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养心安神方治疗心脏神经症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2015-03-08陈进江苏省张家港市中医院心病科张家港215600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5年8期
关键词:心率变异性

陈进(江苏省张家港市中医院心病科张家港215600)

养心安神方治疗心脏神经症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陈进
(江苏省张家港市中医院心病科张家港215600)

摘要:目的:观察养心安神方对心脏神经症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性的影响及对症状的改善情况。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心脏神经症患者70例,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采用养心安神方治疗,对照组采用黛力新治疗,比较两组病人心率变异性的变化。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能够明显减轻心脏神经症患者的症状,能显著降低患者交感神经张力(LF)(P<0.05),提高患者迷走神经张力(HF)及改善自主神经平衡程度(LF/HF)(P<0.05),与对照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养心安神方能够显著降低患者交感神经张力,提高患者迷走神经张力,改善自主神经平衡程度,减轻患者症状。

关键词:心脏神经症;养心安神方;心率变异性

心脏神经症是以心血管疾病有关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属于功能性神经症的一种类型。患者常感到心悸、气急、胸闷、心前区不适及疼痛,往往反复就医,而临床上无器质性心脏病的证据。心内科患者中无躯体疾病的心理障碍发病率约为1/3,多数为心脏神经症[1]。我科采用养心安神方治疗心脏神经症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1.1.1研究设计选择张家港市中医医院心内科2013年4月~2014年3月住院患者70例,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人口学资料及临床特征具有均衡性(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人口学资料及临床特征比较(x±s)

1.1.2伦理审查遵照赫尔辛基宣言及“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试行)”[2],方案获得张家港市中医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全过程跟踪。

1.1.3纳入标准年龄18~75岁;证属:气阴两虚、燥热扰神;学历、文化社会背景职业等无特殊限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1.4排除标准排除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排除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风心病、心肌病等躯体疾病引起的继发相关症状;排除特征人群(孕妇、哺乳期、高龄、病情危笃或疾病晚期)。

1.1.5退出标准不符合纳入条件,纳入错误、未按规定服药无法判定疗效;资料不全无法判定疗效、安全性;严重不良反应、并发症,特殊生理变化等,难以继续治疗。(不良反应者纳入不良反应统计);使用影响疗效药物。退出、脱落病例按退出、脱落时疗效纳入疗效判定。

1.1.6诊断标准(1)西医诊断:入选标准参照第7版内科学心血管神经症的诊断标准[3]:以胸闷、心悸、心前区疼痛为主要表现;体格检查除心音增强、心率增快,无其它阳性体征;心电图检查可显示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律不齐、房性或室性期前收缩、非特异性ST~T波改变;心脏X线片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均正常;甲状腺功能及心肌酶谱检查均正常;排除其它器质性心脏病。(2)中医诊断标准:患者均为气阴两虚、燥热扰神证,证见:惊恐不安,提心吊胆,全身疲乏,食欲减退,入睡困难,失眠,多梦易惊醒,面色潮红,易出汗,口干,便秘,舌红少苔,脉虚数。

1.2治疗方法均连续治疗4周为1个疗程。(1)对照组:黛力新,早上1片,中午1片,口服。(2)治疗组:自拟养心安神方。处方:夜交藤30 g,合欢皮15 g,龙齿30 g,丹皮10 g,莲子心3 g,芍药10 g,黄精10 g,茯神10 g,白茅根10 g,珍珠母15 g,太子参10 g,柴胡10 g,陈皮15 g,甘草6 g。水煎400 ml,分早晚服。

1.3观测指标两组均在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时复查患者肝肾功能;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复查患者24 h动态心电图(深圳市博英医疗仪器有限公司,型号BI9800TL),观察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改变,包括时域测定指标和频域测定指标,时域测定指标包括24 h R-R间期标准差(SDNN)、24 h每5分钟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24 h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NN 50除以总的NN间期个数(PNN50)[4],频域测定指标包括低频功率(LF,频段:0.04~0.15 Hz)、高频功率(HF,频段:0.15~0.4 Hz)及低频功率与高频功率之比(LF/HF)[4]。1.4疗效判定治疗1个疗程(4周),主要症状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显效为心悸、胸闷、头昏头痛、疲乏无力、睡眼障碍完全消失;有效为上述临床表现明显改善,发作频率减少,持续时间缩短或部分症状完全消失;无效为上述临床表现无改善。

1.5统计分析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

2 结果

2.1临床疗效治疗1个疗程(4周),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2。

2.2心率变异性两组患者治疗前心率变异性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TP较治疗前无明显降低(P>0.05),LF、LF/HF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HF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对照组治疗后TP、LF、LF/HF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HF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见表3。

2.3不良反应观察过程中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

3 讨论

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分析被证明是反映心脏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的敏感、无创性客观指标。其中频域分析包括TP、LF、HF、LF/HF等指标。低频功率(Low-Frequency,LF,频段0.04~0.15 Hz)反映的是交感神经的张力大小,高频功率(High-Frequency,HF,频段0.15-0.40 Hz)反映副交感神经的活动水平。LF/HF代表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之间(即整个自主神经)的平衡程度。该比值与交感神经活性成正比,与副交感神经成反比[6]。

心脏神经症虽属于非器质性心脏病范畴,不影响患者寿命,但症状较多,反复多变,迁延不愈,严重者明显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7]。养心安神方能够能显著降低患者交感神经张力(LF)(P<0.05),提高患者迷走神经张力(HF)及改善自主神经功能平衡程度(LF/HF)(P<0.05),与对照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其虽然未能明显降低患者的心率(TP)(P>0.05),但与对照组对比亦无显著差异(P>0.05)。

心脏神经官能症属中医“心悸、怔忡、心痹、胸痛、郁证”等范畴。中医认为心脏神经官能症的发病与情志关系最为密切,多因情志不畅,忧郁过度,肝气郁结,气血不和;或因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或因肝郁化火,扰动心神;或因烦劳苦读,损伤心阴,心神失养而发病。故气阴两虚、燥热扰神证为其主要病机,我科采用自拟养心安神方治疗。方中龙齿、珍珠母重镇安神;夜交藤、合欢皮、茯神养心安神;丹皮、莲子心、白茅根清心安神;太子参、芍药、黄精养阴益气;陈皮、柴胡理气健脾,疏肝解郁。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阴、清热安神之效。综上所述,养心安神方能够显著降低患者交感神经张力,提高患者迷走神经张力,改善自主神经平衡程度,减轻患者症状。

参考文献

[1]Carmin CN,Wiegartz PS,Hoff JA,et a1.Cardiac anxiety in pa-tients self-referred for electron beam tomography [J].J Behav Med,2003,26 (1):67-80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试行)[S].2007-01-11

[3]陆冉英,钟南山.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版, 2008.360-361

[4]LivraghiT.Radiofequencyablation,PEIT,andTACE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Hepatobiliary Pancreat Surg,2003,10(1): 67-76

[5]郑莜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89

[6]郭继鸿,张海澄.动态心电图最新进展[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5:86-92

[7]Kuijpers PM,Honig A,Griez EJ,et a1.Panic disorder in patientswith chest pain and palpitations:an often unrecognized relationship[J].Ned Tijdschr Geneeskd,2000,144(16):732-736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性变化(x±s)

收稿日期:(2015-05-07)

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13638/j.issn.1671-4040.2015.08.007

猜你喜欢

心率变异性
稳心颗粒对慢性稳定性冠心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低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围术期循环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心率变异性与心功能的临床相关性分析
惊恐障碍患者心理特征和心率变异性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惊恐障碍患者心理特征和心率变异性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不同浓度七氟醚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麻醉诱导期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和静脉溶栓治疗后心率变异性的影响研究
关于不明原因心悸患者动态心电图和心率变异性分析
缬沙坦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陈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