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高中学生写作素材积累的有力帮手

2015-03-18杜茂利

语文教学之友 2014年3期
关键词:展板手册内容

杜茂利

议论文,是写作教学的重头戏。其结构可以训练,其语段可以背诵,可是学生手头的素材拥有量怎么解决?这着实令教师们苦恼!

一、你正在这样做吗?

1.“同学们回去积累一些关于良心方面的材料。”

2.“大家去买本关于素材方面的书,平时多看看。”

3.“今天我们印发了关于良心方面的素材,请大家课下看一看。”

4.“请同学们拿出刚下发的作文素材,我们讲评一下。”

5.“平时让同学们去积累,有些素材我们也印了,甚至讲评过,为什么到了考试时怎么没有用上啊,你们这些同学啊!”

以上所列举的行为是语文课堂上常见的,深思这些行为,教师几乎成了素材积累的局外人,素材积累则成了学生自己的事。诚然,学习应以学生为主体,但当这个主体还没有完全确立起来的时候,教师们这样的做法,只能徒劳无功!可是上网看看同样的问题怎么解决?大多是给你一大堆你抄我抄的集锦,给出的方法无非仍是些什么要多看多背之类的,一言以蔽之:空!而“空”的背后仍是教师的脱责。

我一直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老师们如果能在素材积累问题上,率先垂范,让自己成为一个素材库,时刻想着让自己成为学生写作素材积累的有力帮手,何愁学生们不纷纷效仿?何愁学生议论文的素材问题不能解决?因此,你要成为一个有准备的人。

二、你准备好了吗?

1.教师积累手册的建立

让学生建立积累手册,这是教师们帮助学生积累素材的常规做法。能把这个积累手册坚持下去并有效使用,就要靠教师们的非凡能力了。然而,有多少教师能自己也建立一个积累手册呢?如果教师和学生一样建立一个积累手册,首先就给了学生一个示范作用,教师都有,你学生为何没有?其次,教师要像学生一样使用这个手册,这就从行动上给学生使用手册注入了动力。如果教师在讲评作文时提到某个素材,能准确地说出什么时候补充的,并展示给大家看,或者带着大家一起看,大家想,效果会如何?

2.积累内容的确定

排他性。作文有新意的表现之一便是使用的素材新,人云亦云不会博得老师的垂青。所以,积累材料时就要积他人之未积,即要有排他性。比如当大家言必称鲁迅啊屈原啊苏轼啊的时候,你则注意积累北岛、杨炼等人的诗,周国平、王小波的文,朱光潜、张大千的事,柏杨、白岩松的语,习主席、李总理的话等等,用到作文里,自然与他人有异,新意盎然,从而取得作文之优胜。

故事性。一个故事就是一个多面体,它会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维度的思索;故事越详细,展现出的思维角度就会随之增加。所以,掌握了一个详细的故事就可以应对多种题目,也即是说,一个详细的故事会成为多个作文题目的素材,这自然省去了不少积累的辛苦。故,积累时应注意对故事特别是细节的积累。

广博性。很多学生在写作时觉得没有素材可用,可只要你帮他深挖一下他的素材库,其实里面是大有存贮的,只是他没有想到,他作文时只想到了文学作品中和新闻世界里的人与事,没有想到所学的物理、化学、历史等其它学科里的人与事也可以用在其中。这就提醒我们,帮助学生积累时,我们要注意积累的广博性,即各个领域的、正面与反面的、古代与现代的人与事都要展现出来。

此外,积累内容还要注意素材的文化味、经典性。

三、你的方法对头吗?

1.在故事中记忆

每天让一个学生在课前讲一个自己掌握的小故事给大家听,然后说出积累这则小故事的理由,最后请一两个同学发表一下感想。讲故事者,既整理了故事,唤醒了故事,也在讲述中深化了对故事的理解;听故事者,新颖了知识结构,扩大了素材视野。教师则以此活跃了课堂,丰富了教材。三者相得益彰。

2.在评论中理解

老师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资源,制作一些展板。展板的内容既要与时俱进,时刻跟踪社会现实与热点,又要适时把自己的阅读体验展现出来。让学生根据这些内容写出简短的时评与事评。学生在写评论之时必会深究素材,这恰恰完成了对教师补充的素材的记忆与理解。特别是此事争议很大时,更会让学生记忆深刻。

3.在诵读中强化

对于素材,需要加强诵读,这是所有老师们的共识,可是如何诵读?这的确是个值得研究的大问题。为了提高学生们素材积累的积极性,很多班级会在前后黑板上写一些名言,每天一则,情况好一点的会有学生领读一次或讲评一次,下面的学生们将之记在积累本上可能就算完事了。在表扬这种做法的同时,我们也不能不深惜:这只能说明这些班级有了对素材的重视,但没有达到我们所要求的重视的程度。会不会有人看?同学们记到脑海里没有?到底能记多久?这些都是无从追究的。为什么不向电视广告商们学习呢?广告商们深谙记忆之道:一条广告一年不间断地播,一天不间断地播,甚至一分钟内也要播两三遍,听得你顺口就说出来了。由此,我们可以每周在班里设一个展板,同样的内容每天必读三遍,持续一周,一周以后再换新的展板。第五周重复前四周的展板内容。第五周的周末开展一次抢答会,其效果会如何呢?

4.在竞赛中达标

老师们要做有心人,平时就注意积累,合众人之力,编辑出《你必知道的经典》系列,可以是一百句经典电影台词,一百句经典诗句;可以是一百个寓言故事,一百个名人轶事等等。一个学期一本,外加平时诵读的内容,然后采用中央电视台的“星光大道”的竞赛方式展开竞赛:一月一次竞赛,选出月冠军。落选者参加复活赛,再与月冠军同台竞技。年终进行决赛,选出年度素材人物。如是,怎能不激发出年轻学生们争优创先的意识?何愁那一本本的素材记不下来?也许,这样下来,出来的不仅是素材小达人,还会有故事家呢!

5.在情境中升华

对于素材,要重理解,更要重应用。如果老师只是一味地要求学生“背、背、背”,极易引起学生的厌倦情绪。有心的老师能充分利用好自己的课堂有效地创设出一种情境,让学生的素材如水般融进情境,走进课堂,学以致用,这样不仅可以检验学生们对已有素材的掌握情况,更能激发学生掌握素材的内在欲望,催成学生了解掌握素材的成就感。这是一种贴近写作、贴近生活的演练,正如一场场军演一样,你得注重实战,总搞花架子,是练不出强兵的。所以,当你讲完《雨霖铃》时,请同学们讲一讲陆游与唐婉,聆听生离之语;当你讲完岳飞词后,请同学们讲一讲郁达夫,感受家国之痛;当雨点敲响了教室的门窗,请引导学生轻吟舒婷《雨别》、戴望舒《雨巷》;当飞雪挂向了校园的枝头,请引导学生咏以洛夫《湖南大雪》、林莽《融雪之夜》……

6.在写作中训练

一定要坚持一周一次小片断训练,两周一次大作文训练。至于片断或作文的写作内容应由一周或两周内学生所掌握的素材内容确定,并明确要求学生在写作中必须使用这些素材,且须达到一定的数量,对使用得多且好的一定要进行大力表扬。坚持根据素材来命制作文,不仅可以让学生有话可说,体验到学有所用的快乐,而且熟能生巧,作文之难恐不再有!比如当我们在学习选读文本《唐诗宋词》时,每学完一个单元,便要求学生利用本单元的诗词进行一次小的作文片断训练;整本书学完之后,再要求学生利用整本书中的诗词再进行一次片断训练。学生们在这种训练中,既熟悉了诗词,又学会了作文,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习诗词与作文的兴趣!

7.在生活中实践

素材最终是要服务于生活的。当素材真的从课堂、从作文走向生活,那么素材就真的活了。记得有个英语水平曾经很一般的学生对我说起他英语成绩提升快的原因的时候说:“我只是觉得以后会有用,所以就一下子来了学习的兴趣!”也许他的话就能说明我们教师如何在生活中引导学生积累作文素材了。

方法还有很多,可方法总是给那些有准备的人。你,准备好了吗?

(作者单位: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六中学)

猜你喜欢

展板手册内容
折腾的展板:“黄金位置”需预约
用旧展板制作牵引模型滑翔机
展板上的指甲印
两点思考
School Admission择校
兔兔自杀手册
School Admission择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