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散发“创新”的馨香

2015-03-11奚赳

小学教学研究 2015年3期
关键词:本学科教材创新

奚赳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人类社会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作为基础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在发挥其特有德育功能的同时,还必须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正是显示德育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使本学科的教学能散发出“创新”的馨香,则必须拓展空间、融汇资源、巧用手段、讲究效应。

一、开放的课堂教学

1.活用教材,有机渗透创新元素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的。重视课程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可让课程变得对儿童更有意义,更有利于他们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并形成内在的道德品质。”现行教材虽已给学生呈现了一个多彩的世界,但其无法完全展现儿童的整个生活。正因为如此,故还需教师注重到生活中去寻找相关的题材来充实、拓展教材,以更好地诠释课程设置的核心价值。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秉持“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这一基本理念,高度重视学生的学习需要,充分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通过理会文本,让教材“明”起来;采用有效重组,让教材“串”起来;借助资源,让教材“宽”起来;紧贴学生实际,让教材“亲”起来。如此工作,虽会花费教师的很多神思和精力,但由此所建构的教材及实施的教学,不仅自身可体现创新的意味,也可成为一种“活性因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创新的机会、渗透创新的元素,进而实现创新的可能。

2.鼓励质疑,注重诱发创新欲望

善于动脑、有创意地生活,是学生应努力循之去做的一项时代要求。循之去做,必能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必能使学生凭借自己的敏锐视角和聪明才智去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好好享受创新带来的快乐。为使这种愿景变成现实,为切实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创新愿望,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无疑是把“取胜之匙”。而要使学生学会质疑问难,这不仅要让学生以已有的知识和技能等为基础,更要让学生以积极的情绪、强烈的愿望为前提、作保障。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必须尽一切可能为学生创设民主、宽松、自主的学习氛围,激励学生敢于质疑、乐于质疑、善于质疑;促使学生在有目的地讨论、辩论甚至争论中,有效培养起创新的欲望、意志及品质。

3.搭建平台,系统展示创新成效

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探究自我成长中面临的具体问题,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形式,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档次,这是课程标准对执教者下达的一项重点任务。要完成好此项任务,我们不妨通过时政演讲、小品表演、视频播放、音乐欣赏、课堂游戏、编诵口诀、举办竞赛等形式,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大可能地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原理、运用知识;在活动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增进觉悟、提升境界。所有这些,均可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作出结构性的动力保障。

4.尊重主体,着力培养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本质上是一种独立探究的精神。要培植学生的创新精神,关键在于促使学生在创新的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探究和独立发现。为力求激发学生独立探究的热情,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等,教师务必尊重、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务必根据教材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形式,并充分利用学生间的互补因素,以使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得到更为自主、自由、自如地发挥。其间可采取的基本的方式方法是:拟定讨论话题,给足必要时空,让学生充分酝酿、各抒己见,尽情表述自己对所学内容、所探究议题的见解和体会,然后组织相互质疑,并设档归结。诸如此类的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应能产出预期绩效。

5.科学评价,推动学生创新追求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效果进行的价值判断。它既具有显著的导向功能,又是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针对相关现象,真正意义上的科学评价需特别关注并克服三大问题:一是评价的智商化倾向。科学的评价,不能只注重评价学生在本学科学习中“知”的获得情况,更要注重对学生“情、意、行”的形成性评价。既要重视对学生校内表现的评价,还应强调并尽量获取对学生在家庭中、在社会上的综合表现的评价。二是评价的模糊化倾向。为避免这一倾向,教师应明确告知学生适度的评价指标、内容及细则等,以利于评价与自我评价时让学生有章可循,并使评价尽可能做到全面、妥帖、科学、规范。三是评价的过度自主化倾向。评价的过度自主化倾向,极可能导致学生“自我感觉太好”,而渐渐生成“听不得、听不进他人意见”等主观偏颇弊端。只有将学生自评、同学互评,与教师评、家庭评、社会评等融于一体,评价结果才有可能更加客观、公正、科学。创新不是一味地“标新立异”,而是发现,是超越。这种发现、超越,在本质上具有一定的先进性。这才是创新的价值所在。对学生而言,“先进性”必须成为学习活动中追求的目标。其具体表现可以是学习方法的科学高效,可以是对学习内容理解的深刻独到,也可以是解决问题方法的简便新颖,可以是知识运用于实践而获得的某种赶超等。以科学的评价推动学生的创新追求,值得教师将此列为本学科教学的重中之重。

二、开放的课外活动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告诉我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现行的品德与生活(社会)教材中有许多内容需要学生通过丰富、广阔的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才能完成。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组织开放的课外活动。唯此,本学科的教学才能真正由课内走向校园、由校内走向社会。

1.课内外、校内外延伸,拓展创新空间

学生在课堂上、文本中所能学到的内容是十分有限的。这些内容充其量只是个例子,仅是个起点。作为教师,理当借此例子、凭此起点,引领学生去课内外、校内外“巡礼”,方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源泉;方能开阔视野,丰富认识,不断地修炼人生。其间,各种有效的课外学习、校外学习等,都可成为培养与发展学生创造意识和能力等的有效途径。基于此,教师就得通过一系列活动组织,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自然,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生活,用自己的认知去了解社会和世界,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新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的教学时空不局限于课堂与学校。教师应将本课程的教学与相关学科以及班队活动、学校德育活动、社区活动、社会重大事件等紧密结合,继而引导学生从中捕捉、挖掘鲜活的素材,调动学生在课外学习和活动中获得的经验和知识,去充实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去活化本课程的教学过程。同时还需将课内外学习延伸至其他学科的学习或校内外相关的活动之中,以更好地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如教《爱护公共设施》一课时,就可让学生明白:公共设施与国家建设、人民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让学生懂得:小学生应该为爱护公物、爱护公共设施尽份心、出份力。还可结合相关专题,抓住有利时机,组织学生走向社会,采取捡、刷、洗等方式,自觉投身到维护公共卫生、爱护公共设施等活动中去,让学生从中养成应有的优良习惯,并在优良习惯的养成中自然增强维护公共卫生、爱护公共设施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2.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增强创新色彩

结合本学科文本及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带领学生“走出去”见识自然和社会,有主题、有系列地请有关专业人士、行家里手到校开讲座、作报告、组织座谈、进行辅导,皆为可取之策。比如,教学“依法维权”内容时,就可请律师事务所的人员来校讲解并传授法律知识;教学关于“艰苦奋斗”的篇章时,可请参加革命工作的老前辈到校或在校外基地讲述生动实例及由此体现的美德。除紧扣文本和直接相关的内容组织严密、相应的拓展活动外,还可结合育人宗旨及形势需要,相机邀请有关专家到校作专题报告、组织专题系列教育活动。凡此,都可实实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真真切切增浓学生的创新色彩。

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教学义不容辞的天职。紧紧围绕此核心、好好奉行此天职,用心尽力让本学科的教学随之散发“创新”的馨香,这必能使每位执教者体悟到自身工作的价值无限、功德无量!

猜你喜欢

本学科教材创新
教材精读
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对策研究
给高校授学位放权是教育供给侧改革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关于《线性代数》教学改革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