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教学在体能和职业双需求下的创新

2015-03-17张恩才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身体素质职业体育

张恩才

(陇东学院 体育学院,甘肃 庆阳 745000)

高校体育教学在体能和职业双需求下的创新

张恩才

(陇东学院 体育学院,甘肃 庆阳 745000)

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及体能要求越来越高,为了适应当前社会对学生体能和职业的双需求,必须针对传统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创新高效体育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体育能力及教学有效性。

高校体育;体能;职业;创新

职业院校是为社会培养专项职业人才的院校,根据社会的具体需求培养相关的职业人才,根据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使学生能够适合工作需求。分析职业院校的教学现状,发现很多学校的教学模仿本科院校的教学体系,忽视了实践的重要性,无法很好的培养学生的技能,本文主要分析体能和职业双需求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

一、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体育教学重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职业体能,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体育教学也不断发生变化,高职时代下的学生生理和心理已经基本成熟,属于培养职业和体能的关键时期。目前我国不少的高校体育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很多内容仍然处于缺失状态,教学内容很多局限在教学大纲中,没有充分认识到职业技能教学,缺乏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学生的职业体能难以达到很好的提高[1]。另外在教学中,往往强调学生的整体性,导致学生的个体发展极大的欠缺,针对性不强,而相关专业体能训练则不够重视。

二、职业体能双需求

高校培养的人才包括生产、管理以及服务领域,随着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对职业工作者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学生就必须具有高的专业技能。专业技能不仅仅掌握相关知识以及专业技能,同时还包括了良好的体能以及心理素质等,为适应社会工作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在教学中就需要提高学生的体能,尤其是在生产一线中的工作者,更加要求具有高的体能,若是因为身体素质无法胜任工作,就很难以在社会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机遇。职业体能是近些年所提出的一种概念,主要包括了身体承受能力、心理甲亢、身体素质、职业技能等。

当前社会中的分工越来越精确,职业已经成为划分标准,高校教学目的是为社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要求毕业的学生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较高的心理素质以及职业体能等,所涉及到的专业可以说涉及到个各类领域中,社会对职业的要求也更加严格,现有的高校体育教学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有必要进行改进[2]。

体育教学在高校中长久被认为属于一种公共课程,在教学中,仅仅是对学生开展一些简单的体育训练。虽然在教学目标上,高校的培养方式没有太大的不妥之处,主要培养服务于生产和管理的应用型人才,但是面对社会的强大竞争力和压力,这种培养方式显然不足,无法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和身体素质。职业体能是指学生在以后的职业工作中所需要的身体素质,学生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非常有利于日后的工作。开展职业和技能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职业技能。

职业体能是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压力的逐渐增大,学生想要更好的使用社会发展,就需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以往的教学中,仅仅重视工作能力,忽视了身体和心理的培训,因此需要进行改进。职业体能的培养能够增强学生的抗压能力,学生步入社会后压力逐渐加大,因此在高校的教学中有必要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在课程的设计中可以模拟职业环境,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体能和职业双需求下的教学能够使高校体育教学更加专业化,高校在体能训练中,与本科院校采取的方式基本一致,忽视了学生的特殊性,在教学中需要与职业结合,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三、基于体能和职业双需求下高校体育教学创新

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高职教育的体育教育也在不断完善,依照我国相关文件的要求,在高校的教学中需要重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体育教学的开展,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教学进行改进,分析体育和职业双需求下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

(一)转变体育教学理念,重视职业发展

在体能和职业双需求下,高校体育教学需要转变体育教学理念。在以往的教学中,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限制,在高校的教育中,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不是很重视,因此在创新高校体育教学体系中需要转变教学理念,重视学生身体健康发展,全面培养学生的职能和体能,保证学生毕业后能够快速适应社会的发展,得到更好的发展[3]。

高校在发展中主要目标是培养具有高职业素养的应用性人才,因此高校体育在发展中需要以职业发展为基础,采用更加灵活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加强学生职业性的体育培养,根据学生具体专业的差异,采用更加实用的教学方式,有针对性地为学生安排不同内容的职业技能训练等,使学生的发展更加专业化,提高学生的竞争力。

(二)构建合理教学体系,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高校的体育教育需要结合职业的发展需求,采用更加灵活的教学方式,在具体的体能教育中,根据专业的不同设置相应的体育锻炼形式和强度等。

高校在创新体育教学中需要根据学生毕业以后的工作岗位来设置,根据学生的专业来设置体育锻炼,建立更加具有针对性的特色体育教学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综合素质等。在教学体系的开展中需要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培养学生的事业能力,根据培养目标和特点进行设置,不断完善教学课程的能力标准,分析课程、就业单位以及体育部分的相关要求等,设置教学大纲和教学课程,模拟职业情境,营造更好的学习氛围。

在教学形式方面,高校需要不断进行创新,可以将学生的职能体系训练融入到体育教学中,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在高校体育教学处体系的完善中需要加强职业体能理论相关的学习,职业和体能的相关知识对学生而言比较陌生[4]。在教学中,教师首先需要为学生安排相关的理论知识等,向学生传授运动保健、职业病以及技能训练相关知识,保证学生能够认识到职业和体能训练的重要性。在具体的教学开展中,可以向学生讲解职相关的职业病、未来的职业特点以及职业对体能的要求等,并与学生共同积极探讨相关的锻炼方法等,为学生体能训练做好铺垫。

在相关职业体能的培训中,需要根据学生具体的职业来设置体能教学内容等。如针对流动变姿类职业,在工作中身体不断处于运动状态,需要随时变换姿势,如旅游专业、市场营销专业等,在体育教学中,教学内容可以包括形体训练、力量和耐力的提升以及体育游戏等;静态站姿类专业,在工作中,要求处于静止状态,相关的专业包括酒店管理、保安等,关键的体能包括腰部、腹部以及平衡能力等,在体育训练中可以采用形体训练、健身瑜伽方式;静态坐姿类职业要求在工作中处于静止坐立姿势,如计算机专业、文秘专业等,关键的体能包括颈部、腰部以及上肢等,在体育教学中可以设置相关的形体训练以及球类训练中;针对车间操作类专业,对学生的四肢力量、身体灵敏度有很高的要求,在体育锻炼中可以采用拓展训练、球类训练等。

在高校体育教学的创新中,为保证学生对今后的工作更加明白,需要开展职业情景模拟,为学生制定具体的体能要求,在日常的体能训练中,增加职业操作体现,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保证学生在毕业以后能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以后的工作和生活,在学校内可以定期开展情景模拟,加强学生的职业发展意识。在模拟情景的社会中,需要注意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开展符合学生专业发展的生活体验和活动,让学生切身体会未来的职业生活和工作背景,完善自身的不足,适应社会的需求[5]。

(三)以“学生联赛”为框架进行教学

受教学指导思想以及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多,已严重阻碍着高校体育的完善和发展,非常不利于学生社会适应力的提升。对于高校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措施:以“学生联赛”为框架进行教学,对学生社会适应力的提升也极具意义。

与实习基地、实习企业的功能类似,利用学校资源组建学生联赛同样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升其社会适应能力。学生联赛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学校举办,教师引导,学生参加,并在联赛中完成教学任务,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力,让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得到有效结合,从而实现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学生联赛和传统的以“师徒式”为核心的手工作坊在某种程度上有点相似,都非常注重学以致用,让学生以一个社会人员的状态去学习和工作,让学生知识和技能相互验证,不同之处是学生联赛更加注重实用技能的构建、人与人的相处之道,使学生之道合作的重要性以及规则的意义,既符合我们体育教学的要求,又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6]。总之,学生联赛是把学生从传统封闭式课堂教学中解放出来,把课堂的定义延伸到教室之外的又一尝试,实现了学生和老师的良性互动,对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意义重大。最后,应多举办一些实践活动,比如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挂靠一家企业进行定点实习;邀请本专业优秀毕业生返校,现身说法对学生进行职业引导等,从而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力[7]。

(四)重视课外活动,改进考核模式

在教学的开展中,想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体能,仅仅依靠每周的两节体育课来达到,显然不太现实,在课外活动的开展中,需要与课内教学结合在一起,学校在课外活动的布置中可以与社会紧紧结合在一起,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课外体育锻炼,可以通过一些课外技能竞赛以及课外体能竞赛等方式进行展开,保证学生能够深入了解体育和职业之间的关系。形成完善的课程机构,全面提高职业体能[8]。

考核方式在教学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想要教学体系的效果得到体现,必须改变传统的体育考核模式。建议在职业体能考试中在包括活动参与部分、专项技能部分以及体育理论部分等,在理论部分的考评中,可以采用笔试方式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技能方面的考核采用课堂考核的方式进行评价。活动方面的培训可以根据学生平常的表现来评价。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分析体能和职业双需求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随着市场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加,高校在教学中只有不断创新教学体系,科学定位人才培养,全面培养学生体能,确保学生能够同时具有技术和体能,才能保证学生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提高学校的影响力。

[1]胡振浩,童建民.高等职业院校发展学生职业体能的体育教学实践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12,(6).

[2]张世纲.大学体育中体能训练优化性方案浅谈[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

[3]何康.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高职体育课程模块教学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1,(4).

[4]赵凤英.浅谈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推进方法[J].成功(教育版),2009,(9).

[5]王凤仙.高职体育职业体能创新教学方案的实施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4,(6).

[6]杨德荣.高职体育职业体能创新教学体系的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1).

[7]黄秋玲.高职院校提高学生职业体能的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运动,2013,(15).

[8]施小丽,刘琪,杨涛,等.谈体育对大学生职业体能的发展研究[J].科技信息,2012,(14).

G712

A

2095-4654(2015)03-0148-03

2015-01-30

猜你喜欢

身体素质职业体育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职业写作
足球专项身体素质练习与足球技能学习成效的相关性研究
我爱的职业
2016体育年
体育教学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研究
我们的“体育梦”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