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015-03-13黄得禄甘肃省高台县巷道中心小学734300

学周刊 2015年32期
关键词:操场探究教师

黄得禄 (甘肃省高台县巷道中心小学 734300)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黄得禄 (甘肃省高台县巷道中心小学 734300)

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任务之一。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可塑性非常的强,我们要抓住这个机会,培养学生的各种品质和能力,综合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的最终目标就是不教,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的方法,掌握学习的技巧,把传统的课堂变为学生乐学的学堂,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自学能力 培养

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每位教师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之一。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用教。”不能说完全让学生自己去学习,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是绝对学不好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指导占据主导地位,要使学生由“学会”转变为“会学”。

一、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

我在小学教学多年,在小学数学教学方面,感触颇多。农村的学生比城里的孩子在知识方面欠缺的一点就是农村孩子不会学习,也就是说没有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都是被动地学习,教师布置多少就学习多少,教师没有布置的就不去主动学习。所以,我认为教师首先要在学习方法上给予农村学生一定的指点和帮助。我经常观察学生的学习习惯,家长重视的学生基本能够主动学习,家长不重视的学生从来不去自己学习。还有的学生在读书的时候,不是走马观花似的读一读,就是手里拿的是书,眼睛却在其他地方转动,就是说读书只是个样子,做给大人看的。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认为这跟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得当有一定的关系,因此我以为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教师应该告诉学生,在书本的什么地方应该动手圈知识要点,应该用不同颜色的笔标记不同的知识。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分享学习的快乐。更应该告诉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多问几个为什么,要带着问题去学习,边学习边思考边提问,在问中学,学中问,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记得有次我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时,我是引导学生这样思考的:怎样用割补法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问题一提出学生的情绪非常高涨,纷纷问怎么割。我就势引导学生分割。分割后,我马上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割补后拼成的长方形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会有这种关系。问题环环相扣,把学生带进探求知识的殿堂,培养了他们勤学善问的品质。

有的时候,我让学生看例题,然后让学生告诉我,通过例题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把弄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请同学或者是教师帮助解答。

我发现,许多教师不敢让学生自去探求知识,唯恐学生弄不明白,不厌其烦地一讲再讲,把自己累得气喘吁吁,学生学得昏昏欲睡,还经常抱怨学生的智商有问题。有的时候,利用身边的事例解释课本中的问题,是一种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也轻松的方法。而有的教师,经常把课本知识和生活知识割裂开来,把本来生动有趣的知识讲解成了枯燥无味的死知识。一个有经验的教师往往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教学的方法灵活多样,学生学得也情致勃勃。比如,我在教学“循环小数”时,想到循环小数的抽象性,就提前让学生找找生活中“循环”的现象。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就能初步感知循环小数的概念,比教师讲解效果更好。

二、运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自学的兴趣

人们经常说孩子是夸出来的,就是说经常夸学生就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学生有了学习兴趣,那教学就轻松许多了,你布置的作业学生能按时完成,能认认真真地完成。如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被调动起来,学生被动地学习,那么教学就非常吃力,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也不认真完成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经常利用小学生的好动的特点,把书本知识放到生活中,让学生在生活中找书本里讲的知识。虽然他们不能完全掌握知识的全部内涵,但是他们都能够在生活中找到知识的存在的地方。这种做法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就感,享受学习的快乐。

我在教学小学语文的时候,让学生找生活中的错别字。学生的积极性出乎我的预料,他们找到的那些字,确实在生活中经常写错,只不过我们熟视无睹罢了。只要我们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潜能是无穷尽的。

三、合作探究,提高学生自学的效率

现在大力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但是仅有个人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同学之间的合作探究。教师在建立合作小组的时候,要考虑到几个问题。一是创造适当的合作机会,不是一节课都要进行合作探究,要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和学习进度创造合作探究的机会,让学生有更好的学习机会和学习环境。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他们的潜在的竞争意识。例如,我在教学“步测、目测”时,让学生到操场上去活动,沿着操场走一圈,看看心中的操场和实际步量的操场是否是一样大的。这样,学生在实际的实践中体会到了有些问题就在我们身边。

二是使学生形成合作学习的好习惯。当然目测操场和步测操场,学生肯定是三人一组五人一伙,可他们的实际结果有时候会大相径庭。为什么呢?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再去测量。有的小组很快就合作探究出了结果。在实际的教学中,把学生组织起来,分组进行合作探究,是我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

一个经验丰富的教师一定会全面掌握学生的个体差异,然后因材施教,尽量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让每位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使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我们教学生学习,总的一句话就是要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这种能力一旦培养好了,就能让学生一生受益,所以我们一定要沿着这个教学方向努力去奋斗。

(责编 张文娟)

猜你喜欢

操场探究教师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最美教师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我们的操场
我们的操场
学校操场
下课了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