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015-03-13武凤娟河北省隆尧县东良校区055352

学周刊 2015年32期
关键词:创设语文课堂教学

武凤娟 (河北省隆尧县东良校区 055352)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武凤娟 (河北省隆尧县东良校区 055352)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兴趣是一种喜好的情趣,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在提倡素质教育、推行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本文对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进行浅谈。

学习兴趣 激发兴趣 授课艺术

兴趣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能源,是事业成功的秘诀之一。兴趣是一种巨大的内驱力,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要教好语文,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最持久的动力,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才会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那么,应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能有效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创设一种紧张、活跃、和谐、张弛有效的理想气氛,开发学生的智力,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善学、乐学。

首先,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提出相应的问题,针对教材中的知识点设计出疑问点,使学生清晰的知道一节课内学什么、怎么学、学好了有什么意义,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其次,教师在学生现有知识的基础上创设若干问题情境,用新颖的方式、生动的语言提出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索问题。这些问题一提出,学生便产生了一种很强的探究欲望,他们带着这些问题读书,和学生讨论、争辩,从而找到问题的答案,不仅能提高阅读能力,而且能满足成功感。

另外,一堂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教学内容和学习思维的终结。“学贵存疑”,在一堂课结束时,教师如能设计出新颖别致的疑问,让学生利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就能使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从而实现课内课外有机统一。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创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

兴趣不是在紧张,压抑的氛围中产生的,而是在松弛、宽容、令人愉快的环境下迸发的,语文课绝不能少了趣味性,教师必须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为体现教学目标的有效性,教师可灵活采用幻灯、投影、挂图、小黑板等直观教学手段,给学生创设一个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教师要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以情动人,用自己积极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以引起共鸣,渲染课堂气氛;以生动风趣的语言、和谐可亲的教态、坚定自信的神态给学生美的感受,以自己对学生真挚的爱打动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表达对学生的情感,达到与学生心灵交流的目的。因为只有在融洽民主的师生关系中,学生才敢于向教师提出问题,才敢向教师陈述自己的观点,才敢和教师辩驳。而且,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气氛是课改的一项重要任务。师生要彼此尊重、互相信赖、互相合作。只有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师生之间才能形成互动、交流的对话平台,学生才能轻松愉快、活泼热情、兴致盎然地发挥想象力,以最佳状态进入语文学习中,语文课堂焕发出独有的活力。

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教学形式和教学方式变得灵活多样,彻底改变过去单凋死板的课堂教学方式。由于多媒体有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等优势,所以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使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形象化,使学生通过视、听等方式获得学习信息,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弥补学生感知经验的不足,从而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多媒体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环节有机结合,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情感波澜,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四、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儿童多动手操作会促进智力的发展。所以,手的运动能使大脑的很大区域得到训练,动手操作是智力发展的源泉,教师教学时要灵活选用教学方法,尽量给学生创造动口、动脑、动手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中练做、在动口中练说、在动脑中练思,把书本内容生动化,让语文学习更加形象,使课堂学习气氛不再是讲和听的形式,将学习变成一种充满情趣的活动。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浓厚,积极性才会高,印象才会深刻,记忆才会牢固。

五、巧设练习,增添兴趣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教师要适时灵活多样地布置练习,特别是对于比较平淡、枯燥无味的内容,要针对学生喜新求趣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使练习不落俗套,提高他们应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练习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性,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做到“低起点、密台阶、小坡度”,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力求紧扣重点,层次分明,题量适中。题型要灵活多样,如填空、改错、判断、选择等。练习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口头抢答、小组赛等,也可采用表演、手势等形式。

六、适当开展竞赛,激励学生的进取心

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手段。适当开展学习竞赛可以激发学生的斗志,鼓励他们积极向上、克服困难、完成学习任务、获得优异的成绩。教师通过竞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外在动机,增强学生的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因而在一般情况下,大多数学生在比赛中的学习状态好。

运用比赛,教师必须慎重,要适当并注意方式,要立足于学生的积极性,赛后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防止部分学生产生优越感或自卑感,以强化学生的动机,激励学习进取心。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的竞赛项目很多,如书法比赛、讲故事比赛、读书笔记评选、猜谜语大赛等,这些活动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教师要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其好学、乐学。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教师,热爱是最强大的动力。教师要研究教材、了解学生,竭力探求新颖的教学艺术,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一旦被激发,就会对语文产生一种热爱之情,就会不由自主地去学习、去钻研、去体验、去创造,从而促使语文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责编 乔召召)

猜你喜欢

创设语文课堂教学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