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麻醉在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2015-03-17尹秀荣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5期
关键词:丙泊酚芬太尼麻醉

尹秀荣

(山东省临清市人民医院,山东 临清 252600)

麻 醉

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麻醉在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尹秀荣

(山东省临清市人民医院,山东 临清 252600)

目的 观察并比较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持续输注与靶控输注(TCI)在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接受腹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平均分为C组与T组,C组接受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持续输注麻醉,T组则接受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TCI麻醉。采用改良警觉/镇静评分(OAA/S)对麻醉效果进行评价;采用睁眼时间、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对麻醉恢复情况进行评价;采用修订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2RC)对术后认知功能恢复进行评价;采用术后低血压、恶性呕吐等并发症总发生率对麻醉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 T组与C组在OAA/S评分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C组相比,T组睁眼时间、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术后WAIS2RC评分显著升高,(P<0.05);T组麻醉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适用于老年腹腔镜手术麻醉,具有麻醉效果肯定、安全性好、麻醉恢复快以及对认知功能保护等特点。

老年人;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靶控输注

靶控输注(TCI)技术是近年来用于手术麻醉镇痛的新技术之一,指在进行静脉麻醉时,根据所用麻醉药物的药效动力学及药代动力学特征为基础,通过对血浆或效应室等靶位药物浓度的调节,以达到对适当麻醉深度控制及维持的目的[1-2]。在临床治疗中,TCI具有使麻醉血流动力学平稳、使麻醉深度易于控制以及有助于患者术后麻醉复苏等优点[3]。丙泊酚是一种新型的静脉麻醉药,广泛应用于各种手术的麻醉诱导及维持;瑞芬太尼属于超短效阿片类药物,起效快,作用时间短[4]。老年患者因机体功能下降,慢性并发症多等特点,在术中需要平稳的麻醉以及术后良好的麻醉恢复[5]。本研究对比了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TCI与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持续输注在接受腹腔镜手术老年患者中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2013年1月于我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老年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均为Ⅰ~Ⅱ级,其中男47例,女13例,年龄(69.54±11.62)岁。将以上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C组)与靶控输注组(T组),每组各30例。C组中男24例,女6例,年龄(68.14±14.28)岁,体质量(51.37±11.62)kg,气腹压力(12.64±1.27)mmHg(1 mmHg=0.133 kPa),手术时间(34.55±10.92)min。T组中男23例,女7例,年龄(69.97±15.11)岁,体质量(52.48±13.29)kg,气腹压力(11.98±13.37)mmHg,手术时间(36.11±9.40)min。2组患者在性别组成、年龄、ASA分级、体质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麻醉方法 术前8 h禁食,4 h禁水,对患者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术前30 min肌肉注射阿托品0.5 mg以及苯巴比妥0.1 g。患者入室后连接飞利浦MP20监护仪,对血压、心电图、血氧饱和度等指标进行监护。建立静脉通道后给予咪达唑仑0.03 mg/kg。行直视气管内插管,连接德国Drager公司生产的Fabius GS麻醉机,调整呼吸频率12次/min,潮气量10 mL/kg。对于C组患者,选择丙泊酚及瑞芬太尼连续静脉输注的方式。首先给予瑞芬太尼负荷量0.5 μg/kg,之后以瑞芬太尼0.05 μg/(kg·min)的速度进行维持输注,同时在给予瑞芬太尼负荷量后给予丙泊酚负荷量0.5 mg/kg,之后以3 mg/(kg·h)的速度进行维持输注。对于T组患者,则采用TCI的方式进行麻醉诱导与维持。启动德国Drager公司生产的Zeus麻醉工作站,将药物把控输注模型选择为Minto,均选择靶控血浆,先给予瑞芬太尼(设定靶浓度为1.0 ng/mL),输注2 min后开始输注丙泊酚(设定靶浓度为1.0 μg/mL)。

1.3观察指标 对2组患者术中不同时间麻醉效果、术后麻醉恢复、认知功能以及术后并发症等分别进行比较与评价。

1.3.1麻醉效果 麻醉效果的评价采用改良警觉/镇静评分(The Observer’s Assessment of Alertness/Sedation Scale,OAA/S)[6]。量表得分共5分:1分代表患者对拍打身体无应答反应,但对伤害性刺激有反应;2分代表对反复大呼其姓名无反应,但对拍打身体有反应;3分代表对正常呼名无反应,而对大呼其名有反应;4分指对正常呼名能够反应,但反应迟钝;5分指对正常呼名应答正常。

1.3.2术后麻醉恢复 本研究采用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以及拔管时间评价术后麻醉恢复情况。

1.3.3术后认知功能评价 本研究在患者术后3 d采用适合老年人评价的修订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2RC)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进行评价,评分越高说明认知功能越好。

1.3.4麻醉相关并发症 本研究对出现的低血压、呼吸抑制、心动过缓、体动反应以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

2 结 果

2.12组术中不同时间麻醉效果比较 分别对C组及T组患者手术开始后0 min、10 min、20 min、30 min以及手术结束时OAA/S评分进行观察,发现2组患者同时间OAA/S评分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手术麻醉效果(OAA/S评分)比较分)

2.22组麻醉恢复情况比较 T组患者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以及拔管时间均显著短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T组术后WAI2RC评分显著高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麻醉恢复情况及术后认知功能比较

注:①与C组相比,P<0.05。

2.32组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T组患者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7%(5/30),显著低于C组的43%(13/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7.157,P<0.05),见表3。

表3 2组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 例

3 讨 论

丙泊酚与瑞芬太尼均为临床上较为常用的麻醉药物,丙泊酚起效快,恢复时间短,临床应用经验丰富,用于多种手术麻醉,其麻醉、镇静、镇痛效果均得到了肯定,与其他麻醉药物联用时可提供更具优势的临床疗效[7]。瑞芬太尼为μ阿片受体激动剂,具有起效快,麻醉可控性强、分布容积小等特点,较适合于腹腔镜等短小手术的麻醉[8]。丙泊酚与瑞芬太尼常联合使用,以期获得更为肯定的麻醉、镇静及镇痛效果。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TCI是近年来出现的新型麻醉给药方法,即基于计算机技术,以药代-药物动力学为理论依据,通过调节血浆或效应室的麻醉药物浓度对麻醉深度进行控制[9]。TCI所采用的药代动力学数据,均由特定人群中测得的数据为依据,编写成计算机软件以供使用。以预期的实时血药浓度作为反馈,计算机接受该反馈信息后对下一步的药物输注速率进行精确控制,调节间期时间短,可确保靶位药物浓度的恒定[10-11]。TCI以各麻醉药物在体内分布、作用及消除的过程为依据,因此对于患者麻醉深度容易调节,可根据手术及治疗需要对把浓度进行及时调节。

在麻醉治疗时,老年患者人群有着独特的药理学特点。由于机体功能衰退、老年人存在的各种病理改变等原因,老年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CNS)对麻醉药物更为敏感。老年人心功能及肝血流量减退,持续静脉输注的麻醉药物血浆浓度升高较快但清除率较低,对于保持麻醉的平稳及并发症的控制不利[12]。本研究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对接受腹腔镜治疗的老年患者进行麻醉,分别采用传统持续静脉输注与TCI方式进行麻醉,采用OAA/S对麻醉效果进行评估,发现两种方法在临床麻醉深度均较为满意,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但在术后麻醉苏醒和安全性方面,TCI要显著优于传统持续输注的方式,不仅表现在表现在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睁眼时间缩短,而且表现在麻醉相关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显著降低。而且本研究还发现,术后WAIS2RC评分的显著改善,说明TCI在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保护方面效果显著优于传统持续输注。

总之,本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持续静脉输注方式相比,TCI输注对患者呼吸循环影响较小,安全性高,麻醉恢复快,且对认知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因此在老年患者如腹腔镜等短小手术中,TCI是一种理想的麻醉方式。

[1] 杨程,陈宁. 麻醉靶控输注新进展[J]. 医疗卫生装备,2012,33(2):89-91

[2] 纪健,李正,朱涛,等. 丙泊酚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用于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比较[J].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22):3892-3894

[3] 李民,许川雅,王雪冬,等. 对老年患者采用手控或靶控输注丙泊酚的对比观察[J].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9):600-603

[4] 马骠,陶巧建,周康,等.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的临床观察[J]. 临床麻醉学杂志,2012,28(6):588-589

[5] 胡颖珺. 不同诱导方法对老年麻醉气管插管安全性比较[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2,31(2):154-155

[6] 胡明新,杨军,冯增光,等. 阿片类药物对大脑状态指数和丙泊酚的效应室靶浓度的影响[J]. 临床麻醉学杂志,2009,25(9):782-785

[7] 李云,张野,左友梅,等. 右美托咪定对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全麻的影响[J]. 临床麻醉学杂志,2012,28(5):454-456

[8] 杨清平,王多艺,郭元生,等.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微泵输注在短小手术麻醉中的应用[J]. 山东医药,2009,49(15):91

[9] 张兴安,肖彬,陈宇珂,等. 两种舒芬太尼靶控输注系统的准确性[J]. 中华麻醉学杂志,2008,28(7):597-599

[10] 胡利国,方才. 靶控输注技术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进展[J].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1,14(3):331-333

[11] Ma XX,Fang XM,Hou TN,et al. Comparis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dexmedetomidine versus propofol target-controlled infusion for sedation during coblation-assisted upper airway procedure[J]. Chin Med J (Engl),2012,125(5):869-873

[12] 杨艳华,李文革,王继伟,等. 雷米芬太尼-丙泊酚麻醉用于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J].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0):91-92

10.3969/j.issn.1008-8849.2015.05.035

R614.2

B

1008-8849(2015)05-0541-03

2014-06-05

猜你喜欢

丙泊酚芬太尼麻醉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对寒战和牵拉痛的预防作用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对比观察
地佐辛联合丙泊酚应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探讨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对兔小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