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兵团城镇化特点与体育公共服务研究

2015-03-18李旭天新疆石河子大学体育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3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5年24期
关键词:团场兵团城镇

□李旭天(新疆石河子大学体育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3)



兵团城镇化特点与体育公共服务研究

□李旭天(新疆石河子大学体育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3)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了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城镇化的概况,总结分析兵团城镇化的主要特点有:职能特殊、体制特殊、分布地理空间特殊、城镇规模小,经济实力不强,人口吸引不大、城镇化层次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从公共服务视角分析了兵团城镇体育公共服务的特殊性:要为新疆稳定服务、体育公共服务辐射面小、体制问题制约体育公共服务的投入、体育公共服务建设层次低,城镇差异较大、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单一。最后提出了发展兵团城镇体育公共服务的建议。

关键词:城镇化兵团体育公共服务

当前中国正经历着城镇化高速发展的变革,城镇居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日益高涨,对体育公共服务事业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国家的体育事业在经济水平提高后面临着逐步提升全社会体育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任务。

1、发展概述

21世纪在国家加快城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兵团2001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决定》,兵团城镇建设实现了较快发展。此后兵团城镇化发展不断创新。直至2014年新疆兵团党委通过了《新疆兵团新型城镇改革试点方案》通过全面实施城镇化战略,2014年底兵团城镇率已达到6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人口达到153万人。

2、特点

兵团城镇化的发展长期靠政府推动,特有的管理体制在维护新疆稳定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改革发展,兵团特殊体制与市场经济的矛盾与冲突成为制约兵团城镇发展的因素,因此今后如何在特殊体制下发挥市场经济作用是兵团城镇化的一个重要课题。

2.1、特殊职能

兵团城镇具有军政合一的特点,而团场在成立之初就担当着屯垦戍边的特殊作用,具有维护边疆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今天社会的发展,促使兵团职能由“屯田戍边”转化为“屯城戍边”转变,城镇化的作用更加突显。

2.2、城镇分布地理空间的特性

兵团城镇在建立之初基本上在生活和生产条件极差的的荒漠地区进行创业,同时按照兵团屯垦戍边的要求,导致多数兵团城镇分布于两大盆地的沙漠边缘及绿洲地带,以及沿边境分布,个别还分布于山区。团场之间距离较远,城镇之间跨度较大,导致兵团的团场相对独立、缺乏关联、基础设施和服务难以到位。兵团所处地区能源、矿产非常丰富;水资源相对匮乏,分布不平衡,生态环境极为脆弱,成为制约兵团特色城镇化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兵团城镇规模小,分布广、散。

2.3、管理体制的特殊性

兵团是“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组织,有着特殊的历史使命。兵团是由师、团、连队组成,城镇化发展时按照“师建城市、团场建镇”的思路实施城镇化战略。以团场为基础建立城镇,兵团城镇多数为非建制镇,缺少财政独立权,只有5个城镇为建制镇。

2.4、规模小,对外来人口吸引不大

兵团城镇多数为小城镇,人口规模小,经济实力不强,支柱型产业弱,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不大,近几年通过廉租房建设吸引城镇居民由连队向团场场部中心地区集中。人口集中远大于积聚的效果,兵团城镇发展更多以自身的积累为主,兵团多数城镇主要以农业为主要支柱,工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较低。对外来资金的支持和依赖程度低。

2.5、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

虽然兵团城镇化率较高,但是兵团城镇居民多数仍然从事的是农业生产,居民生产、生活方式仍然比较原始,与现代的城镇生活有一定的差距。经济总体水平、工业化和服务业水平低,基础建设投入不足,表现在交通、医疗卫生、体育、商业服务等公共投入远达不到居民的需求,供水、供暖、排水、排污、城镇绿化一些基本生活保障设施远赶不上城镇化进程步伐,城镇化的层次还比较低。

3、兵团城镇体育公共服务的特性

3.1、要为新疆稳定服务

新时期兵团职能由“屯田戍边”转化为“屯城戍边”,城镇化在维护新疆的稳定的作用和意义将更加突出,城镇体育公共服务一方面要为兵团城镇居民的文化生活、健康服务,同时体育公共服务也要为维护民族团结、稳定服务。

3.2、体育公共服务辐射面小

由于兵团城镇地理空间的特点,多数为小城镇,兵团城镇体育公共服务覆盖面仅仅局限在城镇区域内,对周边区域影响很小,同时由于优质资源主要集中在城镇人口密集的中心地带,能够受益的人群附近居民,而远离中心的连队等分散区域则较难享受到体育公共服务带来的便利。

3.3、管理体制问题

体制问题制约体育公共服务投入,兵团城镇决大多数属于非建制镇,不具备政府行政管理权限,城镇建设没有财政来源。非建制城镇建设投入主要靠团场经营后的利润,建设资金的80%以上依靠团场自身的积累和自筹,给团场城镇带来了一定的负担,受到基本公共服务不足影响,兵团城镇体育公共服务供求矛盾突出。

3.4、体育公共服务建设层次低,城镇差异较大

兵团城镇体育场地设施严重不足与现有体育资源利用率不高同时存在,人均体育场地、设施等公共资源占有率低,严重制约着城镇居民参与体育健身活动;体育活动开展受天气等自然环境制约很大。城镇经济水平对公共服务投入也直接影响体育公共服务投入,一般城镇中心区域好于外围地区,建制城镇好于一般城镇,中心城镇好于小城镇。

3.5、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单一

主要公共场地资源也多数以政府投入为主,教育系统拥有多数场地设施。依靠国家“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健身路径工程”、“雪炭工程”计划的形式资助到体育设施,兵团城镇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总体上以政府为主,社会力量很少,供给形式单一。

4、发展兵团城镇体育公共服务建议

体育公共服务的建设有助于提高兵团城镇的宜居程度,丰富城镇居民的业余生活,对于促进兵团城镇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的和谐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4.1、加强公共服务投入,体育公共服务纳入城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实施新城镇化发展模式,在城镇规划中加强基本公共服务配套建设,把兵团体育公共服务的投入纳入到城镇建设事业的总体规划之中,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增加体育公共服务内容,增加政府对公共服务投入,并制定出切合实际情况监督落实。

4.2、拓展城镇建设新思路,增加建制镇建设

积极探索兵团城镇发展新思路,发挥中心城镇的示范效应来带动中小城镇发展,适度整合兵团城镇,加大中心城镇公共服务投入力度,吸引更多社会资源、人口向中心城镇集中。增加建制镇的建设,给兵团城镇更多经济自主权利。

4.3、加强现有公共资源的共享为体育公共服务

在增加体育公共服务设施的前提下,对现有公共资源进行整理、维护,实现公共资源的共享。社区和学校体育设施向居民开放,在城镇规划布局中也可以依据共享的理念布局学校场地设施和居民健身用设施,新开工建设居民小区要合理布局体育健身设施,并能够为城镇居民所用。

4.4、引入社会力量,拓展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形式

体育公共服务投入在政府投入不足的情况下要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吸引社会力量投入体育公共服务,拓展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形式,比如利用社会捐赠和资助、体育彩票等资金,利用政府购买体育公共服务等形式发掘体育公共服务供给途径。

(2012年兵团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2YB22,城镇化进程中兵团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研究。)

参考文献:

[1]赵志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城镇化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经贸导刊,2012,16.

[2]邢小宁.兵团城镇化发展的特殊性与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11.

[3]倪超军,赵雪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城镇化发展道路的特殊性及战略意义[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2,02.

[4]王泽.兵团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D].塔里木大学,2014.

[5]董雷.基于人口迁移的兵团城镇化对策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3.

[6]杨楠楠.兵团城镇化进程中服务业体系培育的探讨[J].新疆农垦经济,2014,02.

[7]邓伟.兵团城镇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3,14.

猜你喜欢

团场兵团城镇
兵团记忆
兵团记忆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文化边城镇远
兵团10个团场摘掉“穷帽子”
团场的冬天
城镇排水系统量化指标体系研究
兵团在
城镇医保支出为何跑赢消费支出
用兵团精神凝聚兵团人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