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园民族健身操在全民健身中的价值研究

2015-03-18邓雪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西萍乡3370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5年24期
关键词:全民校园民族

□ 邓雪(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 萍乡 337000)

民族健身操作为一项将西方健身操同民族舞蹈完美融合而出现的民族体育项目,属于时尚同民族文化融合的运动方式,目前正处在发展阶段。随着我国民族健身操的不断发展,校园民族健身操已经开始进入人们视野,以学生为主体并且结合地区民族舞蹈,形成有着鲜明地域特色的校园民族健身操。

1、校园民族健身操的特点

校园民族健身操有着两个方面的鲜明特点。一方面是教育性。校园民族健身操可以说是民族体育以及全民健身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人们的思想品质以及道德修养有重要作用,有利于人们形成科学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良好校园文化环境能对学生发挥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校园当中推广民族健身操一方面可以丰富校园的体育文化,另一方面在学习掌握民族健身操技能动作的过程当中,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并且磨练他们的意志力。在互相学习的过程当中,也有利于增加学生彼此之间的交流沟通,提高他们的思想品质并发展健康的个性。民族健身操作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以及积极进取精神的重要方法,有利于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精神,丰富校园的人文气息,推动学校认真贯彻落实素质教育。

另一方面是民族性。民族健身操通常来源于民族生产生活,是结合民族文化以及时尚元素而创编得到。民族健身操主要包括选择音乐、编排动作以及制作服装等三个组成部分,能够体现出某个民族的独有特点,并且受发源地的地理历史条件、审美观念以及民俗风情的直接影响,可以体现出民族文化的特点。尤其是民族健身操的服装能够直观体现民族风貌,有着极高的可分辨性。除此之外,民族健身操的音乐风格往往以民族音乐为主,而民族音乐属于民族历史沉淀,有着比较明显的独有性。在民族健身操动作的编排方面,往往也结合各种健美操动作并且选取民族舞蹈因素,来创新改变民族舞蹈动作。比如黎族健身操当中跑、跳、弹、扭等腿部动作丰富,而藏族健身操则有大量的快速踢踏脚步。

2、校园民族健身操在全民健身中的价值

第一,健身价值。校园民族健身操主要是以健美操以及民族舞蹈等动作为基础,经过针对性编排加工而得到的有氧体操,在音乐伴奏环境下完成身体练习。运动路线以及动作组合都非常简单,可以活动各个身体部位。长期从事民族健身操的锻炼,能够改善肌肉、骨骼、血液供应以及脑细胞氧供应能力,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关节的灵活性以及韧带的柔韧性,实现身体的全面发展,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在练习的过程当中还有利于人们忘却疲劳,从而产生愉快轻松的心情。

第二,健心价值。由于民族健身操集健身、交友以及娱乐等因素于一身,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长期从事民族健身操的练习,能够显著改善练习者的神经系统抑制以及兴奋过程协调能力,增强啊他们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提供更多的人际交流机会,从而对人们的心理活动带来积极的影响。在练习的过程当中有利于消除心理疲劳,从而让人情绪开朗并且乐观向上,学会结交朋友并增进友谊,从而改善练习者的社会行为能力以及社会适应性。

第三,健美价值。在音乐伴奏下,民族健身操融民族舞蹈以及健美操动作于一身,并且民族健身操的音乐有着明显的民族风格,往往节奏感比较强并且旋律优美,能够烘托气氛,刺激人们情绪。长期练习民族健身操,一方面会增加能量的消耗并且使身体能够均衡发展,另一方面能够形成良好体态以及优雅气质,并且增强人们的节奏感以及韵律感,改善其认识美、表现美以及创造美的素质。

第四,娱乐价值。民族健身操有机融合民族艺术以及现代健美操,并且在音乐伴奏的条件下活动身体,动作比较简单朴实,因此简单易学。训练的过程当中练习者容易自我陶醉并且自我娱乐,从而忘掉烦恼,发挥缓解疲劳以及精神压力的作用,在满足人们运动需求的同时获得美感,产生愉快的内心情绪体验,最终实现娱乐身心的效果。

3、校园民族健身操在全民健身中的应用

第一,同学校体育有机结合。因为民族健身操的表演性强并且观赏价值高,锻炼的效果也比较理想,通过练习能够增进健康的同时愉悦身心,还能听体会独特的民族风情。学校体育教学当中应当充分运用民族健身操,一方面作为普修体育课以及选修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体质并改善他们的身体灵敏性、协调性、韵律感以及节奏感,另一方面帮助学生解民族文化从而推进民族融合,继承并弘扬各地的民族传统文化。民族健身操多元的文化特征以及价值功能使其有着理想的课程开发价值。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面对素质教育的需求,在全国高校大纲统编的背景下,选择民族健身操这样不会受场地器材影响,同时无需大量经费设备投入、锻炼价值高、学生参与热情高的运动项目,丰富校园体育教学课程资源,实现民族体育文化在校园体育改革当中的泛渗透,同时也有利于校园民族健身操在全民健身当中得到更好的推广。

第二,同全民健身有机结合。当前世界上流行广泛并且重视程度较高的那些竞技体育项目,往往无法满足不同社会阶层的要求。很多竞技运动项目属于少数身体素质突出的竞技天才。要想满足全民健身的要求,使更多群众投入健身当中,需要充分利用大众化的运动项目。我国《体育改革发展纲要》当中明确提出要发挥民族地区优势,进一步挖掘民族体育资源,充分利用传统民族运动项目。此外《全民健身纲要》当中也支出民族地区需要开展以民族传统项目为主的健身活动。近年来人们健身的意识逐渐增强,校园民族健身操作为一项集娱乐性、健身性以及艺术性等特点的民族运动项目,有利于吸引人民群众广泛参与,既能够保存民族风情,又可以提高运动的实效性,因此在全民健身当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第三,同地域文化有机结合。地理环境是民族文化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受封闭环境以及边缘文化影响,落后民族地区开展民族健身操是对当地少数民族生产生活以及精神文化的崭新体验形式。这些地区民族语言以及肢体动作,往往能够体现出民族的信仰以及情结,体现出民族的文化与故事。文化发展的理想场所就是校园,因此校园民族健身操这项健身运动,能够融时尚以及民族文化于一体,承载地区民族文化的传承,代表人们对新时代社会生活文化追求与向往。校园民族健身操主体是在校的学生,学生对健身娱乐以及文化知识的要求往往比较丰富,而校园民族健身操有着比较突出的亲和力,各个民族学生往往对其都有较高的认同感,因此为学生以及各族人民提供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也是实现民族文化沟通交流的重要途径,其中含有的人文精神有利于丰富民族传统文化内涵。

综上所述,校园民族健身操有着比较理想的健身功能以及广泛的参与度,同时符合全民健身要求,可以满足学生以及人民群众体育锻炼要求,在全面健身当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所以校园民族健身操需要在发展进程当中,不断创新发展从而适应现代健康标准,满足人们的健身需求,最终推动全民健身的持续发展。

[1]刘少英.北京奥运会给华夏民族传统体育带来的契机[J].体育文化导刊,2014,15(12).

[2]汪海涛.民族文化认同与民族传统体育转型发展的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14,12(11).

[3]陈颖川,刘建军,吉建秋.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抉择与人文精神的复归[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3,20(2).

[4]杜熙茹.对民族健身操进入全国民族运动会竞赛项目的可行性分析[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4,21(2).

[5]李琪,李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走向世界应具备的特点[J].体育文化导刊,2013,10(2).

[6]赵昌毅.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发展展望[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23(1).

猜你喜欢

全民校园民族
全民·爱·阅读
我们的民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多元民族
可持续全民医保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全民环保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