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工作长效机制构建

2015-03-11刘畅余超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5年2期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就业

刘畅++余超

摘 要 在分析大学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工作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建立就业跟踪调查工作长效机制的意义,并给出建立长效机制的措施。

关键词 大学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2-0070-02

大学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工作是高校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的重要途径,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依据。大学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各高校更加重视毕业生就业信息的反馈作用,不断加大就业跟踪调查工作力度。将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工作常态化,探索建立长效机制,以提高学校的就业、教学、管理等综合水平,促进大学生更加优质高效地就业,已成为各高校就业工作的重要内容。

1 建立就业跟踪调查工作长效机制的意义

首先,建立大学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工作长效机制,是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接轨,提高办学水平的需要。通过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不仅能够提高学校就业工作水平,还能够有效反馈学校的教学质量,及时发现教学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并加以纠正调整,实现教学改革的目标。通过就业状况的调查,可以发现学校专业设置是否合理,课程建设是否有效,避免学校专业设置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从就业跟踪调查中不断获取的最新社会职业准入制度和职业定位原则,也为学校制订教学计划提供科学参考。

其次,建立大学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工作长效机制,是促进学校就业工作良性发展的需要。稳定的就业市场是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的保障,通过就业跟踪调查工作长效机制,实现学校与用人单位的长期联系,二者发展为稳定的合作伙伴,甚至可以与用人单位实现“订单式”培养,实现学校的长期就业目标。通过就业跟踪调查,可以巩固原有就业市场,并大力开拓新的就业市场,实现校企合作、校院合作,及时捕捉更多最新的就业信息,赢得就业市场先机。通过就业跟踪调查发现既有就业工作的不足之处,使学校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从而提高就业指导水平,促进更多学生顺利就业。

再次,建立大学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工作长效机制,是提升高校综合实力,扩大社会影响力的需要。通过就业跟踪调查工作长效机制,实现学校与毕业生、用人单位的长期联系,建立长期的校企合作、校院合作关系,打通高校教学、管理、科研、实习等各个环节,逐步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赢得用人单位的认可,从而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树立良好形象,为未来的就业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 大学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工作现状

就业跟踪调查对高校就业工作和学校长期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各高校都在采取不同形式进行就业跟踪调查工作,以期提升就业工作水平。但是,大部分高校的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工作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部分高校对就业跟踪调查工作重视不够 虽然大部分高校都已经认识到就业跟踪调查工作的重要作用,但是不可否认还有一部分学校没有正式开展此项工作。还有一部分高校的就业工作机构和人员配备不够,通过对河南省内部分高校的调查了解发现,一些学校的就业部门只有两到三个工作人员,根本无法完成系统的就业跟踪调查工作;一些学校的就业工作经费不足,也制约了就业跟踪调研工作的开展。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是学校对于此项工作不够重视的结果,因此,笔者建议各高校要重视毕业生的就业跟踪调查工作,合理安排就业人员配备、就业经费支出,为高校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工作提供基础保障。

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工作制度不完善 高校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工作关乎学校发展,因此,完善的制度保障不可或缺。但是很多高校正是在这一点上存在欠缺,没有完善的就业工作制度、缺乏专业的就业指导师资队伍成为其通病。就业工作是高校一切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因此,各高校要将就业工作作为首要工作来抓,制定完善的就业工作制度,设置就业工作机构和领导小组,配备专业的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完善就业跟踪调查工作制度,建立长效机制使之常态化发展,持续抓好这项工作。

跟踪调查形式单一,效果不佳 目前大部分学校的就业跟踪调查采用以下几种形式。

一是调查问卷。这种方式操作简单,人力物力财力都不需要太多,但是这种方式存在问卷回收率低的问题;同时,这种方式也无法实现学校与用人单位的直接接触。

二是毕业生座谈会。这种形式可操作性也很强,邀请一部分毕业生回学校参加座谈会,了解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情况。这种方式存在片面性的问题,毕竟与会的毕业生数量、专业、行业分布有限。

三是走访用人单位。这种方式可以实现学校与用人单位面对面交流,有利于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缺点是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财力、时间,大多数学校承担不起。

因此,如何采用简单、高效的跟踪调研方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以上几种方式可以进行优势互补,配合使用,应该会收到不错的效果。当然,探索更加务实高效的新途径是提高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工作质量的关键。

就业跟踪调查结果得不到应用 对毕业生进行就业跟踪调查的目的就是为了了解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提供科学依据,为学校下一步就业工作提供参考,但是部分学校的就业跟踪调查工作流于形式,调查结果没有被相关部门采纳利用,没有起到实质性作用,这是对学校教育资源的浪费。改变这一现状的根本还是要建立制度,协调学校各部门,尤其是教学、管理、就业等部门,将就业跟踪调研成果应用到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学生管理的具体工作之中,使之形成良性循环。

3 建立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工作长效机制的措施

针对当前高校就业跟踪调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希望对于改善当前就业跟踪调查工作有所帮助。

提高重视程度 高校领导重视是改善就业跟踪调查工作现状的根本。学校应该加大这项工作的人员和资金投入,建立完整的就业工作机构,成立学校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书记或校长任组长,协调教务、学管、系部等部门人员集体参与到学校就业工作之中,建立完善的就业工作机构;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增加学校就业经费支出,为就业工作提供资金支持;加大就业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力度,确保就业工作队伍人员稳定,专业性强;发挥辅导员的作用,实现就业指导、就业跟踪、就业帮扶一体化,提高就业工作效率。

完善制度建设 高校应将就业跟踪调查工作列入学校就业工作的重点,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和考核机制,做到各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实现就业指导全程化、就业工作全员化。同时要配套建立就业工作制度、辅导员就业工作考核制度、毕业生管理制度、教学改革制度等,实现教育教学、学生管理、就业跟踪一体化发展,建立人才培养促进就业质量、就业跟踪指导教学改革的良性循环。

构建新型模式 针对目前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形式单一的问题,笔者建议在现有调查形式的基础上,引入第三方调查机构开展此项工作,尤其对于人员缺乏的高校更有利,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毕业生调研,可以节省一部分人力资源;开发就业跟踪调查系统也能够提高就业跟踪调查工作效率,实现网上快捷的就业调查,弥补传统调查形式空间跨度大、时间消耗多的缺点,可以很方便地建立毕业生就业数据库,同时可以高效统计、分析调查结果,极大提高就业工作效率。

强化结果应用 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工作要想形成常态化发展,强化调查结果的应用是根本途径。首先,要结合社会发展实际,不断调整和充实就业跟踪调研的内容,以适应新形势下学校发展的现实需要,尽量将就业跟踪调研的内容满足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要求,使之服务教改的作用得以发挥。其次,要依据毕业生就业的情况和社会需求情况,调整专业设置和招生比例,对社会需求量大的专业,要扩大招生比例,对就业困难、供大于求的专业要缩减培养规模;调整相关专业课程设置,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理论水平,力求实现学以致用,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从而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参考文献

[1]钱枫.建立跟踪体制提高就业质量[J].科技资讯,2011(4):231.

[2]陈一威,魏燕,徐仁安.高校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系统的研究[J].信息与电脑,2011(11):101-102.

[3]何树莲.高校毕业生就业跟踪工作现状的调查研究[J].科技教育创新,2011(11):200.endprint

猜你喜欢

大学毕业生就业
高校图书馆嵌入大学毕业生就业服务模式探讨
大学毕业生租房消费影响因素研究
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准备三步法则
应届大学毕业生创业现状及对策研究
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质量的研究与思考
浅议民办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工作
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研究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