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服25 mg、10 mg米非司酮用药方案治疗子宫肌瘤的比较研究

2015-03-17蒲元芳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5期
关键词:激素水平孕激素肌瘤

蒲元芳

(重庆市南川区人民医院,重庆 408499)

日服25 mg、10 mg米非司酮用药方案治疗子宫肌瘤的比较研究

蒲元芳

(重庆市南川区人民医院,重庆 408499)

目的 研究日服25 mg、10 mg米非司酮用药方案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差异。方法 将子宫肌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10 mg组及25 mg组2组,分别给予米非司酮10 mg/d及25 mg/d口服,比较2组患者的肌瘤体积、激素水平、不良反应例数、负面情绪及社会功能。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的肌瘤体积以及孕激素、雌激素、TGF-β、IGF-1含量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2组间患者肌瘤体积以及激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0 mg组患者发生潮热、疲惫、倦怠、头痛、恶心、性欲减退、神经质的例数显著少于25 mg组(P均<0.05)。10 mg组患者的HAMA评分、HAMD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低于25 mg组(P均<0.05)。10 mg组患者的职业功能、婚姻职能、父母职能、社会退缩、社会活动、家里活动、家庭职能、自我照顾、关心社会、责任心评分均显著低于25 mg组(P均<0.05)。结论 10 mg米非司酮日服是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有效的剂量,能够缩小肌瘤体积、降低激素水平,并且能减少不良反应、缓解负面情绪、改善社会功能。

子宫肌瘤;米非司酮;雌激素;孕激素

子宫肌瘤是育龄期女性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会出现下腹坠胀、阴道不规则出血等症状,严重者可影响妊娠,导致不孕。目前手术治疗是处理子宫肌瘤的主要方法,但药物治疗仍在临床实践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于部分肌瘤体积较小的患者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有效控制病情,并在治疗后顺利妊娠[1];而对于部分肌瘤体积较大的患者,也可以通过术前药物治疗来缩小肌瘤体积,进而减小手术切除的范围和手术操作所造成的创伤[2]。米非司酮是治疗子宫肌瘤常用的药物,为了进一步明确其最安全、有效的剂量,笔者比较分析了日服25 mg、10 mg米非司酮用药方案治疗子宫肌瘤效果差异,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20例,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3],瘤体直径≤5 mm、数目少于3个,无明显的手术治疗指征;给予米非司酮口服治疗,患者知情同意,取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根据治疗剂量不同将患者分为2组:10 mg组患者年龄28~40(33.5±4.8)岁;肌瘤体积(78.32±9.52)mm3;其中经量过多44例,下腹胀痛28例,贫血32例,白带增多30例。25 mg组60例,年龄30~38(33.9±4.5)岁;肌瘤体积(78.15±8.90)mm3;其中经量过多40例,下腹胀痛32例,贫血28例,白带增多26例。2组患者年龄、肌瘤体积、临床症状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1.2治疗方法 10 mg组于月经干净后第1天开始给予米非司酮(湖北葛店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33551,25 mg/片)口服,1片/次,1次/d,连续服用3个月。25 mg组于月经干净后第1天开始给予米非司酮口服,1片/次,1次/d,连续服用3个月。

1.3观察指标

1.3.1瘤体体积及激素水平 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行阴道B超检测2组患者的肌瘤体积,并采集外周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雌激素(E2)、孕激素(P)、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的水平。

1.3.2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观察记录2组患者发生潮热、疲惫、倦怠、头痛、恶心、性欲减退、神经质的例数。

1.3.3负面情绪 治疗3个月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价2组患者的负面情绪。

1.3.4社会功能情况 治疗3个月后,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4]从职业功能、婚姻职能、父母职能、社会退缩、社会活动、家里活动、家庭职能、自我照顾、关心社会及责任心十个方面评价患者的社会功能。

2 结 果

2.1肌瘤体积及激素水平 治疗后,2组肌瘤体积以及P、E2、TGF-β、IGF-1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但2组间肌瘤体体积以及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2组肌瘤体积及激素水平比较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

2.2不良反应 治疗过程中,10 mg组患者发生潮热、疲惫、倦怠、头痛、恶心、性欲减退、神经质的例数显著少于25 mg组(P均<0.05)。见表2。

表2 2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例

2.3负面情绪 10 mg组患者的HAMA评分、HAMD评分、SAS评分、SDS评分、NRS评分均显著低于25 mg组(P均<0.05)。见表3。

表3 2组负面情绪评分比较分)

2.4社会功能情况 治疗后,10 mg组患者的职业功能、婚姻职能、父母职能、社会退缩、社会活动、家里活动、家庭职能、自我照顾、关心社会、责任心评分均明显低于25 mg组(P均<0.05)。见表4。

3 讨 论

表4 2组社会功能情况比较分)

子宫肌瘤是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疾病,会在相应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基础上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报道显示,该病的发病率为20%~30%,占女性生殖系统良性肿瘤的50%以上[5]。体积较小或单发的肌瘤多不会引起明显的症状和体征,一般仅出现下腹坠胀、阴道不规则出血等;当肌瘤增大并压迫输卵管或引起宫腔变形时,可以导致不孕症的出现[6]。目前,药物治疗仍在子宫肌瘤的临床处理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选择合适的药物、制定合理的方案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7]。

子宫肌瘤是一类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依赖性的肿瘤,ER和PR两类受体过度激活是导致子宫肌瘤发生的重要环节,因而也成为了药物治疗的重要靶点[8]。米非司酮是临床治疗子宫肌瘤最常用的药物,该药属于孕激素受体拮抗剂,具有与炔诺酮类似的化学结构,且与孕激素受体的亲和力是孕激素本身的5倍以上[9]。米非司酮经口服进入体内后能够拮抗孕激素与其受体结合,引起卵巢中的黄体溶解、肌瘤中雌孕激素含量下降,进而发挥抑制肌瘤生长、缩小瘤体体积的作用[10]。但是,目前关于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时的剂量选择仍存在较多争议[11]。本研究对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治疗后2组患者的肌瘤体积以及孕激素、雌激素含量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2组肌瘤体积以及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就说明2种剂量米非司酮治疗方案均能够有效缩小瘤体体积、减少雌孕激素含量,且不同剂量组之间的疗效并无明显差异,闫海珍等[12]通过随机对照研究也证实了这一观点。

除了雌孕激素外,多种生长因子也参与了子宫肌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其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的研究最为明确[13]。前者具有调节细胞生长和分化的功能,在子宫肌中主要作用于星状细胞,能够促进星状细胞外基质胶原表达、基质沉积,而对正常的子宫平滑肌细胞起到抑制作用[14];后者是由70个氨基酸组成的单链多肽,具有自分泌、旁分泌和内分泌的特性,与胰岛素具有高度的同源性,并在多种肿瘤的生长、分化中发挥重要作用[15]。在本研究中,治疗后2组患者的TGF-β1及IGF-1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2组间TGF-β1、IGF-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就说明2种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治疗方案均能够有效降低TGF-β1及IGF-1含量,且不同剂量组之间的效果并无明显差异。

在评价子宫肌瘤治疗效果时,除了比较激素水平外,还应关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的安全性[16]。通过分析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可知,10 mg组患者发生潮热、疲惫、倦怠、头痛、恶心、性欲减退、神经质的例数显著少于25 mg组。这就说明10 mg日服剂量组的安全性更为理想,发生不良反应的例数更少。根据肌瘤体积及激素水平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综合分析可知,10 mg米非司酮日服能够取得与25 mg日服相当的临床效果,均能够明显缩小肌瘤体积、降低激素水平,且10 mg日服的安全性更为理想,是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更为安全、有效的剂量。此外,子宫肌瘤症状的持续存在会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并诱发一系列的负面情绪,理想的治疗方案应该能够缓解以上情况[17]。因此,笔者还进一步利用不同的量表分析了2组患者的负面情绪和社会功能,结果显示,10 mg组患者的HAMA评分、HAMD评分、SAS评分、SDS评分以及职业功能、婚姻职能、父母职能、社会退缩、社会活动、家里活动、家庭职能、自我照顾、关心社会、责任心评分均明显低于25 mg组,说明10 mg米非司酮日服可以更为有效地缓解负面情绪、改善社会功能。

综上,10 mg米非司酮日服是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有效的剂量,能够缩小瘤体体积、降低激素水平,并且能减少不良反应、缓解负面情绪、改善社会功能。

[1] 江娜,朱雪琼,陈文兵,等.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106例临床观察[J]. 中国妇幼保健,2010,25(34):5128-5131

[2] Feng C,Meldrum S,Fiscella K. Improved quality of life is partly explained by fewer symptoms after treatment of fibroids with mifepristone[J]. Int J Gynaecol Obstet,2010,9(2):121-124

[3] 乐杰. 妇产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95

[4] 张明园. 抑郁症与焦虑障碍共病临床特征研究[J]. 上海精神医学,2009,4():198-202

[5] 李天华,张亚琴,张英华. 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疗效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2):162-163

[6] 罗洁梅,徐碧红,邹玉森,等. 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患者血TGF-1和性激素水平的影响[J].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4):4051-4053

[7] Shen Q,Hua Y,Jiang W,et al. Effects of mifepristone on uterine leiomyoma in premenopausal women:a meta-analysis[J]. Fertil Steril,2013,100(6):1722-1726

[8] Kulshrestha V,Kriplani A,Agarwal N,et al. Low dose mifepristone in medical management of uterine leiomyoma-an experience from a tertiary care hospital from north India[J] . Indian J Med Res,2013,137(6):1154-1162

[9] 侯宏丽. 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患者血清中IGF-1表达的影响[J]. 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1):3-5

[10] 徐岚.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60例的临床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13,8(30):41-42

[11] Esteve JL,Acosta R,Perez Y,et al. Treatment of uterine myoma with 5 or 10 mg mifepristone daily during 6 months, post-treatment evolution over 12 months:double-blind randomised clinical trial[J]. Eur Obstet Gynecol Reprod Biol,2012,162(2):202-208

[12] 闫海珍,解凯辉,张惠英.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分析[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8):967-968

[13] 何艳.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对比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2013,17(10):1290-1291

[14] Yerushalmi GM,Gilboa Y,Jakobson-Setton A,et al. Vaginal mifepristone for the treatment of symptomatic uterine leiomyomata:an open-label study[J]. Fertil Steril,2014,101(2):496-500

[15] Sun Y,Fang M,Davies H,et al. Mifepristone:a potential clinical agent based on its anti-progesterone and anti-glucocorticoid properties[J]. Gynecol Endocrinol,2014,30(3):169-173

[16] 李凤琴.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J]. 当代医学,2013,19(12):46-47

[17] 李剑兰,宋美兰,封全灵,等.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的循证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7):4574-4576

10.3969/j.issn.1008-8849.2015.05.027

R737.33

B

1008-8849(2015)05-0523-03

2014-03-04

猜你喜欢

激素水平孕激素肌瘤
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对比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针药结合改善肾虚痰湿型PCOS激素水平的90例患者的临床观察
保胎药须小心服
甲功正常T2DM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DKD的相关性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脉血康胶囊联合雌孕激素治疗血瘀型原因不明的月经过少
益母缩宫颗粒对药流者激素水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