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融入研究

2015-03-16

关键词:母语表达能力受试者

朱 红 英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外语教学部,浙江 杭州 310018)

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融入研究

朱 红 英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外语教学部,浙江 杭州 310018)

本文在综述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国内某高等职业院校的108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主要涉及高职院校学生对母语文化的态度、母语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以及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融入等情况。结果表明:高职院校学生非常认同母语文化的重要性,有较强的母语文化学习需求;高职院校学生的母语文化英语表达能力薄弱,缺乏母语文化表达所需的英语词汇;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缺失现象严重。最后,从英语教学的目标定位、母语文化教学的途径以及母语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测试等方面展开讨论,以期为我国高等职业院校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提供参考依据。

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母语文化;母语文化英语表达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培养的学生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社会将给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提供更多涉外活动的机会。但与本科院校学生相比,高职院校学生在英语语言的运用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等方面依然相当薄弱,有必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提高其应用英语表达母语文化的能力。关于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母语文化教学研究,国内学者或对其现状进行调查并提出相应策略,或从跨文化交际角度对中国文化外语教学与中国文化失语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张蔚等通过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有关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测试发现,大多数受试者不能够用英语恰当地表达测试中涉及的中国文化元素[1]。刘长江针对我国外语教育中本族语文化被忽略的状况,提出了目的语文化和本族语文化兼容并举的实施策略[2]。陈晓靖阐述了外语文化教学中仅有目的语文化的传入导致跨文化交际的不对称以及文化单向性传输的问题[3]。为此,有学者强调在教材、教学改革的基础上,有必要对目前的大学英语考试进行改革,适量增加母语文化知识的内容[4]。也有学者提出要对外语文化教学进行创新,借助外语这一“国际媒介”,实现中国文化的重构和输出[5]。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国内学者开始重视和研究高等职业院校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6]。笔者对前期相关研究分析后发现,现阶段关于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融入的研究大多偏向于母语文化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方面,对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如何融入母语文化尚缺乏实质性研究。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本研究试图回答以下方面的问题:(1)高职院校学生对母语文化的态度如何?他们对母语文化是否有学习需求?(2)高职院校学生用英语表达母语文化的能力如何?他们是否缺失母语文化所需的英语词汇?(3)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的地位如何?

(二)受试者

本研究对象为国内沿海地区某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108名二年级学生,其中英语专业(商务英语)学生38名,非英语专业学生70名,涉及金融、会计、企管等。之所以选择这几个专业群体是因为:英语专业学生相对于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总体较高,金融、会计、企管等学生在该校非英语专业学生中体现不同层次的英语水平,具有一定代表性,可以体现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正常水平。考虑到二年级学生在大学学习英语已超过一年,英语语言应该达到了一定水平,对英语文化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本研究以二年级学生为主。

(三)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一份自行设计的高职院校学生母语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调查问卷。为确保调查工具的合理性,在参考中国大学英语教学中国文化失语调查问卷[7]、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母语文化认同调查问卷[8]、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测试卷[9]的基础上,征求专家同行意见,设计了调查问卷。问卷分两部分,共20题。其中,第一部分为受试者的个人背景,共5题,涉及年级、性别、专业、生源、英语过级等;第二部分为调查内容,共15题,涉及母语文化态度、母语文化表述所需的英语词汇掌握情况以及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教学情况等,最后2题为开放性题目,要求受试者描述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遇到的问题以及写出提高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建议。

(四)数据收集与分析

本次调查共发放英语专业问卷38份,回收有效问卷38份,有效率为100%;发放非英语专业问卷73份,回收有效问卷70份,有效率为95.9%。合计发放问卷111分,回收有效问卷108份,有效回收问卷达97.3%。本次调查样本量较充足,受试者所在学校及所读专业具有代表性,调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母语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主流意向。

二、调查结果

(一)高职学生的母语文化态度

母语是一个民族言说表出的方式,体现着这个民族的精神[10]。对待母语文化的态度,既包括对母语文化本身的认识和态度,也包括母语文化作为重要的软实力对民族复兴的重要作用的认识和态度,还包括对母语文化知识的渴求和态度。本研究的母语文化态度涉及文化自信、文化认同、学习需求等3个方面,结果如表1所示。

关于文化自信, 108 位受试者中仅 1 人 (0.93%)认为对中国传统文化“非常了解”,81人(75.00%)认为对中国文化有“有一定了解”,有26人(24.07%)表示“基本不了解”,可以说,学生对母语文化知识的自信度表现不很乐观。针对“你认为你能用英语表达中国特色文化话题吗?”,没有人表示“完全没问题”,61.11%认为“基本不会”,8.33%认为“完全不会”,也就是说,大部分受试者对用英语表达中国特色文化没有足够的信心和把握。

在文化认同方面,高职院校学生对母语文化的重要性有非常高的认同度。90.74%的受试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下中国社会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81.48%的受试者认为“高等职业院校非常有必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文化认同的关键是文化自觉,而文化自觉表现在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和对自己文化能力的提升。可以说,随着近几年来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以及全球升温的“汉语热”,领悟中国文化的精髓,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已为高校大学生所共识。

对于文化学习需求,高职院校学生具有强烈的母语文化学习意识。如在回答“你是否愿意了解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时,62.96%的受试者表示“愿意”,29.63%的受试者表示“想了解”,但苦于“没有良好的学习途径”。这说明学生的母语文化学习需求与文化教学实际情况可能存在脱节,需要教学者探索途径,开辟有效的母语文化学习渠道。在回答“你认为高等职业院校英语教学中有必要加强中国文化的融入吗”时,有69位(63.89%)受试者认为“非常必要”,说明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的导入是符合高职学生本位需要的。可以说,在当今全球化交流越来越频繁的背景下,将母语文化有意识地融入英语教学既是当代多元文化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英语教学者的时代使命。

(二)高职学生的母语文化英语表达能力

从词汇测试的调查结果来看, 受试者表达母语文化所需的英语词汇欠缺。在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词汇中,受试者表示“会”正确用英语翻译的排序靠前的是:春节、长城、饺子、京剧;排序靠后的有:兵马俑、造纸术、三国演义。通过对各类常用英语教材的分析发现, 这种排序与这类词汇在教材中出现的频率有关。凡是在学生使用的教材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学生词汇掌握的程度相对较好,如春节、长城、饺子、京剧等在中学、大学的英语课本里经常出现。出人意料的是,一般认为比较难译的“孔子、儒家”,有42.86%的非英语专业学生表示“会”, 远远超过了英语专业学生(13.16%)。笔者考察了该校非英语专业使用的英语教材《21世纪大学英语》,在该教材第二册Unit 2 Values 中出现过孔子(Confucius)、柏拉图(Plato)、儒家思想(Confucianism)、佛(Buddhism)等有关文化方面的词汇,所以大多数学生还留有深刻的印象。而同样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兵马俑”、“造纸术”、“中国书法”等因其在各类英语教材中鲜有提及,故受试者对其知之甚少。这与最后的开放性题目“你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什么?”中受试者提到的 “英语能力有限”、“中国文化英语词汇缺乏”等问题相一致。正如宋伊雯、魏晓旭(2012)所指出的那样,高职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不足是源于高职学生积累的中国文化词汇有限[11]。说明在英语教学中,增加中国特色文化元素是提升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

表1 受试者的母语文化认同态度情况

(三)高职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的地位

英语教学不仅是语言教学,还包括文化教学,既包含对外来文化的尊重与接纳,也包含对本民族文化的表达与传播。英语教学的真正目的是培养具有不同文化背景人们之间相互交流的能力。

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缺失现象严重。根据调查发现:其一,高职英语教师重视教授西方文化,忽略介绍和传播本民族优秀文化。调查中认为老师“经常”用英语教授中国文化的受试者只有9.26%,而认为老师“更多教授西方文化”的受试者达到58.33%。其二,英语教学内容偏重西方文化的输入,忽略本民族文化的输出。如在回答教学材料、作业测试中涉及中国文化知识的问题时,大多数受试者选择“偶尔”或“几乎没有”。我们知道,对于学生而言,教学内容的导向作用十分明显。因此,教师应从只顾语言知识的讲授、英美文化的单向输入转变为注重其语言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融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于一体,从而提高其综合素质能力。

三、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融入的思考

(一)重新思考和定位高职英语教学目标

党的十八大强调,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是实现中国梦,建设文化强国的一项紧迫任务。高校外语教育作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渠道,应肩负起对于本民族文化精华对外输出的责任。解决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的母语文化融入问题,不能简单地认为在英语课堂上增加一些中国文化的内容让学生学习和记忆,关键是要加深对英语教学的内涵理解,需要对高职英语教学的目标重新思考和定位,明确为什么要输出母语文化?输出哪些母语文化?以什么方式输出?同时要处理好外民族文化的输入和本民族文化输出的关系等。

(二)补充体现母语文化的优秀英语素材

教材是反映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重要知识载体,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是学习者获取文化知识的主要途径。然而,目前国内高职院校主要使用的几种教材,如高教社的《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外研社的《新视野英语教程》、上外社的《高职国际英语》中,中国文化的元素所占的比例极少,从而造成了母语文化输出与目的语文化输入的严重失衡。因此,有必要完善现有高职英语教材和开发新高职英语教材。例如,在阅读或读写教材中,可以补充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浅显易懂的优秀英语文章和译文;在听说类教材中,可以设置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的听力和口语话题的英语材料。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的目的语语言学习,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母语文化英语表达能力。

(三)选取合适的母语文化教学内容

就母语文化的教学内容而言,我们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从宏观的范畴上来讲,首先,母语文化教学内容要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体现中华五千年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和特点,同时把握好中国文化输出与西方文化导入的度;其次,母语文化教学内容要切合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兴趣点,至于什么是外国人感兴趣的内容,可以参照近年来欧美媒体或网络对我国文化的报道,留学回国人员的介绍以及对在中国任教的外籍教师的调查研究。从具体的内容上来讲,介绍以中国特色文化为主线的英语补充材料,如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的粽子、馄饨、冰糖葫芦、茶艺等,中国名胜古迹中的长城、兵马俑、石窟等,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儒、道、佛教、孔子等,中国笔墨艺术中的国画、中国书法、文房四宝等。另一方面也可以选取中国名作家写的介绍中国文化的材料,如林语堂先生的《京华烟云》(Moment in Peking),还可以是外国人写的以中国文化为背景的英文作品,如英国作家毛姆的游记《在中国屏风上》(On a Chinese Screen)。也可以适当加入体现中国文化元素的科技知识与信息,如建筑形态、时尚设计、审美思潮、营销策略、商务礼仪等。特别强调的是,所有文化内容要考虑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接受能力,要难易适中,以“听进来—说出去”、“单语进来—双语出去”、“介绍进来—宣传出去”的交际训练原则,全面提高学生母语文化输出的综合应用能力。

(四)开拓母语文化学习延伸的渠道

除了英语课堂教学以外,应鼓励学生在课外拓宽母语文化的学习渠道: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学习网站,如http://www.chinaculture.org,有目的地探讨母语文化与外部文化的差异;利用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视材料,如A Bite of China(舌尖上的中国)等,帮助学生掌握用英语表达母语文化的技巧和方法;也可以利用在中国出版的英文报纸如China Daily、21st Century等了解中国文化的知识以及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法;还可以利用校园英语广播、英语资源平台、文化知识竞赛等加强中西文化学习。通过这一系列母语文化学习渠道的拓展,使学生越来越了解本民族文化,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这样才能在跨文化交际中弘杨和传播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五)加强母语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测试

长期以来,各类各级英语考试基本都是围绕听、说、读、写、译五种语言能力,基本没有涉及中国文化英语表达力考察的题目。在考试指挥棒的引导下,学生误认为学英语就是学语言,所以把精力集中于语言的学习,忽视语言所承载的文化背景知识,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很好地弘杨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因此,我们必须改革大学英语测试内容,将母语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考查加入到测试中,可以是增加中国传统文化常识的考题,如中国特色词汇的英语表达、习俗文化背景的英译等;也可以将试卷中的作文题与文化测试融为一体,通过考试来促进学生对母语文化的学习。

当然,因高职院校学生专业不同、培养方案不同,各院校情况有所不同,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适度地加强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的母语文化融入。我们坚信,与单纯的语言学习和西方文化的输入相比,融入母语文化的英语教学更能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毋庸置疑,随着文化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不断深入,融入母语文化的英语教学将成为我国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主流。

[1] 张蔚,等. 关于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中“中国文化失语症”的调查与分析[J].江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3):39-42.

[2] 刘长江. 谈外语教育中目的语文化和本族语文化的兼容并举[J]. 外语界,2003,(4):14-18.

[3] 陈晓靖. 跨文化交际中文化传输的双向性——谈“中国文化失语现象”[J].吉林工程师范学院学报,2010,(4):53-55.

[4] 曾洪伟. 文化“失语”、民族认同缺失与教育偏误[J].教育评论.2006,(4):102-103.

[5] 郭姗姗.外语文化教学创新探源:中国文化的重构与输出[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8):131-132.

[6] 吕岩. 高职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浅析[J].辽宁高职学报,2011,(8):36-38.

[7] 宋伊雯.中国大学英语教学“中国文化失语”研究[D]. 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0.92-96.

[8] 富晓妮.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母语文化认同的调查研究[D].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3.61-62.

[9] 孙晓茜.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调查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2.56-58.

[10] 成尚荣. 母语教育与民族文化认同[J].教育研究,2007,(2):22-25.

[11] 宋伊雯,魏晓旭.中国高职英语教学“中国文化语”现象调查[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45-48.

(责任编辑:金一超)

A Survey-based Study on the Penetration of Native Culture in English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ZHU Hongying

(Foreign Languages Department, Zhejiang Financial College, Hangzhou 310018, China)

Based on the questionnaires concerning expressions of Chinese culture in English, this paper reports the results of a survey on 108 students from a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in China, concerning the attitude to native culture, the ability to express native culture in English and the introduction to native culture in College English. The results show tha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are short of English vocabulary to express native culture. The main reason is that the introduction to native culture in College English is limited. Finally, some strategies are discussed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penetration of native culture in English teaching.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native culture; ability to express native culture in English

2014-11-04

朱红英(1965-),女,浙江海盐人,副教授,从事英语教学、语言与文化研究。

G712

A

1006-4303(2015)02-0180-05

猜你喜欢

母语表达能力受试者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母语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有效训练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途径
提高农村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策略
创新写作教学,培养表达能力
谈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母语教育:从美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