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狡兔三窟 有备无患
——教《蒹葭》后关于备课所思

2015-03-13广西玉林市玉州区第五初级中学537000

学周刊 2015年32期
关键词:爱情观一节课教学效果

杨 迎 (广西玉林市玉州区第五初级中学 537000)

狡兔三窟 有备无患
——教《蒹葭》后关于备课所思

杨迎 (广西玉林市玉州区第五初级中学 537000)

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教师都受益匪浅。在《蒹葭》备课过程中,通过多个方案的准备和斟酌,收到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我们只有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学生才能更好地学好语文,喜欢语文。狡兔三窟,有备无患,只有真备好每一节课,才会使课堂有更精彩的呈现。

《蒹葭》 备课 思考

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教师都受益匪浅。例如,我在讲授《蒹葭》的时候,这首诗选自《国风》中的《秦风》,是一首典型的爱情诗,塑造了一个不懈的追求心上人的执著形象,现代中学生对此比较难理解。而且诗中采用的起兴手法,重叠反复,教学难度比较大。

如果照本宣科地讲授,学生会感到困难和沉闷。我就想了好几个方案,参考了书上和网上的各个教案,一个是“朗读——注音——译诗——分析”,一个是“预习——提问——范读——跟读——自读——反复诵读——背诵”,还有一个是观看《蒹葭》动画——作品简介——现场演绎——归纳主题——谈感受。最终我确定使用最后一个。为了令教学生动,不沉闷,我还准备了大量的幻灯片,课件制作的动画也相当用心,授课时就胸有成竹了。学生提前预习了,在课堂学习中通过同桌互相提问,能体会到是在一个深秋的早晨,芦苇上的露水还不曾干,诗人来寻找所谓的“伊人”。接着通过小组合作分析“伊人”为何人,学生能很快通过起兴的手法,理解“所谓伊人”是在诗人用茂盛的芦苇和结霜的露水引出的对象,可惜的是诗人喜爱的人却“在水一方”,那种焦急、心绪不宁、如醉如痴的形象便跃然纸上。然后再对名句进行深入赏析,学生理解起来就很轻松,也都特别用功。现场演绎也是课堂的小高潮,学生印象深刻,对主题把握也很到位,教学效果十分理想。

所以,我们面对这首诗绝对不能“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有一个同事有这样的教学经历:教初一年级的生物课,里面有的教学内容是关于人体的生殖器的,她犹豫不决,讲得太笼统,担心学生不能形象理解,讲得太详细,又担心学生会害羞,不愿意配合。于是,她用课间操的时间走进教室,想了解学生的想法,不小心看到了学生的生理卫生书本里这一章节的内容已经被学生翻得发黄了,她所有的担心都是大可不必的。上课时,她说:“生殖器这一节上不上啊?”大部分学生都害羞地低下了头。她笑笑说:“我发现每位同学都翻黄了这一节课的内容,你们说我能不上吗?”班里的学生都笑了起来,这节课效果很好,很受学生欢迎。

我不禁在思考,爱情这一古老而神圣的话题,教师应该和学生一起探讨,特别是通过这样的细致描写,将男子对淑女思念得辗转反侧,进而以琴瑟和钟鼓追求的爱情诗赋予画面般的美感。但是在探讨的时候,我们必须要注意,文章不能理解得肤浅了,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人生观,否则就会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因此,这堂课一定要上出深度和广度,让学生受到情感熏陶,形成正确的爱情观,这也是我反复考虑使用哪个教案的顾虑所在。同时,我也在反思,上个学期,九年级上册《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的授课过程中,我已经引导学生,对邓颖超和周恩来总理的爱情之路进行合理的分析和思考,知道他们是基于共同的革命理想和信念忠贞不渝地在一起,已经树立了比较正确的爱情观。这样,讲起《蒹葭》来,应该还是可以顺水推舟,从而水到渠成的。

对此,我感触颇深,教师的备课和心态相当重要。相反,如果我没有认真备课,匆忙上阵,课堂气氛就十分沉闷,教学效果也不好。可见,认真备课,多比较几个不同的方案,收获就不一样。这决定着这节课的效果好坏,这对教学是十分重要的,能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让课堂有更精彩的呈现。

备课充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课效果就好。但同时教师又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因此,教师上课一定要设法令学生投入,不让其分心,这就很讲究方法了。上课内容丰富、现实,教师教态自然,讲课生动,难易适中,照顾全部,就自然能够吸引住学生。所以,我们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自然气氛。这样,授课就事半功倍。回看自己的授课,我感到有点愧疚,因为有时我并不能很好地做到这点。当学生在课堂上无心向学,违反纪律时,我的情绪就受到影响,让原本正常的讲课受到冲击,发挥不到应有的水平,以致影响教学效果。我以后必须努力克服,研究方法,采取有利方法解决当中问题。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学,对教学的成功至关重要。最初接触教学的时候,我还不懂得了解学生对教学的重要性,只是专心研究书本和语文教参,想方设法令课堂生动,流于形式,学生盲目接受。我忽略了实际问题:一方面,我班学生听、说的能力相对较弱,授课采用普通话教学语速过快,学生还不能适应。另一方面,我班的男同学比较活跃,上课积极,但中等生、后进生占较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发言。我备课时也没有注意到这些特殊情况,因此教学效果不太理想。由此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备课是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如果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将会影响课堂气氛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明白了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上,认真钻研教材和教法,做到让自己满意为止。虽然很辛苦,但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得,是我们最值得欣慰、也最愿意看见的。

古人云:“吾每日三醒吾身”,我也在工作的同时不断反思,争取不断进步,争取完善自我。而正是每一节课的反思,让我在与学生朝夕相处中,在每天的教学中,知道该如何共同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语文具有工具性、人文性,但同时也具有语言性,语文教学是母语教育,是爱的教育和人生价值观的教育。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学生能学好语文,喜欢语文。

(责编张文娟)

猜你喜欢

爱情观一节课教学效果
我最喜欢的一节课
托马斯的一节课
西门庆的爱情观浅议
论柳永情词中的爱情观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导学案设计的逻辑起点:从学出发:以一节课为例,谈基于脑的导学案再设计研究
浅析李清照爱情观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红与黑》的主题意义与爱情观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