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作文,要为学生搭“脚手架”

2015-03-16杨仕威

中学语文 2015年4期
关键词:脚手架秋风写作文

杨仕威

[作者通联:浙江青田中学]

高中生的作文要向高一阶段发展,要让学生往高处爬一爬,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为他们搭建“脚手架”,让他们能借助支架容易继续往上升。如何为学生搭建作文“脚手架”呢?

一、用课文作“立杆”

课文一边连着作者,一边连着读者。当我们阅读时,作家的情绪、情感可以通过作品传递给读者。高中语文教材(苏教版)按人文话题选编课文,许多同类情感的文章集中在一起,就像是为学生作文准备的一排排“立杆”,常常能把学生的情绪、情感顶上来。只有当情感不断地被刺激并提升到一定兴奋度的时候,写作的欲望才会被点燃。文质兼美的课文大都能触动学生的神经末梢,诱发并强化学生情感,学生的表达欲才会逐渐增强。

比如,“月是故乡明”这个专题有老舍的《想北平》,韩少功的《我心归去》,柯灵的《乡土情结》,曹文轩的《前方》以及刘亮程的《今生今世的证据》,都在写“故土”这个话题,传达的不是对故乡的思念热爱之情,就是对乡土情怀的理性思考,无不透露出浓浓的乡土气息。这些文章一字一句地敲在离乡求学的高中生心上,读着这样的文字,个个感同身受,有的还情不自禁地落下泪来。课文既把学生带到作者的生活世界,又引导学生进入自己的情感世界。无论是老舍笔下的“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还是韩少功笔下那“血沃之地真正生长出的金麦穗和赶车谣”,抑或是刘亮程笔下的那只“早年间日日以清脆嘹亮的鸣叫唤醒人们的大红公鸡、一条老死窝中的黑狗”,或者是曹文轩笔下那些不知道是走向家园还是走向无边旷野的旅客,它们都带给学生无尽的想象,勾起学生浓浓的乡情。

读着这些文章,浓浓的乡情油然而生。学生自己的生活渐渐被引发再现出来,真实的情感渐渐丰富起来,大写的“人”字就逐渐立起来。老树、老街、老房子,庭院门前的池塘,房屋后面的菜畦,那一塘的荷花,那童年的风筝……夕阳的余晖和袅袅的炊烟,母亲呼儿唤女的声音……表达对亲人的眷念抒发对故土的热爱之情,这一切是那么的自然又成为必然,这或许是责任,或许更是爱。学生愿意写,也似乎觉得必须写。文字自然如汩汩流水,源源不断。如果没有课文支撑,随意让学生写一篇作文,只能逼着学生空抒情、抒假情。

课文除了能让学生的情感立起来,还能让学生在写法上立起来。课文就是个例子,它一定可以提供给学生写作方法支撑。阅读课上,总会探讨作者怎样写文章的问题,这就要能学以致用。怎样才能够像作家一样恰当地运用一些写作技巧呢?在写作文的时候,不妨再细化课文内容,从局部进行比照,并尝试模仿着运用。模仿写作几次之后就会慢慢内化为自己的一种行文技巧。为了向课文学习写作技巧易操作,可以帮助建立“方法借鉴表”(如下)。

?

有了课文做“立杆”,写起作文来就轻松一些,也能爬得更高些。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无论是情绪情感的酝酿,还是思路方法的借鉴,用好课文这个支架,就能以读促写。

二、用思维表作“撑杆”

课文让学生作文在情感、方法上能立起来,但如果要立得稳,就得需要撑杆来加固。情感靠具体的内容来支撑。具体内容要统一为一个整体,需要有一套思维系统起支撑作用。如果思维不系统化,就像支架不牢固,容易出现断裂或垮塌现象,写起作文来就会思维短路导致无法完成。为解决思路不畅,可以引导学生画作文思维表,使自己保持思维畅通。如果是记人叙事可以画“个人叙事”思维表,如果想象作文可以画“个人想象”思维表,如果议论也可以用“个人论说”思维表。

在练习写作文之前,可以让学生先完成一个表格进行内容梳理。对照课文简化写作内容,把内心所想都理出来,写就容易许多。比如,写我的故乡可以对照《想北平》来梳理。

?

写作过程是一项复杂的思维过程。很难说清楚学生的作文思维起始于何种状态又终止于何种状态。但不可否认的是学生写作文总有一个思维起点。处于怎样的起点?不同学生个体自然不一样。但不管怎样我们都可以帮助学生在思维表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有了思维表做作文“撑杆”,就可以在成文之前把要想表达的内容明细化,从而明确自己思考的起点和终点,并不断调整写作内容。以“故乡”为例,可设置如下“个人叙事“思维表。

?

填思维表的过程就是记忆搜索和细化生活场景的过程。过去的某个场景可能涉及到地点,所见、所听、所想甚至是所感。还原过去生活场景,叙写真实生活。同时,又是站在当下的视角从现实的心境出发来审视这些场景。“为什么记得这些?它的重要性是什么?”这涉及的是自己的看法与评价。借助于“思维表”来梳理写作,能把场景或事情记叙得比较完整,并合乎生活逻辑。再如“个人想象”思考表:

?

思维表只是为写作训练提供一些思维过程支持。表中所列内容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调整。有了思维表的支撑训练,写作思路就会逐步清晰起来,情感表达就会更真实,内容表达会更具体。思维表可以帮助学生比较轻松地找到成文线索,表达按一定顺序,符合生活逻辑。有了思维表的撑杆作用,内容、情感就立得更稳。

三、用修改案作“拉杆”

学生作文基本成文之后,如何使其臻于完美。其中,修改的功夫肯定少不了。没有修改,就没有提升。这就像有了立杆和撑杆,要想更坚固,还要在顶端装拉杆。修改作文,也是需要教师指导的。过去我们也曾要求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或同学的作文,但都没有真正落实,主要原因在于老师没有明示修改方案。

从哪个角度去修改,如何修改?朝着哪个方向改?在哪一点上集中修改?老师要提供给学生一个明确的修改方案。为了改变学生自己修改和相互修改不作为状态,在教学过程中制定一个修改案让修改意见更具体,修改内容更集中,修改任务更加明确,修改自然容易落实。无论是自己修改,还是同学互改,都要突出某一次或近几次作文要强化的重点,并将修改内容化解到各个修改阶段中。比如,“个人叙事”的修改重点是文章的真实性和叙事的合理性问题,所以在“修改板”里分三点来进行转化。把作文的真实性转化为这样两种的修改意见:“写的是发生在我自己身上的事吗?”和“写的是能打动人的事吗?”叙事的合理性转化为“有没有按照事件发生的顺序写?”这样的问题。没有达到要求就要进行修改,并朝这个方向修改,直至满足要求为止。同学互改要有旁批,还要说明修改理由。至于其他方面的修改,可以在某个写作阶段突出某个重点。比如,可以为学生提供以下“个人叙事”修改板。

?

?

下面就是学生利用“修改案”互批互改的一篇作文。括号内是同学给出的修改意见。

静听回声

青田中学 高一(13)班 邱陵

沉重的行李箱压着两个吱吱作响的轮子,艰难地在楼道走廊上前行。我苦恼地松开黏满汗水的把手,看着自己红肿的双手。行李,就搁这了。在包里又是一阵翻腾,总算摸出了一串掩埋(此处用“掩埋”一词不妥,可改为“珍藏”)已久的钥匙。熟练(仅“熟练”还不够,应该再加上“准确”)地拎起一把。插入。转圈。再转圈。向外拉。终于,到家了。

热切地冲上前给妈妈一个大大的拥抱,我便拖着千斤般的双脚踱进了久违的房间。好怀念那张床。好怀想我的毛绒玩具。但我都顾不上这些了。闭眼。倒下。睡觉。(这里不符合生活逻辑。回到家,拥抱妈妈一下之后就跑到房间睡觉去了。从第一段内容来看,应该是好久没有回家了,从哪回来?为什么那么长时间离家?回家之后跟妈妈就没有说几句话?给人不真实感。建议把第一句删掉。)

迷迷糊糊中,我爬了起来,走向窗口。(跟梦游一样,一般“迷迷糊糊”,是不会爬起来的,会一直酣睡。写作文要尊重生活实际。这一段建议改为“一觉醒来,我习惯性走向窗口。”)

还是一个(“还是一个”改为“从那个”)小小的框里,我总能望到不同的景色。

破旧的窗棂上仍旧长满了青苔,屋瓦上还摆着缺口的花盆,只不过装着的都是些陈年的泥土,连猫儿都绕到老远的烟囱旁休憩。屋檐下,一张由废木材拼接而成的长桌安安静静地站着,它的四周围满的是各家丢弃的旧沙发、花花绿绿、零零散散,好不热闹。

秋风轻轻地拂过,一旁的白果树叶就在枝头微微颤动,似无数的精灵,在议论着。我出神地望着它们。

这些秋天的叶子啊。它们知道,秋天就要来了,就赶紧把辛辛苦苦染了一个春天、一个夏天的绿色换了,换上秋风喜欢的黄色。其实它们并不喜欢黄色的,因为黄色预言着它们衰亡、死去,可是重要的秋风喜欢,它们就顾不得这些了。然后,耐心地等着秋风的来临。秋风一来,它们就什么都不顾,乱颤、乱抖,全然不要了矜持,不要了优雅的仪容,不要了一切的青春气息,它们奋不顾身地离开枝头,扑倒秋风的怀里,哪怕秋风只拥抱它们几分钟,甚至一秒钟,都是在所不惜的。秋风无情、秋叶却无怨无悔地死去,腐烂,化为泥土,化为大树的营养,等着下一个秋天,下一场秋风的来临,万千辛苦,为与秋风共舞的那一刻。我不想别的,只愿秋风能多陪叶子一秒钟,再多一秒钟,死了也是幸福的。(秋叶宁愿死去,为的是与秋风共舞的那一刻,不为秋风的肃杀,而为秋叶的洒脱。“死了也是幸福的。”悲凉搀和着“凄美”,感情基调太低太低,让人有点喘不过气来。是否考虑改一下?这一段应该放在第二段后会好些。这样的背景下,会出现怎样的人文情怀呢?下文应该转到人事上了。)

再一望,(去掉“再一望”,因为这不需要再望,沙发上没人,第一眼就看见的。)那群人呢?那群坐在沙发上的人呢?那群手里拿着扑克牌,嘴里叼着烟的人呢?那群手捧一盆毛豆,与邻里大谈特谈生活琐事的人呢?那群(把“群”改为“些”,因为不是所有的人都这样的。)因身体不适,木然坐着的人呢?那群(把“群”改为“些”,理由同上)坐等着看好戏,露出一口缺一半牙的人呢?他们去哪儿呢?

我惊讶地(“惊讶”本身就是动作,不能用来修饰动作。去掉该词)用双手拼命地揉着肿胀的双眼。

他们本应用青田话大嗓门地谈着天南地北,巴不得让全世界都听见。他们本应就着这个季节,哼着小曲儿。他们本应该让这老城区人声鼎沸。他们去了哪儿?

有小小的白粉蛾飞过,我的眼角不觉就潮湿了。(为什么?要简要写明白白粉蛾飞过让我流泪的原因。这一景有什么意味?)

我不再探着头去寻找他们的身影。

看那屋檐下一张用米糊粘着的纸,便明白了一切。“本店出租”,散了多少人。

猫儿跌跌撞撞(加上“地走来,理也不理地我地径直”)爬上床,逃进了一片被窝的黑暗里。模糊的光影,尘土飞扬的道路,川流不息的人群。变了(将“变了”改为“一切都那么陌生”)。

离开家(加上“三年”这样一个时间,更准确些)回来,就变了。

曾经,我厌烦那群人天刚明就大声嚷嚷。如今,我反倒希望那群人再教教我地道的青田话。

只是,有人哭,有人笑,有人离别,有人重逢,都变了。(这些不能突出“变”,应该删去这段话)

东西没变,环境变了;景色没变,眼睛变了;别人没变,自己变了。(想谈“没变”与“变”,但分类不清,说法未必合理,建议删去该段话。)

也许,他们会再聚。却已回不到原来。

明天,沙发和桌子(加上“也许”一词,因为还不确定就是明天。)就会搬走吧。后天,店面(加上“也许”一词,理由同前)就会出租了吧。今后,老城区都会不复存在吧。

与其等到下次经过那儿说再见,不如就在这一刻,静静地、细细地再听一次那淡淡的回声吧。

这篇作文细腻地描写家园即将消逝时内心感受,悲伤味道较浓,能触动读者心弦,增加对人世生活的认识。但原文在记叙时有些内容考虑不周全,有的不合生活逻辑,有些思路也不是很清晰,语言表达也不是很准确。经过修改,情感态度更明朗,内容更真实,表达更顺畅。

利用修改案做拉杆,修改作文针对性增强,通过自己修改与同学间互批互改,学生可以更加清楚地意识到在写作文的过程中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猜你喜欢

脚手架秋风写作文
全钢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及其安装方法
探讨BIM技术在悬挑式脚手架工程中应用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施工特点及难点探讨
尝试,培养核心素养的脚手架
写作文的烦恼
用中医诊疗法写作文
写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要写作文
秋风
秋风吹
写作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