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束干预护理在RICU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中的应用

2015-03-17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鲍曼医护人员杆菌

郑 毅

(积水潭医院呼吸科,北京100035)

集束干预护理在RICU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中的应用

郑 毅

(积水潭医院呼吸科,北京100035)

呼吸道感染;鲍氏不动杆菌;重症监护病房

鲍曼不动杆菌是人类呼吸道、胃肠道的正常菌群之一,由于广泛应用抗生素,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成为常见的院内感染病菌之一,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是在呼吸重症监护室(respiratory intensive care unit,RICU),如何预防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已成为临床医护工作者的密切关注的热点之一。为了有效地控制鲍曼不动杆菌的院内感染,笔者对我科21例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采用集束干预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8月—2013年5月我科21例呼吸道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所选病例均依据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中呼吸系统感染诊断标准;男性10例,女性11例;年龄55~82岁,平均(69.5±8.1)岁。住院时间16~24 d。

1.2 集束干预护理

1.2.1 积极隔离,单独护理 控制传染源是防止疾病传播的重要手段。对确诊及可疑患者实行隔离,单独病房管理,限制患者之间互串病房,并配备专门的护理人员进行护理,避免医患之间交叉感染,切断鲍曼不动杆菌的传播途径。门上明确标识隔离标志,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严格限制家属探视次数和时间,并指导家属规范更衣和手部消毒;进入隔离病房的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均需戴口罩、穿隔离衣、戴手套,更换的隔离衣需每天清洗消毒。医护人员接触患者前后要严格按照8步洗手法进行洗手,并做好洗手的监督管理。

1.2.2 严格消毒,器械专用 患者所接触的物品是医院内重要的传染源。每班护理班和治疗班护士给患者所用的治疗器具如血压计、体温计、听诊器、监护仪导线等均一人一套,专人使用,并每天用75%酒精表面擦拭,对可浸泡器具如袖带则用84消毒液浸泡;有一次性用具则选用一次性的,如吸痰管和负压吸引装置等,病区内采用层流净化技术以净化空气,减少空气中的致病菌。每周对操作台面、物体表面和空气取样进行细菌培养,以监测病区内的细菌,特别是对留置针、呼吸机和吸痰器等侵入性器械需进行细菌培养,感染患者所使用过的床单、被罩、衣服等个人用品均专门用双层黑色塑料袋单独封装并明确标识,送交洗衣班按感染性衣物处理方法(2 000 mg/L有效氯浸泡消毒1 h)进行消毒清洗[1];患者所产生的医疗垃圾均专门用双层黄色塑料袋单独封装,按感染性医疗垃圾及时处理,减少存放时间。

1.2.3 加强对相关接触人员宣教和环境监控 在RICU入口前的走廊墙壁以宣传画廊的形式向探访家属介绍预防医院感染的基本知识,取得他们对医护人员的消毒隔离工作支持和配合;向RICU内的保洁员和护工讲授基本的感染防护知识,培训8步洗手法,规范整个病房的清洁工作,避免交叉感染[2-3],使他们了解基本的卫生常识,配合医护人员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1.2.4 合理用药 遵从医嘱,每例患者均行药敏试验[4],然后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按规定的剂量、时间和给药途径规范给药,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不良反应,及时降温、吸痰,通过雾化吸入以保持气道湿润,并根据医嘱取痰进行痰培养。

1.2.5 增强患者抵抗力 鲍曼不动杆菌为条件致病菌,当患者免疫力低下时才引起严重感染。因此,提高患者免疫力,是治疗鲍曼不动杆菌的重要因素之一。①可加强饮食营养,鼓励患者多进食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如鱼类、肉类,增加菜肴种类,促进患者的食欲;②可静脉输入人血白蛋白、成分血等血制品以纠正低蛋白血症和贫血;③可口服补气补血的中药制品,如复方阿胶口服液、生脉饮等改善患者正气不足体质。三管齐下,以保证患者获得足够的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本组有3例患者因胸腔积液引流丢失大量水、电解质及蛋白质,给予氨基酸、脂肪乳、红细胞悬浮液,以改善全身营养状况,提高免疫功能。

1.2.6 心理护理 因RICU的特殊性,隔离病房内的气氛比较压抑,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多由于长期受到病患折磨,又由于受到隔离,内心一般比较悲观,情绪也比较低落,病程较久者甚至情绪烦躁,笔者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注意关心、开导患者,减轻患者思想负担,使其保持健康积极的心态配合医疗工作。

1.2.7 专科护理 RICU患者一般存在呼吸困难,因此,均抬高床头30°,以减少回心血量,利于患者呼吸。每2 h翻身拍背1次,以刺激咳嗽咳痰。及时擦干身上的汗液,定时更换床单、被罩和病号服,保持个人清洁卫生;定时翻身并按摩身上骨突处,防止压疮。

由于RICU中患者多昏迷或采用鼻饲,口腔无自洁能力,因此更容易导致感染,我科常用西吡氯铵含漱液擦拭患者口腔牙齿以保持口腔卫生。清洁口腔前应先清理口腔内痰液、唾液及其他异物,以防误吸。

气管切口应及时更换敷料,以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及时吸痰,缓慢回旋提插吸痰管,切忌快速提插,严格无菌操作,一人一管一次性使用,气囊定时测压,防止细菌从上呼吸道吸进下呼吸道。

训练患者主动咳嗽,并给予低流量吸氧、翻身叩背、雾化吸入2次/d,以稀释并清除痰液,保持呼吸道畅通,随时记录痰液性状和量,并根据医嘱留取痰液标本行药敏试验,以发挥抗生素最佳功效。呼吸机严格消毒,呼吸机管道及其附件每天消毒清洗1次,每天更换湿化罐里的无菌蒸馏水。

2 结 果

经过综合治疗和及时集束干预护理,本组21例患者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均得到有效控制,从首次痰培养发现鲍曼不动杆菌生长后,根据药敏治疗每周均行痰培养,隔1~2周后再进行痰培养,均未见鲍曼不动杆菌生长,病区内无人发生交叉感染,科室内同期没有此类感染发生。

3 讨 论

迄今为止,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是一个困扰ICU的难题,它影响着患者的预后转归,预防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在科室内和科室之间传播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时东彦等[5]证实鲍曼不动杆菌在RICU的检出率是呼吸科的2倍,耐药率达到60%以上。鲍曼不动杆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喜在潮湿环境中繁殖,如浴盆、肥皂盒等处。人体中存在于皮肤、口咽、结膜、阴道等处。此病菌黏附能力强,各类医用材料均可能携带该菌。王悦等[6]证实气管插管是RICU发生下呼吸道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重要因素。因此,我科每日均进行有效的环境消毒,用氯化物消毒各项医疗器物表面,保持病房卫生。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主要有以下特点。①患者免疫力低下。本组病例主要为老年患者,都有多种慢性基础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和慢性肺阻塞等疾病,患者基础疾病复杂,长期卧床,机体抵抗力低下,则为细菌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7]。②侵袭性技术的应用。患者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应用侵入性操作,如气管插管或切开、中心静脉置管等,侵入性操作易破坏机体内环境,致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呼吸道的调温、湿化、过滤功能缺失,使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机会增加[8]。本组患者21例均使用呼吸机,4例行气管切开术,3例行胸腔引流。③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由于大量应用广谱抗菌素如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等,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及耐药性日益严重[9],本组21例患者经痰液药敏试验后显示,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对鲍曼不动杆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因此将头孢哌酮/舒巴坦和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作为治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首选用药。

据相关文献[10]报道,医护人员手部带菌率可达到29%。因此,医护人员加强洗手可防止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传播,本组医护人员接触患者前后均严格按照8步洗手法进行洗手,每周对医护人员抽检3次,手部经棉签蘸拭后做细菌培养,均未发现鲍曼不动杆菌,有效地防止了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在RICU的传播。

总之,我们运用集束干预理念,思想上提高了对医院感染重要性的认识,管理上加强医护人员防护,采用严密隔离措施;采用科学有效的消毒处理方法;护患关系处理上加强患者心理护理并制定食谱以增加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收到良好效果,有效地控制和预防了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在RICU的感染和传播。

[1] 鲁艳,刘丽,胡小平,等.ICU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暴发流行调查及控制对策[J].中华全科医学,2011,9(3):392-393.

[2] 丁雅芳.重症医学科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暴发的危险因素调查[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3,30(1):74-75

[3] 王莉,周凤萍.ICU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3,12(2):113-116.

[4] 王兆,杨蕾,陈微微.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暴发原因分析及防控对策[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0):1491-1493.

[5] 时东彦,王鑫,戚小敏,等.2005年呼吸科和RICU病原菌分布及耐药谱型[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8,29(3):391-394.

[6] 王悦,张鲁涛,史利克,等.呼吸重症监护病房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调查分析[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6,27(1):19-22.

[7] 刘德新,卢俊英,田加坤,等.综合性ICU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调查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7(1):127-129.

[8] 林国.重症监护病房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特点及防控策略[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8):1936-1937.

[9] 王虹,白瑞霞,贾海琴.医院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3,36(2):235-237,240.

[10] 毛璞,单靖岚,叶丹,等.ICU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的同源性分析[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0,9(1):6-9,14.

(本文编辑:许卓文)

R517.6;473.5

B

1007-3205(2015)01-0099-03

2013-10-15;

2013-12-24

郑毅(1988-),女,北京人,积水潭医院护师,医学学士,从事呼吸科疾病护理研究。

10.3969/j.issn.1007-3205.2015.01.039

猜你喜欢

鲍曼医护人员杆菌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乳杆菌属分类学地位变迁后菌种名称英解汉译检索表(二)
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
解淀粉芽孢杆菌的作用及其产品开发
侧孢短芽孢杆菌A60
2014-2017年我院鲍曼不动杆菌分布及ICU内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某院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变化趋势相关性分析
喜庆的春节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