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合作与竞争学习策略

2015-03-16冯锡珍

文教资料 2015年33期
关键词:学习策略小学语文

冯锡珍

摘    要: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盲目合作”、“为合作而合作”、“形式化合作”等现象。因此,课堂教学中既要注重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又要强调在合作基础上的竞争学习方式,使小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提高学习成绩。本文就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及采取相应策略谈谈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合作与竞争    学习策略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中为广大教师所采用。但综观教学实际,还存在“盲目合作”、“为合作而合作”、“形式化合作”等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缺乏必要的合作学习的内容,学生不会合作交流,既不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又不倾听别人的诉说;二是教师对合作学习缺乏有效指导;三是在合作学习的基础上缺乏必要的竞争学习。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既要采取合作的学习方式,又要强调在合作基础上的竞争学习方式,使小学生在合作与竞争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一、合作学习策略

1.要精选合作学习的内容。

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策略,但不是唯一的。有的内容适合于合作交流,有的内容适合于独立思索。很多教师在组织合作教学时带有极大的盲目性与随意性。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时,让学生两人一组讨论:课文中五壮士说的是谁?大部分学生读了不到一半课文,就笑眯眯地把头凑到一起玩了起来。因为这个问题太简单了,学生只要瞄一眼课文就知道答案了。这样的合作只是流于形式。因此,具有合作价值的内容应该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合作内容具有价值。要选择有探究价值的内容或有一定难度、答案多样、学生感兴趣、爱参与的作为合作的内容[1]。如教学《五彩池》一课时,一名学生提出:“五彩池的水可以洗脸吗?”教师先让每位学生自行读书理解、领悟,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组内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达成保护环境的共识。由于这一问题的答案具有多元性,并且是学生关心、感兴趣的问题,因此积极性很高。

二是内容可具体分解,即可让每个小组成员有明确任务的学习内容。如第八册语文《落花生》一课,教师可以把文章分为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四个部分,小组中每个学生负责熟练掌握其中一个部分,然后教给同组其他学生,以便让每个学生全面掌握学习任务,最后让学生参加所有学习内容的检验。由于这种学习不仅仅是个人的事,它还关系到小组的荣誉,因此,学生们学起来就会格外专心。

2.分工明确。

当前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往往没有明确的个人责任,这极易导致“责任扩散”,小组成员各自为战,一盘散沙,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小组成为学生逃避学习责任的“避风港”。如在《鲸》的教学课上,通过学习课文,老师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讨论并归纳鲸的特征时,前后桌学生虽然围在了一起,却各自忙自己的事。几分钟后,教师喊“停”,提问了几个学生,这一阶段的“合作学习”就结束了,没有触及合作本质。针对这种不足,合作学习特别强调在小组活动中明确每个组员的个人责任,以实现小组成员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合作。在合作学习小组中,往往通过角色资源等的分配明确小组成员的个人责任,使他们互相依赖。如让不同的小组成员担任不同的角色:记录员、检查员、纠错员、总结报告员、联络员,等等,这样小组成员能分工负责,共同实现小组合作目标。

3.教给学生合作的技能。

“学生不会与人交流,没有合作经验,我能怎么办?”这是教师常常提及的问题。这种认识忽略了合作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内容,合作过程就是一个学习过程。因此,教师要如同传授学科知识一样教会学生各项人际交往合作技能,使他们真正理解这些技能的确切含义。例如,“善于倾听”是一项重要的合作技能,特别是对于低年级学生,培养他们的倾听习惯在合作中尤为重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罗列出许多具体的行为指标,如应该看着讲话人,用点头、皱眉等行动表示正在倾听,用“嗯”“对”等词语应对讲话者,简要记录讲话的要点,等等,这样学生就能清楚地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倾听别人的讲话,这比笼统地要求认真听、专心听更能有效地影响学生的行为。

4.教师要给予及时有效的指导。

在合作过程中会暴露出许多问题,需要教师参与合作过程并给予有效指导。比如说,小组活动出现问题时,教师应及时进行干预和指导;小组讨论偏离主题或讨论受阻时,教师应及时发现、及时制止或为小组讨论提供及时点拨。

5.做好评价。

目前,不少合作教学的评价是单向的,往往使一些缺乏学习技能的学生受到其他同学的冷落和忽视。教师在进行小组评价时,应该看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行为表现、积极性、参与度及学生在活动中情感、态度、能力的生成变化,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被尊重、被关注的滋味,以此综合评价小组的合作效率。合作学习追求的是教学中生生间、师生间民主、平等、和谐、融洽、互相信任、共同提高的交往过程,要想使这一学习形式取得实效,教师自身必须掌握一套科学、可行的引导和指导策略。

二、竞争学习策略

竞争学习策略有多种多样,其目的也不尽相同。如采取辩论赛,就是培养小学生口语表达的一种有效策略,也是竞争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辩论是人们对事物产生不同看法时,各自陈述理由、互相启发,共同提高认识的口语交际活动,它是认识问题的重要方法,也是语言交际能力的综合表现。因此,在小学生中经常开展辩论活动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新课标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而辩论中的竞赛活动最能激发同学们的交际欲望,充分体现双向交流,听说互动。那么,如何通过组织辩论赛培养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

1.确定辩题,明确目标。

辩题是辩论赛的灵魂。小学生辩论赛的辩题必须充分考虑到问题是否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是否确实存在两种不同的看法或做法,如小学生是否适宜多看电视,课后学习班是否影响学习,分数是否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这样的辩题既贴近学生生活,又属于社会热点、焦点,同时会激发辩手的参辩活力,使辩手有施展的空间,从而引发听众的共鸣与思考。

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较差,诸多良好的心理品质正逐步养成,加之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还较低,因此,赛前可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切实可行的阶段目标,使学生在辩论赛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发挥、发展[2]。如在六年级的一次辩论赛中,我制定了如下学习目标:一是明确辩论过程,练习有理有据地说明问题,坚持和证明自己的观点,同时锻炼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及抓住要点快速应对的能力;二是学习兼听各方意见、明辨是非、全面地认识问题的思想方法;三是学习与他人合作,增强团队意识。这样的目标既符合学生实际,又体现了新课标对高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的训练要求。

2.梳理材料,宣布规则。

小学生的辩论赛一般是为“辩”而“辩”,即为观点而辩,参赛双方在比赛中所持观点不一定是其现实生活中的立场观点。因此,辩前要让学生收集正方(肯定方)、反方(否定方)的相关资料,为“辩”和“论”做充分准备,如理论依据、事实依据等。一旦确定为正方或反方,本方同学立即团结协作,收集、整理、交流资料,并分别选出四名主辩手。

辩论赛是赛事,要决出胜负,而且要保证尽量公平公正。虽然小学生辩论赛不同于正规的辩论赛,但为了培养他们的辩论能力,提高辩论水平,辩论赛中仍要有一套适合学生的比赛规则。因此,在赛前我预先宣布比赛的评比原则:态度是否积极;语言是否严密;表达是否清楚;论据是否有说服力;是否团结协作、互相支持,等等。通过以上赛前准备工作,学生明确了辩论的方式、方法,并随时遵循标准衡量自己的表现。

3.展开辩论,相机点拨。

辩论不仅是语言的较量,更是智慧的角逐,思维的艺术。正如谢希德教授所说:“辩论看似‘口辩,实为‘思辩‘智辩。”一场精彩的辩论赛往往会产生许多新思想,撞击出理性的火花,放射出智慧的光芒,它不仅考查辩手的语言运用能力,而且检验辩手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积累,更考验辩手随机应变的能力和语言、举止的文明程度。因此,在辩论赛的过程中,教师在把握以上要点的同时,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相机点拨,指出辩手辩论中的亮点:一是思维敏捷,反应迅速;二是语言文明,简洁生动。这样,通过辩论赛就能为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提供生动形象的教材。

4.评议总结,提高认识。

评议总结是辩论赛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师生共同点评,全面分析双方及个人的利弊得失,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及不足,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并下定决心在以后交际活动中不断进步。

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采取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平等竞争的学习方式,以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小学生合作与竞争的意识,掌握学习与生活的技能,从而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丁瑞林.小学生合作学习问题设计的策略浅谈[J].吉林课改,2005(1).

[2]张宝军.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培养浅谈[J].吉林教育(学刊),2011(2).

猜你喜欢

学习策略小学语文
应用型本科层次大学生网络在线学习策略及实践
高中生数学自主学习策略探讨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一种使用反向学习策略的改进花粉授粉算法
多媒体教学条件下学习策略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