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治未病”理论在防治社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的应用研究

2015-03-08罗善锋杨卿沈旭方玉树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6期
关键词:治未病骨质疏松症原发性

罗善锋 杨卿 沈旭 方玉树

“治未病”理论在防治社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的应用研究

罗善锋 杨卿 沈旭 方玉树

目的以“治未病”理论为指导思想, 结合中医中药的运用, 在社区开展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OP)的临床研究。方法16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80例。两组在观察期间进行相同的常规处理,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 加服中药, 连续服1个月。观察治疗效果。结果8~12个月随访后两组数据统计, 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中医药能有效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可延缓POP发生和发展, 减少患者和社会的经济负担, 提高生活质量。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治未病;中医药;防治

近年来国内外对骨质疏松症的研究均非常重视, 但人们发现西药在治疗骨质疏松症方面有毒副作用大、远期疗效不肯定、价格昂贵等缺点[1]。本研究运用“治未病”理论采用中医药的特长, 能有效防治骨质疏松症,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课题整个研究过程中, 选择病例纳入标准的POP患者160例, 进行临床研究。符合中国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试行);年龄40~70岁(含40岁和70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8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体重、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排除标准 年龄在40岁以下或70岁以上, 过敏体质;长期同时服用其他影响骨代谢的药物, 不能立即停用者;新鲜骨折、晚期畸形, 残废, 丧失劳动能力者;合并有心血管、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 精神病患者;严重多处骨折。

1.3 治疗方法 两组在观察期间进行相同的常规处理:就诊时给予健康宣教、镇痛, 口服钙剂1片/d(钙尔奇-D, 惠氏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50029;每片含碳酸钙1.5 g,相当于钙600 mg, 维生素D3125国际单位), 连续服钙剂1个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 加服中药(主要由熟地、淫羊藿、杜仲、山药、黄芪、牛膝、鹿角胶、当归、补骨脂、枸杞组成, 随症加减),1剂/d, 分2次服, 连续服1个月。

1.4 观察指标 ①临床症状:疼痛缓解程度, 复发频率。②并发症:骨折、再骨折、腰背畸形、骨缺血性坏死等。③生存质量积分:参照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表(WHOQOL-100)评分。④ X线掌骨指数(IND)分析。

1.5 评定标准 临床症状中的疼痛及复发频率较前加重为阳性, 无变化或减轻为阴性;出现并发症(无论多少)为阳性,无并发症为阴性;生存质量积分较首次低5分为阳性, 反之为阴性;第二掌骨皮质指数较前<0.05 mm为阳性, 反之为阴性, 上述四项均双盲法测量, 涉及数据的取平均值为准。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实施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无阳性项仅3例, 二项阳性及四项阳性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一项阳性及三项阳性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1。

表1 两组数据统计结果[n(%)]

3 讨论

3.1 中医虽无“骨质疏松症”这一明确的病名, 但历代中医文献的记载中, “骨痿”、“骨枯”、“骨极”、“骨痹”的描述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极其相似。目前全世界约2亿人患有骨质疏松症, 其发病率已跃居常见病、多发病的第七位[2]。据统计,60岁以上人群80%受其影响[3]。2008年10月20日, 由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和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共同发布的《骨质疏松症防治中国白皮书》显示, 我国至少有6944万人患有骨质疏松症,2.1亿人低骨量。该书同时指出, 在我国70%~80%的中老年骨折是因骨质疏松症引起的, 其中保守性计算每年新发椎体骨折约有181万人, 髋部骨折病例约23万[4]。据统计, 未来25年内每年将为骨质疏松症这一疾病花费325亿美元左右[5], 对个人、家庭、社会构成严重负担。目前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及评估都以骨密度或骨量为标准, 对药物或物理治疗等的疗效评估也以骨密度的增高幅度为准, 但大量的研究发现, 骨密度的增加与骨折的发生率下降并不呈线性相关, 骨代谢生化指标也只能部分反映骨质疏松的变化情况, 且其数值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临床应用也缺乏标准;骨微结构的影像学检查具有准确、敏感、无创、直观等优势, 但目前才刚起步, 尚未进入临床阶段,而且检查费用昂贵。值得注意的是, 由于骨质疏松诊断设备奇缺和医生对骨质疏松症意识的淡薄, 只有1/5的骨折患者得到了相应诊疗。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平均每百万人拥有骨质疏松诊断设备不到2台, 许多中小城市没有相关设备, 这成为我国大量骨质疏松症患者未能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原因[6]。尽管中西医学者和临床工作者对骨质疏松症做了大量的研究, 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对其病因病理还不是十分明确, 尚无一套很好的治疗方案, 只能预防或对症治疗[7],可见寻找一种简单且行之有效的延缓骨质疏松症发生的方案何等重要。

3.2 近年来国内外对骨质疏松症的研究均非常重视, 但人们发现西药在治疗骨质疏松症方面有毒副作用大、远期疗效不肯定、价格昂贵等缺点。由此可见, 发挥中医中药的特长,有效地防治骨质疏松症, 不仅能为人们的健康服务, 也是拓展中医药应用范围、推动中医发展、促进中医药研究现代化的客观要求。特别是在覆盖面广、医疗资源缺乏、接待患者多的基层医院和社区, 如何采用一种合理的防治方案, 既能有效防治骨质疏松症, 又能最大限度地防止药物的毒副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是国计民生的大事。“治未病”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理念。《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灵枢》曰:“……上工, 刺其未生者也, 其次, 刺其未盛者也, 其次, 刺其已衰者也……”。在《千金要方》中记载:“……上工医未病之病, 中医医欲病之病, 下医医已病之病。”20世纪末, 全球医学界大讨论的最终结论是:最好的医学不是治好病的医学, 而是使人不生病的医学。公认的解释是“无病先防, 已病早治, 既病防变。”

3.3 本研究以“治未病”理论为指导思想, 结合中医中药的运用, 在社区开展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运用“滋水涵木”法, 采用自拟方(熟地、淫羊藿、杜仲、山药、黄芪、牛膝、鹿角胶、当归、补骨脂、枸杞为主要组成药物),随症加减内服, 把患者的生存质量、疼痛缓解程度、再发频率及并发症等情况作为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疗效评价标准, 并长期跟踪调查, 深入探讨社区开展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方案。

结果经统计学处理, 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证实应用“治未病”理论在防治社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是一种合理的防治方案, 既可延缓POP发生和发展, 减少患者和社会的经济负担,提高生活质量, 又能最大限度地防止药物的毒副作用,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基层医院和社区提供中医药防治POP的科学的临床依据、思路和方法。拓展了中医药在基层医院和社区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方面提供科学依据及方药。

[1]李恩, 孔德娟, 杨学辉.补肾方药对骨质疏松防治的实验研究.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2,8(2):166-170.

[2]黎喜平, 沈冯君.中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的研究进展(二).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2,24(1):43-45.

[3]周德祥, 王玲玲.中药离子导入治疗骨关节炎.时珍国医国药,2000,11(4):365.

[4]王义军.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江西中医药,2000,31 (3):59.

[5]Nguye TV. Association between breast cancer and bone mineral density:the Dubbo Osteoporosis Epidemiology Study. Maturitas,2000,36(1):27-34.

[6]何佳颐.信息动态.中国医药指南,2008(11):47.

[7]HG.Mckercher, 李井泉.家庭医生和骨质疏松症.中国全科医学,2005,8(6):46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6.188

2014-12-22]

528216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第八人民医院社区科

猜你喜欢

治未病骨质疏松症原发性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原发性肝癌癌前病变中西医研究进展
骨质疏松症为何偏爱女性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骨质疏松症患者种植治疗的研究进展
大学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
孙思邈治未病观与养生理论探析
朱长刚:大医更要“治未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