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在城市建设中的服务地位研究
——以滁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5-03-18王晓玮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滁州艺术设计应用型

王晓玮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在城市建设中的服务地位研究
——以滁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王晓玮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从我国大的经济环境看,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就业结构由农业劳动力为主导转而向服务业劳动力为主导,这就意味着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社会服务建设与时代的需求是吻合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建设不仅要考虑技能的传授,更要关注社会的需求,在高职教学改革过程中加强工学结合、建立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已成为各高职院校探讨的新课题。

艺术设计;应用型;校企合作;服务

近两年,高职院校作为应用型高校,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根据高职院校的自身特色基本建立了相应的理论体系。高职育人模式确定以后,最为关键的问题,是如何落实。即落实到学校、落实到专业、落实到课程,总的来说就是以实操为主的应用型教学方式的改革。本文以滁州职业技术学院传媒工程系艺术设计专业(下设室内设计、装潢艺术设计两个方向)为例探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在城市建设中的服务地位问题。为接下来的高职设计专业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一、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在城市建设中的服务意义

(一)政治背景

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达到小康的“五位一体”的系统布局,而不能停留在单一的发展模式上。强调小康社会的建设中文化建设是其精髓,在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文化建设不仅能够丰富我国各族人民的精神生活,在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更能起到凝心聚力的重要作用,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支持与原动力。而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无形中承担起推动与促进文化发展、繁荣的重大使命。在崭新的时代背景下,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又迎来了宝贵的发展机遇。艺术设计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中要紧扣文化建设需求,努力打造出文化发展战略中的可用之才,在城市建设发展中贡献才智。

(二)经济背景

从我国大的经济环境看,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就业结构由农业劳动力为主导转而向服务业劳动力为主导转变,这就意味着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社会服务建设与时代的需求是吻合的。高职艺术专业的建设不仅要考虑技能的传授,更要关注社会的需求。在高职教学改革过程中加强工学结合、建立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已成为各高职院校探讨的新课题。以往的培养目标只单纯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企业对员工实际要求,以至于培养出来的很多专业优秀毕业生也很难短时间内适应企业的岗位需求。而艺术设计相对应的岗位——广告公司、装饰公司大多是以小型企业为主,其自身的抗风险能力较弱,设计部门对于一个公司来说运行成本又非常之高,所以企业对于设计专业毕业生的岗位要求更加苛刻。所以强化高职艺术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是高职艺术专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二、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在城市建设中的服务内涵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内涵建设是其强化自身,提高学生社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社会服务能力的提高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艺术设计专业具有跨界性特征,有广泛的人才市场需求。加强设计专业的内涵建设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真实项目实操平台,有利于学生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同时也让专业教师在与企业的合作过程中更新观念,互通有无,在实战岗位上真正具备双师素质。艺术设计专业的内涵建设对于企业来说也是有利的,规模较小的设计公司可以借助高校这个平台提高自己的知名度,降低设计运作的成本;规模较大的装饰公司更可以以进驻高校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培养具有高级技能的人才,并通过对高校各项资源的利用开发,盘活硬件设备互利共赢。

从整个国家的经济文化角度来看,社会上大体需要三类不同性质的工作,需要三类不同性质的人才,需要三类不同性质的院校,即理科院校、工科院校以及应用型院校。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应用型高校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市场经济大发展中应运而生。高职院校作为职业教育,与理科、工科院校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理科培养的人才以创建学科体系为主,如艺术学理论等;但是学科体系并不能直接造福社会,这就需要工科去研究学科体系设计大型设计方案,如“鸟巢”、“水立方”的方案设计;然而图纸方案仍然不能直接服务社会,这就需要有更多的人去根据图纸方案去创造商品、财富,直接服务社会。

历时多年以后,我国应用型职教体系已逐渐完善,社会对高职院校的服务职能也有明确要求,即为区域产业的发展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相关企业提供技术支持。高职艺术设计因其专业特点,以服务文化创意产业为主,参与企业产品研发,立足为地方文化艺术传播服务。高职艺术设计在城市精神文明建设中既体现地域传统文化特色的传承(如凤阳新农村墙绘文化设计,以凤阳地方传统文艺花鼓、舞狮为宣传语素展现农村新气象),又要与时俱进,敏锐地捕捉、宣扬社会正能量,推进地方公益事业的发展。

三、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在城市建设中的服务实操——以滁州职院为例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是滁州市人民政府设立的综合性普通高职院校,作为安徽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学员先后与国内几十家知名企业建立了订单式教育及顶岗实习等合作关系。艺术设计专业作为唯一一个艺术类招生专业,为社会输送具有较高艺术素养的高级技能型设计人才。并努力打造具有设计专业特色的社会服务模式。

(一)校企合作,共建产品研发中心

产品研发在我校传媒工程系算是一个校企合作的教学典范,我系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建立了“德力产品研发中心”。通过玻璃产品的研发实操进行实践教学改革,在与企业的长期深入合作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深化教改,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建立研发中心,为企业培养合格的岗位人才,实现了校企共赢,师生受益。我系立足滁州市硅、家电产业,面向皖江经济带,积极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技能、高素质”的设计专业人才,以应用型和技能型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人才作为主要培养目标,推动和深化教学改革,优化教学内容、建立实践课程体系,并加强实施过程监控和第三方评价体系,强调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积极探索以真实项目为载体的培养模式。

有了成功的案例,我系以工作室化教学为平台逐步引进相关设计企业,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落户我系的“山水模型设计工作室”作为滁州地区规模最大的建筑沙盘设计制作企业之一,通过校企合作将企业设计项目引进课堂融入教学内容,并依据实际项目开展的顺序和实施的步骤来组织和开展实操教学,实现学生对设计岗位的无缝对接。把学生的教室搬到公司设计研发部,通过实践,学生系统了解设计行业对于岗位的职责要求,以及一线设计师的工作步骤及必备的专业知识、专业素养等,学生在工作室化教学过程中锻炼了实战经验,感受了职场氛围,在工作过程中掌握了相关技能的同时也服务了社会。

(二)立足城市建设的文化传播服务

艺术设计专业的内涵建设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因其专业的特点,在文化传媒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文化传播服务社会的途径更加丰富。如本校校史馆的装饰设计、广告设计;运动会的标志设计;招生宣传;兄弟院校的校徽设计乃至上海世博会数字媒体设计等都倾注了我系师生的辛勤汗水。我系将全国大广赛、省级技能大赛也融入到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中,并取得了骄人的战绩。

深化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在城市建设中的服务意识,不仅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更是提高高职艺术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在实践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不断挖掘在城市艺术设计体系中的服务项目,通过建立长效的校企合作机制,以企业为纽带,真实项目为载体,致力于服务城市文化经济建设。

[1]邓良才.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工作室制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4,(01).

[2]张浩.寓学于工的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33).

[3]李永利、张彩霞.高职艺术设计类实训基地建设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06).

[4]龙安梅.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校外实训基地的构建模式研究——以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8).

G710

A

1671-5993(2015)01-0054-02

2015-02-10

滁州市2013年社科课题“实现高职艺术专业在美好大滁城建设中的服务对接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B2013054。

王晓玮(1976-),男,安徽定远人,滁州职业技术学院传媒工程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滁州艺术设计应用型
《滁州西涧》(草书)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星.云.海》
《花月夜》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陆黛灵书法作品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录唐·韦应物诗《滁州西涧》(草书)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