生活考虑。普通民众在这里也只是烧香求拜,许愿还愿,求神问卜,仅仅局限于关心自己的人生,婚姻状况,命运等个人私欲。寺庙道观也就成为了民间的信仰中心,自然也就成为了他们生活中的一道景观。文学作品也正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所以这种现象在“三言二拍”中也自然得到很多显现。在“三言二拍”中,寺庙道观不仅名目众多,而且遍布城市乡村各地。根据粗略的统计,“在近二百篇小说中仅涉及到的有确切名字的寺、庙、观、庵就有九十多个,没有名字的破庙颓观废寺更是不知其数。”正是由于有众多的寺庙道观方便了广大的普通民众,前来烧香拜佛,求神问卜,祈福禳灾等来满足个人信仰要求。也正是因为民众经常出没于寺庙道观,与僧道尼的频繁接触,及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使得寺庙道观也从过去的信仰中心,变为了民众相会进行日常生活各种活动及僧尼道士们满足自身欲望的场所,寺庙道观的世俗化也越来越明显与人们的世俗生活密切相关,具有了一种世俗化、民俗化的社会功能。具体来说,寺庙道观的世俗化特征有以下几点:

(一)僧道纵欲的场所

翻开中晚明市井风情长卷,那些贪财好利的僧道形象比比皆是。而明代沈榜就在其《宛署杂记》中就斥责僧众“择粒以食”、“集锦以衣”、“重门华屋比之王者”的寄生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现实中,许多文学作品为了迎合市民的欣赏趣味,都浸染了市民的价值观念,小说中塑造的僧道自然也都成了追名逐利的市井之徒。当然,寺庙道观也就自然成了他们敛财,纵情,显露财欲情欲的场所。例如《醒世恒言》第二十一卷《张淑儿巧智脱杨生》中的宝华寺和尚悟石平日里放高利贷,张小乙的本钱就是他的,到期了还需要“到寺里交纳利钱”。这个悟本和尚还做无本买卖,他看到杨元礼一行的行李便想“谋了他的,尽好受用。”杨元礼他们“被宝华寺僧人苦苦留宿。不想他忽起狼心。把我们六七位同年都灌醉了,一起杀倒。”“那些贼秃们一个个摩拳擦掌,尽量动手。”对金钱的追逐已疯狂到全然不顾法纪道德的地步。再如《警世通言》第十一卷《苏知县罗衫再会》中的郑氏在庵中歇息时,就在心里想:“我来错了!原来是僧人,闻得南边和尚们最不学好,躲了强盗,又撞了和尚,却不晦气。”杀人越货谋取钱财的和尚绝不仅仅是悟石一个,这些僧人和强盗一样令人恐惧。

清心寡欲的寺庙庵堂道观已不再让人信任。作品编著者在小说中也有直接披露或暗涵地指出寺庙庵堂道观里纵欲淫乱的行为,如《醒世恒言》卷十五冯梦龙在行文中直接叹:“贪花的,这一番你走错了路!千不合,万不合。不该缠那小尼姑!小尼姑是真色鬼,怕你缠他不过。”又如《醒世恒言》第三十九卷《汪大尹火焚宝莲寺》中宝莲寺的众僧借寺中的子孙堂奸骗前来求嗣的良家妇女,寺中僧人轮流奸宿,不知餍足,其荒淫程度令人瞠目结舌。得出结论:“那和尚们,名虽出家,情欲比俗人更甚。”为了私欲,尽管披着宗教的外衣,但照样恶性昭彰。而在《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六《夺风情村妇捐躯,假天语幕僚断狱》中也有一大段的评论:

“你道这些僧家受用了十方施主的东西,不忧吃,不忧穿,收拾了干净房室,精致被窝,眠在床里没事得做,只想得是这件事体。虽然有个把行童解谗,俗语道‘吃杀馒头当不得饭,亦且这些妇女们,偏要在寺里来烧香拜佛,时常在他们眼前,晃来晃去。看见了美貌的,叫他静夜里怎么不想?所以,千方百计弄出那奸淫事体来。只这般奸淫,已是罪不容诛了。况且不毒不秃,不秃不毒,转毒转秃,转秃转毒,为那些色事上专要性命相搏,闪人放火的。”

(二)青年男女幽会的场所

寺庙道观作为宗教场所,是僧道们潜心修行的所在。然而,在“三言二拍”中却成了青年男女偷期密约偷欢苟合的场所。在“三言二拍”中,青年男女在寺庙道观中幽会的例子也不胜枚举。《喻世明言》第四卷《闲云庵阮三偿冤债》中闲云庵尼姑王守长策划安排阮三与陈太尉小姐在其庵内幽会。“那晚,张远失去期约阮三,到黄昏人静,悄悄地用一乘女轿抬到庵里,尼姑接入,寻个窝窝凹凹的房儿,将阮三安顿了。”尼姑慌忙道:“告奶奶,我庵中绝无闲杂之辈……小姐去我房中拴上房门睡一睡。”又如在《醒世恒言》卷十三《勘皮靴单证二郎神》中“明早又起身,到二郎神庙中……。当下一行人到得庙中。庙官接见,宣疏拈香礼毕。却好太尉夫人走过一壁厢,韩夫人向前轻轻将指头挑起销金黄罗帐幔来,定睛一看。不看时万事全休,看了时,吃那一惊不小!”太尉夫人就借机前去儿郎神庙幽会。

(三)读书场所

我们知道寺观庙宇多建在景色宜人、僻静清幽的地方,这样也就非常适合文人墨客在这里读书学习。《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六《夺风情村妇捐躯 假天语幕僚断狱》中的临安郑举人就在本处庆福寺读书:

“话说临安有一个举人姓郑,就在本处庆福寺读书。寺中有个西北房,叫做净云房。寺僧广明,做人俊爽风流,好与官员士子每往来。亦且衣钵充轫,家道从容,所以士人每喜与他交游。那郑举人在他寺中最久,与他甚是说得着,情意最密。”

同样也是《初刻拍案惊奇》卷四十《华阴道独逢异客江陵郡三拆仙书》中宁波两书生也在鉴湖育王寺读书。

(四)避难救济所

当然在刮风下雨时,人们可以跑到寺庙道观避雨暂歇停留。寺观自然也就成为了出门在外之人的临时避难所。《初刻》卷二十六的故事就以杜氏到太平禅寺避雨为源头。当人们遇到大难时也常常以寺观为避难地。“那个寺院叫做太平禅寺,是个荒僻去处。”《喻世明言》卷四十《沈小霞相会出师表》中沈襄一家受到严嵩父子排挤而遭难,闻氏就在尼姑庵住了十几年。“闻氏且哭且诉,将家门不幸遭变,一家父子三口死于非命,只剩得丈夫沈襄。昨日又被公差中途谋害,有枝有叶的细说了一遍。”、“闻氏离家时,怀孕三月,今在庵中生下一孩子,已十岁了。” 在“三言二拍”中寺庙道观也常常是用来布施、救济的场所。如《警世通言》卷七《陈可常端阳仙化》中“临安府差人去灵隐寺印长老处要可常。长老离不得安排酒食,送些钱钞与公人”。在灵隐寺布施布施钱财给公人。而灾难发生时寺院常常成为政府救济百姓的临时救济院。《醒世恒言》卷二十《张廷秀逃生救父》中因为天气干旱官府就“发米于各处寺院煮粥救济贫民”。

(五)旅馆及旅游场所

那些出外游客玩家、科举赶考者、商人贾客、远赴上任者等也常常到寺庙道观求助夜宿,寺庙道观也成为这些在外之人的暂时休息之地。除此,还有一些寺庙道观很富名声,或者景色宜人,不仅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游览,而且很多到寺庙道观烧香拜佛的人也会经常借机游览一番。如《醒世恒言》卷二十七《李玉英狱中讼冤》李承祖寻父途中“随分庵堂寺院,市镇乡村,即便借宿”。再如《喻世明言》卷二十六《沈小官一鸟害七命》中的沈昱借到京师的难得机会把出名的庵观寺院都看了一遍。“心下思量:‘我闻京师景致比别处不同,何不闲看一遭,也是难逢难遇之事。其名山胜概,庵观寺院,出名的所在都走了一遭。”“那校尉恐怕连累自己,只得把沈昱拿了,送到大理寺。”寺庙道观作为旅馆及旅游场所的现象在三言二拍中常常见到,而且寺庙道观也往往成为故事的发生地。

(六)公共活动场所

寺庙道观有时具有公共活动场所的功能,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娱乐的场所,广大民众们可以在这里举行集会商讨事件、宴饮论事等社交活动。所以寺庙道观也就从清净的所在,变成了热闹的世俗之地,与民众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如《喻世明言》卷二十一《临安里钱婆留发迹》中“次日,钟起只说县中有疑难事,欲共商议,备下酒席在英山寺中,悉召本县有名目的豪杰来会。”钟起就是这样在英山寺大摆酒席招待各路豪杰相会商议事宜。再如《喻世明言》卷十七《单符郎全州佳偶》中就写道:“春娘乃设筵于会胜寺中,教人请杨翁、杨媪,及旧时同行妹妹相厚者十余人,都来会饮。”

总之,在“三言二拍”中,佛道两教的宗教场所寺庙道观,,很少能作为严密的宗教场所,于尘世隔离。相反的,这些寺庙道观,以作为民众世俗生活的一部分而存在,他们或在此游览、借宿或祈禳祝福,或偷期密约,甚至不乏有一些达官贵人,前来寺庙“占风”,以此附庸风雅。寺庙道观的世俗化特征非常明显。文学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寺庙道观的世俗化与佛道两教世俗化和时代风气密切相关。

参考文献

[1]姜良存.从三言二拍看佛道对世俗社会生活的影响.[J].齐鲁学刊,2009(2):117.

[2]杜继文.黄明信.佛教小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611.

[3]钟肇鹏.道教小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242.

[4] 姜良存.从三言二拍看佛道对世俗社会生活的影响.[J].齐鲁学刊,2009(2):118.

[5]沈榜.宛署杂记卷19[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0:237.

(作者单位:商丘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世俗化
王硕小说的消费主义特征
“世俗化”转型与晚清知识分子的道德变革
土耳其18世纪以来政治现代化发展的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论高科技时代的佛教
论佛教的与时俱进
艺术鉴赏话雕塑
悲剧观念的复活与重构
从唐传奇《柳毅传》看元杂剧《柳毅传书》的世俗化转变
佛教的中国化与佛教建筑的世俗化
论道教世俗化倾向对《聊斋志异》创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