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张炎词题序

2015-03-18罗贤文

关键词:特色价值

论张炎词题序

罗贤文

(西华师范大学 文学院,四川 南充637009)

摘要:张炎是“宋末四大家”之一,《全宋词》收录张炎存词共302首,吴则虞辑校的《山中白云词》收录301首。《山中白云词》中有题序的词为257首,占其总量的85%。张炎词题序不仅信息量丰富,为研究其生平和交游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且具有一定的文学审美价值。张炎词题序以回归纪实性、偏重社交功能、感伤悲凉基调为特色。

关键词:张炎;题序;价值 ;特色

作者简介:罗贤文,在读硕士,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2012级。

文章编号:1672-6758(2015)01-0126-3

中图分类号:I206.4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ZhangYan was known as a member of four master writers at the end of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There are 302 lyrics in the All Song Lyrics, 301 lyrics included in the Clouds in the Mountains , which was edited and proofread by Wu Zeyu .The Clouds in the Mountains has 257 prefaced lyrics ,accounted for eighty-five percent of the total The preface of ZhangYan’s lyrics not only has abundant of information but a certain amount of literary aesthetic value,this also provided some important historical data for his life and .The preface of ZhangYan’s lyrics lays particular stress on social function, sentimental tone.

一题序新定义

词在产生之初仅有词牌,没有题目和序,词牌名基本能代表词的主要内容,黄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一李询《巫山一段云》下有注云:“唐词多缘题,所赋《临江仙》则言仙事,《女冠子》则述道情,《河渎神》则咏祠庙,大概不失本题之意。尔后渐变,去题远矣。”[1]但随着词的发展和演变,词牌和词的内容已经产生了严重分化,宋词中词牌名和词内容不相关者比比皆是。为了让读者更好地了解词作的创作背景和主要内容,词题和词序应运而生。

目前学界对词的词题和词序的定义分歧较大,没有统一的划分标准,例如施蛰存在《词学名词释义》中谈到:“写得简单的,不成文的,称为词题。如果用一段比较长的文字来说明作词缘起,并略为说明词意,这就称为词序。”[2]赵晓岚在《论宋词小序》的注释中解释:“词之题与序,很难予以严格区分,本文基本遵循如下原则:大致有写作缘由交待的,可视为序,仅仅点明时、地、事者,则作为题。”[3]他们各自的划分标准都有一定的利弊,难以确定孰优孰劣。为了论述的方便,笔者权且把词牌和词之间无标点符号的简单介绍时间、地点、题赠某人、为某人赋、送某人等字数不多的短语或词组称为词题,如张炎《南乡子·忆春》《蝶恋花·赠杨柔卿》等。凡是有逗号或者句号出现,带有叙述性或抒情性语言,能够独立成句的归为词序,如张炎词《解语花》(行歌趁月)“吴子云家姬,号爱菊,善歌舞,忽有朝云之感,作此以寄”等。

二张炎词题序量化分析

笔者对张炎词题序的量化统计以吴则虞辑校的《山中白云词》为基础。

张炎词题序共257则,占词总量的比例超过80%,按照笔者的分类标准,词题为182则,占词总量的70.81%,词序为75则,占词总量的29.18%。张炎词题序在数量上完全可以和张先、苏轼、辛弃疾、姜夔、周密等共同跻身题序创作大家之列。

张炎词题序信息量较丰富,据笔者初步统计,题序中出现的人名多达100余名,其中出现次数较多的人名为周草窗(6次)、陆处梅(6次)、沈尧道(5次)、赵学舟(3次)、仇山村(3次)、吴梦窗(3次)、王碧山(3次)、陆起潜(3次)。出现的时间次数为13次,分别是:庚辰秋九月、辛卯岁、甲午春、戊子冬晚、庚寅岁、乙亥春、戊寅、己亥岁、己酉、大德己巳中秋、己酉春日、至大庚午七月、庚戊春。出现的地名约为50处,次数较多的地名为杭(10次)、澄江(10次)、吴(6次)、越(5次)。出现的建筑名约为30处,次数较多的为皆山楼(3次)、养拙园(2次)、溪山堂(2次),其它建筑名有清晖堂、华春堂、近雅轩等。出现过的文人著作、诗词作品、画作约为20次,文人著作有周密的《武林旧事》《绝妙好词》等,诗词作品有《意难忘》《暗香》《疏影》等,画作有《聚仙图》《双清图》《烟竹图》《平沙落雁图》《桃园图》等,画作出现次数相对较多,约为10次。

根据量化统计的数据,可以发现:张炎主要生活在江浙一带,且居无定所、飘零江湖;和朋友题赠唱和较多,较多忆旧游、怀古人之作;常有饱经沧桑、凄凉困苦之感,题序中流露出对往日生活的追忆,与今夕悲凉境遇形成鲜明对比;不仅是高产词人,还是诗画鉴赏家和评论家,题序中多处发表对诗画的品评,并赋词其上。刘华民《宋词小序综论》提出宋词题序发展的四个里程碑:首创词序的张先、将词序发扬光大的苏轼、创作词序数量最多的稼轩、词序数量和价值最高的白石。张炎在词题序开创上无甚明显功绩,但其在词中大量使用题序为题序的发展和创新有所贡献。

三张炎词题序的价值

1.史料价值。

张炎在宋史无传,关于他的资料十分缺乏,难以对张炎的生平和交游进行深入的考察。词集序跋和词(包括题序)是研究张炎的最重要资料。词的正文中往往运用了大量的艺术手法,经过了词人的艺术化处理,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了虚化处理,从词的正文中提取实录性内容相对词题序较难。词题序是词人经历的真实记录,保留了原始面貌,张炎词题序数量可观,是研究词人颇有价值的资料。

吴则虞先生辑校的《山中白云词》附录中张炎年谱共25则,其中16则的编写依据源自张炎词题序,占年谱比例为64%。例如推断张炎生于公元1248年(宋理宗淳祐八年戊申)的依据来自《临江仙》词序:“甲寅秋寓吴,时年六十七。”张炎在词序中明确记载甲寅年六十七岁,据此推断他的生年应该是准确的,目前学界对张炎生年的认定都是以此为标准。由此可见题序的宝贵史料价值。此外,年谱中断定公元1273年(度宗咸淳九年癸酉)26岁时遇汪菊坡的依据为《台城路》词序:“庚辰秋九月之北,遇汪菊坡,一见若惊,相对如梦,回忆旧游,已十八年矣,因赋此词。”(按:“庚辰”为“庚寅”之误)

2.审美价值。

张炎词题序主要以纪实为主,但也不乏文辞优美、独立成篇的写景抒情类词序。张炎国破家亡后潦倒困苦,词中没有道学气息,清空、飘逸是其特色,词序中写景抒情小序无文以载道的使命,以清新、自然、朴实为主。《西子妆慢》(白浪摇天)词序:“吴梦窗自制此曲,……惜旧谱零落,不能倚声而歌也。”此序交代了词调由吴文英创制,以及与友人游玩时根据景况填了此首词,但感慨不能依谱歌唱。词序虽短,但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叙事简洁、写景清丽、抒情委婉,俨然可作一篇叙事、写景、抒情的小品文欣赏。《壶中天》(长流万里)序:“月涌大江,西有大江,远隔淮甸,月白潮生,神爽为之飞越。”《瑶台聚八仙》(屋上青山)序:“千岩竞秀,澄江之山,崒嵂清丽,奔驶相触,自北而东,由东而南,笑人应接不暇,其秀气之所钟欤。”这两则词序晶莹剔透、圆润玲珑、措辞清雅,描绘风景秀丽,有柳宗元山水小品文遗风,是张炎词序中远白石而近东坡的佳品。

四张炎题序的特色

1.回归纪实性。

较多诗歌在交代创作的背景、缘由、过程、目的等时加上小序,读者在诗序的基础上更能深入理解其内容。词的题序明显受到诗序的影响,《敦煌曲子词》中已经有词序出现,但学术界目前基本还是认定张先是第一位大量创作题序的词人。张先词大多为宴集、游赏、寄赠、酬唱之作,且题序文字不长,多用几个字或者一句话点明词写作的时间、背景、缘由,纪实性相当明显。继张炎之后,大量在词中加入题序的是苏轼、辛弃疾、姜夔、周密等人,经由他们的努力,词的功能性和文学性进一步加强,到南宋姜夔、周密时,词的文学性甚至超过了纪实性,他们词的题序有的文字较长,多达几百字,浑然天成、韵味隽永、富含神韵、文辞优美,可以独立成篇,当作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阅读。

张炎词的词序回归到张先创作词序的初衷,实用性较强,和姜夔、周密等长篇写景抒情词序比较,文学价值相对较弱。王兆鹏先生评价张炎词题序:“用题序较多,缘题赋词,写眼前景,身边事,具有一定的‘纪实性’。词的题材取向开始由远离创作主体的普泛化情事转向贴近于创作主体的日常生活环境,由因情‘造境’转向纪实‘写境’。”[4]此类纪实性强的题序如以下几则:

游北山寺。(《台城路》词题)

送陈行之归吴。(《还京乐》词题)

登无尽上人山楼。(《玉漏迟》词题)

2.偏重社交功能。

词和诗都具有社交功能,文人之间唱和题赠是再寻常不过的了,由于格律和体制的限制,往往词的正文中不能明显表达出词的社交目的。与词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题序此时的作用就彰显出来了,词的题序中可以毫无拘束地说明词的写作目的,甚至可以把词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用散文的形式表现。张炎词题序多为短序,一般仅几十个字,“题”“赠”“寄”“送”“赋”“和”之类的社交词题序较多。张炎早年参加过南宋文人结社吟诗的著名诗社——西湖诗社,词序中记录了当年和诗社友人游玩赏乐、吟诗唱和的情况。《疏影》(柳黄未结)序:“余于辛卯岁北归,与西湖诸友夜酌,因有感于旧游,寄周草窗。”《木兰花慢》(锦街穿戏鼓)序:“元夕后,春意盎然,颇动游兴,呈霅川吟社诸公。”《台城路·寄姚江太白山人陈文卿》《水龙吟·寄袁竹初》《还京乐·送陈行之归吴》……,社交词题序保留了张炎与朋友的交往记录,是研究张炎的重要资料,虽然题序中出现的人名很多无法考证,但可以通过题序的点滴信息走近张炎。

3.感伤悲凉基调。

赵晓岚教授提到张炎词序时说到“前期虽也有词社唱和之作,但较少,宋亡家破后,也难有诗酒风流的生活,故其词序不像周密那样有很深的美学感悟,没有那种清丽悠然的风度,却颇有经历世事沧桑后的感触”。[5]张炎词题序也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其词:“所作往往苍凉激楚,即景抒情,备写其身世盛衰之感”,往往包含着对人生变幻无常的感慨。他的好友仇远所赠诗中有言“秦川公子谪仙人,布袍落魄余一身”正是对张炎身世变化的概述,本为白衣飘飘的贵族公子,享受着悠游自在的诗酒生活,可国破家亡的不幸遭遇被他赶上,此后生活潦倒,甚至沦落到为他人占卜看相为生。人生的巨大起落对张炎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玉田词中表现今夕光景迥然有别的不在少数,词序中此种忧伤、抑郁的情感也时常流露。《甘州》词序:“赵文叔与余赋别十年余,余方东游,文叔北归,况味俱寥落。更十年观此曲,又当何如耶。”词人和友人为了生活天各一方,离别十年都穷困潦倒,“况味俱寥落”六字让人心生凉意,对词人的遭遇顿生怜悯之情。《烛影摇落》词序:“西浙冬春间游事之盛,惟杭为然,余冉冉老矣始复归杭,与二三友行歌云舞绣中,亦清时之可乐。以词写之。”亡国后词人曾北上短暂谋职,但不受重用,加之有伯夷叔齐不食周粟之志,南归后一直居无定所,词序中“老矣始复归杭”字字流露出心酸凄怆之感。由于张炎特殊的出身和遭遇,他的题序处处显着一种凄凉况味,一种怀旧心情,如《高阳台》序:“庆承园即韩平原南园。戊寅岁过之,仅存丹桂百余株,有碑记在荆榛中,故末有亦犹今之视昔之感,复叹葛岭贾相之故庐也。”出身显贵却无缘繁华人生,所以题序中处处流露的是旧日繁华、前代缤纷。风格上不愧是名门之后,清雅绝俗。[6]

参考文献

[1]马兴荣,吴熊和,曹济平.中国词学大辞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9.

[2]施蛰存.词学名词释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8.

[3]赵晓岚.论宋词小序[J].文学遗产,2002(6):38.

[4]王兆鹏.唐宋词史论[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13.

[5]赵晓岚.论宋词小序[J].文学遗产,2002(6):47.

[6]张晓宁.宋词题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35.

Discussion of Preface of ZhangYan’s Lyrics

Luo Xianwen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Nanchong, Sichuan 637009,China)

Key words:Zhang Yan; preface; value; feature

Class No.:I206.4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宋瑞斌)

猜你喜欢

特色价值
特色种植促增收
践行初心使命的价值取向
中医的特色
价值3.6亿元的隐私
完美的特色党建
特色小镇党建怎么抓?
“特色小镇”看“浙”里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小黑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