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记叙文写作之我见

2015-03-13广西玉林市玉州区第五初级中学537000

学周刊 2015年32期
关键词:记叙文文体审题

梁 云 (广西玉林市玉州区第五初级中学 537000)

初中记叙文写作之我见

梁 云 (广西玉林市玉州区第五初级中学 537000)

记叙文是初中学生最熟悉的一种文体,也是学生最能抒发真情实感的一种文体。在中考前的作文指导中,教师如能从记叙文的审题、素材选择、结构设计等方面,引导学生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应试能力。

记叙文 写作 教学

当前玉林中考作文考查中,作文要求往往是“文体不限”,对文体的要求已经相当宽松。尽管如此,记叙文仍然是中考考生最喜欢选用的一种写作文体,也是最容易出彩的文体。擅长记人叙事的,可以凸现个性,展示个性;擅长写景状物的,可以借形传神,以少胜多;擅长抒情的,可以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中考作文中,一篇优秀的记叙文要想得到满分,它的立意是高远的,选材是独特的,布局是新颖的,语言是活泼的。这些除了考生日积月累苦练而成之外,也与他们运用作文技巧得心应手有关。当然,初中记叙文其实也包含了散文,也就是说抒情散文与叙事散文也属于记叙文的范围,因此记叙文在中考中的实用性也就更加突出。

玉林中考作文一向重视文章的“真情实感”,在平日的写作训练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两点一线”的紧张生活中做个有心人,细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此外,经过对近年来各省市中考作文命题趋向的分析,我认为在平日的作文训练中,还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在写作时要弘扬文化意识和时代精神。

首先,文化是浓缩着特有的人生智慧的精神财富,因为它,我们的生活才精彩纷呈。近年来,中考作文命题吹进了一股文化春风,沁人心脾。如福建的作文题《文化》,直接以《文化》为话题,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又有浓厚的人文色彩,把思维的触觉伸向精神世界,命题逐渐回归理性;广西桂林的《感受节日》,意在考察考生关注现实生活和体验感悟生活的能力,引发对文化的关注和思考。其次,今年各省市的中考作文命题紧扣时代脉搏,聚焦社会热点,充满浓郁的时代气息,既为学生的写作引进了源头活水,又弘扬了时代精神和社会主旋律。写作其实就是在写生活,而热点时事无疑就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因此受到了作文命题者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青睐。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中考作文更加密切地联系生活实际,关注考生精神世界,更加关注考生的成长与发展,促使考生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其内容必然会以生活为轴心,辐射自我成长、情感体验、生命感悟、人生思考等诸多内容,其具体变化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第一,标题作文引领世道潮流。记叙文写作越来越受到青睐,意在引导学生提升其思想的深度,写出具有创意的文章来。要写好作文,审题是至关重要的,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教会学生审题。

一是重点分析“题眼”。全命题作文文题中一般都有关键词,这些词就是“题眼”。把握了“题眼”,就抓住了文章要突出的重点,就不容易跑题。尤其是注意题目中的修饰词语、限制词语和补充词语,这些词语对写作范围起着限制作用,是文章特殊要求的标志,如《春天的味道》中的“春天”,《给你一片阳光》中的“给”。

二是注意副词隐含的信息与要求“最”“也”“还”“更”“再”“其实”等副词出现在题目中,往往是考生极易误入的陷阱。如《这也是一道风景线》中的“也”就规定了所写的不能是平常的风景。《其实并不是这样》中的“其实”很重要,应写出误认为是“这样”,然后意识到不是“这样”的过程,如果缺少这层转换,文章就会偏题。

三是要完全理解题目中的比喻意。这类比喻性题目往往有一段精心设计的导语,学生审题时需认真阅读这些导语,学会由“虚”而“实”,或者由“实”而“虚”。如《给你一片阳光》中的“阳光”当然不是自然界的阳光,而应理解为“温暖”和“光明”,即朋友间真挚的友谊、亲人间温暖的亲情、陌生人的友善相助等等。《早晨》中的早晨亦可理解为“开始”“希望”“光明”“美好”等。

四是把握文字较长或句式复杂的题目的内在关系。这类题目往往有着因果、条件等内在关系。审题时必须辨别清楚。如《我拥有,我快乐》,“拥有”是“快乐”的前提和原因,“快乐”是“拥有”后产生的一种心理反应,两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

第二,作文内容将更加贴近考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作文用生动曲折的情节、个性鲜明的人物以及生动具体的描述把正确的价值取向、健康积极的人生观、哲理性的思索表现出来,让生活暗示出深刻的主题。

第三,作文命题将会紧扣时代脉搏,聚焦社会热点。这样的命题意在引导考生关注社会生活,真正站在时代的高度思索人生,写出新颖而大气的文章。

第四,将会巧妙链接最近的文化资讯。命题意图是以最为抢眼的热点内容,加大对学生文学素养的考查力度,引导考生真正领略文学的魅力,写出富有文学意蕴的大记叙文。

第五,作文命题理念更加新颖。记叙文的命题与写作会突出能力、立意,关注学生的成长、体验、生命、心灵,鼓励自主个性化的新鲜表达。

针对全国各地中考作文命题特点和命题走势预测,我们要特别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一、真情写作:原生态的写作视角

中考作文把“感情真挚”作为一项重要评分标准,因此我们备考2010年的中考记叙文写作,必须把写作的根深扎进生活大地的深处,生活才是记叙文命题和写作最深深厚的土壤。我们要让学生关注人生、社会、生活,并从多角度、多层次去观察身边的人、事、物、景,从平凡的生活中获取丰富、典型的写作素材,挖掘出生活之美,写作时变换一种思路,观察提炼生活中的场景,用独特的写作视角展露自己的情怀。

我们要鼓励学生说真话,写真事,表真情,在真实状态下进行写作,自由地表现自己的喜怒哀乐,真实地抒写对人生的独特感受和心灵的体验,反映生活的真实意蕴。学生尤其要注意多角度地思考,有创意地表达,表现自己的独特感受。不仅如此,学生还要善于思考,因为生活内在意蕴与事件本质意义还需要以理性来概括,只要这样,才能把生活的本质鲜明地展现出来。以“真”为作文之本,内化原生态的写作视角,拓展生活空间,抒发真情实感,是记叙文写作训练的有效策略。

二、文化写作:高贵的写作新路标

中考记叙文写作长期受困于伪崇高、低幼化与粗浅化、模式化的困扰,因此记叙文写作训练不仅要扎根于生活厚土,还要把写作的根扎进文化的土壤,需要借助文化品质丰富记叙文的内涵,用文化的眼光审视话题,用文化素材丰美话题,提炼生活中的文化,让文章充盈文化。

备战中考记叙文写作,需要科学严谨的训练。首先,要积累丰富的文化写作素材和最新热点素材,分类梳理并做理性思考。其次,盘活积累,学以致用,进行层次清楚的科学训练。中考记叙文未必必然需要用文化来升级引导,文化写作自然就成为记叙文写作的新路标,记叙文的真思、真情必须借助于文化进行炫示,才能获取考场高分、考场满分。

(责编 张文娟)

猜你喜欢

记叙文文体审题
记叙文阅读专练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如何写好记叙文
“三招”学会审题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让记叙文赢在构思
记叙文写作重在“有我”
七分审题三分做
认真审题 避免出错
若干教研文体与其相关对象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