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心理健康活动课设计与实施的实践探索—以《做情绪的主人》一课为例

2015-03-18北京国际职业教育学校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5年10期
关键词:消极情绪积极情绪活动课

北京国际职业教育学校 徐 婕

一、问题的提出

积极心理学是研究人的优势与幸福的一门心理学学科。它着眼于建立:积极情绪、积极个人优势、积极组织。本次研究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支撑,意图将积极心理学的价值取向,引入到我校心理健康活动课的设计与实施中来。本次研究的重点在于以积极心理学的取向赋予心理健康活动课新的内容和更高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更关心人的优秀品质和美好心灵,关注人的积极的认知加工、积极的情绪体验和积极的社会行为,培养积极健康的人。

本次研究我选择了《做情绪的主人》一课进行了实践探索。

二、研究意义

本研究的实际意义在于使学校的心理健康活动课以积极心理学的价值取向为先导,以一种宽泛的视野,来重新整合教学中的各种要素。把教学作为一个系统,把系统内各学科视野、各种取向、各要素,通过有机联合、渗透、互补、重组综合起来,形成科学合理的结构体系,实现整体优化、协调发展,发挥心理教育整体的最大功能。

三、本次研究课程的具体设计

(一)针对学生实际,确定设计理念

1.教材分析

《做情绪的主人》一课,重点关注学生的情绪,帮助学生学会合理地表达情绪,掌握情绪与健康成长的关系。积极的情绪可以通过影响大脑的工作方式而拓展学生的认知和行为范围,可以帮助学生构建更多的智力、社交和健康的资源。因此学生学会化解消极情绪,建立积极情绪使得此课在成长篇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学情分析

中职生正处于情绪跌宕起伏的高潮期,看问题容易片面化和表面化是这个年龄阶段的特点之一。由于自我评价不独立,采用的标准一致性较低,因此遇事会钻牛角尖,易陷入消极情绪中。所以,通过学习,学生将会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处理好自己的情绪问题,更加乐观幸福的生活。

(二)围绕教学主题,确定目标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对情绪有基本认识,提高学生个人对情绪的洞察力。教学重点在于帮助学生察觉自己的情绪状态,掌握拥有积极健康情绪的方法。教学难点在引导学生理解消极情绪对他人的负面影响。能够合理宣泄不良情绪,学会将消极情绪转变为积极情绪。

(三)紧扣教学目标,安排教学环节

课程第一部分:游戏导入,引出主题。

导入游戏——抓蜻蜓。

第一步:全班同学分组围圈坐好。手指代表蜻蜓,伸出每个人的右手,掌心向下;再伸出左手,食指向上,将左手食指顶住其左边同学的右掌心,而其右手掌心则与右边同学的左手食指尖相接触。

第二步:教师朗读引导语。当教师一说到“情绪”这两个字的时候,学生便用自己的右手掌去抓旁边同学的左手食指,而自己左手的食指则争取快速逃脱,不让别人的右掌抓住。

第三步:游戏结束后教师提问引出本课主题《做情绪的主人》。

本部分的设计意图在于:第一,通过游戏,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第二,游戏的引导语中反复多次出现“情绪”一词,在学生脑海中印入本课主题。第三,游戏后,学生通过回答问题,逐步引出下一主题内容。

课程第二部分:了解情绪对人的影响。

第一步:请学生分组讨论如下问题:不同的情绪是否带给你不同的感受?不同的情绪会给我们的身心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你在哪种情绪状态下感到更加舒服?

第二步: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总结。

本部分的设计意图在于:第一,通过讨论感悟到消极情绪对自身和他人的影响。第二,视频选择科学性强,浅显易懂,方便学生进一步理解印证积极情绪对人的积极影响。第三,认识到建立积极情绪的重要性,为讨论如何建立积极情绪做铺垫。

课程第三部分:掌握合理调节情绪,建立积极情绪的方法。

主题游戏:欢乐摩天轮

第一站:游戏——击鼓传球。

第二站:观看视频,角色扮演,理解合理情绪ABC理论。

本部分的设计意图在于“欢乐摩天轮”的活动名称对学生有强烈的积极暗示作用,针对的内容是如何处理生活中的不良情绪,建立积极情绪。

课程第四部分:本课内容回顾及总结。

在总结的同时,鼓励每位学生讲一句与快乐有关的话或做一个快乐的表情送给大家。本部分的设计意图在于,总结巩固本节课内容,加深印象并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应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快乐,在快乐的氛围中结束本课主题,同时也印证了积极情绪对人的重要作用,

四、经验与反思

(一)充分做好课前准备

作为一名心理教师,必须有充足的心理学知识做依托,熟悉学生的心理特点,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将心理咨询和心理训练技术进行应用。课前,我充分了解了学生的背景情况。通过与学生的接触,我初步掌握了学生的人格特点、在校表现、家庭状况等等。与班级中学生的核心团体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进一步了解学生喜爱的教学方式,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这些因素均有利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

(二)教师自身人格魅力的塑造

积极的教师引领出积极的学生,积极的教师和学生构建成积极的学校。教师本身应注重心理资本的积累与提升。心理资本实际上是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具体表现为在面对充满挑战的工作时,有自我效能感并能付出必要的努力来获得成功;对现在和将来的成功有积极的归因;对目标锲而不舍,为取得成功在必要时能调整实现目标的途径;当身处逆境和被问题困扰时,能够持之以恒、迅速复原并超越,以取得成功。

(三)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一堂优秀的心理健康课程,离不开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心理课不同于传统课程之处在于,其更加注重于学生内心的真实体验。试想如果学生对教师是有抵触情绪的,那么他就不可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心理活动中,也不可能会有所感悟和收获,所以心理教师必须是一个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四)注重结合实际,做好实效性延伸

心理健康活动课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课程实际上是对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支撑的心理健康活动课的一次有力探索。在今后的课程设计上应尽可能地进行创意设计,让学生和教师都能获得参与课程的惊喜。课程设计应更加注重与校园文化和学生现实生活背景的相契合。在课程评估上,应注意对课程的目标、涉及概念或者培养人的哪项积极能力进行明确评估。

猜你喜欢

消极情绪积极情绪活动课
静心
幼儿消极情绪的表现及家长的应对策略
——以三门峡市H区幼儿为例
测试
中小学生积极情绪现状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积极情绪助力更好记忆
试论积极情绪对中学生的创新力的影响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实践探索
活动课
让语文活动课“动”起来
孩子的消极情绪需要用心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