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失独家庭养老保障问题

2015-03-17李雪竹

关键词:独生子女子女养老

李雪竹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院,河南郑州450046)

2015年2月26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大三学生孟瑞鹏为救两名落水儿童不幸溺亡。出生于1991年的孟瑞鹏,作为家中的独子,孟瑞鹏的身上凝注了父母的全部心血和希望,他也没辜负父母的教导,在别人危险的时候,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勇救儿童。他是父母的骄傲,学校的骄傲,是整个社会的骄傲。然而,孟瑞鹏年迈的父母在承受失去独子的痛苦之外,还不得不考虑晚年生活的保障问题。

为了控制人口过快的增长,实现人口和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我国自1971年开始正式实施计划生育政策,1978年以后将计划生育政策确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政策被称为独生子女政策,其政策实施以来,我国人口数量得到了一定的控制,缓解了人口数量庞大给我国资源、经济带来的压力。但是,在人口政策取得成功的同时也带了一些负面影响,即由于严格地控制出生人口数量,以及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平均寿命延长,死亡率下降,从而导致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大多出生于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现在这些人年龄大多集中在60岁左右,而其子女通常是一对夫妻,他们需要负担起至少4位老人的养老问题,而在这些年轻时响应国家号召只生育了一个子女的老人中间也存在着这样一个特殊群体,在他们人到中老年时,家中唯一的子女由于疾病或意外失去了生命,失去子女的老人便成了失独老人。对于失独家庭的数量,暂时没有一个完整的统计数据。学者易富贤在2005年1%的人口抽样调查的基础之上推算认为,截止到2010年,我国的独生子女人数可能已有2.18亿,而《独生子女生存状况》一文中的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人口在25岁以前死亡的人数约占总人口的5.4%,而55岁以前死亡人数约占我国总人口的12.1%。”[1]对独生子女家庭来说,家里唯一的孩子去世,父母不仅要承担老年丧子的痛苦还要面对年老以后的疾病、医疗以及养老等诸多问题。

随着我国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失独家庭的养老问题也越来越被社会各界所关注。国家从2007年起就陆续出台了一些对失独老人进行帮助扶持的政策。例如,民政部规定失独老人的补助政策可以参照“三无老人”的政策实施,但失独老人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富足,更需要精神上的安慰和日常生活上的照顾,因此,失独老人的养老保障体系急需建立并完善。

我国2001年颁布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对失独家庭社会保障做了相关规定,如第4章第27条:“独生子女发生意外伤残或死亡的情况下,其父母又不再生育和收养子女的,地方政府应当给予必要的帮助。”但在此条例中提出的“给予必要的帮助”的说法过于模糊,并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和义务划分,在法律上得不到量化标准,在实际生活中不利于执行。

一、失独家庭互助行为的发展概况

失独父母在精神上都受到重创,导致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开始逐渐地把自己封闭起来,远离了正常的社会,但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又极度渴望得到温暖和关怀。一些有着相同或相似经历的失独家庭就通过“抱团取暖”的方式,聚集在一起相互关心、相互鼓励,勇敢地面对生活。

(一)成立公益组织

失独家庭自行成立公益组织。很多失独家庭通过网络建立联系,在现实中成立失独家庭公益组织。例如,武汉的“连心家园”就是全国失独家庭组织中的其中之一,它是我国第一个在有关部门正式注册的失独家庭公益组织[2]。武汉“连心家园”成立于2007年9月,其成员由武汉市失独家庭组成。“连心家园”的宗旨是:“相互安慰、跨越苦难、战胜自我、挑战明天。”主要工作内容是:心理危机干预。为失去孩子的家庭主动提供精神救援,帮助他们渡过人生中最痛苦的时期;开展互助互爱活动,帮助丧子家庭中的年老体弱者,也呼吁社会各界给予关注;参与社会上的公益活动,对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员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二)组织社区服务

针对性地开展社区服务。一些社区根据本社区失独家庭的特点,以及本社区可利用的资源,积极开展帮助失独家庭的社区服务。例如,河北保定秀兰城市花园小区有两户失独家庭,兰园社区负责人了解情况后,首先建立了“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关爱救助机制,让社区关怀走进失独家庭的精神世界。与一般“空巢家庭”的空虚、孤独相比,“失独”的空巢或许更为冷清和落寞。尽管任何友善都无法取代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情,但社区关爱或许能够从不同程度上缓解失独家庭的精神痛苦,至少可以让他们感受到“人间自有真情在”的社会温暖。在节假日,社区对失独家庭进行走访慰问,通过劝解和疏导的方式,千方百计地让失独家庭正视现实,走出封闭与悲观,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其次,兰园社区经常对失独家庭进行入户走访,帮助失独家庭向上级计生部门提交“本社区计划生育特困家庭帮扶情况表”,为失独家庭申请了价值300元的家政服务卡供其免费使用。另外,社区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为失独家庭搭建一个可以相互倾诉、相互交流的平台,在生活上给予关怀帮助,在精神上给予安慰疏导,引导他们融入社区、参与社会活动,以温情和关爱温暖他们的内心。

二、失独家庭互助行为的主要问題

部分失独家庭选择网络或者其他社会活动集结在一起,便于共同交流情感以及面对来自社会的压力。不过这种方式并不完善,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首先,最大的问题就是,这些失独家庭不完全具备专业的分析、解决其他失独家庭问题的能力,不能用科学有效的方式帮助同病相怜的其他家庭。失独家庭往往以自身的悲惨境遇换取其他受难者的心理平衡,来暂时缓解新加入成员的伤痛,长此以往,失独家庭的心伤并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反而有可能成为一道永远抹不掉的伤疤。其次,失独家庭组织不能得到稳定的社会援助资金,以至于在一些团体活动的组织筹划期间,不得不由组织者自掏腰包,久而久之,资金持续得不到补充,继而使得团体活动不能正常展开,客观上阻碍了其健康发展。

三、对策与建议

(一)完善相关的法规、政策

我国的养老观念是“养儿防老”。人到老年之后子女给予的照顾以及经济支援就显得更加重要,尤其是对于那些没有退休工资和社会保障的老人来说,子女的逝去更是切断了他们的经济来源,年老体弱的他们无法获得足够的资金来平衡自己的生活以及疾病等的支出。这些失独老人在承受晚年孤独的同时,还要为自己最基本的生存保障担忧。因此,政府部门应该在经济方面给予失独家庭适当的帮助。

当然,这样的一种帮扶政策并不能以一个统一的标准推行,所以,作为政府需要对失独家庭的数量、生活状况、经济状况等进行全方位的调查研究,并依据这些情况确定发放补助的金额以及方式等。另外,各个地方政府应当依据当地经济状况和消费状况等对补助进行合理调整,并且伴随着各种经济政策的变化,相应的帮扶政策也应及时地作出改变。特别是对于一些经济特别困难或有重大疾病的家庭,应该设立相应的专项基金等。

(二)加强失独家庭的日常生活照料

对于失独家庭来讲,最大的难题就是养老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身体逐渐出现各种问题,直到无法照顾自己的生活起居。比较常见的情况就是这些老人被送到养老院,由专业看护人员统一照料。可是调查发现,这些老人更喜欢在自己家或者是之前熟悉的环境养老。首先,熟悉的环境会使老人心里更有安全感,不需要在年老的情况下重新适应新的环境。其次,根据我国目前养老机构的相关规定:“人在养老机构养老,必须有子女作担保。”这样客观上给失独老人进入养老院设置了不小的阻碍。同时,入住养老院还很有可能给失独老人带来再次的伤痛。例如,看到别的老人有儿孙过来看望,此时,失独老人无疑会触景生情,勾起往日的回忆,再次触碰到心灵深处最不愿触及的伤痛。因此,迅速建立失独家庭专门的养老院显得格外重要。在这里,失独老人有着相似的经历,生活上有更多相似的习惯,他们互相鼓励,互相爱护,并且由专业的看护人员照顾,晚年生活基本可以得到保障。但目前我国养老机制还不健全,正规的养老机构也比较缺乏,这些问题都需要国家相关部门重视起来,制定解决方案,尽快让失独老人免除对晚年生活保障的顾虑。

(三)建立专业的心理疏导机构

失独者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心理问题,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在失独家庭中,失独父母要承受失去子女、家庭角色被迫中断等变故,易出现抑郁倾向[3],但他们并不愿意去心理咨询机构进行心理辅导。一方面,如今社会上的心理辅导机构大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向前来咨询者收取高额的费用,本来就不宽裕的失独家庭不会再去给家庭增加额外的开销。另一方面,心理咨询机构并没有对失独者的心理进行有针对性地研究,对失独者的家庭状况与心理状况没有充分地了解,无法深入解决失独者的心理问题。所以,需要相关部门设立专门为失独者服务的心理咨询辅导机构为失独者进行服务,以便更好地缓解失独者的心理压力

(四)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

失独家庭的问题具有普遍性,不仅仅存在于某一个或某几个社会体系中,其解决方法同样需要全社会来共同研究与探讨。单纯地依靠政府部门是无法达到全面解决问题的,必须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尤其是各类慈善机构和扶贫机构等非政府机构的共同努力。首先要发挥这些社会组织的精神引导作用。失独家庭,最大的伤痛其实是在精神层面上。这些社会机构可以充分利用其团体的专业有效性,与失独者建立全面深入的沟通渠道,让其能够更真切地感受到来自全社会的关爱和帮助。其次是在物质层面,失独家庭大部分会面对家庭拮据的情况。此时,社会组织便可以通过一些活动发动社会各方力量帮助失独家庭,为其募集一些款项或者生活物品,毕竟社会力量也是非常强大的。只要能够合理充分地调动社会力量,再加上政府的主导,相信关于失独家庭救助的问题可以得到解决。

总之,对于失独家庭的帮扶需要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耐心细致地体贴和关怀,不仅仅在经济上,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抚慰,让他们感受到周围的关心,重拾生活的希望,度过幸福的晚年。

[1]杨友柱.中国“失独家庭”究竟有多少[EB/OL].[2012-5- 12].http://news.xkb.com.cn/pinglun/2012/0512/200038.htm1.

[2]武汉连心家园[2015 -04 -18]http://lxjy.waheaven.com/SecondSite/temp2/Article.aspx?Id=1468.

[3]金珑嘉.失独家庭现状及其养老问题研究[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4):75 -78.

猜你喜欢

独生子女子女养老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图说
独生子女可以直接继承房产吗?
养生不是养老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独生子女不能完全继承父母遗产?
养老之要在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