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教材情境 提升教学实效

2015-03-16徐丽芬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2015年2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书写单词

徐丽芬

PEP教材读写板块通过配有图片的日记、电子邮件、便条等,提供了有一定意义的语篇综合性训练活动,包括阅读理解活动及个性化写句子或补全文段的活动,旨在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本单元学习的核心句型和词汇。究其实质读写板块就是解决两件事情:怎么阅读,怎么书写,也就是通过“读”进行大量的语言输入,以达到学生模仿课文中的范句去“写”的语言输出的目的。

五年级上册Unit 3 B Read and write是有关便条的一节读写课,它包含了三个内容:两张notes,一个Read and tick,还有一个note的书写。重点是notes的阅读、理解与书写;难点是准确书写完整的notes。本节课有四个教材情境:一个文本情境(两张notes),两个任务情境(Read and tick;写一张note),一个图片情境(Robin端着食物chicken ice cream)。那么,教师该怎么依托这四个情境进行有效教学呢?下面笔者以这节读写课的一次成功教学为例,阐述对“依托教材情境,提升教学实效”的见解。

一、依托教材情境,有效导读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通过创设接近实际生活的各种语境,采用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以及各种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教学途径与方法,如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等,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本节课“读”的活动是围绕着Wu Yifan与Grandpa的便条进行的。为了让学生读得顺理成章,教师对教材中的图片情境“Here you are! Chicken ice cream!”进行了合理的扩展:为了给Wu Yifan与Grandpa准备食物,Robin必须了解他们的喜好,因此大家一起帮助Robin读懂两张便条。在这个大情境下,教师设计了五次读的活动,也进行了五次有效导读。

1.问题情境导读

问题情境导读一:这次导读老师设计了三个问题:(1)What’s Wu Yifan’s favourite food? Why? (2)What’s Wu Yifan’s favourite vegetable?(3)What’s grandpa’s favourite food? Why?在这三个问题情境中老师还提出了具体的要求:Read quickly and answer. 1 minute! Underline the key sentences! 问题情境的成功创设成就了有效导读,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学会了带着问题找关键句,然后再回答问题这一技能,同时也获取了有效信息。

问题情境导读二:这次导读设计了一个问题:What don’t they like?在这个问题情境中又提出了具体要求:Read silently or quietly and tick or cross.在这一环节中,老师给出了更多的时间让学生独立完成。通过阅读,学生找出了关键句,在经过关键句与原句的对比之后做出了自己的判断。他们不仅学会了这一阅读技能,同时也获取了更多的信息。

问题情境导读三:这是教材中的一个任务情境read and tick。这次导读的成功之处在于情境的合理:Robin在大家的帮助下读懂了两张notes,给Wu Yifan与Grandpa的食物没有错,但是Chicken ice cream确实太过异常。为了帮助Robin准备合适的食物,老师给出问题“What can they both eat?”引导学生对两个notes进行对比阅读。学生乐于助人的积极心态被成功调动起来,read, tick and say演绎得非常不错。

2.句子释疑导读

这次导读老师解释了两句话:(1)I don’t like beef, but chicken is OK. (2)I like vegetables but not carrots.为了让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这两句话,老师按意群给句子进行了划分(见图1、图2),成功激起学生的朗读欲望。在之后的朗读活动中,学生积极尝试,按意群朗读的习惯得到培养,这也刚好契合了《英语课程标准》关于读的技能标准要求:“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者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

3.文本情境导读

这是本节课中的第五次导读。这次导读以两张便条的文本情境为依托,以两张便条的内容为载体,以Read it better为要求,老师引导自然,朗读要求清晰。本次朗读程序是一样的:倾听一遍→同步跟读→ 重点句的模仿朗读→ 学生自己读→学生朗读展示。学生在整个朗读活动的过程中积极参与,努力尝试,不仅达到了在情境中内化核心语言的目标,而且掌握了基本的重读、语调与停顿这些读的基本技能,提升了自己的朗读能力。

二、依托教材情境,有效导写

《英语课程标准》对语言二级写的技能是这样描述的:能根据图片、词语或者例句的提示,写出简短的语句。由此可见,“写”也必须在情境中进行才能够得到更好的训练。

在这节课中,教材本身就有一个写的活动:每个学生给Robin写一张便条,告诉Robin自己对于食物的喜好。那么如何让这个写的活动合情合理呢?在前面读的环节中,大家帮助Robin读懂了两张便条,现在Robin为了感谢大家的帮助,请大家写下有关自己喜好的便条,他愿意根据大家的便条为每一个人准备食物。这个情境是对上个情境的延续,是对教材情境的合理拓展。教师在这样的温馨情境中进行了有效导写。

1.有效情境导写

在这个环节,教师塑造了一个懂得感恩的可爱Robin形象:Robin为了感谢大家的帮助,决定为大家准备食物。当学生听到“Robin will cook for you”这样的机器人语言出现时,书写note的欲望得到了很好的激发,这是非常好的情境创设,简单、有趣、有意义。

2.对比示范导写

老师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note(见表1),然后让学生找出这个便条与书本上便条的区别,学生找出问题并纠正问题,教师在学生的建议下完成一个完整的便条(见表2)。在这个过程中,便条的书写格式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强调,因为学生的主动参与,便条的书写格式更加深刻地得到了内化。

新教材在书写方面对五年级学生的要求有了提高:不再出现四线格,学生要在单线上书写单词与句子,在这一点上教师也进行了示范导写。在示范的时候,特别提醒了长尾巴字母如y,f等的书写规则。在PPT上首先呈现单词在四线格中的位置(见图3),然后隐藏四线格,就留下四线格中的第三条线,再让学生感受那些单词在单线上的位置(见图4),成功地让学生了解了单线书写的注意事项。

3.目标分层导写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努力提供适应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资源等。在本节课的书写环节中,教师对“写”设定了两个目标:(1)填写单词,完成便条;(2)填写单词及句子,完成便条(见图5)。成绩一般的同学可以选择第一个便条,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合适的单词书写;

有能力的同学可以选择第二个便条,根据自己的喜好写下核心单词以及核心句型。这样的设计保证了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书写活动,“写”的技能得到了训练与提高。

三、依托教材情境,有效评价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在各类评价活动中,学生都应该是积极的参与者和主动的合作者。”本节课对于学生便条展示活动的评价设计独具匠心,最大的亮点是加入了这样一个互动评价:在这个互动的过程中,学生朗读展示在幻灯片上自己的便条,其他学生仔细倾听,然后他们根据便条的内容扮演Robin,给出相应的食物“Here you are,...”,最后展示便条的学生根据情况回答“Oh, no”或者是“Thank you”。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任务,他们积极参与,灵活互动,使得展示活动更加有效,更加有意义。而这个互动评价是建立在教材图片情境“Here you are! Chicken ice cream!” 的基础上的,是对这个情境的再次利用。

依托教材情境,提升教学实效的前提是读懂教材的文本信息,读懂教材的图片信息,挖掘显性与隐性的教材情境,并把各种活动有效地融入到教材的情境中去。Read and write作为新教材的改版板块,每一个单元的内容都比较多,包含的信息量很大。而小学英语教师教学班级多,课务重,充分利用有限的课余时间进行教材研读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应该以教材为本,好好研读教材,读懂文本,读懂情境,灵活依托教材情境,让学生有效地“读”,有效地“写”,不断提高他们的读写技能,从而推动他们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

(浙江省开化县教师进修学校 324300)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书写单词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及实践路径
基于OBE理念的综合英语课程形成性评价机制研究
单词连一连
书写要点(十)
养成书写好习惯
看图填单词
Problems and Measures for English Teaching Assessment in Primary and Junior Middle School
书写春天的“草”
Playing with / i? /
My Story以笔相伴静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