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地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体系构建探讨——以重庆市为例

2015-03-09杨晓霞廖家富李祥洲龚久平李必全张德忠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5年7期
关键词:产地重庆市重金属

杨晓霞 ,廖家富,柴 勇,李祥洲,龚久平,李必全,张德忠

(1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重庆 401329;2重庆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重庆 400020;3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4重庆南川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重庆 408400)

农产品质量安全涉及多个环节,问题成因较为复杂[1]。由于缺乏系统慎密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事件难以找出真正原因,导致民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信任度不高。探索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体系,不仅能为农产品“产出来”和“管出来”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而且能促进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的经济收入,对改善我国农产品的国际形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2]。本文以重庆市为例,介绍了产地农产品产地环境及投入品现状进行,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产地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体系框架图,并对其进行阐述。

1 重庆市产地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

2008—2012年期间,对重市庆蔬菜基地的蔬菜进行了抽检,监测指标为有机磷农药、有机氯农药、菊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等。由表1 可知,毒死蜱、氧化乐果与菊酯类农药残留超标普遍。从蔬菜类别来看,豆类与叶类蔬菜农残超标严重。同时,检测畜禽产品中的β-兴奋剂(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等)、氯霉素、磺胺类药物、喹诺酮类药物、磺胺类等,结果表明,抽检的畜禽产品里的各监测指标合格率100%。对主城区水产品白鲢、鳙鱼的抽检结果表明,水产品中检出的危害物有孔雀绿、汞、镉或氯霉素等[3](表2)。

表1 2008—2012年重庆市蔬菜基地蔬菜农药残留抽检超标情况

表2 2008—2012年重庆主城区白鲢、鳙鱼抽检结果

1.1 产地环境现状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重庆市产地环境的主要问题。根据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HJ 332—2006)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重金属二级(为农田最低级)质量标准值,除铬外,其余7 种重金属均有不同程度的污染,污染最为严重的为镉。其中,属轻度污染的(污染指数1<p≤2)占36%、中度污染(2<p≤3)和严重污染的(p >3)各占5%,其次超标元素为镍、砷与汞等[4]。

除重金属污染外,重庆市产地环境受有机物污染,如农药、多环芳烃(PAHs)、多氯联苯(PCBs)等污染也日益严重。据调查,重庆市三峡库区每年入江的农药有130 余种,重庆单位面积农药的施用量6 000~15 000 g/hm2[5],然而研究表明,施用的农药对农作物起保护作用的数量仅占使用量的10%~30%、20%~30%进入大气和水体、40%~70%残留于土壤[6]。重庆农业土壤中存在的另一类有机污染物为多环芳烃。数据显示,重庆市化肥单位面积施用量平均为429.4 kg/hm2,高于目前的全国平均水平(200kg/hm2),其中单位面积氮肥施用量达到313.0 kg/hm2[5]。另有数据表明,2010年全国化肥单位面积施用量已达到国际公认安全上限的1.5倍[6]。由于氮肥的不合理使用,重庆地下水或河水中硝酸盐污染亦日益严重。

1.2 投入品质量安全现状

2004—2013年,重庆市化肥及农药质量不合格率普遍较大且波动幅度大;饲料质量总体情况不断好转,2010—2013年饲料不合格率均小于3%;种子抽检的合格率总体呈上升趋势;2004年以来,抽检兽药的不合格率有所下降,但是不合格率依然较高;此外,发现部分矿质复合肥或有机肥中铅、镉等重金属含量也高出GB15618-1995 二级标准的3 倍多,假冒与劣质复配农药依然泛滥于市场,饲料及种子中的重金属含量高。

综上,重庆市农产品质量总体安全,但依然存在农药(或渔药、兽药)残留超标、重金属超标的现象,重金属污染及有机物污染较为严重,农产品产地环境形势不容乐观。对于农业投入品,农药、饲料、兽药与种子等合格率逐年上升,但仍存在不合格产品;化肥的质量情况不稳定,且化肥中的重金属含量本为评价其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但目前尚无强制规定要求监测。

2 产地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因素分析

本文从自然气候与地理环境、人为产地环境污染、农用化学投入品的使用、农产品收购、收储运(肉类农产品还涉及到屠宰环节)、监管等方面分析产地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风险因素。

2.1 自然气候与地理环境

重庆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常年气温较高,尤其是冬季。该气候易诱发病虫害,特别是设施栽培问题更加严重,导致农产品生产者对农药、化肥等依赖性强,最终致使农产品中农药残留或重金属量超标。地理环境是重庆市重金属污染普遍严重的客观因素。重庆多为山地,为酸性土壤。随着海拔的增加,酸性土壤中重金属的背景值较河谷和低海拔平坝高[4]。

2.2 产地环境污染

重庆市化工、矿山企业星罗棋布,大部分企业生环保设施匮乏或效率低下,致使矿渣未合理处理,废水排放不达标,给土壤造成巨大污染。大量的工业尾气二氧化硫的排放,形成酸雨,加重了土壤的酸化,增强了土壤重金属的活性。在酸度较低的大足、潼南、铜梁等地平坝地带,土壤检出的重金属含量较低,稻谷检出的重金属超标率较低[8]。随着重庆市养殖业的壮大,养殖户在生产中滥用化学药物。水体中化学药物残留量日益增加,不仅影响水产品质量,而且威胁人类健康[9]。

机动车辆的激增导致大气污染加剧,大气污染呈现出烟煤型与机动车污染共存的大气复合污染,颗粒物为主要污染物,霾和光化学烟雾频繁,二氧化氮浓度居高不下,酸沉降转变为硫酸性与硝酸型的复合污染,导致农田土壤继续酸化[10,11]。城市大气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等通过大气运输,从而污染农田与农作物。

2.3 农业化学投入品不合理使用

磷肥中由于添加矿渣而含有大量的重金属,施用该肥将有可能导致土壤及农产品受到重金属污染。鸡粪是有机肥的重要原料,由于其存在在重金属导致有机肥的使用也将增加农业生产风险。此外,重庆市农产品生产具有规模小与分散的特点,这种生产特点使农业投入品(农药、化肥等)的使用难以得到有效管理,导致农产品质量安全不易得到控制。重庆市的气候特点使得农药乱用滥用现象普遍,对土壤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此外,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农用塑料及残膜的不合理使用导致土壤可能受到农用塑料及其残膜污染。大量研究表明,我国珠三角及长三角地区土壤中增塑剂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含量过高,在上述地区种植的蔬菜中也含有PAEs[12,13]。

2.4 收储运不当

收储运过程中违规使用食品防腐剂、保鲜剂等添加剂导致食品二次污染,已成为农产品安全问题的潜在因素[14]。此外,由于农产品收购环境差、储运设施缺乏或落后等造成农产品中生物毒素如玉米的呕吐毒素、伏马毒素污染、玉米赤霉烯酮和黄曲霉素产生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对于肉类农产品,屠宰环节中存在私屠乱宰逃逸检疫、注水后屠宰赚昧心钱、屠宰病死动物等现象。防腐保鲜剂的使用对于产地储藏、市场中转和长途运输是必需的,而违规或超量使用保鲜剂或防腐剂的事件屡屡发生,如水果使用多菌灵、干红枣使用防腐剂、稻谷与玉米仓储使用杀虫剂等。

2.5 监管乏力

监管乏力是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频频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具体表现为:(1)基层监管力量薄弱。省级机构较为健全,但地市及区县由于人员少、变动大、经费短缺、执法能力缺位。(2)“飞行”监管制度尚未建立。在现场监管前,各相关工作机构都会提前通知企业,故而企业会预先有相应的准备,企业的真实生产情况被掩盖。(3)有机农产品认证机构太多,存在把关不严现象,不同认证机构在认证过程中对标准把握尺度不同。(4)在国家层面上,缺乏适用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的统一指导性食品分类体系,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和食品监测评估工作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现象,部分标准与国际标准有些差异。(5)国家对大众监督举报非法经营生产的鼓励或奖励力度不够,对违法或违规生产经营者的惩治力度不足[15-17]。

综上,构成产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风险因素较多,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风险信息匮乏,亟需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体系。

3 产地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体系的构建

产地的选择是农产品生产的基本前提,之后经过生产、收储运(肉类品要经过屠宰)、产地准出等环节方可进入市场[18]。要保证上述每个环节的安全,在技术上,我们不仅要建立与欧美先进标准接轨的标准体系,包括产地环境标准、食品质量标准、检测技术标准等,同时要提高检测技术水平,建立农产品质量追踪与追溯体系;在管理上,完善行政管理网络与农产品质量法律体系,加强监管与执法力度。基于农产品进入市场前涉及的各个环节,本文提出产地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体系的框架(附图)。

3.1 基地环境信息

产地环境信息属于产地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体系基础信息,主要包括空气、水和土壤因子的信息。土壤环境信息应包括:(1)重金属,包括铜、锌、铅、锡、镉、铬、汞、砷、镍;(2)6 类PAEs,包括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BP)、邻苯二甲酸丁基苄基酯(DOP)、邻苯二甲酸丁基苄基酯(BBPS)及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3)六六六、滴滴涕;(4)PAHs与PCBs。产地空气应包括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氟化物、一氧化碳、臭氧、铅、苯并芘等指标信息。灌溉水应包括:(1)汞、砷、镉、铬、铅、铜、锌等重金属;(2)氯化物、硫化物、氟化物和氰化物;(3)石油类、挥发酚、苯和三氯乙醚等有机污染物;(4)硼、硒等微量元素。

附图 产地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体系框架

3.2 生产过程信息

一方面,应获得投入品中的污染物的信息,如矿质复混肥料和其他化学肥料中的有害重金属、饲料中的重金属、兽药(渔药)、抗生素、激素等含量。另一方面,要包含生产者使用的农药、兽药、渔药、化肥、饲料等进货来源、种类与数量、储存地点、施用时间、施用原由、施用方式、次数与数量等信息。此外,还应关注化学投入品的生产与销售信息。

3.3 收储运与屠宰信息

收储运过程需重点获得保鲜剂、防腐剂、微生物、生物毒素等信息,收购及储运设施的清洁度、温度与湿度等条件信息。对于鲜肉产品,还应获得屠宰环节的基本信息,如屠宰工厂、屠宰人、屠宰时间、屠宰环境的卫生条件、宰后是否检验检疫等。

3.4 产地准出信息

产地准出环节应包含产品是否抽检合格、抽检的指标种类,包装或标签的内容是否包括产品的品名、产地、生产者、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等级、防腐剂、保鲜剂的使用等信息。

3.5 技术信息

产地农产品信息体系中还应包含大量的技术信息,为民众做出初步判断提供依据,该体系应包含以下信息:(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信息,如农产品安全生产过程的强制性标准、农产品标签或标识标准;(2)农产品安全的相关基础科研信息,如食品科学分类标准体系的研究、新增危险因子检测方法的研发、如何建立科学的产地环境标准或者食品安全标准的研究、传统毒理学及环境毒理学的相关研究等;(3)农产品生产基地、生产者、收购者、储运者实行身份编码识别信息。

3.6 监管信息

监管信息应包含:(1)行政管理网络信息:归属的行政管理部门职责、责任人;(2)检测机构信息:业务内容、工作流程;(3)长效监管信息:农产品产地环境长期监测制度、农业投入品使用管理制度、农药定点经营与实名购买制度、农产品生产记录规范、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样检验制度、农场品产地准出制度、农产品安全与标识管理规范,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农产品收购规范制度、农产品储运管理制度等,上述制度落实到的具体的监管人等;(4)执法信息:执法机构、职能职责、执法依据、流程、备案等;(5)公众参与农产品安全监管信息:举报电话、微信平台、奖励措施等。

4 结论

不同农业产区、不同农作物、不同生产方式乃至于不同的消费市场,其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特点都不相同[19],欲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高监管成效,弄清存在的问题是前提亦是关键。因此,本文以重庆市为例,从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化学投入品质量安全及产地环境现状着手,全面分析了威胁产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风险因素。针对目前产地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体系匮乏这一现状,提出了从产地到市场准出前的产地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的框架图。该信息信体系的提出,不仅有助于全面掌握风险隐患信息及所在环节,而且在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后,能快速、有效地确定问题所在,同时,还能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主动预警作用。

[1]郭林宇,李祥洲,戚亚梅.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监测与管理研究[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1,5:53-56.

[2]李祥洲,郭林宇,戚亚梅.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体系建设探析[J].农业质量标准,2009,1:43-46.

[3]杨晓霞,龚久平,柴勇,等.我国农产品产地环境现状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南方农业,2014,28(优先出版).

[4]杨梅.重庆市耕地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变异性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2005.

[5]陈茜茜.从重庆库区农药化肥污染看政府环境责任[J].法制与社会,2014,15:90.

[6]杨肖娥,余剑东,倪吾钟,等.农业环境质量与农产品安全[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2,4(4):3-9.

[7]杨晓霞,龚久平,张雪梅,等.重庆主要蔬菜基地叶类蔬菜污染物调查[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4,9:22.

[8]李其林,魏朝富,谢德体.重庆市土壤—作物系统重金属特征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2008:441-447.

[9]杨蓉.重庆市农业面源污染分析[D].重庆:西南大学,2009.

[10]张晓岭,卢益,朱明吉,等.重庆市大气二噁英污染水平及季节变化[J].环境科学,2014,35(1):22-29.

[11]李礼,等.重庆主城区春季典型天气的大气颗粒物浓度变化分析[J].环境工程学报,2012,6(6):2010-2016.

[12]安琼,等.长江三角洲典型地区农田土壤中多氯联苯残留状况[J].环境科学,2006,27(3):528-532.

[13]蔡全英,等.广州深圳地区蔬菜生产基地土壤中邻苯二甲酸酯(PAEs)研究[J].生态学报,2005,25(2):283-288.

[14]钱原铬,等.农产品安全生产和监控关键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1):146-150.

[15]祁胜媚.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00.

[16]李哲敏,刘磊,刘宏.保障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2,10:24.

[17]张心明,等.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3,6:63-65.

[18]董燕婕,等.农产品生产环节存在的安全风险隐患探析——以山东省为例[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4,2:63-66.

[19]邓玉,李祥洲.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预警机制构建研究[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4,20(12):5-9.

猜你喜欢

产地重庆市重金属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沉淀/吸附法在电镀废水重金属处理中的应用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重金属对膨润土膨胀性的影响
铸造辉煌
——重庆市大足区老年大学校歌
警惕“洗产地”暗礁
食物离产地越远越好
17个产地木芙蓉叶中芦丁测定
6 种药材中5 种重金属转移率的测定
RP-HPLC法同时测定7个产地天麻中5种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