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芪苈强心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神经内分泌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2015-03-17申素琴申玉敏

河北中医 2015年9期
关键词:强心内分泌心室

申素琴 申玉敏

(河北省临城县人民医院心电图室,河北 临城 054350)

新 药 临 床

芪苈强心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神经内分泌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申素琴 申玉敏

(河北省临城县人民医院心电图室,河北 临城 054350)

慢性病;心力衰竭;中药疗法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其发病率、致病率及致残率高。研究表明,CHF发展过程中神经内分泌和相关细胞因子发生明显变化[1]。中医药治疗CHF疗效显著,芪苈强心胶囊在逆转心力衰竭进程、改善患者预后等方面均有良好疗效[2]。2012-01—2014-06,我们应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CHF 36例,并与西医常规治疗36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1.1 诊断标准 参照“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3]确诊。

1.1.2 纳入标准 符合CHF的诊断标准,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Ⅳ级。年龄≤80岁,≥35岁;近1周内未使用β受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等影响自主神经功能的药物。

1.1.2 排除标准 排除自身免疫性疾病、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急性心肌梗死、肿瘤及肝、肾功能不全等疾病。

1.2 一般资料 全部72例均为我院门诊(53例)及住院(19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男23例,女13例;年龄43~76岁,平均(62.1±11.7)岁;病程1.4~18.3年,平均(5.4±2.3)年;心功能分级:Ⅱ级15例, Ⅲ级14例,Ⅳ级7例;心脏病类型:高血压性心脏病17例,缺血性心脏病12例,扩张型心肌病7例;平均收缩压(16.67±1.22) kPa,平均舒张压(11.2±1.22) kPa;空腹血糖(FPG)(5.3±0.6) mmol/L,血清甘油三酯(TG)(1.75±0.56) mmol/L,血清胆固醇(TC)(4.49±1.16)mmol/L;左室射血分数(LVEF)(35.6±4.2)。对照组36例,男21例,女15例;年龄45~79岁,平均(63.2±12.1)岁;病程1.2~17.4年,平均(5.6±2.5)年;心功能分级:Ⅱ级17例, Ⅲ级14例,Ⅳ级5例;心脏病类型:高血压性心脏病15例,缺血性心脏病13例,扩张型心肌病8例;平均收缩压(16.95±1.30) kPa,平均舒张压(11.33±0.93) kPa;FPG(5.4±0.6) mmol/L,TG(1.79±0.53) mmol/L,TC(4.58±1.27) mmol/L;LVEF(36.2±4.4)。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予常规西医治疗,包括呋塞米、依那普利、比索洛尔、地高辛、螺内酯、硝酸酯类药、抗感染等。

1.3.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40141)4粒,每日3次口服。

1.3.3 疗程 2组均治疗4周后统计临床疗效。

1.4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治疗前后常规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检查,计算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LVEF。测定心房钠尿肽(ANP)、B型脑钠肽(BN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浆肾素活性(PRA)、醛固酮(Ald)、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内皮素(ET-1)水平的变化。

1.5 疗效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心功能改善2级;有效:症状改善,心功能改善1级;无效:症状无改善,心功能无改善或死亡[3]。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 结 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与对照组比较,*P<0.05

由表1可见,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2.2 2组治疗前后LVEDD、LVESD及LVEF比较 见表2。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P<0.05

由表2可见,2组治疗后LVEDD和LVESD均降低(P<0.05),LVEF增加(P<0.05),且2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2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测指标比较 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测指标比较 ±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P<0.05

由表3可见,2组治疗后ANP、BNP、IL-6、TNF-α、PRA、AngⅡ、Ald、ET-1水平均下降(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近年来研究表明,CHF患者不仅有血流动力学改变,而且伴随一系列神经—体液因素紊乱,如交感神经系统激活,存在交感神经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过度激活,而RAAS系统激活程度与长期预后变化呈正相关[4]。强心苷类药物增强心肌收缩力,利尿剂能减轻或消除体、肺循环淤血或水肿,同时也可降低心脏前负荷,改善心功能;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除扩血管作用外,还能拮抗心力衰竭时RASS激活的心脏毒性作用,从而延缓心室重塑和心力衰竭的进展,降低患者死亡率;β-受体阻滞剂能拮抗和阻断心力衰竭时的交感神经系统异常激活的心脏毒性作用,从而延缓心室重塑和心力衰竭的进展。

中医学认为,CHF发生系因心气亏虚,阳微阴玄,血运无力,络脉瘀阻,津液失运,聚湿为水而累及全身脏腑。治宜益气升阳,活血通络,祛瘀利水[5]。芪苈强心胶囊由黄芪、附子、人参、丹参、葶苈子、泽泻、玉竹、桂枝、红花、香加皮、陈皮等药物组成,方中黄芪益气利水,附子温阳化气,为君药;人参补气通络,丹参和血活血,葶苈子泻肺利水,共为臣药; 泽泻利水消肿,玉竹养心阴,红花活血化瘀,香加皮强心利尿,陈皮理气健脾,为佐药;桂枝辛温通络,温阳化气,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益气温阳、活血通络、祛瘀利水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芪苈强心胶囊能够增强心肌收缩力、心脏输出量及肾血流量,改善血流动力学,阻抑心室壁及室间隔厚度的增加,减少心室重塑[6]。本研究显示,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芪苈强心胶囊能够更进一步改善心功能和预后,提高治疗效果。

目前已公认,导致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是心室重塑。一系列复杂的分子和细胞功能异常造成心肌结构、功能和表型的变化。从而导致心室重塑。RASS兴奋性增高是其关键机制,神经内分泌应答参与了心力衰竭时对心肌损伤的病理过程,因此治疗CHF的关键是减轻神经内分泌的过度激活,纠正内分泌因子间的失衡,阻断心肌重构[7]。本研究表明,CHF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后,血浆AngⅡ、Ald及PRA水平改善优于对照组,可能与神经内分泌充分抑制,从而延缓心室重塑有关。

研究发现,ANP和BNP是心脏的重要的多肽类激素成分,具有一定的利尿、利钠作用,对RASS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8]。ANP和BNP水平在心力衰竭时显著增加,是反映心力衰竭程度的敏感指标。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被认为是心力衰竭发病机制中的重要环节[9]。ET是一种血管活性多肽,可引起血管收缩,是强有力的缩血管物质[10]。本研究表明,治疗组加用芪苈强心胶囊后,能降低血浆ANP、BNP及ET水平。其可能机制为芪苈强心胶囊能够增强心肌收缩力,促进血液循环,修复受损的内皮功能。

炎性细胞因子IL-6、TNF-α主要是由激活的巨噬/单核细胞系统分泌的具有多重生物效应的细胞因子,既可以调节心脏收缩,又可调节外周血管阻力,其水平增高可作为心力衰竭进展的标志[11]。本研究发现,治疗组加用芪苈强心胶囊后, 血浆IL-6、TNF-α水平较对照组降低。提示该药可能是通过降低血中细胞因子的水平从而减缓心脏损伤进程, 改善CHF患者心功能。

综上所述,芪苈强心胶囊从多靶点、多途径、多环节治疗CHF,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Woltz PC,Chapa DW,Friedmann E,et al. Effects of interventions on depression in heart failure: A systematic review[J].Heart Lung,2012,41(5):469-483.

[2] 吴以岭,谷春华,徐贵成.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随机双盲多中心临床研究[J].疑难病杂志,2007,6(5):263-265.

[3]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12):1076-1095.

[4] 吴以岭.络病与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研究及治疗[J].中医杂志,2006,47(3):164-165.

[5] 冯泽勇,白涛峰,张留峰,等.辅酶Q10联合常规治疗心衰206例临床观察[J].河北医学,2010,16(10):1184-1186.

[6] 杨立波,陈延军,张喜芬.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J].疑难病杂志,2010,9(11):805-806.

[7] Sirithunyanont C, Leowattana W, Sukumalchantra Y, et al. Role of the plasma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in differentiating patients with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from other diseases[J].J Med Assoc Thai, 2003,86(Suppl 1):87-95.

[8] Cheng V, Kazanagra R, Garcia A, et al. A rapid bedside test for B type peptide predicts treatment outcomes inpatients admitted for decompensated heart failure: a pilot study[J].J Am Coll Cardiol,2001,379(2):386-391.

[9] Ohmae M.Endothelin-1levels in chronic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J].Wien Klin Wochenschr,2011,123(23-24):714-717.

[10] Guan H,Wang P,Hui R,et al. Adeno-associated virus-mediated human C-reactive protein gene delivery causes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and hypertension in rats[J].Clin Chem,2009,55(2):274-284.

[11] Mann DL. Recent insights into the role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 in the failing heart [J]. Heart Fail Rev, 2001,6(2):71-80.

(本文编辑:董军杰)

10.3969/j.issn.1002-2619.2015.09.039

申素琴(1972—),女,主治医师,学士。从事内科临床工作。研究方向:心血管疾病。

R282.710.5;R541.610.531

A

1002-2619(2015)09-1388-03

2015-02-05)

猜你喜欢

强心内分泌心室
起搏器融合波排除的心电图表现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内分泌代谢疾病
分析益气强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的效果
人文护理在内分泌护理中的应用
什么是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稳住内分泌
冠心病伴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的心室率控制研究
益元强心方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低LVEF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
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心功能不全的效果观察
『孙爷爷』谈心室为孩子上网撑起『保护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