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照料者自杀意念及相关影响因素

2015-03-13宋名扬等

中国医药导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急诊精神分裂症

宋名扬等

[摘要] 目的 了解急诊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照料者自杀意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制订科学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自编的社会人口学问卷调查表、健康状况问卷(SF-36)、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及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对150名海南省某精神病院急诊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亲属照料者的自杀意念进行调查。 结果 急诊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照料者自杀意念发生率为25.3%(38/150)。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经济状况、有无慢性病及不同患者病程、有无暴力、住院行为的亲属照料者自杀意念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受教育程度高、家庭人均年收入低及患者病程长的亲属照料者自杀意念强(OR=3.736、8.868、83.333、42.754,均P < 0.05)。 结论 急诊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照料者的自杀意念发生率较高,针对上述自杀意念风险较高的人群,相关政府部门应给予更多的社会关怀及支持,以最大限度预防自杀。

[关键词] 急诊;精神分裂症;亲属照料者;自杀意念

[中图分类号] R74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5)02(b)-0137-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suicidal ideation of relative caregivers of emergency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and the related influecing factors, in order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formulation of scientific intervention measures. Methods 150 relative caregivers of schizophrenia patients treated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of a mental hospital of Hainan Province were selected. The self-made general data questionnaire, short form 36 health survey questionnaire (SF-36), 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 (SSRS) and self-rating idea of suicide scale (SIOSS) were used to survey the suicidal ideation of relative caregivers. Results 25.3% (38/150) relative caregivers of schizophrenia patients had suicidal ideation.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rates of suicidal ideation among different sex, ages, marriage status, economy status, suffered chronic disease of the relative caregivers; and the course of disease, previous violence, previous hospitalizations of schizophrenia patients (all P < 0.05). Unconditional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female relative caregivers, relative caregivers with higher educational status, lower income of a year in family and lengthy pathogenesis of patients had more suicidal ideation (OR=3.736, 8.868, 83.333, 42.754, all P < 0.05). Conclusion The rate of suicidal ideation in relative caregivers of emergency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is high. Aimed at the risk population, related government department should give more social care and support to prevent suicide.

[Key words] Emergency; Schizophrenia; Relative; Suicidal ideation

随着20世纪60年代精神病患者非住院化运动(deinstitutionalization)的开展,大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已回归社区由其亲属照料。全球有2400万~2900万精神分裂症患者[1-2],因大型精神卫生机构数量急剧减少及社区精神卫生机构未能很好建立,照料者负担仍然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2]。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作为主要的社区照料者,其在照料患者的漫长过程中所引发的身心健康问题正日益受到精神卫生界的关注。史红[3]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患病后,家属中80.4%出现了紧张、焦虑、恐惧、担忧等各种心理障碍;国外一项针对50名来自印度及马来西亚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照料者的研究发现,照料者抑郁和焦虑(印度66%比马来西亚40%)、睡眠困难(印度58%比马来西亚34%)发生率较高[4]。精神分裂症患者多次、难以预料的急性病情发作,往往给其亲属照料者带来巨大的精神刺激及反复的心理创伤,甚至触发照料者不堪重负自杀。回顾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鲜有涉及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照料者有关自杀意念方面的研究。本研究对精神科急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照料者这一特殊群体的自杀意念进行调查并分析其相关因素,以期为下一步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2年9月~2013年9月随机选取在海南省某精神病院精神科急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照料者作为研究对象。精神科急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纳入标准:①符合国际疾病和相关健康统计分类(第10版)(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and related health problems,tenth revision,ICD-10)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5];②年龄≥18岁;③病程≥5年;④病情符合原卫生部《急诊病人病情分级指导原则》[6]第3级“病人目前明确没有在短时间内危及生命或严重致残的征象,应在一定时间段内安排病人就诊”标准。排除标准:①伴有其他重大疾病及濒危、危重患者;②病情评估属于非急症患者。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照料者纳入标准:①与患者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主要照料者(与患者生活在一起,在家中担负绝大部分照顾工作的人),且入院前至少照料患者2年以上,1例患者只调查其主要照料者1名;②小学以上文化程度,能进行正常的语言交流;③获得调查对象口头的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伴有重大躯体疾病史;②有精神障碍史;③调查前遭遇过重大生活应激事件。共发放问卷160份,收回有效问卷150 份,有效应答率为93.8%。亲属照料者情况:男69名(46.0%),女81名(54.0%);年龄21~68岁,平均(47±11)岁;未婚18名(12.0%),已婚104名(69.3%),其他(离异或丧偶)28名(18.7%);小学文化72名(48.0%),初中及以上文化78名(52.0%);患有慢性病84名(56.0%);家庭人均年收入≤1067元34名(22.7%),>1067元116名(77.3%);居住城市73名(48.7%),农村77名(51.3%)。患者情况:男88例(58.7%),女62例(41.3%);患精神病后有暴力行为114例(76.0%),无暴力行为36例(24.0%),住院1~2次31例(20.7%),住院3~4次43例(28.7%),住院 ≥5次54例(36.0%);病程5~30年,平均(10.39±5.98)年;精神障碍家族史阳性39例(26.0%),阴性111例(74.0%);精神科急诊因暴力行为80例(53.3%)、自杀行为13例(8.7%)、拒食17例(11.3%)、药物副作用12例(8.0%)、其他(如瓦解症状等)28例(18.7%)。

1.2 方法

1.2.1 健康状况问卷(short form 36 health survey questionnaire,SF-36) SF-36问卷是美国波士顿健康研究所研制的简明健康调查问卷,被广泛应用于普通人群的生存质量测定、临床试验效果评价以及卫生政策评估等领域[7]。健康状况问卷包括36个问题,分别从生理功能(physical functioning,PF)、生理职能(role-physical,RP)、躯体疼痛(bodily pain,BP)、一般健康状况(general health,GH)、精力(vitality,VT)、社会功能(social functioning,SF)、情感职能(role-emotional,RE)、精神健康(mental health,MH)8个维度全面概括了被调查者的生存质量。每个维度和健康状况总分的得分均为0~100分,得分越高说明健康状况越好。

1.2.2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 由肖水源[8]编制。该量表包括10个条目,分为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3个维度及总的社会支持。得分越高,说明所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多。该量表已被证实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并被广泛应用。

1.2.3 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elf-rating idea of suicide scale,SIOSS) 由夏朝云等[9]于2002年编制。由26个条目构成,包括绝望因子、乐观因子、睡眠因子、掩饰因子4个因子。自杀意念总分则由绝望因子分、乐观因子分和睡眠因子分相加。条目均以“是”或“否”计分,总分≥12分为有自杀意念,<12分为无自杀意念。得分越高,自杀意念越强。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法分析自杀意念的相关影响因素(α进入=0.05,α排除=0.10)。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在遗传和神经发育缺陷基础上产生的慢性、严重致残性精神障碍。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并没有太多证据表明药物治疗能明显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结局[10]。伴随争议的“非住院化运动”[11-13],客观上增加了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主要照料者的负担。长期繁重的生活照料、监护及社会对精神障碍患者的歧视严重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主要照料者的生活质量,使其可能成为潜在的精神疾病患者[14]。Ostman等[15]发现,有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照料者甚至因负担过重而产生自杀的念头。

自杀意念是偶然体验的自杀行为动机,个体胡思乱想或打算自杀,但没有采取或实现到此目的的外显行为,是自杀企图的游离因子[16]。临床研究证实,在自杀死亡者中,约有80%在行动前以各种形式表露过自杀念头[17]。测定急诊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主要照料者自杀意念对于从宏观上预防其自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结果发现,急诊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照料者自杀意念发生率为25.3%,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经济状况、是否患慢性病及患者病程长短、有无暴力、住院行为的亲属照料者自杀意念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有自杀意念的照料者在SF-36量表PF、RP、BP、GH、VT、SF及MH维度得分均显著低于无自杀意念的照料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研究还发现,性别、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年收入及患者病程是影响急诊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照料者自杀意念的独立相关因素(P < 0.05),其中,女性、受教育程度越高、家庭人均年收入越低及患者病程越长的亲属照料者自杀意念的风险越高。

综上所述,急诊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照料者的自杀意念发生率较高,其在照料患者的漫长过程中存在的精神卫生问题不容忽视。对女性、受教育程度高、家庭人均年收入低及患者病程长的亲属照料者相关政府部门应给予更多的社会关怀及支持。有关研究显示,超过5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同时伴有另外一种疾病诊断(如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肥胖、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18-19],其亲属照料者不仅要为患者寻求精神专科治疗,同时还将寻求其他疾病相关科室的诊疗,从而将遭受经济和精神的双重压力。但在本研究中,制订精神分裂症患者纳入标准时排除了伴发其他重大疾病者,故未能对伴有其他重大疾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照料者的自杀意念进行评估,拟在下一步研究中加以改进。

[参考文献]

[1] Weiss AP,Goff DC,Duff M,et al. Distinguishing familiarity-based from source-based memory performance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J]. Schizophr Res,2008,99(1-3):208-217.

[2] Chan SW. Global perspective of burden of family caregivers for persons with schizophrenia[J]. Arch Psychiatr Nurs,2011,25(5):339-349.

[3] 史红.102例精神分裂症家属的心理状况调查[J].四川精神卫生,1998,11(4):277.

[4] Talwar P,Matheiken ST. Caregivers in schizophrenia:A cross Cultural Perspective [J]. Indian J Psychol Med,2010,32(1):29-33.

[5] 世界卫生组织.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M].范肖东,汪向东,于欣,等.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72-89.

[6] 卫生部.急诊病人病情分级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J].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2011,4(4):241.

[7] 方积乾.生存质量测评方法及应用[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263-268.

[8] 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应用[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4,4(2):98-100.

[9] 夏朝云,王东波,吴素琴,等.自杀意念自评量表的初步制定[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2,12(2):100-102.

[10] 王传跃.精神分裂症研究的进展[J].上海精神医学,2011, 23(4):196-198.

[11] 谢斌.患者权益与公共安全:“去机构化”与“再机构化”的迷思[J].上海精神医学,2011,23(1):51-52.

[12] 丁军,金冬,刘铁榜,等.美国等部分国家精神卫生“去机构化”的实践与启示[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4,30(8):636-640.

[13] 皮特·厄雷.疯狂:美国精神病患者的遭遇[M].钟广昌,卢珊.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1:49-53.

[14] 李艳,崔蓉,罗小年.精神分裂症对患者家庭的影响[J].精神医学杂志,2009,22(3):227-229.

[15] Ostman M,Kellin L. Stigma by association psychological factors in relatives of people with mental illness [J]. Br J Psychiatry,2002,181:494-498.

[16] 何兆雄.自杀病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249.

[17] 肖水源.自杀危险性的临床评估[J].中国医师杂志,2001, (2):87-90.

[18] Batki SL,Meszaros ZS,Strutynski K,et al. Medical Comorbidity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and Alcohol Dependence [J]. Schizophr Res,2009,107(2-3):139-146.

[19] 陈涛,阮召锐,陈明钟,等.社会技能训练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4,4(9):63-65.

(收稿日期:2014-11-02 本文编辑:程 铭)

猜你喜欢

急诊精神分裂症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急诊ERCP治疗老年人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疗效观察
急性左心衰的急诊护理措施
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急诊输液护理中的风险成因与护理对策分析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松弛治疗对青少年精神分裂症干预的效果观察
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22例临床观察
脑尔新胶嚢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初步临床观察
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