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语文有效课堂的构建

2015-03-13张亚玲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中华路中学744300

学周刊 2015年32期
关键词:优秀生学案语文课堂

张亚玲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中华路中学 744300)

谈语文有效课堂的构建

张亚玲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中华路中学 744300)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语文教学研究由原先的“低效语文课堂”开始向“有效语文课堂”转变。那么,如何达成这一目标呢?具体做法:一是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构建和谐课堂;二是精心设计导学案,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三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四是促进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实现有效教学。

语文 有效性 差异性 导学案评价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由原先的“低效语文课堂”开始向“有效语文课堂”转变。在当今教育发展变化之下,很多语文教师都因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而苦恼。究其原因,关键在于应试教育的观念深入人心,考取高分的功利主义思想依旧存在。课堂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构建有效的语文课堂是新课程背景下深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和提高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质量的迫切需要。那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构建有效的语文课堂呢?

一、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构建和谐课堂

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教师要尽量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精选学习内容,因材施教。针对学困生,教师应放慢教学进度,在容易产生分歧和不同理解层面的关键处因势利导,及时提醒和点拨,并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选择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或擅长的技能,采用轮流发言、上台板书、表演课本剧等形式,让他们也获得成功的体验,品尝成功的喜悦;针对学优生,教师要设计一些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他们的潜能,让他们去思考和解决,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并让他们与学困生结对帮扶,共同提高。

另外,教师对待学生要做到“微笑”“点头”“专心听他讲”。“微笑”表示友好、亲密,是对学生的赏识;“点头”表示赞许和接纳,能使学生勇气倍增,积极思考;“专心听他讲”体现着教师对学生意见的重视与尊重。我们应给予不同的个体以同样的尊重,这是人文精神对教师的起码要求。当我们以人文精神重新设置了课堂结构之后,我们就要面对每一个学生量体裁衣,使自己真正像春风那样吹拂每一棵秧苗,不以己之喜而喜,不以己之恶而恶。

二、精心设计导学案,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根据这几年对有效课堂的思考与研究,笔者认为教师个人或学校教研组制定的引导式学案对构建有效课堂有很大的作用。若是使用的学案是教师所购置的,学案的内容与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水平可能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结合学生实际而自定的引导式学案解决了这一问题,它是一条通向有效课堂的捷径。由学案引导的课堂,学生的自学兴趣可以很大程度地提升,学习的主动性也能被调动起来。优秀生在课堂中展现才华,而更加自信。潜能生不再是课堂中被忽视的盲区,在优秀生帮助下,潜能生信心之火也被点燃。在上课前,教师要结合课文重难点和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设计出适合的学案。学案设计要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目标明确,如用词应具体到“能找出,会说出,要知道”等。语文学案可以分为以下五部分:上课前学生自学、小组合作互助、教师精讲释疑、课堂达标训练、课尾拓展延伸。上课之前,教师要先把学案发到学生手中,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学案的自学部分,识破“隐形衣”,也就是在初步预习的基础上,结合工具书,解决字词的音形,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及课文作者的情况和创作的背景,然后安排一些低难度问题,如课文所写内容,或作者在课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等,让学生解决。在小组合作互助部分,问题的设计要比课前预习稍难一些,这些问题需要优秀生“抬抬头,立立脚”才能完成,需要潜能生在小组内与优秀生合作完成,这就是结对帮扶。优秀生在帮扶中当了回小老师,对新知加深了印象,从帮扶中收获了成功之感。而对于潜能生来说,有了优秀生的帮助,治疗好了以往“消化不良”的痼疾,随之学语文的兴趣会更浓。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但也不能没有导师。充当导演的教师要对学生把握不到位的地方,进行重点强调。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某一课程或者课程中的某一内容发生兴趣时,才会产生不竭的动力,才会激起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创造动机。所以,教师首要的教学任务是让学生对课程产生兴趣。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有很多,比如赞扬激励法、民主评学法、创设情境法、教学魅力法等。下面,笔者介绍一下利用多媒体讲学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

教师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设备和网络资源,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和补充,以丰富的课堂内容和教学手段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如在进行古诗词讲解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古诗词朗诵的音频来帮助学生领会诗词意境,或是播放古琴曲作为背景音乐来塑造出古典氛围,还可以播放按照传统音韵复原的古诗词吟唱来讲解古诗古词的音韵美和词牌等相关知识。通过多媒体技术,教师不仅可以丰富课堂内容,深化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营造出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还可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四、促进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实现有效教学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以往对语文学习的评价大多是为了划分学生等级,课堂上学生之间的互动探讨较少,这对于学生合作精神和群体意识的培养很不利,而且悖于人性的需求。新课程强调教学评价的多元化方式,实现师生互评和生生互评的新型教学方式,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在评价时,教师要强调学生学习过程比学习结果更重要,不仅要看到学生对于双基的掌握情况,还要注重学生思维创新和综合能力的发展,正确对待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此,我曾在初中课堂上组织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通过小组进行竞赛,建立小组共同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潜力,通过评选最佳小组、优秀小组长等集体性的评价,促进了学生之间团结合作,使得语文课堂的学习气氛更加浓郁。

[1]刘瑞红.新课改下的语文高效课堂的探究[J].语文学刊,2011(6).

[2]赵庆伍.浅谈构建语文高效课堂[J].学周刊,2011(10).

[3]段瑞娟.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初探[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1(3).

[4]刘金玉.“十不”教学策略实现高效语文课堂[N].中国教育报,2008(6).

[5]朱小娣.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28).

(责编 房晓伟)

猜你喜欢

优秀生学案语文课堂
乡愁导学案
高中英语学习优秀生特质分析
“比例尺(一)”导学案
小组合作学习中怎样发挥优秀生的作用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
学案“三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