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理课上你关注这些细节了吗

2015-03-18吉兰溪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图标高中地理细节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材;细节;图标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06-0073-02

【作者简介】吉兰溪,江苏省东海高级中学(江苏东海,222300)教师。

有人说:抓住一个细节,就可能生成一个精彩的环节;忽视一个细节,就可能毁掉精彩的课堂。细节虽小却能折射出教育的大智慧。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收获成功的课堂离不开我们对教学细节的关注、研究与思考。

学生关注细节能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培养科学的学习态度;教师关注细节,能准确把握教材,科学讲解知识点,能提高课堂效率,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各种图表是地理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可以说“无图不成地理课堂”。教师利用图表讲解地理知识点时,稍有不慎就会出现误导或不科学的现象:对自己创作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所用图形,要细心,不要出现误导学生的内容;即使是教材上的图表,也要进行推敲,因为有的也值得商榷。

一、关注教材的细节,大胆质疑教材,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

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教师都应该关注教材的细节,否则可能会出现“挂黑板”现象;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细心质疑,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如在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城市空间结构》一节中,教学“城市土地利用与付租能力”示意图(如图1)时,我让学生自主学习后,再讲一讲对该图的理解,各小组积极发言。这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住宅区不是占地最大吗?这个图中怎么C是工业区占地最多,而B是住宅区反而小呢?”我仔细一看,果然有问题,就立刻表扬该学生:“你问的很好,大家都要向这位同学学习,看图要细心,还要大胆质疑。的确图中表现得不合理。此图如果改正一下会更好,如图2:A为商业区,B为住宅区,C为工业区。B区面积比C区大,当然这只是示意的一部分地区,如果按同心圆一周扩大则应该用图3来表示更形象直观(OA区间为商业区,AB区间为住宅区,BC区间为工业区)。”这里教师还要对学生强调:这是仅考虑距市中心远近对地租水平的影响和各类活动付租能力的影响所形成的三类主要功能区,住宅区占地最大,商业区最小,如果再考虑交通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就不是这样的理想分布状态了,会更复杂些。

二、关注语言的细节,科学表述知识点,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课堂上语言表述要准确。如学习“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区位条件”时,书上第61页图中有市场需求因素,老师会强调“市场”需求量大,这种表述是不准确的,因为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商品率低,应该说是人口密集,“粮食”需求量大。这些描述不妥之处,也是教育学生的好时机。

在课堂上我问:“亚洲水稻种植的区位因素中如果用‘市场需求量大描述对不对?”学生先是吃惊,思考一下后,便有学生能回答出:“因为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商品率低,只是因为人口多,对粮食需求多,而不是在市场上卖的多,因此不对。”这样能培养学生敢于大胆思考,挑战权威的科学学习观,同时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又如学习“天体系统”时,地月系中围绕地球转的是“月球”,有的学生则说是“月亮”。“月亮”是我们俗语中的说法,是古代人对“月球”的形象说法,不太准确。再如这一单元中学习到“昼夜更替现象”与“昼夜现象”不是一个概念。地球不发光、不透明就会有“昼夜现象”,但因为地球不停自转,形成了以24小时为周期的“昼夜交替现象”,因此这两个概念不能混用。在学习工业时,也要明确“工业地域、工业城市和工业地带”这几个概念经常是一字之差却是不同的。

细小之处更体现科学的准确性,描述不准确往往会出现科学错误,因此我们必须细心、细心、再细心,才能不断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科学的学习态度。

三、关注问题的细节,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质疑能力

如在学习“农业区位因素”时,我借用一道网上下载的问题(如图4),作为这一知识点最典型的巩固题型。学生看图4,讨论完成问题:城镇周围A-D要发展乳牛、花卉和蔬菜、小麦、果园,你建议应该怎样进行合理布局?为什么?

在分析这一问题时,大多数学生的回答跟我预设的差不多。(A小麦:①离城区远,地价低;②地形平坦开阔。B乳牛:①近公路,交通便利;②离城区近,接近市场。C花卉和蔬菜:①近城区,接近市场;②近河流,水源充足。D果园:山地丘陵适合种植水果,同时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可有一名女生却提出疑问:“为什么乳牛业放在B处,而不靠近A一边呢,靠近A一边能提供饲料啊?”这真是让我大吃一惊,因为我没有注意到这一细节。但的确如这个学生所说,如果把B放在图中相应的公路南面会更好,乳牛业需要饲料比较多,而作物的秸秆加工后可以作为牛的饲料。所以,我表扬了她:“说得太好了,如果你是这个区域的规划领导人,你的规划更合理。”受到这个同学的启发,又有学生问:“老师,C处是城市河流的上游还是下游啊?似乎是下游,如果种蔬菜,灌溉的水不是受到城市的污染了吗?”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啊,学生说得真的很有道理。

我又追问:“从图中丘陵的位置大致可推测C应该是在城区河流的下游方向,那么蔬菜应该放在何处更好呢?”立刻有学生举手回答:“应该布置在城市的北面,城市河流的上游地区,水较清洁。”我又接着问:“是不是越往上游越好呢?”该学生回答:“不对,离得太远,运输不便。”另一个学生说:“如果在城市水源地还会污染城市水源。”我高兴地说:“大家太厉害了!真是飞机上挂水壶——高水平啊!”我带头鼓起掌来,学生也热烈鼓掌。

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图4应该改为图5更准确,而且把花卉和蔬菜分开布局更合理。如图中的E处为种植蔬菜区、C处为花卉区更好些,因为花卉的灌溉用水水质要求不高,还应该注意在图中河流上标出流向。

绘制一些示意图往往是地理教师出题、讲解重点和难点的重要手段,但如果不关注细节则可能出现误导现象。因此,教师在设计题目时要关注细节,考虑得周全些,利用网上资源也得多思考多检查,否则会出现一些与上述类似的问题。这节课上一个个学生质疑的细节,促成了一堂精彩的让人记忆深刻的地理课。

猜你喜欢

图标高中地理细节
Android手机上那些好看的第三方图标包
图标
关注48个生活细节
细节取胜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有意思的厕所图标
时尚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