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交际翻译理论与交通标识语英译

2015-03-18杨玉荣田翠芸

关键词:标识语路标英语翻译

杨玉荣,田翠芸

(河北联合大学 外国语学院,河北 唐山063009)

随着中国国际化程度的加强,很多知名的跨国公司将目光投向了中国市场,大多数城市也越来越趋向于通过交通路标标识的英语译文来体现自己的“国际化形象”,但是由此出现的交通路标标识语英译失误却让城市的“国际化形象”大打折扣。

一直以来,交通路标标识语作为公示语的一部分,常被翻译界忽略。目前,国内对公示语的探索和研究形成了较成熟的理论和实践体系,而专门针对交通路标标识语翻译技巧和策略的研究相对较少。

刘迎春[1]提出,信息型公示语翻译的四原则:规范性、一致性、功能性和简洁性。他们进一步指出,公示语翻译的译者首先应该认识到不同的公示语具有不同的交际功能,只有对这些功能进行分类,才能确定正确的翻译策略,使译文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

侯林平[2]指出,探讨公示语翻译理论,除探究新问题和转换研究模式外,还要“立足译学本位,参照其他学科”对公示语的理解理论体系进行科学架构。

交通路牌或者交通标识语,乃至整个公示语系统的翻译,都要根据受众对象,对原文中的文化元素进行有效地缩减或增加,使译文达到更好的交际效果。因此,“安全疏散示意图”的英语译文“Fire Escape Sketch”要比“Security Scattering Sketch Map”更能达到交际的效果,也更便于理解。又比如“XX高新技术开发区”的英语译文为“XX New and High Technology Development Zone”,而不是“XX High and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Region”[3].

尽管中国交通路标标识语翻译研究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但公示语翻译的研究成果还存在着术语不统一、题材及体裁单一化、缺乏创新性等领域[4]。

一、交通路标的定义

陈宏薇[5]指出,交通路标定义是用文字和图形符号对车辆、行人传递指示、指路、警告、禁令等信号的标志。交通路标作为一种特殊的地名标志,极富地域文化特色与人文精神。如邯郸的学步桥(由成语“邯郸学步”发展而来);丛台路(因丛台公园而命名)、唐山的曹雪芹路(因清代著名小说家曹雪芹而得名)等。郭建中[6]认为,地名标志位国家法定的标志物,地名标志上的书写、拼写内容及形式具有严肃的政治性。街道路牌是一种地名标志,也是一种特殊的公示语。作为一名地名标志,街道路牌是国家领土的象征,代表着民族的尊严。

中国的大城市比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都开始在汉语国家地名标志下标注英文翻译。一来是为了方便国际友人在当地的工作和生活,另一方面也是我国融入世界的一种文化体现。但是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很多新崛起的二三线城市也趋向于在交通路牌上标注英文翻译来“表现自己的国际化”形象。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二三线城市的交通标识牌下标注的英文翻译出现了很多失误。

二、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

纽马克在分析和总结各家各派的翻译思想的基础上,将文体论、话语分析、符号学、格语法的理论、功能语法和跨文化交际理论应用于翻译理论和研究,对于翻译理论、翻译教学、翻译语言学以及翻译技巧都进行了精辟的论述,提出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论点[7]。纽马克在著作《翻译问题探索》(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中指出,交际翻译理论旨在为目的语读者创造相同,或者至少是与源语读者相似的效果。相对于纽马克所提出的语义翻译理论,交际翻译理论更趋向于归化、地道化的英语翻译,从根本上强调了译文受众的重要性,对交通路标标识语的英语翻译实践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三、从交际翻译理论视角下探讨交通路标标识语的英语翻译

目前,在中国的很多城市,带英文翻译的交通路标标志随处可见。但是,在这些路牌标示语的英语翻译中包含了很多失误,包括同地不同译、拼音错误和大小写混乱等。交通路标的英语翻译本着为外国友人服务的目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城市的“国际化形象”。

第一,相同地点英译要统一。

例1某个交通标识牌上的“国防道”是“GUOFANG ROAD”。而在不远处的另一个交通标识牌上,“国防道”的译文却是“GUOFANG Ave”。

例2某个交通标识牌上的“风井路”是“FENGJING Rd”。而风井路上的交通标识牌却是“FENGJING LU”。

一条路,无论何时出现在交通标牌上,都应该是同样的名字,这也是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的提倡为译入语创造相似甚至是效果的目的和要求所在。对于“路”的英语译文,无论是选择road、avenue还是street,只要将同一条道路的英语译文应该统一起来,就会给中外的手中创造相同甚至是相似的效果。

第二,大小写要一致。

例3“文汇街”英语译文是“WENHUI JIE”。

例4“广达街”的译文却是“Guangda Road”

例5“市府北街”的英语翻译则是“Shifu Beijie”

熟悉唐山的人知道,“文汇街”、“广达街”和“市府北街”是相互平行且道路等级一致三条小路。然而,三者英语译文的书写却相去甚远。可见,交通路牌标识语英语译文做到大小写一致不仅是交际翻译理论的要求,更是城市美观的需要。因为只有大小写安排一致了,才能告诉译入语读者,三条道路是为等级相同且平行的路。

第三,字斟句酌而后译。

随着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多辆公交车同时进入同一个公交站的情况时有发生。为了减轻交通压力,对这些公交车进行分流,有必要在车站悬挂对应的汽车进站停靠位置。这本是一件可以给“城市名片”加分的事情,却因出现交通标识语的英语失误,给“城市名片”抹了黑。

例6“26路候车区”的英语译文为“26ROAD WAITING AREA”

例7“114路候车区”的英语译文为“114ROAD WAITING AREA”

好的译文会为目的语读者创造和源语读者相似甚至是相同的信息和文化效果,而案例4中的英语译文显然达不到这样的要求,更违背了对交通路标标识语进行英语翻译的初衷,可谓“费力不讨好”。

第四,传达路标中的文化信息。

在路标翻译中,译者应充分了解交通路标标识语中包含的文化信息,并在英译过程中,扮演好文化传播桥梁的角色。

例8“曹雪芹路”英译为“Cao Xuetsin Ave”

例9“张自忠路”英译为“Zhang Zizhong Road”

案 例 中 的 “Cao Xuetsin Ave.”和 “Zhang Zizhong Road”不仅强调了“Cao Xuetsin”和“Zhang Zizhong”是历史人物姓名,同时还考虑到英语的发音规则,既传播了城市的“人文信息”,又体现了城市对外来文化的包容性,可谓一举两得。用交际翻译理论指导翻译实践的目的之一是为了交际,只有将我们的文化传播出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交际。

第五,简单有效的汉语拼音法。

只有通过汉语拼音法对交通路标标识语进行翻译,才能够为汉语读者和英语读者创造相同,至少是相似的效果,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因此,用汉语拼音法对交通路标标识语进行翻译是最值得提倡和推崇的。

例10“新华道”的英译是“Xinhuadao”

例11“开平区”的英译是“KAIPING QU”

例12“石家庄站”的英译是“SHIJIAZHUANG ZHAN”

“学院路”的英译是“XUEYUAN LU”

通过拼音法对交通路标标识语进行翻译,可以有效地避免交流双方在语言理解上的障碍。所谓“汉语拼音法”,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已通过的中国专有名词的翻译采用汉语拼音方案那样,用汉语拼音方案来处理我国街道名称的英译。

第六,借鉴约定俗成的路标英译。

贾文波[8]指出,在进行时文翻译或者标识语的翻译过程中,要做到“内外有别”。即翻译要充分考虑对外宣传的基本原则和译语读者的习惯和心里,明确原文中那些是对内的说法,哪些可以用来进行对外宣传,不能跟着原文的内容和形式亦步亦趋。

例13英国驻华使馆官方英文网站标注的大使馆的地址是“11Guang Hua Lu,Jian Guo Men Wai,Beijing”

例14美国驻华大使馆官方英文网站标注的大使馆的地址是“No.55An Jia Lou Lu”

全国人大、国务院和国家有关部门近30年来制定了许多法律和规章,一再重申地名标志(包括街道路标)书写的国家标准,即“用《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我国地名的罗马字母统一书写规范”,这是国务院批准的国际标准,也是1977年9月经过联合国第三届地名标准化大会通过的国际标准。

例15“西单”的英语翻译是“xidan”

例16“天通苑”的英语翻译是“tiantongyuan”

例17“王府井路”的英语翻译是“Wangfujing Road”

如陈宏薇(2009)所说,地名英译采用拼音方法,虽不能体现其语义意义,但地名只能用汉语拼音法。这是文化传播的需要,也是实现交际目的的前提。

四、总结

交通路标标识语的翻译事关一个城市的“面子”问题,必须要慎重处理。在对城市的交通路标标识进行翻译中,应充分考虑交通路标标识语的应用性、统一性和指向性等特点,在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的指导下,将受众的理解能力和交际效果纳入考虑范围,尽可能采用汉语拼音的方法,为城市质量和素养的提升加分。

[1]刘迎春,王海燕.基于文本类型理论的公示语翻译研究[J].中国翻译,2012(11).

[2]侯林平.公示语翻译研究的新思考[J].成都: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

[3]张传彪,缪敏.汉英误译经典例析1000[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

[4]赵湘.公示语翻译研究综述[M].北京: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

[5]陈宏薇.高级英汉翻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6]郭建中.街道路标书写的国家标准语国际标准[J].中国翻译,2007(9).

[7]http://zhidao.baidu.com/link.

[8]贾文波.汉英时文翻译教程[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8.

猜你喜欢

标识语路标英语翻译
翻译转换理论指导下的石油英语翻译
路标
英语翻译中跨文化视角转换及翻译技巧探讨
中国谚语VS英语翻译
评《科技英语翻译》(书评)
路标
浅析城市标识语的汉英翻译
青岛市沿海旅游景区标识语翻译问题
路标中的学问
公共标识语的英译现状及翻译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