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谟克利特的幸福论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2015-03-17朱磊,胡小恒

关键词:重要意义

德谟克利特的幸福论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朱磊,胡小恒

(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南充637009)

摘要:德谟克利特是古希腊著名的自然唯物主义哲学家,他对幸福的思考以原子论为基础,形成了独特的自然唯物主义幸福论思想。德谟克利特认为,幸福不是存在于宗教虚幻之中,而是来源于现实生活之中;不能追求一切种类的快乐,物质与精神的和谐统一才是最高尚的快乐;通过教育来提高道德修养,自觉进行行为节制,才能真正获得长久的幸福。所以对德谟克利特的幸福论思想进行认真研究,对我们树立科学的幸福观,合理地追求幸福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德谟克利特;幸福论;重要意义

文章编号:1672-6758(2015)06-0043-3

中图分类号:B502.213

作者简介:张立胜,博士,教授,德州学院历史与社会管理学院。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

基金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3CLSJ02);山东省2012年高校科学研究课题项目(J12WD56)。

德谟克利特坚持从原子论出发,对幸福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对于“幸福的来源,幸福的本质是什么,以及如何实现幸福”等问题作了系统阐述,形成了独特的自然唯物主义幸福论思想。虽然从现在看来这种思想具有浓重的朴素唯物主义成分,但是这种强调人的幸福来源于现实,是靠人的努力追求而来的,而不是上帝给予的,无疑是深刻的。在价值观和幸福观多元并立的今天,重新解读与思考德谟克利特的思想,对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添砖加瓦的作用;对于引导人们理性对待物质幸福,平衡物质与精神追求;重塑社会道德风尚;提高人民的幸福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德谟克利特的幸福论思想的主要内容

1.幸福来源于现实生活。

德谟克利特是以原子论而著称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他认为,世界万物不是由上帝创造的,也不是由水、气、火等物构成的,万物的本源是原子。人的生命是由灵魂和肉体构成的,肉体由较粗糙的原子构成,而灵魂则由光滑活泼的原子构成,肉体是灵魂居住的器皿,灵魂消灭后,肉体就成了空壳,人的生命也就完结了。[1]虽然原子论从现在的科学角度来看是不科学的,但是在当时还是有力地打击了那些坚持神创世界,认为人的灵魂永远存在的唯心主义观点。德谟克利特以唯物主义原子论为基础,提出了幸福的来源问题。他说:“幸福和不幸居于灵魂之中”[2]由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可知,灵魂是由一种光滑微小的原子构成,它是以一种物质形态存在着,幸福居于其中,那么就表明,幸福是存在于物质世界之中的,事物本身会发射一种由原子组成的影像,这种影像刺激人的感官和大脑而形成感觉和思想,所以幸福感受是来自物质世界的,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而决不是什么神的赐予,人的幸福感也是通过这种方式产生。虽然从现在看来这种思想有些简单,甚至不科学,但是这种强调人的幸福来源于现实,是靠人的努力追求而来的,而不是上帝给予的,无疑是深刻的。

2.幸福的本质是追求更高尚的快乐。

追求什么样的快乐才能获得幸福是德谟克利特一直思考的问题。在处理物质与精神快乐的关系方面,德谟克利特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人是以原子形态存在的物质实体,具有自然欲求,就会表现出对物质生活的享受和感官满足的追求,这是很正常的。他不排斥人们进行物质生活的享受,他认为:“一生没有宴饮,就像一条长路没有旅店一样。”[2]但他同时深刻地指出了物质快乐具有短暂性的特点,是不能给人带来长久地快乐体验的。同时还会刺激人们更高的物质欲求,就犹如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人们一直感觉不到满足,一直处于追求欲望而得不到的痛苦中。他认为:“对于一切沉溺于口腹之乐,并在吃、喝、情爱方面过度的人,快乐的时间是很短的,就只是当他们在吃着、喝着的时候是快乐的,而随之而来的坏处却很大。对同一些东西的欲望持续不断地向他们袭来,而当他们得到他们所要的东西时,他们所尝到的快乐就过去了。除了瞬息即逝的快乐之外,这一切之中丝毫没有什么好东西,因为总是重新又感觉到有需要未满足。”[2]德谟克利特清楚地看到了只追求物质方面的快乐,会不断加剧人的欲望,短暂快乐过后,新的欲望所带来的得不到满足的痛苦迎面而来,因此德谟克利特提出不应该“追求一切种类的快乐,应该只追求高尚的快乐”。[2]而且他还对快乐进行了级别区分,物质快乐是一种较低级别的快乐,而精神快乐是一种更高级别的享受。精神的快乐之所以是高级的快乐,是因为它能使人的心灵得到宁静地、长久地快乐,并且使人的灵魂得到安宁。德谟克利特所追求的生活的幸福其实就是一种灵魂的安宁,由于这种安宁使灵魂处于一种平静的状态,不为任何外物所干扰。德谟克利特崇尚灵魂的安宁,所以对于这两种快乐,他更鼓励人们去追求精神的快乐,但是他不赞同人们只偏执地追求其一,因为那不是快乐的最佳状态,只有让两种快乐保持在一个平衡的状态,人们才能真正地体验到幸福。

3.实现幸福的途径—节制和道德 。

(1)节制欲望。

德谟克利特认为节制是人们对自己的心理进行约束,对行为进行控制,尤其是理性对欲望的控制。这种节制实质上也是人们的理性与感性的一种斗争,就像德谟克利特所说的;“和自己的心进行斗争是很难堪的”。[2]所以为了避免沉溺于感官的快乐,获得长久的幸福和灵魂的安宁,人必须进行自我改造,战胜自己那些过度的欲望。德谟克利特在论述“节制”思想的时候,提出了极有价值的“度”的思想,就是凡事要适度,不能过度,“当人过度时,最适意的东西也变成了最不适意的东西,”[3]他认为:“人们通过享乐上的有节制和生活的宁静淡泊,才得到愉快。”[4]德谟克利特认为一个人如果能满足自己所有的,做事情以及对待享乐能坚持一种适中的原则,不去偏执地追求一切,就能避免灵魂的纷扰,获得内心真正的宁静和幸福。他的这种“节制”和“适度”的观点和他的政治要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德谟克利特见证过希波战争结束后希腊奴隶制社会最繁荣的时期,同时他也看到了经过伯罗奔尼撒战争,庞大的雅典帝国开始由繁荣走向衰败。这种急剧变化的社会现实,让他深刻地认识到,这一切都是由于奴隶主贵族无节制地追求财富和感官享乐造成的。作为民主派的代表,他强烈地意识到,在财富集聚和肉体享受上,必须要进行节制,万事要适度,这样才能维护自己的统治,保住自己现有的财富和地位。

(2)发挥道德的力量。

德谟克利特认为,道德在人追求幸福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他强调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强调用鼓励的语言来进行道德品质的教育,他说:“用鼓励和说服的言语来造就一个人的美德,显然是比用法律和约束更能成功。因为很可能那种因法律禁止而不行不公正之事的人,在私下无人时就犯罪了,至于由说服教育而被引上尽义务的道路的人,似乎不论私下或公开都不会做什么坏事”[4]在这里,德谟克利特看到道德教育对人的行为规范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他认为拥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人是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有效的控制的,道德能够使人自觉节制自己的欲望,指引人们去追求灵魂上的宁静和和谐,达到真正幸福的状态,而且这种提倡鼓励和说服教育的思想在今天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德谟克利特对“道德不能传授”的唯心主义思想进行了有力的反驳,他认为道德是可以通过教育获得的,人的道德品质不是先天具有的,而是后天形成的,是通过教育和训练之后逐渐形成的。那么,只要使人通过教育获得必要的知识,优化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就可以增加或改变一个人的道德品性。

二德谟克利特的幸福论思想的当代意义

德谟克利特认为人的幸福来源于现实生活之中,然而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诱惑会激发人的贪婪欲望,这种贪婪的偏执心理使欲望越发膨胀,但是终究感觉不到幸福。只有做到节制欲望,达到心灵的宁静和安适,自觉用道德的力量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谨言慎行,积极追求更高尚的快乐,才能体会到真正的幸福。近年来,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样激发了人愈加膨胀的物质欲望,在追求物质财富的过程中,人们越来越失去了节制的意识,忘记了不能越过道德的底线去追求纯粹的物质幸福。在价值观和幸福观多元并立的今天,重新解读与思考德谟克利特的思想,对于引导人们理性对待物质幸福,平衡物质与精神追求;重塑社会道德风尚;提高人民的幸福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唤醒节制意识,提升人民幸福感。

我国现阶段处于社会转型期,物质财富的快速积累导致人们的物质欲望不断膨胀,在拼命追求物质满足的过程中人们越来越失去了节制。节制意识的缺失引发了一些列问题,例如资源环境过度开发,导致了人们短期的急功近利行为,人们不合理地消费和浪费,没有节制地满足自己的欲望也使人的生活变得疲惫不堪,所以重新研究德谟克利特的节制思想就不仅具有理论意义更是有了当代实践意义。首先从国家层面来讲,国家提出的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把生态文明作为提升人民幸福指数的必要条件,深入贯彻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国策,养成低碳消费方式,推广循环经济等都深深打上了节制的烙印。其次从个人角度来说,节制意识强调人对自我欲望和感情的控制,从而达到一种心灵的安宁。人具有自然性和社会性,所以人在发展过程中会衍生各种欲求,既有保证自己生存的欲求,又有促进自己在社会中获得地位的欲求,各种欲求充斥着人的一生,如果人不懂得节制自己的欲望,人最终会沦落为欲望的工具,不是人在控制自己的欲望,而是欲望在驾驭人。人越来越失去自我,越来越失去人本来的味道,这已成为当今世界社会发展的不争事实。当然,节制并不等于限制,我们当然不会赞同那种宗教式的禁欲思想,但人们想要感受最真切的幸福,就必须懂得如何节制自己的各种欲求,把自己的欲望控制在一个适度的范围,既不挫伤自己追求的积极性,又不会导致欲望的无限膨胀,使自己的内心处于一种平和的状态。

2.有利于重塑社会道德风尚。

今天,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带来了物质财富的快速积累,另一方面,道德建设的速度与成效与物质财富的快速发展相比却滞后了很多,道德文化的魅力与物质利益的吸引力相比也是愈发微弱。见利忘义、见死不救、唯利是图等现象在社会各行各业时有发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本是在中国社会盛行了几千年的传统美德,而如今摔倒老人该不该扶的问题却成为了公众热烈争论的话题,由此可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德谟克利特主张人要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用道德去约束自己的行为,才能达到灵魂的和谐与安宁,才能真正享受到幸福和快乐。他看到了道德修养对于调节人的行为的重要性,并且指出了道德修养是可以通过教育手段来提高的,这对我们重塑社会道德风尚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德谟克利特反对那种“道德不能传授”的观点。在他看来,人的道德品质并不是先天就有的,道德是可以通过教育获得的。这种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启发我们道德风尚的重塑可以而且以教育为切入口,把道德教育融入到整个教育体系当中,不断丰富道德教育内容,创新道德教育的手段,加大道德教育在学科教育中的比重,同时必须注意道德教育的效果。此外,辅以法律和制度作保障也是必要的。要使道德教育变得有力度,有实际效果,就必须要建立相关法律进行保障,把道德建设的内容融入到法律的制定中,并通过法律法规和各项制度的严格执行来进行保证。惟其如此,才能更好地重塑道德风尚。

3.有利于引导人们理性地对待物质幸福,追求和谐的生活。

诚然,人们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更多的是用感觉的触角来追寻幸福;更多地相信自己飘忽不定的感觉并把感觉当作是一种既定的标准。这种对幸福感性把握超越理性思考的做法就使得人们不能正确而理性地对幸福进行定位,进而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幸福追求途径的片面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在享受物质财富带来的幸福的同时,也在承受着物质与人的关系的异化所带来的各种痛楚。人越来越依赖于物,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也越来越受物与物的关系的影响,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盛行“推动”着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扭曲。人们凭感觉在多变的社会中摸索前行,人们越来越失去了理性思考和选择的能力,面对日益膨胀的物质欲望,人们不知所措,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处于严重失衡中。德谟克利特主张理性地对待物质财富,不能让贪婪之心蒙蔽了人的理智,一味追求物质享受,只会让人越发成为物质的奴隶,所以要追求一种物质与精神相协调的平衡生活,在这种和谐的生活状态中去追求更高尚的快乐。人们的幸福生活既不是单一的追求物质的富足,也不是片面地强调精神的高尚,而是这两个层面的和谐统一。高品质的生活需要物质的富足与精神的丰富,用节制来监督贪婪,用知识来提高精神境界,让人们在更和谐的状态中享受幸福。

参考文献

[1]冯俊科.西方幸福论[M].吉林人民出版社,1992:51.

[2]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79,84,85,83,85.

[3]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118.

[4]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古希腊罗马哲学[M].三联书店,1957:115,114.

Democritus’ Theory of Happiness and Its Contemporary Significance

Zhu Lei,Hu Xiaoheng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Nanchong, Sichuan 637009, China)

Abstract:Democritus is known as a natural materialist philosopher in ancient Greek atomism. On the basis of atomistic theory, he elaborates systematically questions, such as "what is the origin of happiness?” “what is happiness?” and“ how to achive happiness?” Democritus believes that happiness does not exist among religious unreal life, but from the real life. In order to obtain long-term real happiness, peace and harmony of the soul, we should pursuit harmony and unity of material and spiritual happiness through improving morality education. Hence it is significant for us to study the happy thoughts of Democritus to establish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happiness and rational pursuit of happiness.

Key words:Democritus;Happiness Theory;significance

Class No.:B502.213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郑英玲)

猜你喜欢

重要意义
探究行政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改革
探析城市园林绿化管理
试论教育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全面提升党员素养
公路桥梁加固设计及其施工建议
浅谈少先队员荣誉感、 责任心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