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体多元打造川西北国际旅游目的地

2015-03-18罗晓庆

中国西部 2015年28期
关键词:松潘古城景区

文/本刊记者 罗晓庆

立体多元打造川西北国际旅游目的地

文/本刊记者 罗晓庆

天堂香谷薰衣草 摄影/泽让闼

古松桥 摄影/何林隆

此前,如果有朋友想去一个自然风光似仙境的地方,我都会脱口而出“蓬莱仙山泸沽湖”,现在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他,人间仙境在松潘。

世界自然遗产——黄龙,位于海拔5588米的岷山主峰雪宝顶脚下。黄龙“千层碧水走黄龙”的风光,以其五彩缤纷、晶莹剔透誉满天下,人们称之“人间瑶池”;弓杠岭以东,一处静谧唯美的未开发的处女地——七藏沟,草深木繁,高峰林立,溪水潺潺却渺无人烟;呼吸着最原始的空气,眼前是豁然开朗的海子,徒步翻越红星岩山垭,似近非远的雪山迎面而来,神圣而又神秘;历史可以追溯到2300多年前,茶马古道上的高原古城——松州古城和以藏、羌、回、汉为主的多元民族文化,都集中于一个地方——松潘,它带给人们心灵的是一番前所未有的感触。

一百多年前,一位英国著名的植物学家欧内斯特·亨利·威尔逊曾来到松潘,他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命运安排我在中国西部生活的话,我别无所求,只愿能够生活在松潘。”他先后五次到中国进行植物考察,四次到达四川西北部,他为松潘的民俗风情、民族文化、自然风光所痴迷。

松潘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是我国西部最富魅力的旅游地带,人们形象地称其为“中国西部旅游的钻石地带”。目前,黄龙风景名胜区已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然而,近些年,松潘县的旅游发展却仍然面临留不住过境游客的尴尬,即顺路游而非目的地游,过境游而非深度游。

2015年是阿坝州打造“全域、全时、多元景区”提质增效年,地处“大九寨”国际旅游圈黄金地段,九环线前往九寨沟、黄龙景区和大草原的必经之地的松潘,如何突破困局,使松潘实现从旅游过境地转变为川甘陕区域国际旅游目的地,促进全县旅游产业和县域经济实现质的飞跃?

目前,松潘正在奋力推进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利用独特优势,打差异化牌,打造人文景观和高品位的旅游目的地。

夜游松州重现千年高原古城之美

“松潘古城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既是古蜀文化的发源地,又是很多历史事件的发生地,浓厚的历史古韵让这个地方具有不可替代性,为啥留不住游客?”松潘县旅游局局长刘成娣说。

公元前316年,秦灭蜀后,在今川主寺镇建立湔氐县,为松潘地区县级建置之始,唐高祖在公元618年设置松州;明朝设置了松州、潘州二卫,后合并为松潘卫,也就是松潘之名的由来。到了汉代,松潘就被设立为州郡。两千多年来,它以

茶马互市商贸活动造就了千年的繁华,确立了川、甘、青三省边界最大的商贸集散地地位。正缘于此,松潘城一直是九环沿线上的一颗明珠。

然而,多年来,邻近的景区九寨、黄龙久负盛名,游人如云,而松州古城备受游客冷落。据悉,九黄线上的游客每年有400万人次左右,但到古城的却不到150万人次。刘成娣说:“归根到底,是因为没有把特色打造出来,没有突出个性和特色性。”

在这种现实背景下,松潘县坚定地走差异化路线。根据古城的资源和现状,松潘县提出了错位发展的目标:白天不与九黄争游客,晚上邀请游客夜游松州。

2013年,松潘县规划了“夜游松州”的特色项目,即利用灯光和特定情境再现的形式,让松州古城重现“大唐”时期的辉煌盛景。松州古城城墙上所有的灯光一到晚上便会齐齐亮起,流动商贩车、特色货郎鼓、藏羌手工艺、提篮卖花女等各种身着唐代华服的人物场景出现,一时间,松州古城似乎瞬间穿越回了繁华热闹的大唐盛世。

刘成娣解释,白天让游客尽情地在自然风光中游玩,夜晚在古城多推出一些让游客能参与的夜间旅游项目,把夜晚的牌打好,只要晚上能留住游客,就是成功的。

今年的“夜游松州”项目将于九月开市。夜游项目启动后,松潘同时在基础服务配套上下了狠功夫:一是保护修缮松潘古城内传统民居,恢复重建历史文化街区,丰富古城文化内涵,对古城道路管网、建筑风貌、历史景点进行恢复改造建设,大力提升古城街道、广场的绿化和亮化工程;二是全面完成古城重点地段A、B地块的基础设施建设。古城区重点地段建设项目共分为A、B、C、D、E、F六大区域,工程总投资约4亿元(包括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仿古建筑、景观建设、风貌改造等)。其中,松州古城A、B地块的项目建设正在有序进行中,所有建设将于9月30日全面完工。

据当地一位解说员说,A、B地块的功能就是古城旅游的配套设施,包括吃住行游购娱所有旅游元素,囊括了当地高端民居客栈、休闲娱乐中心、传统藏族商铺、特色餐饮等。

“地块中,还增加了展示岷江源的微缩景观,从距县城五公里的山里,引入泉水。其周围建设的一个大广场,就叫‘江源广场’。水自东门流出,彰显水源文化。同时,还会投资五百万建设光亮工程。建成后,此工程将大大丰富夜游古城的内涵。”解说员介绍。

刘成娣表示,到明年,松州古城有望依托九黄线,吸纳其三分之一的游客量,让古城的年均游客数达到100万人次左右。待到2019年成兰铁路建成后,松潘将同时拥有航空、铁路、汽车等多种运输方式,迎来游客集散中心的崭新格局。

松潘马帮旅游 摄影/杨智

组合打造带热全县红色旅游

松潘,除了有历史悠久的古城文化,还有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时留下的足迹和音容笑貌,红色文化浓厚。尤其是毛儿盖地区,是红军在长征途中待过最久的地方。“在毛儿盖,还有很多当时红军留下的石刻、标语,向老百姓借粮留下的木刻借条原版。你若是去毛儿盖,就能真正感受到当年长征的艰难。”刘成娣表示,红色旅游也是旅游资源的一种类型。通过近几年的重点打造,沙窝会议及毛儿盖会议革命遗址已经修缮完工。红军长征纪念总碑碑园已经成为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但和国内其他红色旅游景点一样,市场效益也并不明显。

清晨,本刊采访组驱车来到了前往若尔盖的必经之地——川主寺镇的红军长征纪念总碑碑园。抬头瞻仰,山顶金光闪烁的纪念碑在绿树环抱中背向雪山,面向草原,直插云霄,气势雄伟。

进入碑园,映入眼帘的是邓小平同志题的“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几个金色大字。参观了纪念馆之后,记者一行登上元宝山顶瞻仰41.30米高的总碑,只见碑的上方立有一个红军战士的铜像。他手握步枪和一束鲜花,脚踏三角立体柱,很坚定的样子。铜像下边的碑身上镶嵌着三颗大红星。据解说员说,三颗大红星代表的是红军的三大主力,紧紧团结在一起,形成一支坚不可摧的力量。金碑的底层座基用白色的汉白玉石贴面,形如雪山;四周以绿色的水磨石铺垫,形如草地。雕塑家们用这种比喻的手法表现红军战士面对艰难的环境,不怕苦不怕累的英雄面貌。

记者也注意到,红军长征纪念总碑

碑园游客寥寥,碑园里面的纪念馆里空无一人。如何将红色旅游推出来,让更多的游客来瞻仰红军遗迹,这是摆在松潘面前的难题。

九黄机场飞机起飞 摄影/杨文炜

水晶乡川盘村 摄影/何林隆

刘成娣深知,单一的红色旅游景点,很难吸引游客。她告诉记者:“首先,要改善毛儿盖景点片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把路修好,提高当地人的旅游市场意识,引导当地人进行房屋改造,打造两到三家客栈;其次,要组合旅游产品,并进行连片开发,这样游客在瞻仰红色文化之后,还有玩的地方;最后,要丰富旅游产品,增加些体验式、趣味性的项目,这样更能够吸引游客前来。”据她透露,松潘自2013年就制定了打造埃溪沟生态露营景区的规划,该规划目前正在评审。目前,松潘已经在对毛儿盖片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为后续的旅游产业开发打下基础。

埃溪沟与黑水县交界,属于松潘旅游交通环线的西线。未来,或许会通过招商引资,联动打造带动这条线的发展。“这样就能形成一条从松潘进来从黑水出去,从黑水进来从松潘出去的自驾游环线,而去埃溪沟生态露营景区,必须经过毛儿盖,这样也能够带动红色旅游发展。”刘成娣表示。这也是松潘县按照“全域、全时、多元”的景区打造思路,有效整合县域之间的旅游资源,开发新型旅游业态,进行努力的一个方面。

近来,松潘的好消息不断。5月5日,松潘县政府与四川宏义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四川能投新城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就红星岩景区投资开发协议进行了三方签约。此举标志着该县“全域景区”的发展又迈出了一大步。该景区也是连片发展的形式,将由山巴乡境内的七藏沟、阿翁沟和红星沟三条沟组成的主景区,与红星岩海子和红星岩山垭景区化零为整、成片开发。景区总占地约50平方公里,人迹罕见,颇具神秘色彩。

据了解,红星岩景区的经营权期限为40年,总投资额将达到30亿元。景区经过三年的规划打造,将成为具有年接待游客100余万能力的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景区集户外体验、生态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将和黄龙、牟尼沟、松州古城、川主寺景区、天堂香谷项目互为补充,形成错位发展的格局。

三产联动在高原邂逅松潘版普罗旺斯

将游客从过境游转变为目的地游的重磅项目,非松潘正在全力打造的以高原花卉为主的“天堂香谷”方案莫属。该县将于今年全面启动“天堂香谷·芳香田园主题农业公园风景区”核心区规划设计工作,这个方案分三期项目逐步建设。三期完工后,整个松潘将变成另外一个高原上的普罗旺斯。

事实上,松潘和薰衣草在多年前就已经结缘。一位致力于开发花卉精油产品的企业家,在松潘尝试种植薰衣草十年有余,终于在2014年取得成功。400余亩的

薰衣草花田的美景图片在网络上广为流传,松潘县一下涌入了大量的自驾游客,这大大出乎这位企业家的意料。

黄龙风光 摄影/姜跃斌

“他只是进行深加工做精油的产品,而我们研究之后认为,我县海拔较高,阳光充足,昼夜温差大,得天独厚的条件适宜花卉种植,而且高原花卉是开发旅游经济的新模式,为何不进行深度打造呢?”刘成娣说。

今年,松潘县通过招商引资打造“天堂香谷·芳香田园主题农业公园风景区”,建设芳香农业产业与主题农业体验旅游目的地。景区将最终扩大至6000亩,种植品种也根据规划将大大增加,包括郁金香、彩叶树、剑兰等一百多种花卉。景区的核心区域主要是以九黄机场下方川主寺镇、山巴乡飞机坝地区为中心的东片区和以岷江河谷对岸水晶乡为中心的西片区及松州古城到川主寺镇的岷江河谷两岸为主体构成项目的核心区构架“两片一江一线”。

天堂香谷项目概算总投资约50亿元人民币,项目以滚动发展的方式,6000亩花田的种植和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正在火热进行。项目以薰衣草为主,另外还种植了六十多种其他花卉。

依据规划,园区是主要以特色花卉观光为主的复合型旅游产业园区,从最初的农业种植,到生态观光农业,再到深加工精油、香包、花卉等产品,以此实现了一二三产业联动开发,拓展了松潘旅游中的观光旅游与体验旅游格局,同时打造出一张新的旅游休闲名片。

刘成娣向记者补充介绍:“三期项目按照规划逐步实施,各有亮点,二期规划开发低空旅游的项目,比如热气球和直升机;三期规划增加小火车项目,届时游客可以坐小火车,从古城一路观光到花田,再到弓杠岭。”

松潘县今年的目标是把薰衣草的种植面积扩大到3000亩,并依托相关企业,将薰衣草深加工成精油、香包等衍生产品,同时打造出百里薰衣草走廊和天堂香谷,推动旅游产业和农业的深度结合。这将给魅力松潘打造世界级芳香农业产业与主题农业体验旅游目的地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乡村旅游提档升级藏家村色韵味足

从松潘古城沿岷江北上,大约一个半小时的行程便可抵达川主寺镇。这里是距九黄机场最近的站点,是南来北往必经之地,故而一年四季热闹非凡。历史上,川主寺就是丝绸之路河南道松灌支道沿线上非常重要的站点,人口稠密,经济富庶,湔氐部落曾在这里建立西南地区最早

的政权——蜀政权,汉代曾在此设湔氐县。“如何让游客停下脚步,留在松潘?川主寺镇是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刘成娣表示。

转经筒的老阿妈 摄影/何林隆

“这段时间松潘正采取网络有奖征集方式,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川主寺旅游景区创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宣传口号和形象LOGO。”松潘县宣传部工作人员杨文炜说,今年1月,松潘县启动川主寺旅游景区申创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工作,旨在将川主寺镇打造成为真正的“高原明珠城镇”。

据他介绍,松潘县川主寺景区含川主寺镇、山巴乡、水晶乡、十里乡“一镇三乡”,总面积达300余平方公里,会聚了厚重的红色旅游文化、多元的民俗风情、神秘的苯波教宗教文化和高原花卉基地四大类旅游景观,可分为宗教文化区、民俗风情体验区、红色旅游区、高原花卉观赏区四大类景观带,使之打造成为集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多元化国家4A级旅游景区。纪念碑、风情街、尕米寺庙、花卉基地、赛马场、村寨旅游等,这些元素都包括在打造川主寺镇国家4A级旅游景区规划内。

最具当地特色、民风民俗最浓厚的景点莫过于藏家村寨了。其中,水晶乡川盘村素有“西天部落第一藏寨”的美称。记者一行驱车来到位于松潘县城北部25公里处的川盘村,全村有38户276人,是一个以藏族聚居为主的村寨。

长期以来,地处九环沿线的川盘村一直处于没有上规模的村级集体企业而鲜为人知,这极大地制约了该村的发展。“川盘村是一座兼具特色藏寨民俗文化与秀美高原生态风光的旅游村寨。‘以民俗文化为核心依托,以高原生态风光为周边支持’是川盘村发展总体布局的思路。”水晶乡乡长高万峰告诉记者,自2012年以来,全村在乡党委、乡政府的引导下,开始发展乡村生态旅游。

“2010年,村里就商量把我们家当作试点,对房屋进行改造,把一楼从牛棚改成住宿。我们试营业了两个月,就收入十几万。”夏郭村长说,就这样,川盘村在2012年成立了川盘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并向政府贷款160万,共筹资500多万对全村进行改造。如今,全村人都从事旅游服务业相关的工作,整个村子民居特色鲜明,宽敞雅致,在蓝天雪山的映衬下,就像是世外桃源。

记者一行参观了川盘村一家旅社,房屋装饰仍是藏家楼房的样式,客房内整洁简单,有电视机、热水器等,家电配套

齐全。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拉金一手抱着一岁的孙女,一手生火煮酥油茶,她热情地欢迎我们,并带我们进入她家客厅。不过,这个客厅还承担了旅社前台的功能,时有旅客过来寻求帮助。拉金是最早加入合作社的村民之一,她家过去主要的生活来源就是靠种植粮食和养牦牛,自从全家近十口人都做起了旅游服务后,家里的收入有大幅提升。“2012年八月份旅社开业,每年旅社的收入加上儿媳跳锅庄、儿子开车运送游客等其他收入,除了2013年因自然灾害的负面影响而游客减少,收入有所降低外,全家的年收入大概在二十万。”拉金告诉记者。

藏寨农家乐 摄影/何林隆

德勒达格跑马场 摄影/何林隆

藏民表演锅庄舞 摄影/何林隆

川盘村还引进了四川雁南飞旅游有限公司。通过商洽,他们签订了《川盘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经营项目合作合同书》和《川盘藏式客房租赁合同》,合同期均为3年,每年全村仅这两项合同就可获利150余万元,人均收入增加6000余元。

摄影/何林隆

松潘县按照“一村一品一产业”的发展目标,在九环沿线6个乡镇15个村发展乡村旅游,大力开发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客栈、乡村绿色食品、民俗风情展示和民族工艺品等,走出了一条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路子。预计今年,全县共接待中外游客485万人次,同比增长8.4%,实现旅游总收入56亿元,同比增长10.4%。

“通过夜游松州、川主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红星岩旅游景区、西线自驾游线路等重大项目的打造,留住游客,让游客在松潘待上四五天也不会觉得乏味。”刘成娣表示,松潘旅游正向“国际旅游胜地”的目标阔步前进。(责任编辑/艾莉设计/赵清)

猜你喜欢

松潘古城景区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通海古城缀记
松潘茶马古道在当今视域下的历史意义
良渚古城
『摘牌』
“摘牌”
某景区留念
我有两个童年,一个古城一个江边
翘街古城
对松潘县旅游环境综合治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