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BiPAP无创通气治疗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研究

2015-03-08聂怀峰张智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6期
关键词:动脉血呼气吸气

聂怀峰 张智明

BiPAP无创通气治疗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研究

聂怀峰 张智明

目的探讨BiPAP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94例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各47例, 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 治疗组实施常规治疗联合BiPAP无创通气治疗,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生命体症状、动脉血气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 治疗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应用BiPAP无创通气治疗效果肯定, 患者生命体征及动脉血气改善明显。

BiPAP无创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Ⅱ型呼吸衰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简称慢阻肺(COPD)为常见中老年疾病, 随着气流受限的不可逆进展, 多数患者可并发Ⅱ型呼吸衰竭, 出现严重低氧血症、酸中毒以及高碳酸血症, 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药物治疗Ⅱ型呼吸衰竭往往难以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近些年无创正压通气技术日趋成熟, 在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本文选取了94例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 展开研究, 目的在于探讨BiPAP无创通气治疗的临床疗效, 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7月~2013年12月收治的94例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由症状+病史+肺功能检测+血气分析确诊为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7例, 治疗组男28例, 女19例, 平均年龄(66.9±7.3)岁, 平均病程(12.6±2.1)年;对照组男27例, 女20例, 平均年龄(67.2±7.6)岁, 平均病程(13.5±2.4)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一般资料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比较价值。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 具体内容包括:吸氧、抗感染、糖皮质激素、止咳化痰、解痉平喘、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对症支持治疗。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双水平呼吸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参数设置:通气模式为S/T模式, 氧流量为(3~8)L/min, 设定初始吸气正压(IPAP)为6~8 cm H2O(1 cm H2O=0.098 kPa), 呼气正压(EPAP)为2~3 cm H2O, 依据患者耐受情况, 逐渐将压力水平增加至患者呼吸困难得到改善, 动脉血氧饱和度维持>90%,呼吸频率降低, 设定维持初始吸气正压为12~22 cm H2O, 呼气正压为4~8 cm H2O, 通气3次/d,6~8 h/次, 连续治疗7 d。

1.3 疗效观察 观察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及动脉血气(pH、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形式表示, 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形式表示, 实施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 两组患者生命体症状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 治疗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动脉血气变化情况 两组患者动脉血气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 治疗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s)

表1 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呼吸(次/min) 心率(次/min) 血氧饱和度(%)治疗组 47 治疗前 30±3 111±4 80.85±2.51治疗后 21±2a 94±5a 95.26±1.82a对照组 47 治疗前 31±4 112±5 80.97±2.53治疗后 25±2 101±4 91.06±1.84

表2 两组患者动脉血气变化情况(±s)

表2 两组患者动脉血气变化情况(±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pH 氧分压(mm Hg) 二氧化碳分压(mm Hg)治疗组 47 治疗前 7.28±0.04 51.23±2.29 80.75±3.92治疗后 7.36±0.02 74.06±4.78a 54.29±4.36a对照组 47 治疗前 7.29±0.06 51.24±2.31 80.81±3.97治疗后 7.34±0.05 69.58±5.76 58.42±5.11

3 讨论

呼吸衰竭是COPD患者常见并发症, 当两种疾病同时发作会加重患者原有病情, 对生命造成严重威胁, 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气道阻力增加, 导致气流受限, 肺组织过度充气形成内源性呼气末正压, 提高了呼吸功耗, 容易引起呼吸肌疲劳, 在治疗时, 应重点改善低氧血症以及高碳酸血症,降低患者死亡率[1]。

随着呼吸机在临床的普及, BiPAP无创通气成为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重要治疗手段, 其特点在于以压力支持为患者提供较高吸气正压, 当患者呼气时, 其自动调整至较低呼气正压。高压对吸气起到辅助作用, 对潮气量大小产生重要影响;低压对氧合产生较大影响。无创正压通气不仅通过初始吸气正压克服气道阻力, 同时通过呼气正压减少呼吸功耗,纠正缺氧, 改善二氧化碳潴留。有研究报道, 外加呼气末正压的水平大约为85%呼气末正压, 可将气道开口与肺泡间的压力梯度减少, 但不增加过度通气, 提高功能残气量, 避免肺泡萎陷, 增强弥散功能, 促进肺泡内的二氧化碳排出, 使氧分压提高以及二氧化碳分压降低, 同时解决了机械通气与患者自主呼吸相对抗的缺点, 减少了患者呼吸做功以及氧耗量, 修复患者疲乏呼吸肌, 同时将患者支气管进行机械性扩张, 提高肺组织内通气量以及氧合, 减轻二氧化碳潴留, 纠正酸碱平衡失调, 改善呼吸困难, 稳定血流动力学[2]。

BiPAP无创通气还具有多项优点, 无需建立人工气道,同时避免建立人工气道带来的诸多并发症, 降低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为患者保留了正常的进食、吞咽、说话、咳嗽功能;可以家庭使用, 长期或者间断皆可, 操作便捷。与有创机械通气相比, BiPAP无创通气的通气效果稳定性较差, 且无法有效引流痰液, 患者可出现鼻罩/鼻口罩不适或者漏气, 胃肠胀气, 眼以及面部皮肤损伤等[3]。本文数据提示,治疗组患者生命体症状、动脉血气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BiPAP无创通气是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李芳. 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临床肺科杂志,2010,15(2):254-255.

[2]华绪柏, 李松. BIPAP无创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对照.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9,29(S1):87-89.

[3]沈进, 傅静奕.无创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观察.华西医学,2009,24(1):61-6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6.070

2014-12-09]

459000 河南省济源市人民医院呼吸科

猜你喜欢

动脉血呼气吸气
抽吸气流量对催化惰化系统性能影响
磁共振血管造影在颈部动脉血管中的应用
勘误声明
智能口罩可直接检测呼气中的病毒
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耦合运动数值模拟
NIPPV联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对慢阻肺合并慢性呼衰患者肺功能以及动脉血气的临床效果分析
为什么要抽动脉血
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多参数灵敏度分析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呼气中挥发性标志物的筛选
没事多练壮腰功