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紧密联系生活实际 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2015-03-13石培光甘肃省民勤县夹河乡完全小学733399

学周刊 2015年32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意识生活

石培光 (甘肃省民勤县夹河乡完全小学 733399)

紧密联系生活实际 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石培光 (甘肃省民勤县夹河乡完全小学 733399)

小学数学教学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数学,发现数学并应用数学,如此才能感受数学的价值、形成个人的数学素养并将其转化为能力,促进数学素质的提高。

小学数学 应用意识 培养

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人们日常生活中处处需要数学,如购买物品需要计算价钱;建房设计需要计算投资;家庭收入支出要做出理财计划……这些问题产生于生活,又被人们归纳成数学方法用以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现实世界是数学丰富的源泉,在日益发展的信息社会中,数学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把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进课堂,引导学生用数学方法去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从中获取直接经验,感受数学意义,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

一、在生活中“体验”数学

生活中充满着数学,小学数学教材内容大都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作为数学教师,要找准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结合点,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认清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数学兴趣及参与数学活动的内驱力和积极性。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师要把实际生活中活生生的题材引入到数学课堂上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感受、体验数学。如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创设应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感觉到所面临的问题是生活中最为熟悉常见的,同时又是新奇而富有挑战性的,这样既使学生有可能去思考和探索,同时又能感受到自身已有知识的局限性,从而处于一种想知而未知、欲罢不能的心理状态。

教学“四边形”前,可先让学生观察家中家具的形状,再让学生看看体育运动场的图景,找找教室中有哪些图形,哪种图形最多,最多的四边形又有什么特点……与生活紧密联系的课堂,学生无论从课前参与还是课堂活动中都能切身感受到数学的无处不在,进而逐步喜欢数学并且产生亲切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良好习惯。

日常生活中,数、形无处不有。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教科书中所学到的知识与周围的生活生产实际充分联系起来,帮助他们在形成知识技能的同时,感受体验数学应用范围的广泛。如三角形的认识”一课教学时,可从学生熟悉的雨伞、帽子、红领巾、自行车架、电线杆架、三角铁等引出三角形,再让学生通过推拉模型等操作实践对比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指导学生修补摇动的椅子,给椅子增加木隔形成三角形,让椅子变得稳固,从而强化所学知识的理解。

二、在生活中“发现”数学

指导学生在生活实际和生产实践中中寻找并发现数学问题,是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前提和条件。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所涉及的领域也更为广泛,大到航天工程,小到微观电子,无不会运用到数学知识。教师要不适时机地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发现并搜集记录数学信息,让学生既了解了数学的发展,体会数学的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信心与勇气,又能感受领悟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

教学“生活中的数”时,教师可带领学生在教室里、校园中、操场上找数字,“教室有几盏灯?” “教室门前有几棵树?”“家中有几口人?” “文具盒中有几枝铅笔”……教师要选择学生最熟悉的感兴趣的事物,引导他们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培养他们借助生活经验发现、思考、探索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如在统计认识教学中,教师可指导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搜集整理家庭中一个阶段的用水情况,通过搜集、描述、分析数据,推测论证用水是否合理的判断,并对以后的用水情况做出设想计划,使学生在体验数学知识应用的同时,接受环保教育。

如教学《百分数的应用(四)》(利率与利息)这一节时,教师可利用活动课带学生到储蓄所去参观,并用压岁钱模拟储蓄、取钱的过程,并记下银行的利率。“利率是什么啊?”“利率怎会不同呢?”“300元存一年和二年分别有多少利息?”“我存三年呢?”,这样带着一个又一个问题去预习新课,就能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学生认识长方形的周长之后,教师可指导学生分小组测量教室内的门边、窗边、黑板边框的长与宽,并计算制做这些物品需多少材料,再给出不同材料的价格,指导他们分组讨论设计选料方案,最后评选出经济实惠的最佳方案。

三、在生活中“应用”数学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体验并发现数学问题,还要引导学生善于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之中,用数学知识和思维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形成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和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学习了长(正)方形的周长面积后,教师可安排学生在校园空地上设30平方米的花坛方案。学生兴趣高昂,通过测量设计、分组讨论研究,设计出了多种创意新颖、图形优美的花坛。在设计过程中,不同类别的学生都获得了实践锻炼的机会,应用意识得以提高。

家庭中的所有建设都离不开数学应用。教师可协同家长引导学生参与其中,这对于他们的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将大有益处。教师要将课堂教学与家庭教育充分结合,引导学生积极大胆地参与家庭实践活动。在中高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数学运用基础之后,可让学生参与家庭理财活动,了解并搜集家中一周内水、电、肉、菜等各项生活开支情况,将收集的所有数据在教师家长的指导下汇总整理,为家庭设计收支理财计划方案。学生在搜集、交流、分析、整理、运用的教程中可感受数学创造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强化数学的应用意识,逐步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

当然,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也绝不是靠两节数学实践应用课所能解决的。对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必须经历相当长的时间。教师要创造时机有意识地引导启发学生的应用意识,通过渗透、交叉、递进、深化的循环往复过程,使学生由无意识无目的逐步发展成为有意识有目的的应用。

总之,数学知识不仅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教师要从学生数学学习的需要出发,结合教材与生活实际,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与学习活动,通过不同的学习方式与活动,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有效地激发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积极性,不断享受成功的乐趣,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责编 吴海婷)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意识生活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