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高段男生也喜欢音乐课

2015-03-16杨绮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2015年2期
关键词:音乐课音乐课堂

杨绮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强调中小学音乐课程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学内容要注意面向绝大多数学生的可接受性和可操作性,让全体学生普遍受益。但综观当下的小学高段音乐课堂,男生不喜欢上音乐课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就其原因来说,除了有孩子特殊年龄阶段的发展特点影响之外,教学方式方法的固化也是重要的方面。小学高年级学生年龄一般在12至13岁,这一时期的男生在心理和生理方面都处于特殊阶段,嗓音有了很大的变化,羞涩心渐强。他们在意识的独立性、情感的丰富性、行为的自觉性、志趣的稳定性等方面,也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他们的兴趣范围扩大,模仿性强,但有一定的选择性。尽管男同学有很多崇拜追逐的男歌星,但他们对音乐课却越来越无所谓,认为音乐学科是“小儿科”,不屑一顾,这导致了他们对音乐学习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在教学中,高段音乐教师常常也只关注那些表现良好的女生,对男生偶有过分“活泼”的行为不是加以呵斥就是冷漠待之。在教学需要进行伴奏时,教师也常常忽视男生的歌唱学习困难和变声。教学内容的选择也很少根据男生的喜好特点,课堂上师生间缺乏有效互动和情感交流,久而久之,男生在音乐课上不愿意开口、不愿意参与,进而逐渐丧失了对音乐学科的学习激情和兴趣。为改变这一状况,教师必须兼顾音乐学科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展开教学。

一、突出学科特点,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我国有句古训:“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里所说的规矩,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是必要的常规。对于音乐课堂来说,课堂常规、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是规矩,更是教师顺利进行音乐教学的保证。音乐课的常规训练和其他学科有所区别,它可以用音乐与学生“对话”并建立各个环节的课堂常规。小学高段男生天真好奇、可塑性强,但教师不能持强硬态度,而需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地用爱心和耐心去引导约束他们。

对此,笔者的具体做法是:在课前组织教学环节,要求学生整队要快、静、齐,然后让学生伴着《友谊花开万里香》的音乐律动进教室;在师生问好环节,让学生听上行的琶音起立,设计简短的音乐或儿歌进行师生问好,再听着下行音阶坐下;在课堂管理时,用一个三和弦来提醒正在交头接耳的同学,还可以编一些儿歌使男生乐于记忆并努力执行,如“唱歌要有好习惯,身体坐正脚放平,抬头挺胸眼随师,轻声唱来真好听” ;在评价环节,设计一些节奏表示对同学的认可和表扬……总之,音乐教师要根据高段男生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突出音乐学科特点,在轻松有趣的教学活动中建立课堂常规,培养全体学生主动参与、自信表演的意识和能力,使男生也逐渐养成主动参与音乐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实施有效互动,培养音乐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教授过程,而是师生通过已有的知识信息进行交流,不断学习并共同成长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师生间的互动方式来进行音乐知识和情感上的交流。对于高段男生音乐学习不愿意参与的现象,教师在课堂中更应创设一个宽松的、充满乐趣的课堂氛围,从学生内心出发,并给予精神上的鼓舞,从而增强他们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只怕不抵抗》这首歌曲时,从男生的兴趣爱好出发,针对男生爱动好胜的特点,创设了小组竞争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听着音乐进教室,用军队的口号、“敬礼”的方式来开课等,让男生觉得很新奇、很有趣。在歌曲学唱环节,先让学生看一组儿童团的图片(如下图),让他们说说自己认识的小团员和英雄事迹,然后又将学生分成以四个小英雄命名的学习小组——嘎子组、冬子组、二小组和海娃组,让男生来担任各组小组长,同时观察哪个组表现最好、学得最快、答出的问题最多,综合表现最优的小组就可以得到“胜利英雄小队”的称号。创编动作环节,教师鼓励大家以歌词内容来编创动作,加深对歌曲的理解。这时,男生表现出极其浓厚的学习兴趣,他们注意力特别集中,在教师创设的多样的活动中熟悉旋律,解决难点,学会歌曲。由此可见,只要教师理解、关爱和尊重男生,明白他们心中喜好、心中所求,教学方法上不断推陈出新,设计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动脑思考,营造民主和谐的交互氛围,把音乐课堂的主要活动归还于学生,就一定会点燃起男生的“兴趣火花”,使他们自信地站上音乐课堂的大舞台。

三、优化教学过程,培养自觉学习行为

新课标指出:音乐教学中要承认差别,因材施教。这种差别包括不同学生的各种音乐能力(如音高、节奏感、嗓音)的差别,各地、各校、各班的音乐学习基础的差别,更不容忽视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性别的差别。教学中要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就要考虑到学生音乐学习能力的差异,既要满足基础较好学生的学习需求,又要兼顾音乐基础较差的学生能够逐步跟上,缩小差距。

例如,笔者所任教的六(3)班有位叫陈晨的男生,他的音乐基础乐理知识比较扎实,音准条件也不错,是一名非常优秀的学生,但是他嗓音正处于变声期,所以唱歌课他总是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导致上唱歌课不够自信。针对这样的情况,笔者鼓励他上台表演,悄悄地把歌曲降了两个调,并着重在旋律、节奏创作上加以辅导。这样一来,陈晨同学对自己歌唱水平有了新的认识,增强了他的自信心,从此他在每次的音乐课上都能积极参与,主动参加一些表演活动。又如,五(2)班的男生龚志超,他的嗓音条件挺好,但是音高概念欠佳,这位男生还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喜欢搞怪,在班里被称为“搞怪大王”,于是笔者充分利用他的“搞怪天分”,在一些有特殊需要歌曲进行二度创作伴唱时都会有他的出现,有了这位同学的配合,这个班级学习音乐的氛围也浓厚起来了。这些小措施逐渐改变了过去高段男生在音乐课上只“对口型”、对学习音乐知识不感兴趣的现象。

四、改进学习方式,培养实践动手能力

音乐学习内容与音乐学习方式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音乐课堂不只是单一的唱歌课,教师要让高段男生卸下“变声期”的心理负担,变换多种参与音乐学习的方式,吸引男生质疑探究,让他们在“玩”音乐中寻找乐趣。一方面可以拓展补充一些适合高段男生学习的教材;另一方面可以引导男生利用已有知识、课堂乐器、身体乐器和其他音源等进行器乐演奏或趣味情境创编活动。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田野在召唤》这首歌曲时,在学生学会演唱这首歌曲后,笔者让学生进行歌曲意境创造活动,先将学生分成几个创编小组,并让男生来担任小组长,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音源、课堂乐器、肢体等对歌曲进行二度创编,有的小组人手拿一张纸,并利用这张纸在手中搓、揉、拉、撕,模仿出春风吹动树叶的声音;有的利用鼓棒刮奏来模仿青蛙的叫声;有的小组还利用口风琴演奏歌曲的前奏,并用由弱到强的力度演奏,感觉就像春天的脚步正向我们慢慢迈近;有的小组则集体设计了一个“美丽的田野”造型,组内同学分别扮演小鸟、花朵、小树等;还有的小组则利用人声来模拟春天里各类动物发出的声音……现场气氛相当活跃。在最后的综合表演环节,在大家的共同演绎下,同学们除了用肢体创设的情境和美妙的歌声,还伴有大自然美妙的自然音响,大家仿佛置身于春天的田野,歌曲的情感得以充分挖掘,这样的音乐编创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还发挥了学生主动探究和创新的能力,更重拾了高段男生对音乐课的学习兴趣和自觉性。

五、运用激励评价,树立音乐学习自信

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和赞扬,课堂教学中实施及时、适度、多样的评价,既能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立自信心。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习结果,更要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关注学生的参与度、目标达成度、合作交流的意识与情感态度的发展。同时教师还要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展示自己的机会,善于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地、有针对性地作出恰当评价,发现并发展学生的潜能。在实施评价时,教师要营造民主、平等和温馨的评价氛围,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可以分阶段设立“每周之星”“魅力团队”“黄金搭档”“最佳进步奖”“出彩小歌手”等综合性评价项目,善用富有启发性、赏识性的教学评价语,如“没想到这节课给我们收获这么多,看来,学好音乐能让我们的生活更丰富、更精彩”“你真棒!能有这么大的进步,老师为你感到高兴”“同学们的问题提得很有水平,回答也很精彩。看来,你们想知道的东西真不少”“同学们唱歌的姿势很好,声音也很自信,如果在表情方面能做得再好一点,你们的歌声会更动听优美”等等。这样不仅能唤起学生积极的情绪,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日积月累赏识激励男生,逐步培养其音乐的自觉学习能力。

例如,笔者在教学六年级的《万马奔腾》这一音乐欣赏课时,在介绍完牧民在大草原上挥鞭、赶马、高声吆喝、大汗淋漓的忙碌生活后,让所有学生模仿牧民骑马的动作时,发现男生都有些“羞涩”放不开。正当笔者为这种现状犯愁时,看到有位男生想要举手发言:“老师,其实我就是在内蒙古长大的,我的妈妈是内蒙古人,我去过大草原,小时候我外公带我骑过马。”此时周围的同学纷纷投去羡慕的眼光,特别是男生们。笔者顺势问:“老师一直有个心愿想去大草原骑马,看看牧民们的生活,你能告诉大家骑马都要注意哪些姿势?”他开始比画起来有模有样。“同学们能和老师一起来学习一下吗?”刚才那些羞涩的男生,居然伸开双手大大方方地做起骑马挥鞭的动作。另外,教师可以适当运用体态语言进行激励,如投去充满希望的眼神、欣赏地点点头、伸出赞许的大拇指、亲切地拍拍肩膀等,让男生知道老师正在关注着他。合理运用课堂上的激励评价能让学生感受到一种尊重和信任,更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树立男生学习音乐的信心,促进男生自觉学习能力的发展。

教育是平等的,教师要用审美教育的目光、赏识教学的意识,关注这些厌恶音乐课的小学高段男生,在实践中努力探索,潜心研究,培养他们自觉的学习行为,使他们的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沐浴着美育的阳光雨露。

(浙江省义乌市下骆宅小学 322000)

猜你喜欢

音乐课音乐课堂
喜欢的课
欢乐的课堂
上音乐课能帮学生提高学业表现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音乐
写字大课堂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
众生相
今天的“音乐课”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