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信息技术生活化教学初探

2015-03-13西藏昌都市第三高级中学854000

学周刊 2015年32期
关键词:生活化信息技术情境

兰 娜 (西藏昌都市第三高级中学 854000)

高中信息技术生活化教学初探

兰 娜 (西藏昌都市第三高级中学 854000)

信息技术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联系实际生活,使学生在生活化的教学中学会信息技术知识,掌握信息技术技能,感悟所学知识的生活意义。为此,本文从信息技术生活化教学的内涵出发,对高中信息技术生活化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希望可以使广大信息技术教师有所助益。

高中信息技术 生活化 生活情境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课堂教学应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实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生活化与适应性。”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实现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促进高中信息技术的生活化进程呢?本文将进行探究。

一、信息技术生活化教学的内涵

生活化其实是一个过程,一种活动倾向,是将学生从抽象、虚拟的课本堆中解脱出来,给学生感受自然、社会、事实、事件、人物、过程的机会,使学生与现实世界进行撞击与交流的过程。“信息技术生活化”简单地说,就是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信息技术,借助生活经验学习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应用到生活中。信息技术学科作为一门新学科,其教学也需要生活化,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真正体现出信息技术“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原则。

二、高中信息技术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在生活情境的创设中引导学习

通过初中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学生也已经对其有了初步的认识。信息技术的实践性强,学好信息技术的关键是从已知基础上建构未知,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和生活达到。但是,在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并没有注重这一点,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因为教师提出问题的方式是学科学习方式,从未知到未知,忽视了学生的已知。所以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从而调动学生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就需要教师按照新课标中对于高中信息技术生活化的教学要求,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信息技术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已知建构未知的教学角度提出情境问题,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学科知识的意义和价值所在,从而激发建构未知的热情。比如在《剖析信息获取的各个环节》的教学中,设置的生活情境是假设你去参加计算机基础知识竞赛,通过哪些方式获得信息。生活情境就是在学生回答“上网搜索”“报刊阅读”“电视报导”“咨询朋友”等情况之时创立形成的。那么在此基础上将文本的学习引入,学生就会在已知的生活经验上热情饱满地投入到文本的学习中去。教师信息技术的教学以学生的生活和实际为出发点,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在已知基础上构建未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多多创建生活的一些情境,把信息技术教学并融入其中,从而就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

(二)结合生活实际,优化教学过程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通过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可以优化教学过程,不断巩固学生学到的知识,从而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课堂教学相互融合在一起,并引导学生在生活基础之上进行思考、类比,从具体的实践感知中体会抽象的理论概念。比如在《报刊类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学习过程中,正好学校安排高一学生进行班报制作比赛。在学生选定班报主题和制作素材的准备工作之后,我将以往年份中优秀的作品和失败的作品拿到课堂上,让学生进行对比分析,进而提醒学生在编辑报纸时要对纸张的大小、页边距的合理性设置进行特别关注。看到学生已经跃跃欲试想开始制作,我又让学生在一张版面设计不合理、不美观的班报和一张版面设计合理美观的手抄报中选出个人喜欢的作品。答案显而易见。学生通过对比这两张班报,认识到了页面设置和版面设计的重要性,在整个制作过程中学生就非常注重页面的设置和版面的设计。对于信息技术学习中“使用艺术字、文本框、图形组合与图片制作和装饰”等知识就可以通过学生在报刊制作的过程中利用的学习课件及资源进行自行的摸索研究,并在遇到问题时求助老师……在整个过程中,很多学生通过自身制作班报的经历,全面思考并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制作出了非常优秀的报刊作品,另一方面,学生在丰富自身知识中,提高了自己探索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着力解决生活中的常见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生活中,学生对遇到的很多的信息技术问题,比如说网络的安全应用问题、电脑链接故障等实际问题,都处于模糊的状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这些问题着重讲解,从而提高学生解决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能力。

举例子来说。大部分的学生对于电脑病毒等等一些网络安全的信息只是在脑海中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并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这是不足以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的问题的。所以,教师在这方面的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教给学生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多动手实践,来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信息技术问题,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更好地理解课本知识。我在一节示范课上得到了很多的启示:在课堂上,老师教授关于病毒的相关知识的时候,并没有直接讲述病毒的定义、特点、发生原理等知识,而是让学生在上课之初就遇到了电脑病毒的侵扰,老师引导学生来解决这个电脑病毒的问题。在老师的带领下,大家一块分析了导致电脑异常的原因通,并通过实际动手解决了这个问题。只是这种实践作战经验,才能让学生加深知识的印象,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结语

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生活化”教学具备了可能的载体,也已经在不少学科中取得了初步成果。同样,在信息技术的学科教学中,生活化的教学也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了,我们也正在尝试和摸索中,以上只是一些浅见,与大家共勉。

[1]杨兆华.例谈创设教学情境,使信息技术教学回归生活[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22).

[2]陆杰.信息技术教学与生活“超级链接”实践初探[J].教师,2010(26).

[3]冯光丽.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理性拷问与实践探索[J].文教资料,2010(27).

[4]王聪.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生活化[J].学园,2014(22).

[5]陈鸥辉.解读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理念中的“人文•生活”[J].信息技术教育,2008(2).

[6]张新立.回归生活世界:信息技术教学的诉求[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3).

(责编 齐 真)

猜你喜欢

生活化信息技术情境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