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校“模拟法庭”教学的探索与研究

2015-03-18首钢技师学院徐章燕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5年10期
关键词:模拟法庭案情技校

首钢技师学院 徐章燕

模拟法庭又称之为假设法庭或虚拟审判,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 ,运用法学知识,并借助一定的空间及设施, 模拟法院审判过程的一种形式。模法庭是外来语,是美国法学院中通常设置的“m oot c0ur t” 课程,传到我国后成为各个院校法学专业最常用的实践性教学方式。在技工院校采取“模拟法庭”的教学方式,有其独特性。

一、技校“模拟法庭”教学的定位

第一,是技校德育课程中使用的项目教学法。

第二,是德育的一种隐性教育方式,其功能重在德育。

第三,技校模拟法庭教学是基于德育学科特点及学生认知特点而量身打造的教学方式。

二、技校模拟法庭教学的具体实施

以我在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在媒体Z3142班,针对《德育》第一册所学的道德规范及法律知识,实施得模拟法庭教学为例,说明技校实施模拟法庭教学的具体流程和步骤。

案情介绍:2014年9月20日下午,学生钱小华、顾小东放学后,两人骑着自行车一起回家。途经阜石路与杨庄东街交叉路口时,同校学生陈洪明骑车撞倒钱小华,由此三人发生争执、打斗……致使陈洪明身体存有6处淤伤,左眼致残、视力受损,当场晕倒,并住院治疗8天。请问:该案应如何处理呢?

上述案件的原型是我事先提供给学生的,让学生在小组讨论时由“案情设计组”结合学校曾经实际发生的案例及学校的具体情况增减了相关环节而形成的。之后我把案情做成微课,该案例模拟的是我国的刑事诉讼程序。

(一)布置任务

第一,介绍模拟法庭的含义。

第二,播放刑事诉讼庭审的实况录像,让学生了解刑事审判程序。该录像是我们曾经在石景山区法院进行的一次实景模拟审判的全程录像。学生看到他们曾经认识的同学出现在里面,增强了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

第三,介绍模拟法庭教学的要求及评分标准。

(二)实施任务

1. 选定案件

一是案件的来源。

案件来源一般有以下几个:学管科提供;法院提供;教师搜索案例资源;发动学生寻找案例。学校发生的实际案例及网络上的热点问题是案件的重要来源,教师可根据需要对案情作适当的变动以更适应模拟法庭教学实践的需要。

二是具体案情设计。

具体案情设计由学生进行,但指导教师应指引学生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案情涉及的证据问题。整个案情的设计应考虑到证据种类、证据规则、证明标准、证明责任等问题,以便于提高学生运用证据的能力。第二,案情涉及的程序问题。流程应尽可能反映一些重要的诉讼制度,从实际操作当中意识到程序正当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三,案情涉及的实体问题。所选案件无论是事实还是适用法律上都应该存在一定的争议点,让案件双方都有话可说,有理可讲,从而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兴趣,达到在对抗中提高能力的目的。

2.分组并确定子任务

一是分组并确定小组负责人。根据教学内容分为案情设计组、审判组、原告人组、辩护人组、被告人组、书记员组等。本项目坚持全员参与的原则,保证班里的每个同学都要参与进来。

二是以小组为单位发放小组讨论的记录本及评分标准。

三是确定小组的子任务,教师讲解每一组具体工作和拟达到的目的,各组学生分头组织准备。

3.确定剧本

一是以小组为单位发放老师事先准备的《剧本》草稿,考虑到本项目教学对象为职业法律法规文化知识比较欠缺,很难具备独立撰写剧本的能力,教师事先准备与选定的案例最接近剧本供学生参考,增强该项目的可操作性。

二是小组讨论,通过阅读草稿中的有关本组的台词,了解本组要做的具体任务。

三是教师指导讨论,结合学校实际和教材内容,重新设计案情和编辑剧本,这同时也是教师授课的过程。

四是小组讨论,师生共同确定剧本的内容。

4.分配角色

根据确定的剧本,统计上场的人员数量及角色种类,以小组为单位,上报参与演出的人员名单,教师根据先民主后集中的原则,结合各小组上报情况,同时根据班级具体情况和相关学生的具体要求,最终确定庭审人员名额。

5.开庭审理

一是布置庭审现场:国徽、法官席、书记员席、原告及其代理人席、被告及其代理人席、证人席、旁听席等。

二是制作桌签、准备法槌、服装、摄影摄像设备等。

三是开庭前用微课的形式介绍案情。

四是开庭审理。开庭审理的过程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和要求进行,指导教师在庭审过程中处于旁观者的角色,对于学生的错漏之处不宜当场指正,只需将所存在的问题记录就可,在点评与总结教学环节,进行指正。

6.庭后总结

模拟庭审结束后,应组织进行总结评议。评议可采取旁听同学评议、学生自评及嘉宾老师点评三种方式。评议的主要内容是:案件所涉及的实体法律规范及相关程序法律规范的运用,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组织情况及模拟法庭实际效果等。评议应注重总结模拟庭审中存在的问题及需要改进与完善之处,使模拟法庭教学不断完善,达到巩固学生的职业法律法规知识,培养职业实践能力,提高职业相关综合素质的目的。

7.材料归档环节

整个模拟法庭活动当中产生的原始材料都应该一律整理装订好,归档保存。这些原始材料至少应该包括案情简介、角色名单、诉讼文书、证据材料、小组讨论记录、庭审笔录、照片或视频资料等。

8.成绩评定

我专门制定的模拟法庭的评分标准及考试说明,根据各位学生参与情况、庭审表现等,确定学生的最终成绩,作为过程性评价,该成绩纳入德育课成绩。开庭时不上场同学全部参加旁听,在适用模拟法庭评价标准的同时,根据开庭时的旁听情况的表现,比如,是否能够遵守庭审纪律、是否积极回答互动的问题,是否积极完成教师布置的其他辅助性工作,如拍照等给出相应的分数。

技校模拟法庭教学方式是德育教学中新的探索和努力,具有不同于其他院校的独特性,但它不是万能的,因为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的知识是碎片化的,需要教师通过讲授引导,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一定的系统化的知识。同时模拟法庭教学的实施条件包括硬件和软件都需要继续完善,有待深入的求索和努力。

猜你喜欢

模拟法庭案情技校
凌晨“案情”
民办技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建议
是谁下的毒
试论影响技校教学质量提升的因素及对策
高校法律教学方法研究
民办高校模拟法庭实践教学改革
“两高”刑事指导性案例的文本分析及改进
浅议技校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