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构主义理论下体育教学方法创新探究

2015-03-18张迪绥化学院体育系黑龙江绥化152061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5年24期
关键词:建构主义体育运动教学质量

□张迪(绥化学院体育系黑龙江绥化152061)



建构主义理论下体育教学方法创新探究

□张迪(绥化学院体育系黑龙江绥化152061)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对于体育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学方法方面应当积极进行创新,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有效性。在这一背景下,建构主义理论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也得到了众多教学者的重视,如何在建构主义理论下进行体育教学方法创新,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本文阐述了建构主义理论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意义,分析了当前体育教学方法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体育教学方法创新

在体育教学方法创新中,为了取得较好的创新效果,做到有的放矢,就应当针对当前体育教学方法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当前体育教学所面临的困境,采取有针对性的创新措施。建构主义理论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在建构主义理论下进行体育教学方法创新,能够较好地解决当前体育教学方法方面的一些问题。

1、建构主义理论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建构主义理论是当前在教学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并不是教师教导的过程,而是在一个特定情境下,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建构主义理论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学活动的角色定位,教师不再是教学活动中的教学者,而成为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辅导者,教师为学生创设相应的学习环境,并提供必要的学习指导和帮助,但是整个学习过程完全由学生自己主导。这样一来,在建构主义理论的应用下,可以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促使学生去主动学习、主动思考,提高教学质量。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特点,在体育教学中也有着较好的应用。

2、当前体育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2.1、难以较好的激发学生兴趣

首先,应当看到在当前的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便是难以较好的激发学生兴趣,这同体育教学方法有着巨大的关系。当前在体育教学中主要使用的教学方法是教师为学生进行演示和讲解,然后由学生自行联系,期间教师会对学生的一些动作进行指导。在这种教学方法下,学生的兴趣受到了极大的抑制,学生所拥有的独立时间和空间很少,即使学生对某一体育运动项目有着较大的兴趣,也被这种教学方法所抑制。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在体育教学中也是如此,当学生难以对体育运动产生兴趣时,就会极大的降低体育教学质量,也不能完成体育教学目标。从当前的体育教学课时设置来看,仅仅依靠课上的体育运动,是难以起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这一教学目标的,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得学生在课下进行大量的体育锻炼,才能够较好的达到这一教学目标。

2.2、教学方法传统单一

教学方法传统单一问题是当前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个普遍性问题,甚至很多体育教师认为体育教学方法难以进行创新,无论是从教学内容还是从教学形式上,只能适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这一问题表明,教学方法传统单一问题,同体育教师缺乏创新意识也有着重要的关系。体育教学同一般的学科教学有所不同,体育教学主要是在户外场地进行,课上的主要教学内容也是以学生练习为主,教师的教学时间并不多。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以演示和教学为主,而且各个体育运动项目之间的教学方法相差不大,并没有较强的针对性。例如在排球教学和篮球教学中,所主要使用的教学方法并没有明显的差别,甚至在健美操等体育运动项目教学中,也使用同样的传统教学方法。这样一来,就会严重影响到教学有效性,没有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学内容特点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教师教学思维僵化,难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有效性。因此,可见教学方法的改革尤为重要,比如高校生态体育教学模式中理论课教学方法以分组讨论、辩论式、启发式、探究式为主,而在实践课中体育教师主要采用典型示范、技术讨论和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组织授课,有效地拓宽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为各级各类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提供方法上的选择与借鉴。

2.3、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从体育教学的根本目标来看,关键便在于促使学生去主动进行体育锻炼,从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这就需要在体育教学中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而在当前的体育教学中,并没有较好的突出学生主体性,从学习内容到课时设置以及教学计划的制定等等,都是由教师负责,甚至在学生的自行练习时间里,也由教师支配,指导学生进行某一动作的训练等等。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主体性美誉得到较好的突出,传统的师生角色定位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也不能够针对学生具体情况进行因材施教。从教学方法方面来看,当前体育教学中所主要使用的一些教学方法也没余较好的突出学生主体性,例如在体育运动项目演示中,无论是教师自己示范,还是让一些学生进行示范,这种体育教学方法在本质上仍是填鸭式的被动教学法。因而在这种体育教学方法下,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抑制,而教师成为了体育教学的主导者。

3、建构主义理论下体育教学方法创新策略

3.1、以培养学生兴趣为核心

在体育教学方法创新中应当明确原则,那就是以培养学生兴趣为核心,这是建构主义理论教学的基本要求。只有培养学生兴趣,才能促使学生在教学情境下进行自主学习、练习。通过体育教学方法创新,应当能够较好的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有效性,因而培养学生兴趣,也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在体育教学方法创新中,以培养学生兴趣为核心,需要教师对学生特点有着较好的了解,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的吸引学生。例如可以在体育教学中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者事物,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进行相应的引导,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兴趣。不同学生对于体育项目运动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一些学生可能喜欢篮球,另一些学生可能喜欢足球,如果简单粗暴的对学生进行统一的体育运动教学,并不能够较好的培养学生兴趣。

3.2、灵活运用多种建构主义教学方法

对于体育教师来说,应当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在体育教学中灵活运用多种建构主义教学方法,打破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这对于培养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以及提高教学质量和有效性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所谓建构主义教学方法,也就是选择一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具体情况选择事宜的教学方法,加

强一些新教学方法的应用,特别是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可以应用一些能够较好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探究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等,这些新教学方法的应用,应当注重对于教学过程的改良。改变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教学角色,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情境,提供必要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这一情境下自行进行体育运动的学习和联系,而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指导。

3.3、突出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主体性

突出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主体性,是建构主义理论下进行教学方法创新的一个重要策略,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进行怎样的教学方法创新,都应当注重学生在体育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而不是传统的师生角色定位。要打破这一传统的师生角色定位,在教学方法创新中,就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使得学生的角色定位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索取者。因而教师也要改变自己的角色定位,注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让教师角色从教学活动中的主导者转变为辅导者,辅助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学习和训练。这样一来,通过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不但能够较好的培养学生兴趣,还能够让学生在主动学习和练习过程中获得较大的提高。

4、结论

建构主义理论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论,对于改善当前体育教学中的困境和不足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在建构主义理论下进行体育教学方法创新,能够较好的提高教学质量。在当前的体育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传统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难以激发学生兴趣,没有较好的突出学生主体性。因而在建构主义理论下进行体育教学方法创新,应当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意识的改善,从而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宋丽霞.构建建构主义的体育教学设计系统[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9.

[2]刘伟俊.基于建构主义视域下的体育教学初探[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1.

[3]王晓林.高校生态体育教学的实践探索[J].教育探索,2014,05.

猜你喜欢

建构主义体育运动教学质量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计算机教育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呆呆和朵朵(13)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建构主义学习设计六要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