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亮做活“微”元素 巧搭“互联网+”快车——以鸡西市微政务平台为例

2015-03-15李晓龙

奋斗 2015年6期
关键词:鸡西市鸡西政务

李晓龙

做亮做活“微”元素 巧搭“互联网+”快车——以鸡西市微政务平台为例

李晓龙

鸡西市的微政务悄然兴起于2014年,百余家的党政机关开通了政务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借助新媒体和移动互联网为百姓办实事、办难事成为微政务的重要任务,微政务开通之来,以“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树立新风尚”为目标,促进微政务快速有序蓬勃发展。

一、鸡西的微政务成为“两个舆论场”的桥梁平台

1.“鸡西发布”开启鸡西“互联网+政务”先河。以《鸡西日报》、鸡西电视台、鸡西人民广播电台为代表的本地传统媒体舆论场,和以互联网“自媒体”为代表的民间舆论场,两个舆论场既有交集也有隔阂。在一些社会事件和公共议题上,曾经存在着一定的不同。2013年,作为鸡西市党政新媒体宣传平台“鸡西发布”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的开通,率先搭起了鸡西市委、市政府与百姓沟通的“连心桥”,以“传递党和政府声音、提供服务资讯、倾听社情民意、回应社会关切”为核心理念。“鸡西发布”微博和微信的开通推动了鸡西市党政务公开的进程,通过手段快捷、渠道通畅、影响广泛的新媒体平台回应民意关切,尤其注重通过新媒体与网民沟通,阐释清楚社会转型期公共治理的复杂性,达到化解矛盾、理顺情绪的目的,使广大网民提升了参与城市建设的热情,积极主动给市委、市政府建言献策,“鸡西发布”作为市委、市政府的官方平台,及时回应网民的声音,通过官方微平台,促进了党委、政府和民众之间的顺畅沟通和良性互动,提升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2.微政务平台成为党和政府服务群众的“主渠道”。鸡西市首批开通党政务微博和微信的单位有80余家,通过监测发现,在各单位、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鸡西市的“两个舆论场”的交集和共识度有显著增强。如市委确定的发展目标、“两会”期间确定的为市民办的十件好事、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爱心志愿者在行动等内容以及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保障卡申请、发布、鸡西市城市空气质量情况、物价、停水、停电公告等均都通过微政务平台实现信息及时发布,其成为民众得以信赖的公共信息发布平台。

3.微政务平台成为核心价值观引导舆论的“主战场”。传统媒体、意见领袖和网民这三大舆论场域,在微政务未曾运营时,各自拥有发布渠道和平台。鸡西微政务的开通,一方面是作为党政机关的权威声音对外发布;另一方面是整合社会媒体的不同观点形成客观理性的舆论引导。鸡西微政务在引导核心价值观落地民间舆论场上发挥了积极作用,可以说鸡西微政务在2014年出现了一个显著变化,政务微博、微信开始大规模进入网络舆论场,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逐渐融合,整个互联网舆论生态进入调整期。在调整期里,鸡西还成立了社会化媒体联盟和自媒体联盟,既融入了在全市较有影响力的社会化新媒体平台,如鸡西微生活、鸡西亿家传媒、新浪鸡西、密山生活汇、鸡东生活汇等的私营传媒公司新媒体平台,又联合诸多网络意见领袖,如与鸡西生活汇、鸡西木鱼、鸡西身边事等自媒体开展多层次、多角度的深度合作。

二、鸡西微政务催生网络舆论场“正能量”的传播

1.微政务平台成为服务百姓的直通车。“鸡西发布”微政务平台上线后,改变了以往网上舆论引导只停留在堵嘴巴、捂盖子的简单方式,更多的是接纳网民的合理抱怨、理性批评、建议见解的帖子增多。鸡西政务微博发布厅的搭建更大程度上将政府服务百姓的距离又拉近了一层,曾有市民通过微博向“鸡西发布”反映鸡西早市商贩违规占道影响正常行车、如何更快地查询公积金贷款与支取的方法、社会保障卡申请和发放问题等等。“鸡西发布”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以微政务网络发布会的方式,通过微电影、微解答、微论坛等不同方式开展了一系列利用网言网语让民众易于接受的活动,并在相关部门的微信公众号中设立常设的热议问题解答栏目,给百姓一个方便的移动互联窗口。

2.鸡西微政务平台传播真善美的“扩音器”。网上助人为乐、倡导和谐方面的积极言论一直以来都是网民传播正能量的主要载体。“鸡西发布”一方面努力甄别网民发布的求助事件的真伪;另一方面通过发布权威信息来引导网民踊跃参与到帮扶活动当中。“鸡西发布”从2014年10月份开通以来,在全社会发起拯救白血病患儿的事例有4起,分别为每位患者募集救命款20余万元。有一则来自农村朋友发来的微信,她告诉“鸡西发布”,她是一名生活在鸡冠区红星乡务农生活的18岁女孩,由于身患白血病,她不得不提前辍学,家里要承担高额债务。“鸡西发布”看了她的病例,核实了她的家庭情况,并与传统媒体联合做了一期节目,再通过微政务平台向全社会发起倡议,引起了全社会的共鸣,来自网络上的捐款迅速积累到了10万元。2015年春节前4天,“鸡西发布”接待了一名35岁的妈妈讲述了她5岁的女儿突患T型急性白血病,还带着一个患有精神病的父亲,眼看着要过春节了,全家人已无再生存下去的希望,“鸡西发布”启动救助应急预案,进户调查,制作了微电影《希望》,并联合鸡西市最大的社会新媒体共同向全社会发布《当您的孩子拿着压岁钱时,请您伸出援手帮助5岁的小菲阳吧!》的倡议,并策划了《让微信红包抢的更有意义,捐助红包传递爱心》活动,两个倡议发出后,1分钱、1元钱、10元钱、100元钱、10000元钱、30000元钱的红包纷纷捐助到了鸡西市滴道区白血病患儿徐菲阳妈妈的微信里,好心人越来越多,红包救小菲阳也成为春节期间鸡西市的热门话题,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网、《黑龙江日报》、黑龙江电视台、东北网,以及江苏电视台、四川电视台、甘肃电视台、《深圳都市报》等媒体都做了报道,南非、美国、俄罗斯、英国、新加坡等国的华侨华人也通过微信、支付宝打来救治款,在短短的40天里,徐菲阳的母亲通过微支付接到的捐款就达20万元。类似的微公益还有很多,“为老余头售滞销的10万斤萝卜”“救助鸡西市第一中学白血病学生”“救助鸡西平岗矿白血病儿童”“倡议全社会献出爱心关注鸡东失去母亲5岁的脑瘫儿童”等等。

3.理性看待负能量,做百姓的“排气阀”和“减压石”。其实网络舆论场中的负能量并非只有消极作用,通过鸡西微政务平台的成功运营可以看出网民针对腐败、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社会议题的热议,希望党委、政府能改变上述问题的迫切愿望,鸡西微政务接到网民通过微平台互动,将网民线上的诉求,在线下进行有效解决,将网民的诉求引导到相对封闭的微信公众平台,减少了通过微博进行裂变扩散所带来的舆论影响,鸡西微政务微信平台已经成为网民适度宣泄公众情绪、排解社会压力的“排气阀”和“减压石”,营造出良好开放的舆论场、包容的网络生态。

(作者系鸡西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

责任编辑/贾程秀男jiachengxiunan@fendouzazhi.cn

猜你喜欢

鸡西市鸡西政务
鸡西市防御洪水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
努力让鸡西发展更快人民生活更好生态环境更优 全力开创鸡西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发展新局面
黑龙江鸡西市第四届教师微课制作技能竞赛活动落幕
《鸡西石文化》出版
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研究
政务
政务
政务
政务
黑龙江鸡西油页岩综合利用过程能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