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农村中职学校校本化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2015-03-13汪世涛甘肃省临泽职教中心734200

学周刊 2015年32期
关键词:职校辅导心理健康

汪世涛 (甘肃省临泽职教中心 734200)

谈农村中职学校校本化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汪世涛 (甘肃省临泽职教中心 734200)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一个引起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几年来,我校通过建立心理咨询室,培训并配备专业心理咨询教师,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获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经验,现总结如下。

一、农村中职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成因

(一)学习方面的心理问题及原因

1.学习目标不够明确。不少学生进入职业学校学习自信心不足,根本没有学习的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

2.学习焦虑现象比较普遍。表现为有些学生读不进书又不得不读书,在家中瞒着父母,在学校应付老师,对某些课程的学习存在比较严重的恐惧心理。

3.学习习惯不好。不少学生在初中阶段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知道怎样学才是科学有效的。

4.学习动机不强。不少学生对学习的认知内驱力不足,对学习不感兴趣,有些学生觉得学了将来没用还不如不学。

(二)个性方面的心理问题及原因

1.缺乏理想和追求。大部分学生由于在初中阶段因学习不努力而被老师放弃,加上中考失败的打击,往往会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有的学生甚至从第一天起,就已经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

2.人格尊严受损。初中阶段由于学业成绩、思想道德品质等方面不理想,大部分学生的人格尊严得不到认同。中考失败后,这部分学生只能选择职校学习。与普高生相比,职校生的人格尊严严重受损。

3.不良性格特征普遍存在。从当前职校生个性特征看,孤僻、抑郁、怯懦、狭隘、暴躁、敌对、依赖、神经质、偏执性、攻击性等不良的性格倾向已经成为相当一部分职校生的个性心理特征。

(三)人际关系方面的心理问题及原因

1.社会交往萎缩。三年职校生活让他们对正常的社会交往心存自卑,担心别人会瞧不起自己,因而不愿意与熟人打交道,不愿意暴露自己职校生的身份。

2.师生间交往缺乏和谐。进入职校后他们表现为不配合、不支持教师的工作,有时还会在某些场合跟教师对着干。

3.与父母有隔阂。不少职校生经常埋怨父母不理解、不尊重自己,与父母之间的交流困难,冲突不断。

(四)家庭方面的心理问题及原因

我校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农村,且父母文化素质不高、经济条件不好、单亲家庭、重组家庭、留守儿童等问题普遍存在,导致这些学生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

(五)学校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教育政策对中职生心理的影响

1.生源质量不高,严重制约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为确保生源数量而无条件、零门槛,造成生源质量一年比一年差的恶性循环。加之招生中教师上门劝学,绝大多数学生都存在“被上学”的情节,失去了求学的主动性。

2.学校在教育方向和措施的顶层设计上与职业教育的目的相背离。学校照搬普通教育模式,重理论考试,轻技能和实践,违背了学生的初衷,形成严重的厌学心理。

3.我县教育局制定的初二后分流政策,助推了职教学生不良心理的形成。其一是破坏了学生完整人格和健康心理的发展过程,酿成职校生严重的心理问题;其二是这种制度的负面影响波及到小学教育,学生从小就被种下了职教中心很可怕的心理。

(六)网络环境对中职生心理的影响

一是中职生心理发展还不成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正在形成中,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二是独生子女居多,缺少与同龄儿童交流,心理上缺乏群体归属感和认同感,很容易对网络产生依赖;三是部分家长对子女学习干涉过多,指责过多,忽视了子女的心理承受能力,一步步把孩子推入到网络的怀抱中;四是社会消极文化的影响;五是校园文化舆论环境对升学无望的学生不利。总之,被分化出来的那部分学生自然就失去了学习的动力,迷失了方向,进而在虚拟世界里寻找“自我”。

二、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组织机构

组建由心理咨询师、心理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心理委员共同组成的高素质的职业中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团队。

(二)加强培训和交流学习,提高心理辅导团队的专业素质

1.利用周二的学习培训时间,定期进行师生心理健康教育校本培训,每月一次。

2.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心理健康培训,并做好学习的传帮带作用。

(三)全员参与,优化校园环境,营造良好的心健康教育氛围

1.建立“导师制度”,即每位教师每学期在所代课班级联系4名学生,负责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的辅导,帮助他们健康的成长。

2.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等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改善学生心理环境。

3.加强校风、学风和班风建设,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4.加强宣传舆论阵地建设,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网站。

(四)筹建标准化心理咨询室,科学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活动

心理咨询室应该设有“接待室”“心理阅览室”“个体咨询室”“宣泄室”等,由心理咨询叫教师定期开展心理辅导,并做好心理辅导记录。

(五)建立系统的学生心理档案,为了解学生、帮助学生提供可靠的依据。

建立全校师生的心理健康档案,定期对师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对有心理危机的师生早发现、早干预,防止极端情况发生。

(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各班每周2节,采用主题系列活动统筹教材内容,寓心理知识于活动之中,引导学生自我调节,增强学生适应能力。

(七)积极营造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大教育环境

邀请家长到校听课、座谈、召开家长会,必要时还要家访,创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八)组建学生心理社团和课外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体育活动

通过创办社刊、月报、黑板报、宣传栏,组织国旗下讲话、文艺表演、体育比赛、读书、诗歌朗诵、技能展示等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维护和促进中职生心理健康发展。

(九)以主题班会为载体,积极发挥班主任心理辅导的主导作用

各班主任根据年级段以及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实效地开展班级特色心理辅导教育,做到每个月上一节主题心理辅导课,每学期择优上交一件心理辅导活动设计方案。

(十)认真做好课题研究,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整体水平

学校要以心理教育课题研究为依托,积极探索适合本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提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在今后的几年里,努力做到以课题研究带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逐步形成心理课题网络。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师资是根本,课程是载体,学校是阵地,机制是保障。只有不断健全和完善机制,创新教育理念,分类分层指导,区域推进,才能使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责编 冯红伟)

猜你喜欢

职校辅导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我的职校我的梦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生本式”中职校社团活动之新探索
为职校设立“职业体验日”叫好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