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化情感世界,寄寓德行情操
——浅谈话题作文的立意技巧

2015-03-13云南省楚雄市第一中学675000

学周刊 2015年32期
关键词:纸篓阶段作文

陶 颖 (云南省楚雄市第一中学 675000)

物化情感世界,寄寓德行情操
——浅谈话题作文的立意技巧

陶 颖 (云南省楚雄市第一中学 675000)

作文写作中,要学会多角度剖析材料,灵活思辨,全面看待问题,如此不但可使材料发挥以一当十的作用,还能体现我们思维的质量、深度和广度。本文将对话题作文的立意技巧进行探究。

立意 素材 整合 思维深度

写文章,立意是关键而学生感觉最难的就是立意这一关。其实,文章立意的形式是多方面的,可以使人成为典型,体现个性特征;可以使物具有精神,赋予象征意义;可以让事蕴含哲理,警示后人。立意,实质上就是一个物化情感的过程,也就是把抽象的情感、事理赋予到具体的事物上,或者把高尚的情操、先进的思想、远大的志向寄寓在优美的语言之中。

一、收集组织素材

好的立意,有一个充分收集组织素材的过程,这一过程可分为漫想、整合、定向和拓展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是一个连贯的整体,循序渐进地为文章的立意服务。

漫想阶段:准确审题后,就应进入漫想阶段。所谓漫想,就是根据话题,让大脑处于一种自由的浮想状态,以搜索充足的写作素材。比如,以“墙”为话题,漫想开去,我们可以想到柏林墙、长城、墙推倒了就是桥、保守与封闭、防火墙、一支红杏出墙来等等。漫想阶段最大的特点就是自由,万不可以用是否得当来打断学生思路。

整合阶段:漫想检索到的大量材料还是原始的,其中有得当的,有不当的;即便是得当的,也是分散的、零碎的,没有系统性。为此,我们需要整合这些原始素材,分清主次。

定向阶段:定向阶段的根本任务就是确定方向,对筛选到的材料做出取舍,同时确定出写作的切入点,找准写作的角度。切入要巧,角度要新,敢写别人不敢写的角度。比如“曲突徙薪”这个素材,避开一般角度,直接写“进言者所受的冷落”,文章就来得新奇了。

拓展阶段:支撑观点的材料如果不足,就需要思维再次启动,从纵深方向联想开去。仍以“墙”为例,我们联想到了“墙推倒就是桥”这一点,确定写人际交往这一主题,还可以想到古代的廉蔺之谊,近代的国共三次合作,当今的中美建交等材料,经过拓展,学生方能游刃有余。

二、直入两大主题

“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话题作文的立意,要体现两大主题,即关注社会、关注人生,让文章为人生而写,为时代而作。文章只有弹奏着时代的最强音,碰触到人们心灵的最深处,才能引起人们的共鸣,才能体现出重大的主题和高远的意境。

以下面一则材料,思考一下可以从哪些方面来立意。

父亲的放手

一位历经人生坎坷的父亲,十分希望自己年仅三岁的儿子能走得更顺利一些。一天,他对儿子张开双臂,满脸笑容地说:“孩子,快过来,爸爸抱你!”当儿子兴奋地朝他怀里扑来时,他却突然撒手,任儿子重重地摔倒在地上。此时,父亲满脸严肃地说:“孩子,千万不要相信任何人!这就是生活!”

思维提示:

1.选择的切入点是“父亲的撒手”,可以写“要敢于放手”的主题。温室里的花朵是经不起风雨的,历经坎坷才能识得人生的真谛。

2.不该把所有的人一棒子打倒,互相信任是一种美德。父母是诚信教育的第一任老师,一言一行对孩子都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引入诚信主题。

3.小孩摔跤,是一种受挫教育,联想到当今“越俎代庖”的教育现象,可见父爱的伟大。

这些思考角度,就不只局限于摔跤问题上,跳出了小孩对父亲怨恨的圈子,直入“人生”主题。

三、拓开思维深度

在立意的过程中,要培养发散思维,强调辩证意识。近几年来,高考作文命题十分强调话题的多元性、辩证性,这就要求考生具备发散性思维能力,从多角度看问题,使文章在内容上具有立体感。

事物总是普遍联系的,或直接,或间接。立意要厚重,就需要把话题与当前的历史、文化、艺术、人性等联系起来,联系的眼光看问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推想能力,预测事物发展前景,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既要看到事物的局部,又要看到整体,学会多角度审视事物,全面看问题。

通过下面一则材料,提出一些有价值的观点?可以测试学生思维的深度。

爱因斯坦被带到普林斯顿大学办公室那天,有人问他需要什么工具。“我看,一张书桌或台子,一把椅子和一些纸张铅笔就行了。啊,对了,还要一个大废纸篓。”他说。“为什么要大的?”“好让我把所有的错误都扔进去。”

也许学生能想到,爱因斯坦在物理学领域中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他依靠的仅仅是这么简陋的工作条件。我们不难做出判断:成功往往来自于简朴、勤奋,并非是优越的条件。

也许学生还能想到,爱因斯坦并不掩盖自己的错误,相反,他需要“大纸篓”,他甚至觉得自己可能面临比别人更多的错误。因而,这又是一则成功和失败关系的典型材料。

上述角度还仅仅停留在材料的表层,教师还需引导学生用思维的“铲子”进一步挖掘:从这则对话中,你能否深刻地感受到爱因斯坦的谦逊、诚实的人格魅力?从而提出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观点。

让我们挖掘得更深,思考得更大胆。爱因斯坦尚且需要“大纸篓”,毫无疑问,我们更需要这样的废纸篓!除了扔错误,还需要把“自卑”“惰性”“欺骗”扔进你的纸篓中。当学生对这则普通的材料作出这样的构思时,他才是真正地挖掘到了蕴藏在材料之中的“金矿”!

一则优秀的材料往往蕴含着多个价值取向,不同的着力点,将为不同的主题服务。所以,学会多角度剖析材料,灵活思辨,全面看待问题,不但可使材料发挥以一当十的作用,还能体现我们思维的质量、深度和广度。

立意有多种多样的形式,不拘一格。只要我们理清了立意过程中的思路,掌握了立意的方法和技巧,在话题作文时,就算是很平常的材料,我们也能独树一帜,写出新意来。如果遇到生僻的材料,我们也能化难为简,驾轻就熟,出奇制胜。

(责编 齐 真)

猜你喜欢

纸篓阶段作文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从废纸篓里生化出的一节美术课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墙和纸篓
小纸篓
爱因斯坦的废纸篓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