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想信念的嬗变与重建

2015-03-17左亚文

创新 2015年4期
关键词:嬗变重建信念

左亚文

理想信念的嬗变与重建

左亚文

[摘要]改革开放的实践和市场经济的激荡使人们的理想信念遭受巨大的冲击而发生了剧烈嬗变,理想迷茫、信念动摇、灵魂失落等现象的出现表明精神领域的变革是一个痛苦和复杂的过程,在历史变革的凤凰涅槃中重建科学的理想信念,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应有之义和灵魂工程,也是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并将其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必然选择和必要路径。

[关键词]理想;信念;嬗变;重建

改革作为一场新的革命不仅在感性的物质层面而且在人们的心灵世界都引发了深刻的变革,其中最令人注目的是理想信念领域所遭遇的巨大冲击和剧烈嬗变。回顾和反思三十多年来人们理想信念所经历的这一凤凰涅槃过程,对于我们在复杂多样的思潮流变和观念碰撞中,辨明是非正误,重建科学的理想信念,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理想信念的辨析

对于理想信念的选择和确立来说,首先有一个正确理解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对其本质内涵和根本特征作一番具体的辨析。

(一)理想的本质内涵及层次划分

所谓理想,是指对于未来美好状况的一种向往和憧憬。理想是相对于现实而言的,是尚未实现的现实,而现实是过去的理想。

1.理想的本质内涵

第一,理想是对现实的一种超越,是从“现有”中涌现出来的“应有”。从“现有”到“应有”的超越和转变是一个不断进化和发展的过程。人的一生就是不断地创造条件实现由现实到理想的转变。如果一个人没有了理想和追求,那么,其精神生命也就等于死亡了。

第二,理想不是幻想,而是具有现实根据和可能性的愿景。当然,人人都有幻想,有些幻想虽然没有现实的根据,但有其抽象的可能性。但是,有些幻想则纯粹属于毫无根据的胡思乱想。严格地说,这些都不属于理想的范畴。

第三,一个人的理想是多样的,包括物质财富、权势地位、家庭生活以及个人素养等诸多要素。一般来说,我们把人的理想区分为职业理想、生活理想和道德理想等三个方面。职业理想是对职业选择及其发展的期望。生活理想包括对生活质量及其子女、家庭的企盼。道德理想是指个人对于道德修养及社会对其评价的一种自我期待。

2.理想的层次

一个人的理想不仅是多样的,而且呈现为不同的层次。一般来说,理想由低到高可以划分为职业理想、社会理想和最高理想三个层次。

一是职业理想。职业理想即是个人对于从事某种职业及其发展状态的愿望。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个人希望从事某种自己感兴趣的职业,例如是想当医生、工程师,还是想当企业家、经理;是想从事自然科学研究,还是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等等。二是对自己业已从事职业的未来发展目标的设想。一个没有发展目标的人,生活也就失去了意义。职业理想对于个人来说至关重要。职业理想是人们赖以安身立命的基础,是实现更高理想的前提。

二是社会理想。社会理想即是对于一个国家社会发展前途和目标的追求。在现阶段,我们的社会理想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实现这个宏大的目标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无疑,一个人的理想不能局限在职业理想之上,必须超出职业理想,将其上升到社会理想的高度。

三是最高理想。最高理想即是人类对未来社会发展的终极关怀和终极追求。它所设想的是一个尽善尽美的最高价值目标。如孔子所提出的“大同社会”,孟子所提出的“王道乐土”,柏拉图所提出的“理想国”,托马斯·莫尔所提出的“乌托邦”等等,都是这样的最高理想。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的理想,是共产党人应该为之奋斗的最高理想。最高理想是人的理想的最高境界,一个人只有将其理想境界升华到这一高度,才能成为一个人格健全和完善的人。

(二)信念的含义

所谓信念,通俗地说,就是对某一观念的坚信、确信和坚守。人是有精神的,精神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实际上,精神主要通过一系列思想观念表现出来。我们每个人的头脑里充满着各种各样的观念,有一些观念是我们十分坚信、相信、确信的,这就是所谓的信念。因此,信念与观念相比,其外延更小而内涵更深,它是观念的精髓和内核,是观念中的更为重要的观念。我们正是依靠这些观念来引导自己前进,指导自己安身立命、行事处世。例如,假若一个人把人性看成是恶的,那么,他就会以恶的方式去对付他人;假如一个人把人性看成是善的,那么,他就会以善良之心去与人相处。在市场经济和企业管理中,必须假设人性是复杂的,既是经济人,又是社会人;既是理性人,又是非理性的人。只有这样全面地看待人性,才能做好现代经济和管理工作。

(三)理想与信念的关系

理想是由信念来支撑的,因而理想和信念密切相关,不可分割。一个人的理想的背后,一定有信念作基础。理想是信念的反映和表现。一个立志有所作为的人,必定是一个有理想的人,一个自强不息的人;一个信奉“金钱万能”的人,必定是一个自私的人,一个不择手段的人。一个信奉“个人主义”的人,就会以实现个人价值作为其理想,只讲索取,不讲奉献;一个信奉“集体主义”的人,就会以实现社会价值为其使命,不求索取,甘作奉献。

因此,可以说,有什么样的信念,就有什么样的理想,什么样的信念决定什么样的理想。信念乃是人的灵魂、主宰和命脉。

二、理想信念的嬗变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和洗礼之下,传统的理想信念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社会的理想信念呈现出多元、多样和易变的特点,相当一部分人由于不适应新的环境和新的发展,其精神世界出现了理想迷茫和信念缺失的问题。正视其客观存在,透析其深层根源,是合理解决它们的前提。

(一)传统理想信念所遭受的冲击与挑战

改革开放之前,人们的理想信念处于自在、纯朴和天然统一的状态。当时,整个社会沉浸在一种理想主义的激情之中,信念之火燃烧在每一个人的胸中。从喧嚣的城市到偏远的山村,从工矿企业到解放军军营,到处都洋溢着这种理想主义的豪情壮志。尤其对于生在红旗下长在红旗下的一代人来说,成为一个心无杂念、无所畏惧的革命战士,是他们终身的崇高理想。

无疑,这种纯粹的理想主义是十分可贵的。在革命斗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正是依靠这种革命的理想主义夺取了政权,取得新民主主义的胜利。但是,在社会主义和平建设时期,光有这种革命的激情和理想主义是不够的。正如列宁所说的,在走向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这种伟大的革命热情只能借助而不能依靠。他说:“不是直接凭热情,而要借助于伟大革命所产生的热情,靠个人利益,靠同个人利益的结合,靠经济核算,在这个小农国家里先建立起牢固的桥梁,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1]因此,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建立之后,人们原来比较单一的依附于社会的关系向多样的独立自主的利益关系转变,由大一统的无差别的“社会人”向分散的高度原子化的“个体人”转化。正是在这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冲突中,那种传统的具有最大普适性的革命理想主义遭到了冲击和解构,注重于粗糙尘世的实用的物质主义开始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主导的地位。

与此同时,原先那种未经反思的自在的、纯朴的和“实体化”的理想信念,开始被放进自我意识的视域中重新予以理性的审察和批判,像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所说的那种未曾分化的“实体原则”其内部开始出现了主客体对立的裂缝。[2]于是,传统的理想信念不仅从外部而且从内部遭遇到了巨大的撞击而陷入危机之中。

(二)理想信念的迷茫与缺失

面对这种空前的历史性变革与严峻的冲击和挑战,人们的理想信念在应对中由于其内在的调整一时间处于失序和紊乱的状态。这突出表现在相当一部分人中甚至在一些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身上,出现了理想迷茫和信念缺失的问题。

所谓理想迷茫,是指人们由于找不到正确的理想目标而处于迷失和茫然的心理状态。理想迷茫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由于原来的理想破灭,一时还无法确立起新的理想目标,因而陷入空虚和苦恼之中难以自拔;二是受错误思潮和理论的影响,其理想信念偏离了正确的方向,因而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在错误的道路上愈滑愈远而不自知;三是缺乏正确的引导,一直在黑暗中摸索前行,因而一时难以找到出路而处于徘徊和彷徨之中。从现实的情况看,这三种状况都不同程度地在各个阶层的人群中存在,其中第一种状况在知识分子和领导干部中更为突出,第三种状况在青年大学生和一般群众中更为显著。

所谓信念缺失,是指人们由于对原来所执着坚守的人生理念产生怀疑而处于动摇乃至否定的一种心理状态。信念缺失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原来的信念产生动摇,但尚未完全抛弃,还处于探索之中;二是对原来的信念产生拒斥的心理,进而接受其他信念;三是一直未确立起自己的信念,而且在各式各样的思想潮流中处于无所适从的状态。从显露出来的情况看,信念动摇和缺失在一部分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中严重存在,需要引起我们的密切关注。

(三)理想信念的多元和易变

在当今全球化的态势之下,特别是由于信息网络的建立,整个世界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已经内在地融为一体。不管在地球哪个角落所发生的每个事件都会在瞬间传遍全世界,无论哪种思想和思潮都会在其涌现的同时立刻为每个国家和民族的人们所分享。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个人都无所逃避地处在各种信息和观念的包围和裹挟之中,并且迫使每个人做出取舍。如果说在改革开放之前,国门的封闭还能够把这些纷纭杂乱的信息和观念阻挡在外的话,那么,当国门洞开之后,这些信息和观念就会以爆发的形式汹涌而至。再加之改革开放大大激发了人们自由自觉自主的意识,使每个人的独立精神和个性特征得以彰显。这一切都使社会的理想信念呈现出多元、多样和易变的特点。这种新的环境和新的变化,无疑对原来无差别的浑然一体的社会理想信念产生了强烈的撞击而使之处于混乱和变动之中。

毋庸讳言,由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所引发的人们精神领域的这些嬗变,一方面导致了人们理想的迷茫、信念的动摇和缺失,在社会生活中产生了一些消极的后果和负面的效应,回避这一点不唯物主义的态度,也无助于问题的解决。但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任何历史的变革都会造成一定的紊乱和局部的失调,这是社会文明进化必然要为此付出的代价和遭受的阵痛。同时,也不可否定,发生在精神领域的这种调整和变动是人们重建理想信念的必经阶段,只有经过这个阶段,一种在自我扬弃基础上所重生的新的理想信念将更坚定地扎根在人们的心灵之中。

三、理想信念重建的三个维度

人不能没有理想信念,正如人不能没有精神灵魂一样。所谓“放逐理想、躲避崇高”,实质上是为自己错误的理想信念寻找托词。一个人不选择正确的理想信念,就必然被错误的理想信念所支配。那么,在经历了改革大潮的心灵洗礼之后,我们应该如何在精神的重建中进行理想的选择、信念的确立和灵魂的安顿呢?

(一)理想的选择

理想有一个选择的问题。正确选择的关键是不断提升自己的理想层次,选择科学的理想目标并积极地予以践行。

如前所述,人的理想包括职业理想、社会理想和最高理想三个层次。一个人的理想决不能仅仅停留在职业理想这个层次,还须不断升华。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日知录·正始》)“位卑不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即使是一个普通民众,也应该关注国家大事,身系祖国前途。共产党员、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更应该在立足职业理想的基础上,将其升华到社会理想乃至最高理想的境界,把个人的事业融会到祖国现代化建设大业之中去,这样的人生才是最有意义的。

最高理想就是信仰。人要是没有信仰,就如同无根的浮萍,找不到自己赖以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这样的人生将是悲哀的。而要选取科学的理想特别是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就要破除和澄清各种错误的思想观念,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和精神实质,还原马克思主义的本来面目,恢复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本性。实践证明,只有建基于科学之上的理想,才具有现实的合理根据,才能成为感召、鼓舞和激励人们为之奋斗的崇高而神圣的理想目标。

(二)信念的确立

理想以信念为基。确立合理信念的关键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勤于学习思考、勇于社会实践。

人的信念都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归根结底是由人的“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决定的。一般来说,世界观决定人生观,人生观决定价值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信念就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一种凝练和集中反映,在人的信念中既有科学认知的成分,也有价值和审美的因素。因此,把握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确立合理信念的基础和前提。

确立合理信念还必须勤于学习思考和勇于社会实践。只有通过学习思考,才能分辨出哪些是正确的信念,哪些是错误的信念。例如,不学习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没有较为丰富的知识积淀,就不可能抽象和凝练出正确合理的信念。不学一点哲学,就不能掌握科学的“三观”及其方法论。与此同时,还必须勇于参加社会实践。一种正确的信念、观念和思想的确立,主要是在实践中形成的。理论学习固然重要,但实践更为根本。正像一个人学习游泳,在岸上是无论如何学不会的,只有到河里去,呛过水才能学会。

(三)灵魂的安顿

理想的正确选择、信念的合理确立,最终归结为灵魂的安顿和精神家园的建构。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十八大报告都提出了“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的重要思想。这里的所说的“精神家园”,就涉及灵魂的安顿问题。所谓灵魂的安顿,实际上就是精神家园的建构。从广义上讲,精神家园包括全部的民族文化,但在狭义上,精神家园是特指人的理想信念和信仰等关乎人的精神灵魂的存在,它是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因此,理想信念的正确选择和合理确立,对于灵魂的安顿不可或缺、至关重要,因为人类的灵魂就栖息在其理想信念之上。

四、理想信念的重建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理想信念的重建必须正确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长期以来,我们注重用马克思主义来教育人们树立合理的理想和信念,这无疑是十分重要的,而且要继续坚持。但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应该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相融通,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人绝不是一个消极被动的一无所有的虚无客体,而是在一定的家庭和社会教育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文化存在物。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世界上最为古老而又富有活力的文化,其对整个东亚特别本土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对于中华民族来说,这种文化血脉是割不断、剪不开的,尽管其历经磨难、屡受摧残,乃至遭到了像“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史无前例的浩劫,但是,它仍然能顽强生存下来,不坠于地,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这也充分证明了中华文化对于中华民族的内在的有机的血脉根源,可以说,在中华民族的每一个子民身上,都流淌着这样的文化血液。当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之后,它要在中国的大地上扎下根来,就需要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对话和交流,在对话和交流中实现会通和融合。从文化传播的观点来看,任何一种外来文化如果要想进入一个民族之中,并得到这个民族的认可,借助于暴力这种外在的强制方法,是行不通的。暴力只能征服一个民族的肉体,而不能征服其思想。唯一可行之道只能是在与其民族文化的交融和互动中实现其民族化、本土化。

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本土化就是其中国化。但是,长期以来,我们都未能以一种平和、平等、科学、客观的态度来讨论这个问题,而是以一种近乎宗教般的情感来仰望和膜拜马克思主义,将其看作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先知”和“救世主”。在这样一种心态之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就成了前者对后者的单向的批判、改造、同化和消解。

诚然,自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政治报告《论新阶段》中首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命题之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一般抽象意义上已成为全党的一种共识。但是,现在回过头来看,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内涵却存在很大的片面性。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看成是用中国的语言和中国的故事,来宣讲、举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显然,这样的理解是简单化和庸俗化的。

令人欣喜的是,这些年来,这种状况有所改变。在民间“国学热”的持续推动之下,我们党开始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全新的认识。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决定》中提出了“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的观点。这里的文化就是指中国传统文化。党的十八大的政治报告重申了这个观点。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强调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根基和精神命脉。这些论述把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该而且能够有新的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绝不是像过去我们所理解的那样,是以绝对真理的“代表者”和“裁判者”的身份来教导和改造中国文化的,而应以“求索者”和“批判者”的姿态来帮助和推进中国传统文化实行自我现代化。而且,对于马克思主义本身来说,它也只有通过其自身的中国化,即与中国文化的内在融合,才能被中国的广大民众所接受。

以理想信念为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着许多极为深刻至今仍不失其现实性的合理思想,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历史使命感,“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家国情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崇高品德,“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伟大节操,“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的终极追求,等等。这些思想千百年来成为中国人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柱和心灵依归。无疑,马克思主义与之不是一种对立的关系,也不是一种与之相异的东西。应该说,马克思主义是全部人类文明的继承和发扬。因此,在理想信念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不能实行所谓全面的彻底的“决裂”,而是实现有机的融合。这种有机的融合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理想信念的思想进行改造和扬弃,在赋予其时代新义的基础上使之实现创造性的转换。例如,古代爱国主义与忠君思想的联系、传统道德中存在的已经落后过时的内容等,对于这些我们当然不能全盘接受。二是将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理想信念的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使之成为其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有机构成因素。例如,孔子关于“大同世界”的理想,其中“天下为公”“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等构想,与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理想有某些吻合之处,在对其进行重新诠释和升华后,是完全可以将其吸纳和融入其中的。在理想信念上,马克思主义不是僵死封闭的,而是以开放的姿态,借鉴和吸收一切文明成果中有益的元素来丰富和充实自己。如此,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才是生动活泼和充满魅力的。

[参考文献]

[1]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70.

[2]黑格尔.历史哲学[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6:156.

[责任编辑:李君安]

[中图分类号]B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616(2015)04-0045-05

[收稿日期]2015-03-30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建构研究》(12AKS002)

[作者简介]左亚文,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协同创新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武汉,430072)。

猜你喜欢

嬗变重建信念
为了信念
发光的信念
信念
文化强国视角下的区域文化嬗变动态浅析
浅析清代中后期以来的戏曲声腔演变
关节镜下腓骨长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研究
香港黑帮电影的叙事嬗变与未来
用镜头“重建”徽州
信念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