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航天科研院所科技成果目标管理探讨

2015-03-16上海航天电子技术研究所刘娜

航天工业管理 2015年6期
关键词:科研院所科技成果研究所

◎上海航天电子技术研究所 刘娜

航天科研院所科技成果目标管理探讨

◎上海航天电子技术研究所 刘娜

上海航天电子技术研究所成立5年来共获得40余项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这与研究所在前期策划阶段积极梳理并汇总拟鉴定项目,以及在科技成果报奖阶段组织并配合课题组及时完成成果申报各项工作密切相关。目前,研究所采用院所两级科技管理模式。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究发展部负责制定科技成果管理年度工作计划,实施过程监督指导与考核,型号“两总”系统负责型号工程科技成果策划;研究所科技委办公室负责制定工作计划,组织完成科技成果的申请、鉴定、登记、评奖及推广交流等。

一、科技成果管理现状

1.存在问题

笔者以目标管理理论为切入点,深入分析当前航天科技成果管理模式存在的不足及原因。为此,笔者于2014年10月在上海航天电子技术研究所进行了一次抽样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研究所科技成果管理中长期目标、责任、成果培训、检查、评价、绩效考核、科技成果转化等,并据此归纳出科技成果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缺乏中长期管理目标,责任不明确。通过调查问卷发现,有80%以上的受访者认为研究所没有科技成果中长期管理目标;38%的所级领导表示基本明确自己在科技成果管理中的目标责任,2%的所级领导不明确自己的目标责任;仅有50%的中层干部明确自己的目标责任,8%的中层干部不明确自己的目标责任;70%的普通员工表示不明确自己的目标责任。

二是过程管理不规范。有57%的受访者表示完全不清楚科技成果管理责任时间节点,78%的受访者表示目前本单位的科技成果管理培训机制不够健全,还需要完善,82%的受访者认为科技成果管理与绩效考核关联度不紧密。

三是科技成果转化开发较弱。70%以上的受访者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方面的意识薄弱,不清楚本单位的科技成果转化情况。

2.原因分析

一是策划阶段无完整的目标体系。课题组由于型号任务较多,不是十分清楚自己在各阶段的责任,项目办公室没有及时进行科技成果树梳理,科技委办公室也仅是停留在对科技成果的流程性管理上。科技成果管理目标的确定仍以梳理和制定拟鉴定项目为主,一方面被动等待科技成果树划分,另一方面在项目取得一定进展后相关课题组未能及时申报科技成果。此外,目前支撑申报奖项的材料中缺乏重要知识产权内容,特别是授权的专利相对较少。

二是过程管理中授权不到位,时间节点不明确。目前,研究所领导对于自己的目标责任不是十分明确,无法做到完全的管理授权,各相关部门在沟通、协调方面也存在问题。因此,在科技成果策划阶段没有明确梳理和上报科技成果鉴定计划时间节点安排,在过程管理中课题组人员往往在最后时刻才开始准备材料,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也缺乏专门的部门管理,更没有明确的时间节点。

三是培训机制不健全,检查、评价、绩效考核未形成体系。由于技术人员忙于型号研制,对科技成果培训存在精力、人力不足的现象,没有形成系统的科技成果培训体系,也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因此很难做到考核的公平与公正。而且,各责任部门目标不同,工作难易程度不同,奖惩也就很难与目标成果相匹配。

四是科技成果转化与产生相互脱节。科技成果转化难的主要原因是对产业化需求考虑得并不充分。当前,大部分航天科研院所不具备中试及工程化的条件,现阶段研发者的角色还没有完全实现转换。此外,尚未设立专门负责科技成果转化的部门。

二、构建科技成果目标管理体系

1.以中长期管理目标形成完整的体系

首先要制定中长期管理目标,逐级制定出整体目标、部门乃至个人目标。当前,研究所的战略目标定位是根据“十三五”规划要求,加快推进“企业化、市场化”战略转型。战略目标是提升科技成果管理水平,直接目标是增加科技成果获奖数量及转化率,从而提升科技成果管理对技术创新的贡献,增强竞争力。此外,知识产权的申报应与科技成果申报相结合,需在型号研制过程中同步开展。

建立研究所目标网络图,将与科技成果相关的各部门目标责任标记出来,各责任人应明确自己的目标。所领导在目标管理过程中应占据首位,积极促成科技成果中长期管理目标的制定与执行;项目办公室认真组织型号成果树的划分;科技委办公室组织好各阶段的目标管理工作;课题组全程参与,配合完成科技成果各阶段工作,从而形成完整的科技成果目标管理体系。

2.授权到位,时间节点明确

科技成果管理的中长期目标确定后,所领导应做到授权到位,对下级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帮助,同时授予下级一定的支配权。

科技成果的目标责任落实到位以后,下一步就是明确责任时间节点。科技成果管理的责任内容、完成形式、配合部门及时间节点见表1。

表1 科技成果管理内容及责任时间节点

3.健全培训机制与考核体系

研究所应进一步确定培训内容、方法等,使各部门明确各阶段的责任。科技委办公室应加强与研究院研发部、研究所人力资源处的联合,同时要建立科技成果培训激励机制,并对培训定期进行评估与总结,以此来制定和调整新的培训计划。

科技成果管理中的重要一环是完善的检查、评价与考核体系。科技委办公室把各阶段的目标细化后下发到责任部门,并定期对各级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可以通过召开正式会议的形式,由上下级共同检查目标进展情况;根据制定的指标对各目标进行考核,将目标完成的结果和质量与各部门及个人的奖惩挂钩。通过将战略实施与科技成果绩效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科技成果目标考核体系。

4.产学研结合推进成果转化

科技成果全过程目标管理的最后环节是实现科技成果转化,航天科研院所要充分依靠政府及企业的力量进行成果转化。首先,政府应在科研项目的组织方式上建立有利于成果转化的机制,以科技成果产业发展的需求为大方向,鼓励航天科研院所积极参与。

其次,航天科研院所应不断加强基础研究,发挥前沿技术的优势,同时应确立市场化的转化概念,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所长担任,下设科技成果转化办公室,专职负责成果转化、合作形式推进、审批等一系列工作。

航天科研院所应以成果转化的长远效益为前瞻,与科技成果的最终用户企业合作。基于各自研发和试制的特点,企业应占据主导地位,最终形成政府、航天科研院所以及企业三者相互合作的产学研结合模式,完成科技成果转化。

猜你喜欢

科研院所科技成果研究所
睡眠研究所·Arch
航天科研院所“双创”路径研究
睡眠研究所民宿
未来研究所
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运行管理探索与实践
科研院所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的有效性提升研究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昆虫也会便便吗?
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模式选择的博弈分析
新中国60年重要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