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禅终南山静心佛缘观音寺

2015-03-18任世华王建宏

中国西部 2015年28期
关键词:终南山禅寺斗笠

文/任世华 图/王建宏

问禅终南山静心佛缘观音寺

文/任世华 图/王建宏

观音古寺全景

禅界

巍巍大秦岭雄居于华夏神州腹地,横亘于长江、黄河流域之间。悠悠终南山,绵延数百里,神韵甲天下。终南山山水如画,峰峦叠嶂,风光绮丽,是中国佛教十大名山之一,更是佛教诸宗的发源地。据《关中通志》记载,终南山不仅风光壮丽,且为佛教圣地,香火盛极一时。

享有十三朝古都美誉的古城西安,就坐落于风景秀美的终南山北麓。古代长安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曾经是佛教的弘传中心。佛教自西汉哀帝元寿元年传入长安之后不久,终南山也开始建立弘教的据点。这里的佛寺比其他任何一处名山都多。当时就有“长安三千金世界,终南百万玉楼台”“一片白云遮不住,满山红叶尽为僧”的诗句,足以说明佛教的发展达到了何等繁荣鼎盛的地步。

沧海桑田,斗转星移。千百年转眼即逝,然而终南山依旧披着神秘的色彩,那里的一峰一岭、一草一木、一水一石无不透着佛缘禅意。芸芸众生,人海茫茫,去何处寻找一片心灵的净土?凡夫俗子眼里的神秘佛国,究竟是怎样的境界? 2015年端午节假期,我揣着一颗虔诚之心,问禅于终南山古观音禅寺。

一古树,一清泉,一和尚

也许老天感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特意在端午节假期的第一天下起了蒙蒙的细雨。小雨给夏收后的古城西安带来了久违的丝丝凉意,我乘上了去往古观音禅寺的公交车。雨点儿飘落在车窗玻璃上,窗外的世界渐渐模糊了起来,隐约看见天际浮起了乌云,远处的终南山云遮雾罩、若隐若现。公交车在雨中行驶了二十多分钟,我推开车窗玻璃,湿润的空气涌进车厢,只见烟雨中的终南山,翠屏叠嶂,纤尘不染,清丽美妙,白云若纱,半掩玉面,犹如一位腾云驾雾、翩翩下凡的美丽仙子。

车停在了终南山北麓凤凰岭下的西安市长安区东大街道办罗汉洞村村口,踏着湿漉漉的村路前行,抬眼便看见古观音禅寺的山门。驻足禅寺门前,凝望着山门中间“古观音禅寺”的匾牌,一切都显得那么的幽静,静得仿佛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声。进入细雨中的禅寺,翠绿的修竹,苍劲的青松,黛色的琉璃瓦,朱红色的殿柱,缭绕的香火,叩响的木鱼,诵经的梵音,还有从房檐上流下的滴滴答答的雨点儿,让人感到愈发的静谧、神秘,宛若融入一幅田园风景画里,以至在这里会忘记了自己是谁。出发的前几天,我在网上搜索了古观音禅寺的有关信息,得知古观音禅寺是个风水宝地,禅寺南依终南山凤凰岭,东邻律宗祖庭丰德寺、净业寺,西望三论宗祖庭草堂寺。极目远眺,异峰突起的凤凰岭,宛若观音菩萨传禅打坐;环顾两侧,东西环抱的山峦,犹如青龙白虎守护着寺院。可谓观音禅寺,风水独具,佛缘古风,浩然超脱。

终南山禅寺夜景

一棵古树,一眼清泉,一个和

尚,被誉为终南山古观音禅寺的三宝。顾不得等到雨住风停,我便急切地寻觅着古寺三宝。

僧人正在千年银杏树下坐禅

一古树一棵一千四百多年的银杏树

我穿过众多的殿堂,在寺内最南端的一座五开间的观音殿后面,看到了这棵堪称“关中银杏树之王”的千年古树。这棵千年古树被一方高出寺内建筑、四周围着青石材质围栏、面积三百平方米的平台围在中央偏东的位置,平台依山而建,西北角建有亭阁,平台的建设也可足见这棵树在寺中的位置。银杏树树高达三十米,直径三米有余,树冠面积六十多平方米。在风雨中,树身挺拔,枝繁叶茂,尽显出勃勃的生机和顽强的生命力。

相传泾河龙王私自改动玉皇大帝降雨点数的圣旨而被唐朝宰相魏征斩杀后,多次托梦惊扰唐太宗李世民,唐太宗不胜其扰而求救于观世音菩萨,乞求观音菩萨超拔龙王和护佑自己,故敕命建造观音堂,并亲手栽下一株银杏树。

如今,这株已被西安市列为古树名木的银杏古树,愈发挺拔葱郁。银杏树下方的西侧供有一尊栩栩如生的观世音菩萨金身塑像,塑像对面的不远处放置着一尊专为修禅人敬香用的大香炉。

一清泉银杏古树下的一眼清泉

在银杏古树之下,有一眼清泉,清澈甘冽,长年不竭,能治病苦,被誉为“观音神泉”。观世音菩萨听到唐太宗的乞求,在救活了泾河龙王之后,点化泾河龙王为李世民所植银杏树下的一眼清泉,让他造福于民,洗尽罪孽。

千百年来,银杏树与清泉相伴,泉浸根,根养树,采天地之灵气,纳日月之精华,也被称“神龙泉”。这股长年流淌不息的泉水,水质清亮甘甜,冬暖夏凉,整个罗汉洞村的村民都饮用这里的泉水。经过相关权威部门对泉水的水质化验,这泉水中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多种矿物质及微量元素,是天然的矿泉水。长期饮用此水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对高血压等症状有缓解作用。

待到秋冬季节时,泉水变得愈加微热,村妇们常在泉边洗衣浣纱。金黄色的银杏树叶洒落在泉水上,飘荡于浣纱女的纤手旁,俨然一幅古典的写意丹青画。往来香客进入禅寺,拜佛之余,引泉沏茶,参禅论道,别有一番情趣。

晚行香

扫心地

一和尚观音禅寺现任住持悟宣

在终南山一带诸多的寺庙禅院中,古观音禅寺虽然规模有些小,却有着浓浓的禅意,这些禅意不仅来自千年古银杏树和观音神泉,更来自这里的住持、禅师们。

在禅堂里,我有幸得到了一本介绍终南山古观音禅寺的印刷资料,从中了解到古观音禅寺的前任住持超明老和尚,堪称终南山住山苦行僧的典型代表。他生活异常艰苦,常年不添新衣,冬日常以干粮就雪水而食,效法古德(对古昔有德高僧之尊称)行头陀苦行(佛教僧侣所修的苦行),以磨砺心志。他坚持日中一食,每日清晨披星戴月带领众僧诵经打坐参禅用功。他惜福自检,导人向善,不事攀缘,言绝名利,德高望重,虽有信众布施供养,自己的日用却极为简单,常把节省的粮食、衣物和生活用品,发放给贫困人群,把节省的资金用于印刷经典、修建寺院、赈济灾民、资助失学儿童和为周围群众治疗疾病。

现任终南山古观音禅寺住持的悟宣师父,是位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年轻有为的僧人。他出家前曾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并在陕西中医学院研修学习,其间对人体科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投身研究人体特异功能的现象的过程中,发现人的意念的确是一种能量。他偶然得到一本《金刚经》,悉心研读后发现,佛法是对生命现象最圆满的解释,遂于1996年发心出家修行,寻访到终南山库峪摩诃慈恩寺超明老和尚,得以披剃皈依,受赐法名悟宣,从此打坐习静,研读佛门经典,又于福建莆田广化寺礼茗山法师座下受具足戒(一种戒律),之后回终南山石砭峪牛背岭梅花洞隐居自修。住山期间,他摒弃诸缘,足不履市,效仿古德日中一食,夜不倒单,唯打坐念佛参禅,用功十分勇猛精进。被人传出禅林,拜访者络绎不绝。

2005年,悟宣师父受超明老和尚嘱托住持观音禅寺,次年超明和尚圆寂后,四众弟子正式迎请他住持观音禅寺。悟宣法师秉承恩师超明和尚的遗嘱,安僧布道,弘扬禅宗文化,以禅修为主,将观音禅寺办成一座禅宗道场。悟宣肩负复兴古寺的重任,呕心沥血,几经艰辛,扩建重修殿堂、新塑佛像、绿化庭院、维护银杏树、修筑院墙,举办禅修、禅茶会,制定古寺弘法纲领,开展各种禅修体验和弘法活动。如今的观音禅寺,晨钟暮鼓不绝,经声梵呗悠扬,千年古刹再现昔日盛况。

一斗笠,一草鞋,一禅衫

于细雨中入住古观音禅寺,体验僧人的修行过程并参与其中,才是我问禅终南山的核心。偌大的寺院里,十几名僧人与参加禅修的香客、居士,置身于香火缥缈、烟雨薄雾之中,聆听晨钟暮鼓、木鱼叩磬、诵经梵音,仿佛升腾于仙界一般。盘腿打坐,闭目养神,超然万念、心外无物,这就是禅的释义:静虑。静即定,虑即慧,静而生慧。

体验禅修,必须遵守寺院规定的作息时间。悟宣师父按照短期禅修,给我及其他几人安排了端午节三天体验的内容。早晨3点45分起床,晚上9点30分休息,其中包含早课、山中行禅、回堂静坐、早粥、扫院、早板香、出坡、午斋、行香、午板香、出坡、晚课、养息、行香、吃饭参,山中行禅、开示、晚四支香等。内容紧凑,井然有序,比我们常人的工作生活更为充实紧张,就连我这个经常参加户外登山运动的强驴,也感到十分辛苦。在三天的禅修体验中,我发现了古观音禅寺不同于其他寺院的特点,那就是这里的僧人在一天的户外禅事活动中,头戴斗笠,身着禅衫,脚穿草鞋,一副苦行僧的装扮。

观音古泉

一顶斗笠,一双草鞋,一件禅衫,以显著的特点而成为代表终南山古观音禅寺的“新三宝”。

在古观音禅寺,僧人头顶所戴的竹编斗笠,直径约八十公分,质量好而且耐用。观音禅寺的玄忠师父告诉我,斗笠是僧人必备的用品,用途很多。出门化缘或云游四方,晴天可以遮阳防晒,雨雪天可以遮挡风雪。僧人戴斗笠时也十分讲究,帽檐压至眉头,只留前方不足三米远的视野,以防止尘世间的俗景进入眼帘,可谓一路向前,目不斜视,非禅勿视,非禅莫思。

那天的细雨之中,悟宣师父率众弟子及禅修的香客,在古银杏树平台的观音像前打坐参禅,诵经梵音声声入耳,香烛的烟雾缭绕弥漫于银杏树周围,雨点儿轻轻地洒落在斗笠上,又汇成雨丝从帽檐落下,草坪上的小草顶着水珠,银杏树枝绿叶在风雨中摇曳,构成了一幅意境幽深、超尘脱俗、如幻似仙的众僧参禅丹青水墨画。

盘坐于银杏树下,摒弃千般思虑,万种烦恼,听禅悟道,山川灵动,禅意深邃。天依傍着山,山映衬着古树,古树支撑着天,那棵古树不就是一顶硕大的斗笠?“坐破蒲团,顿觉念佛是谁;立定脚跟,任它惊涛骇浪。” 在斗笠罩着的世界里,禅机无处不在,犹如树下的清泉,洗涤心灵的尘埃,宛若天上的白云,任凭净化后的心灵随风逍遥四方。

终南山古观音禅寺的僧人,修习头陀苦行,又叫苦行僧。苦行僧云游行脚,衲衣芒鞋,背夹瓶钵,常常夜宿路边树下,诚然是“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行”。这里的僧人也因此穿上了芒鞋。芒鞋,实际上就是用龙须草、麻绳或碎布拧成的布绳编织的简易鞋子。这样的鞋子,质地轻巧,穿起来十分合脚,走起路来轻松利索。僧人背上几双这样的鞋子,一路翻山越岭,涉水过河,几天穿坏一双随即扔掉,换上一双新的继续行走,极为方便。这里的师父都有一手编织草鞋的好手艺。

当我问起现在的僧人为何还要穿草鞋,玄忠师父说,现在的胶鞋、皮鞋、旅游鞋,对僧人来说很不合适,这些鞋穿着不透气而捂脚,不利于行走过程中脚下秽气的散发,更不利于参禅修行。唯有穿着草鞋,脚下透气轻便,血脉通畅,又接地气,醒脚提神,有益于修禅礼佛。这些微妙的感受,在后来的禅修体验活动中得到了有力的验证。那天傍晚上山行香,雨后初晴的小路和石阶上有些湿滑,我穿着登山旅游鞋,在行走过程中有几次险些滑倒,没走多长时间顿感鞋里温热,如入温汤。而身边常年修行的师傅们,个个身轻如燕,脚下如飞,急如行军,快到极速。我把自己的体能调到极限,还是落到行香队伍的后面,回到寮房里,脚下已是一塌糊涂,异味令人皱眉掩鼻。看着为了参加这次禅修体验活动而新买的登山

鞋,我真羡慕师父们脚下的那双草鞋,也感悟到原始、生态的东西,才最珍贵、最实用。

在终南山古观音禅寺禅修体验过程中,我对于僧人所穿的不同僧衣表示不解。玄忠师父告诉我,佛教衣服对颜色、式样、裁剪方法和用料都有严格的规定。佛教认为,僧人的衣着要体现摒弃欲望,超越凡心。玄忠师父说,佛教崇尚的衣服偏偏是被世俗社会所轻贱抛弃的。佛教僧人的衣服统称为袈裟,袈裟本是一种颜色的名称。由于僧衣的来源不同,僧衣又称衲衣、五衲衣、百衲衣等。僧人自称“老衲”也因此而来。在古观音禅寺里,除了住持悟宣师父在重大佛事活动穿着袈裟外,其余的僧人常穿的是长袍禅衫。这种长袍禅衫分三种颜色:淡赭红色、藏青色和浅灰色。由于佛教最早是西汉年间传入中国的,禅衫的式样实际上就是汉服。淡赭红色、藏青色的禅衫主要在礼佛、修忏、诵经、坐禅、赴斋、听讲、自我反省及一切集合僧众办事的场合穿着,而浅灰色的禅衫主要在日常活动中穿着,如山中行禅、出坡、打扫寺院、出门化缘、云游,相对于那两款禅衫没有更多的约束。

在这次禅修体验中,我也见识了禅衫在不同场合的作用。在大殿行香诵经,僧人们大多穿的是淡赭红色、藏青色的禅衫,与庄重、静谧的环境十分融合。而僧人在平时则穿着浅灰色的禅衫,这种禅衫宽松袖长,行香时疾行如飞,禅衫随风飘逸,若腾云驾雾一般。那天雨过天晴,悟宣师父率众僧在银杏古树下,头顶斗笠,身着浅灰禅衫,盘腿打坐于棕质蒲团,心静如水,僧相威仪,超然于尘世之外。也许,当你穿上了禅衫,那禅魂即会附着于身,任何杂念谬想都是对禅的亵渎和不敬,放下了许多妄想,浮躁的心便会渐渐平静下来。

短短的三天禅修体验生活,我初次感悟到了“风送水声来枕畔,月移山影到窗前”的微妙禅界。尽管是知之皮毛、管中窥豹,却是一次心灵的净化。走出终南山古观音禅寺的山门,让困锁已久的心儿在阳光里,在青山旁,在清泉边,在古银杏树下欣欣飞舞。梵音在耳边回响,泉水在心头流淌,渐渐地就有了心如明镜台的感觉,仿佛山不是初来时所看到的山,云不是刚来时所飘动的云,世界莫非在这里变了模样?(责任编辑/罗晓庆 设计/赵清)

禅界

僧人祈祷

坐禅

登山行香

猜你喜欢

终南山禅寺斗笠
弦乐四重奏《终南山怀远》中的时空观念与音乐叙事逻辑
冬日去禅寺祈求姻缘的年轻人
慈云禅寺国师塔与大运河佛教文化
斗笠
终南望余雪
终南望余雪
德云禅寺(楷书112cm×36cm)
奶奶的斗笠
汉字买斗笠
东魏凝禅寺三级浮图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