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思想品德高效课堂建设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探讨

2015-03-13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勤工俭学办公室730900

学周刊 2015年32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评价

高 芳 (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勤工俭学办公室 730900)

初中思想品德高效课堂建设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探讨

高 芳 (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勤工俭学办公室 730900)

本文主要通过调查我区部分学校思想想品德高效课堂建设,总结了新课堂改革中取得的成就,探讨了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并提出了对策。

思想品德 高效课堂 成就问题 原因对策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纵深推进,各地区、各名校的的思想品德高效课堂建设也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高效、民主、和谐的理想课堂正在逐步构建,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的综合素质正在不断提高。笔者通过对我区初中部分学校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调查,发现我们思想品德高效课堂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思想品德高效课堂取得的成就

(一)彻底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建立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各校通过思想品德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实施,彻底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成果:演讲、做游戏、做表演、拼图、画图,开展竞赛。这样的课堂充满了活力。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课堂成了学生学习的生命场,真正实现了“我的课堂我做主”,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竞争意识得到了培养,实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在传统的思想品德课堂中,教师主要是讲解或者勾画知识要点,而学生只是听课、做题、死记硬背。这样很多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经常做小动作、说话,甚至有的学生公然睡觉。高效课堂倡导独学、对学、群学、预习、展示、评价等教学方式,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高效课堂的主要载体是小组合作学习,而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加课堂学习和学习评价。各个组员各负其责,互相协作,共同学习,学生根本没有打瞌睡的时间。为了本组优胜,优秀的学生竭力发挥自己的特长和能力,学习差的同学也会努力拼搏,展示自己的风采,这就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了,脸上也有了灿烂的微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竞争意识得到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显著提升。

(三)转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通过思想品德高效课堂的构建和实践,教师提升了教学和教研水平,进一步确立了新课程理念。通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教师的教学观念变了,教师的课堂角色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变了,从而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在新课堂实践过程中,教师经常开展研讨课、示范课等活动,教师课前说课、课中听课、课后评课反思,尤其在评课过程中不仅反思自己的课,而且也反思别人的课,注重思想品德课的实践意义,增长了见识和经验,拓宽了教学思路,提升了理念和素养。

二、思想品德高效课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一)部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不够科学完善

为了彻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很多学校都构建了自己思想品德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但由于矫枉过正,过于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教师点拨精讲,弱化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因此,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钻研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广泛涉猎各校、各地区高效课堂建设的有关理论,不断完善思想品德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准确把握主体和主导的关系,使之更科学、更合理。

(二)课堂时间紧张

1.很多学校是以导学案为载体,建设高效课堂的,但是部分教师编制的导学案内容太多、难度大、不会取舍、删繁就简。因此,教师要认真学习思想品德课程标准,钻研教材,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导学案,做到内容繁简适当,难易适度。

2.没有做到“精讲”。有的教师对学生通过预习已经掌握的知识也讲解,甚至重复学生讲清楚的内容,总担心学生掌握不够。因此,教师要认真倾听、观察学生的讨论发言,打好精讲的腹稿。精讲一定要突出一个“精”字,重在点拨;学生讲清楚的内容也不要重复,这样才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自主预习、拓展延伸,反馈检测等环节处理不当。所以,如果教材内容太多,可以灵活的处理有关教学环节。如对“自主预习、检查”“反馈检测”两个环节可以让学生分别在课前、课后分组完成;归纳总结也可以教师自己来做。

(三)主体与主导关系处理不当

教师的新课程标准理念贯彻不到位。有些教师新课程标准学习了,新理念也确立了,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总是对学生自主学习、合作讨论不放心,生怕一个知识点没讲透,喜欢多讲,这样就侵占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时间。有些教师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往往矫枉过正,上课时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却忽视自己的主导作用,忽视精讲点拨,这样的课堂看起来学生是主体,但是由于缺乏教师的点拨精讲,教学效益又受到了影响。所以,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理论,并要在课堂实践中不断总结、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根据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讨论情况确定哪些内容该讲、那些内容不该讲,准确把握主体与主导的关系。

(四)课堂评价不够完善

1.有些教师为评价而评价,成为评价高效课堂的点缀和装饰。其实,教师如果把导学案设计科学合理,课堂上又有高超的点拨技巧,学生在课上也有精彩的展示,师生随机精彩的点评,这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一种鼓励。教师的评价要有用实效。教师要在引导学生理解教材内容上下功夫,要根据学生的表现,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及时使用自己的肢体语言、口头语言鼓励学生。

2.课堂评机制不科学。课堂评价在课改的某一时期可以采用学生自评、互评、组间互评、教师评价的方式,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职责,实践新课堂评价的多元化理念。但这种评价在课堂上实施很不切合实际,浪费了课堂宝贵的学习时间,我们应该安排在课后进行。我们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我们既要倡导定性评价,又要提倡定性评价,既要关注过程的评价,也要关注结果的评价,既要采用个体评价,又要采用捆绑式评价。在新课堂实施的过程中,我们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评价机制,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通过这次调查研究,我们欣喜地看到,初中思想品德高效课堂教学的建设彻底转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确立了自主、合作、探究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了教师的科研水平,推动了各校的新课程改革。

(责编 乔召召)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评价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